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 第十四章 赌斗鸠摩智,迈步即破阵!(8400)

听到无崖子的规劝,在场绝大多数武人脸上都流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身为武林中人,哪个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他们绝不怕卖命,只怕卖命钱不够多!

率先出现骚动的便是大理高氏阵营。

高氏的人手虽然最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走蔡京的关系,聘来的三教九流,可谓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哪怕壮壮声势都勉强,怎堪大用?

这些人本就是因利而来,此时一见有逍遥派神功这样的大利摆在面前,自然也不会在乎高氏那一点蝇头小利,当即便有动作。

三方阵营选择的这块会盟之地,只往前稍走几步,便是一条进山正路。

这条山道极其宽敞,可容五马并排而行,蜿蜒上山,没入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青碧山色中。

可高氏这些供奉们,刚听完无崖子传音,便直直跃起了一两百号人。

他们个个都运起毕生功力,施展出最熟练的轻身功法,争先恐后地朝山上冲。

原本宽敞的山道一下子满满当当,更多人选择直接没入林木中,沿着山坡一路攀爬。

在路途中,这些乌合之众便开始对同行者痛下杀手,只见烈日照耀下,锐光纷乱闪烁,原本静谧的山谷林地,立时化为残酷的修罗杀场。

残肢断臂冲天而起,横七竖八地挂在树木枝丫上,血肉横飞,肝肠泼洒,淅淅沥沥淋下来,将葱绿林叶染成红白一片,腥气浓郁至极,蒙蔽口鼻,教人难以直视。

都还没有见到无崖子口中,那凶险至极的大阵,就已有五六十个高氏供奉在同僚手下丢了性命,由活生生的人变作一具具残尸。

冲得最快的,便是那七名负剑少年人,他们只一动,身形便如剑光般,窜进山林中,将其余人甩开一大截。

他们这么一动,星宿派众人也有些坐不住了。

论成员素质,星宿派这群妖魔鬼怪,跟大理高氏也是半斤八两,甚至还略有不如。

想想也知道,丁春秋立派于星宿海这种地方,又能找到什么良才美玉?

只不过,由于有丁春秋这位积威甚重的“星宿老仙”坐镇,星宿派弟子们暂时还不敢有所异动。

丁春秋虽不出轿,也能察觉到周遭弟子的心念变动。

他深知自己手下这群弟子的性情,若是以威严一味弹压也并非好事,如今正是军心可用之时,倒不妨速速入山。

就算到时候真有什么凶险阵势,以手下这群人的亢奋状态,就算挡刀也会更积极一点。

念及此处,丁春秋端坐轿中,凝视一眼依然屹立场中,不动不摇的鸠摩智、徐行。

他的眼神无比专注,好似要将这两个大敌的身形相貌烙印心中,再一挥袖子,言简意赅道:

“进山。”

听“老仙”这般吩咐,星宿派众人个个精神大振。

由于丁春秋自己就是弑师叛门的逍遥派弟子,星宿派众人对无崖子以及逍遥派神功的神异,远比旁人更加了解。

所以,无论是真的想让老仙学成神功,由此身份水涨船高的忠心弟子,还是密谋颠覆丁春秋统治,自己掌握星宿派的野心家,亦或是想要脱离星宿派,自成一家者,皆是干劲十足。

但见这五六百人结成长队,锣鼓开道,唢呐鸣响,浩浩荡荡地朝无量山深处走去。

他们以星宿派毒功,辅以温家奇毒开道,所过之处,一切敢于阻拦者,皆是人仰马翻。

死者不是面色青绿一片,就是肌肤溃烂,血肉模糊,白骨裸露。

景象之骇人,堪称惨绝人寰。

段誉眼见这一幕,极其罕见地升腾起一股无名怒火,哪怕是面对侵门踏户,作势要强抢六脉神剑的鸠摩智,他都不曾生出这般怒火。

天龙寺众人在不忍之余,亦有震撼。

星宿派毒功之名,众人皆早有耳闻,但是真正见识到时,仍是不免为此这种毒术的恐怖而胆战心惊。

在他们眼中,星宿派的威胁性和杀伤力,甚至还在曾以寡凌众,打得天龙寺上下几乎噤声的鸠摩智之上。

铁手则是想到了另一件事:

星宿派小辈的毒功、毒药尚且如此,作为门主的星宿老仙丁春秋,又阴狠毒辣到了何种程度?!

哪怕是鸠摩智这种,从密宗无数高手中厮杀出来,早就习惯了血腥的人物,眼见此情此景,也不免皱起眉头。

徐行见他露出这副神态,不由得微笑道:

“不料,大和尚虽是三毒炽盛,却也还有些慈悲心,难得、难得。”

鸠摩智冷哼一声,一挥袖袍:

“这等邪魔外道,人人得而诛之!倒是阁下,现在还不进山,不怕被人捷足先登吗?”

鸠摩智虽是慕名利、好武学,心底里却仍然尊奉佛法教义。

因此人在这个世界,乃是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才最终成就密宗共主之位,身份颇为显赫尊贵,行事比起原著,也多了一份堂皇大气。

鸠摩智降服密宗五脉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藏污纳垢、鱼龙混杂的密宗弟子彻底清洗了一遍。

随后,他又广泛学习中原、天竺的佛经,并将之译成藏文,以供密宗诸脉领会佛法真意,重归正道。

尽管这些雷霆手段,也为鸠摩智引来诸多争斗,但他仍是认为值得。

正因如此,吐蕃民众和众多密宗弟子,会如此虔诚地尊奉其人为“大轮明王”。

大势至菩萨的忿怒相为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的忿怒身,便是大轮明王,所谓具足大威权,制服诸魔外道是也。

丁春秋及星宿派弟子草菅人命、肆意残杀的举动,在鸠摩智眼中,正是不折不扣的邪魔外道。

徐行浑不在意地一摆手:

“大和尚若是心急,现在便可进山。你若真能获得逍遥派神功,再来跟我一决高下也不迟。”

他挑起眉梢,直视鸠摩智那张圆满如月的面容,想起这大和尚的事迹,心头一动,忽然笑道:

“反正都是要打,要不干脆赌斗一把?”

这个赌字一出,鸠摩智本能地皱起眉头,却见徐行又哈哈一笑,朗声道:

“活在世上,但凡想要有一番成就,便避不开这个‘赌’字,你们佛家不也有诸行无常一说?

既言‘无常’,便难有定数,做没有定数的事,不就是赌吗?”

鸠摩智本想怒斥徐行,面色却越听越是古怪,只觉这人或许真是天魔化形,特来阻道。

如若不然,怎么他说的每一句歪理邪说,都是那么悦耳、那么动听,那么令人想要赞同?!

沉默一会儿后,鸠摩智还是咬牙开口,问道:

“赌、赌什么?”

他身为密宗译经大师,中原官话自然是说得无比流利。

可是念到“赌”字时,却是磕磕绊绊,显然是从来没学过这个字的发音。

徐行咧嘴笑道:

“大和尚出巡,法驾豪华,金刚随行,实在是威风得紧,令徐某也颇为羡慕啊。

这样吧,你胜,我便皈依密宗,削发为僧,并将一身武学倾囊相授。

我若是胜了,也会传你拳术,但是……”

他双目深处,氤氲出蓝紫电光,沿着浓密刀眉蔓延向满头长发,一字一句地道:

“届时,你也要为我驾前护法!”

极富感染力,充满无穷信心的笑容,出现在徐行那张俊美如天人的面容上,他整个人的气质都一下子变得鲜明、热烈、甚至是飞扬起来。

听到这番狂言,鸠摩智驾前那三四十名护法金刚皆是对徐行怒目而视,胸膛剧烈起伏,肌肤浓郁赤红,显然是气愤到极点。

对他们来说,鸠摩智已得无上智,是无上上师。

而徐行竟然要让这位大轮明王为驾前护法,无疑是对整个密宗的侮辱。

段誉、铁手两人虽然素知徐行做事,一向是能出人意料、天马行空,也没想到他能这种场合,跟鸠摩智立下这种赌约。

两人再次提起警惕,防备这大和尚以及他手下那群金刚护法突然暴起。

鸠摩智却只是双手合十,低眉垂首,平淡道:

“阁下既已修成琉璃佛身,足见佛缘深厚。

若真是诚心皈依,小僧当亲自灌顶传法,为你开释一切疑难。”

语气虽是平淡,可鸠摩智言语中亦透露出丝毫不输徐行的自信。

很显然,即便是见识到徐行的念力和肉身,这位身经数百战,却也未尝一败的大轮明王,也不认为自己会输。

言毕,鸠摩智不再逗留,重新回到法驾中,令众弟子抬着车驾,亦不疾不徐地往山上而去。

他们没有走那条蜿蜒上山的山道,而是直直向前,走树林上山。

周遭所遇一切阻碍,皆被驾前护法们踏平,硬生生走出来一条无比笔直的大路。

见有志于“逍遥派”神功的诸多武林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大理段氏的保定帝段正明,才带着一批天龙寺高僧,以及那位风流满天下的镇南王段正淳朝徐行走来。

保定帝段正明朝徐行、铁手拱手抱拳,感激道:

“感谢二捕头、徐先生不远千里前来相助!”

段正明身后,一众天龙寺僧人、段氏家将、供奉,以及段正淳都面色肃然,齐齐朝两人躬身致谢,就连段誉也再次拱手抱拳。

徐行和铁手亦是抱拳回礼。

见段氏众人竟然没有一个往无量山中去,铁手不由得疑惑道:

“逍遥派传承近在眼前,诸位不想去试一试?”

听到铁手这话,段氏众人自段正明以下,皆是目露无奈神色。

段正明叹了口气,将原委娓娓道来。

段氏众人当然知道,逍遥派乃是享誉武林的顶级大派,无崖子亦是江湖有数的隐士高人,只要能够破阵,获得这位老前辈的传承,好处是数不胜数。

可经过鸠摩智闯天龙寺之事后,段氏众人却更明白了一个道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以段氏如今的实力、势力,就算夺得了逍遥派传承,想要守住,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光是一本多年不曾现世的六脉神剑经,就已招惹来了鸠摩智这级数的好手,若是再来几本逍遥派神功,还会招来什么人,那简直是难以想象。

其余那些武林人士一旦夺得传承,还可以远走高飞,可他们段氏就是大理国皇室,枝繁叶茂,人数众多,就算是跑,又能逃得到哪里去?

更何况,段氏自己家传的六脉神剑经,都已多年没有人能够练成最高境界,自然也深刻明白,哪怕有绝顶神功在前,一味贪多,也并非是好事。

说到这里,段正明又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无奈苦笑道:

“无妄之灾、无妄之灾啊,若非无量山在大理国境内,我和诸位师叔是断然不会趟这滩浑水……”

听他这般说,那群身穿明黄僧袍的天龙寺高僧们都点点头,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

倒完苦水后,段正明又话锋一转,看向徐行和铁手,诚恳道:

“若是两位有意于逍遥派传承,我天龙寺本字辈的四大高僧,以及我师叔枯荣大师,都当竭力相助。”

天龙寺诸多僧人中,四名本字辈高僧簇拥着一名身材干瘦,形容枯槁的老僧,越众而出。

他们朝徐、铁两人双手合十,低吟一声佛号,齐齐道:

“我等愿助神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段正明早就想好,在如今这风雨飘摇的乱局中,段氏唯有抱紧神侯府的大腿,才有希望能够度过此次无妄之灾。

毕竟,以诸葛神侯的品行,哪怕没有成功夺得逍遥派传承,只要段氏出手相助,他也一定不会忘了今日之恩情。

铁手没有说话,而是先看了徐行一眼。

就这么一个动作,便令段正明心头一凛,知道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位西席先生在神侯府中的地位。

徐行则是果断摇头道:

“这山中大阵,不是人多就渡得过去的,五位高僧虽是佛法高深、内力浑厚,一入阵中,也未必能尽数发挥得出来。

让小段跟我们一起去,也就够了。”

听到徐行点自己的名字,段誉不由得眸光发亮,难耐兴奋地应了一声,又往他身后凑了一凑。

保定帝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那位枯瘦老僧开口,语气虽是诚恳,亦不乏威严,显然平日里也是当家做主,德高望重的人物。

“徐先生,我们五个都是前路已尽的老骨头,纵然埋骨山中也没什么要紧,

可誉儿乃是这百年来,唯一一个有希望练成六脉神剑之人,若是在山中有了什么损失,那我段氏……”

老僧话未说完,众高僧已是默然颔首,徐行却直戳了当道:

“小段既是段氏弟子,亦为自在门传人,想要扛起这两副担子,又怎能不经历风雨?”

段誉也面向诸位一直爱护自己的长辈们,重重点头,坚毅道:

“父亲、叔父,以及诸位祖公长老,无量山终究是大理国土,如今被人这般侵门踏户,我身为段氏子弟,岂有逃避之理?你们就让我去吧!”

这一番话说出去,风流倜傥、生性多情的镇南王段正淳当即红了眼眶。

其余所有熟悉段誉的长辈,也都能感受到,这个向来文弱的大理世子身上,已经发生了某种深刻的变化。

铁手也点点头,沉声道:

“诸位前辈,我铁老二可以保证,哪怕我死在这无量山中,也要护得小段安然下山。”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面色肃然。

因为段誉是自在门弟子,所以他们这些家族长辈也知道自在门的诸多古怪禁忌。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约誓。

一旦定约立誓,就连祖师爷韦三青也不敢违背,是以,铁手这话已算是说得极重。

徐行又看了五大高僧,以及段正明、段正淳一眼,忽然道:

“诸位,你们觉得,对蔡京来说,到底是高氏重要,还是无量山的逍遥派传承重要?

或者,不是对蔡京来说,是对蔡京派到此处的人来说……?”

“嗯?”

段正明已然意识到徐行的意思,目光中带着些讶异。

“徐先生的意思,莫非是……?”

徐行颔首,肯定道:

“我虽只是粗略一观,却也看出此阵非是短时间可破,趁此机会,诸位何不往高氏走上一遭?”

徐行微微一笑,轻描淡写道:

“对这种政变,我还算是有些心得,只要能够先下手为强,尽快剪除首脑,便能够将动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见众人还是面带犹豫神色,徐行虽是能理解这些参禅念佛之人的顾虑,也还是忍不住从心底泛起些无奈。

还好上个世界的合作者,是张居正、戚继光这样的果决之人,要是跟这群和尚一起造反,那真是倒了血霉。

政变,不是请客吃饭,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啊……

好在,徐行手中还有最后,也最有力的一块筹码。

那是轻飘飘地一句话:

“还是说,你们想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让高氏在你们百年之后,成为小段的心腹大患?”

一提到段誉的名字,这些悲天悯人,温良恭俭让的高僧、大师们,立时红了眼睛。

其中尤以段正明、段正淳两人最甚。

他们这些人虽然有的还在俗世,有的已然削发为僧,可在心底仍是将“段氏”这个家族集体看得极为重要。

众人既因家族的辉煌过去而荣耀,也因潦倒落魄的现在而耻辱。

可纵使耻辱,他们又能如何?

高氏势大,又有蔡京撑腰,他们这些人的名头虽大,却也不过是一群早就在武道上绝了前路,没了指望的冢中枯骨。

就连保定帝这个大理国堂堂帝王,都要亲自出使京城,拜访左武王、赵佶、诸葛神侯等人,可见段氏已是何等绝望。

就是在这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时,段誉这个后辈弟子横空出世,只看过一眼六脉神剑经,便将之融会贯通,且修炼到“剑罡”境界。

可想而知,这些段氏的老前辈们,究竟会如何看重这位百年难得一见,天资禀赋直追大理开国太祖段思平的惊艳后辈。

因此,为了保住段誉这个仅存的希望,天龙寺四大高僧连带着辈分最高的枯荣大师,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地流血牺牲。

反过来一想,这些和尚对自己都这么狠,更何况是对欺压了段氏百来年的高氏?!

所以,只是被徐行一点,这些慈眉善目,参禅念佛一辈子的僧人们,立时变得杀气腾腾。

接下来的事,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段誉看着那些长辈离去的背影,等到他们都消失在目力极限处,还久久不愿回头。

再转身,这年轻文士脸上,已是一片决绝。

“徐兄,咱们也该进去了吧。”

其实,铁手刚刚就不太赞同徐行用段誉来裹挟段氏众人的举动,只是一见段誉这脱胎换骨般的神情,他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他又看了眼徐行,最后还是没有开口,只是在心中感慨。

踏法的手段到底还是有些……

啊,毕竟还是有效果,罢了,罢了。

徐行却丝毫没感觉自己做了什么,带头朝无量山走去,以三人的脚程和身法,很快就钻进了山道深处。

奇怪的是,在铁手的估算中,走出七百三十五步后,他们竟然没有看见任何有人经过的痕迹。

好似刚刚进山那一大批人,都被某种莫名存在给吞噬。

就在这时,三人眼前忽地风起云涌,雷电交加,骤生大火,到处都是炽烈焰光,火球四迸,火中喊杀震天,但却又偏不见去路,觅不着敌人。

三人就像是一下子来到了天雷撞地火的末日世界中,遭烈火焚身,受天打雷劈。

铁手平日里接受诸葛正我的训练,知道大凡阵法,多有阵眼及布阵法器。

他也不去分辨究竟哪里是阵眼,便干脆凝聚全身功力,将一身浑厚到沛莫能御之境界的内力倾泻而出,化作汹涌澎湃的怒涛大潮,撼动方圆十丈之地。

轰隆隆隆隆隆!!!!

树丛之间,立刻炸开一道道白烟爆炸,泥土飞溅,十几棵各有一尺直径的大树,全部被炸得连根拔起,横向悬浮空中。

古木横飞而起,如同重型床弩射出的巨矢,朝四面八方激射而去,穿风破空,令周遭的激扬雷火为之一清。

可出乎意料的是,铁手这般凶猛的打击,竟然也只能将这雷火抑制一刹,而不能彻底祛除。

而且退去之后,这猛烈雷火像是拍岸怒潮,再次层层叠叠地涌了上来,论声势比之先前还要更为猛烈。

铁手这才意识到,无崖子口中的“凶险”二字,究竟有着多重的分量。

段誉看准时机,双手十指连弹,气劲圆融内敛,自窍穴中激射而出,攒簇成一条条剑气。

剑气游走于其人周身一丈,将铁手、徐行都囊括其中,以一种冲淡平和之姿,在尽量不刺激雷火反击的情况下,荡开了一片清净地。

比起铁手,段誉的手法就显得精妙许多。

他还不断控制剑气,以各种方式攻向雷火,收集反馈,试探其存在形式、威力大小、速度、精度等一系列信息。

铁手和徐行不免对段誉刮目相看,他们也是现在才知道,这位少年人在阵法一道上,亦有非凡造诣。

以剑气刺探一番后,段誉收回手,惊讶道:

“这阵势中,竟然全无系物,仿佛自虚空生出,更不遵丝毫阵法定数,这、这究竟是……?”

自在门上一代的弟子,“老四大名捕”中,公认的最擅阵法之人,乃是天衣居士许笑一,但是少有人知道,作为首徒的懒残大师叶哀禅,阵法造诣丝毫不在天衣居士之下。

段誉身为懒残大师弟子,自然也传承了其师的阵法学识。

而且段誉因为性情冲淡,又爱颇晓杂学之故,在阵法上的造诣,甚至还要更胜过武功。

所谓阵法之道,虽然遍述鬼神不测之机,天地造化之妙,却也要遵循一定常理,才能发挥出惊世骇俗的威力。

只不过这定理或为八卦、或为九宫、或为五行、或为四时……林林种种,不一而足。

可眼前这道阵势,却丝毫不遵循常理,仿佛并非人力所为。

就像是一道天地自然生成的阵图,无来处、无去处,就这么突兀地出现,横亘于山中,却与周遭万物都是那么融洽。

仿佛正应了“无量”二字的真意,威能无穷无尽,令人只能仰望而已。

铁手更是感慨道:

“能将天地之力运转至如此地步,无崖子前辈,不愧为逍遥三老之首,亦不愧为世叔的挚友。”

“天地之力……”

徐行念着四个字,忽然问道:

“铁兄,小段,在你们看来,风水阵局中,所谓的‘天地之力’究竟意味着什么?”

徐行这轻描淡写的一问,却令铁手和段誉这两个堪称博学多闻的武学天才,都不禁沉默了下去。

他们都知道,此界练武大致有几个关隘。

“以神御气”算是第一道门槛,只要越过这一关,便可称一流好手,足以在江湖上闯出不小名头。

抵达“以神御气”这个境界虽然有诸多妙处可寻,但其中并无高低之分。

下一道明显的分野,则是看武者能否以神念,引动天地间的冥冥之力。

若能做到这一步,才真正是威震天下、名震江湖,称得上顶尖高手一词。

铁手、段誉两人其实都已迈入这个境界中,体会过这种“天地之力”的宏大。

可哪怕是他们,乍然面对徐行这个问题,也无法回答,这“天地之力”具体是一种什么存在。

毕竟,对这个世界的高手来说,“天地之力”就是和阳光空气一般,理所应当的存在。

徐行抛出这个问题,自然不是为了折磨两人,他只是为了解决眼前这座阵局,而寻找思路罢了。

所以,不待段誉、铁手回答,他已用一种斩钉截铁、盖棺定论般的语气,自顾自地道:

“这种所谓的‘天地自然之力’,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力量。

只不过,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而是旁人的力量、或者说,是死人的力量。”

这石破天惊的结论,立时将段誉和铁手两人镇住。

徐行却是越说越快,眼中神采,更是越说越亮。

其实,早在神侯府时,徐行就曾发现过一个问题:

这个世界的药材,虽然品种和外形都和大明王朝世界如出一辙,可其中所蕴含的药力,却是惊人地强悍。

那时,徐行就曾想过,莫非这个世界真有“天地灵气”这种存在吗?

不过,在修成真形法体,精神境界也在“打破虚空”的基础上,更强出一大截后,徐行终于触摸到这个问题的真相。

首先,天地灵气确然存在。

但那并非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力量,而是无数逸散开来的“灵力”,也即是所谓灵魂的力量。

这力量的来源,正是武者本身。

这个世界的内力武道,本就是从灵魂中诞生,是以才被徐行称为“精神衍生物”。

所以,修行内力的武者们,论纯粹灵魂强度,会比大明王朝世界的拳师们,强出一大截。

在没有轮回的世界,灵魂在脱离**后,便会自行消散湮灭,绝无翻生之理。

但这“消散”所需的时间,也取决于灵魂的纯粹强度。

所以,平均而言,这个世界的武者死后,灵魂存世的时间,要比大明世界的拳师更长。

而且,此界的武道普及程度,更远非大明王朝世界可以比拟,炼出内力的武者数量之多,更是难以估算。

因此,从古到今死去的无数武者,他们的“灵魂”在彻底消散于世之前,就已经以“残响”、“余烬”的形式,将这个世界都给深深地改造。

这就类似于,徐行在南少林时,见识过千佛塔林。

南少林千年以来才出了多少宗师,就已能将山门浸润在佛门意境中,压制其余宗师的拳师发挥。

而这个世界从古到今,死去的内力武者总数,要胜过南少林历代宗师总数,何止千万、亿万倍?

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如今这个世界,可以说是一草一木中,都浸润着丰沛的灵力。

所以,那些草木之属的药材,才会具备如此强劲的效力。

这也是为什么,徐行在前往京师的路上,看见了那么多未曾在大明王朝世界见过的雄奇景观。

徐行甚至可以想象,这个世界若是再发展下去,过个千百年,或许真能成为诸如《蜀山剑侠传》那样的传统仙侠世界。

解决了这个问题,徐行便真正洞悉了这道阵局的本质。

所谓的草木自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中,深深蕴藏的灵力。

寻常阵势,之所以要遵循定理,就是因为布阵之人还没有达到能够直接以精神念力,调动天地灵力的境界,故此要遵循这灵力寄托之物的物性。

而无崖子,已完全摆脱了这种限制,能够直接纳无量山灵力为己用,故此,这道阵局才会显得如此浑然天成,全无破绽可寻。

“阵法之道,果真有趣。可惜,若只是灵力,还拦不住我!”

徐行脸上洋溢着自信而朝气的笑容,一步踏出段誉的剑圈,不见他有丝毫动作,身前雷火狂潮已分向两边,辟出一条通路。

两侧雷火甚至还在微微颤抖,像是一排肃立的卫士,挣朝徐行颔首致敬。

铁手和段誉对视一眼,皆感震动!

感谢人形ETC的盟主,感谢阴天神隐老师的舵主打赏,也是老朋友了,感谢一路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