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 第十三章 如来神光照真佛,珍珑奇阵立无量 (8000)

三方对立之地,在无量山外的一处平缓山坡,外围几乎被人手最多的大理高氏供奉们占据、封锁,禁止任何闲杂人等入内。

如有擅闯者,定斩不饶。

可当徐行和铁手并肩同行,就这么直直地走过来时,周遭那些眼神凶狠,手持各式兵刃,早就做好杀敌准备的高氏供奉们,却不敢有半点动作、更提不起丝毫战意。

他们甚至感觉,在这两个人面前,手中武器的冰凉触感,非但无法带来丝毫安全感,反倒是令自己身心俱寒,掌心、后背都渗出冷汗。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铁手和徐行沿着众人让出来的平直道路,穿过茫茫人海,走到三方对峙的最中心处。

不过,他们走过那条道路,很快便被回过神来的高氏供奉们填满,形成了一个水泄不通的包围网。

段誉一见两人那种“任他风吹雨打,我自闲庭胜步”的睥睨之态,目中更是流露出钦羡神色。

他一边快步上前,一边挥手,扯着嗓子大喊道:

“徐兄!铁二哥!”

虽然只是过去了月余时光,可这些天里,段誉在大理实在是经历了太多事。

所以,一见到徐行、铁手,段誉心中便不禁升起恍如隔世之感,胸中更是激荡难平。

与故人久别重逢,本就是一大喜事。

更何况,还是在这种强敌环伺,己方独木难支的情况下,遇见两位足堪肝胆相照的朋友?!

这刹那,段誉已有流泪的冲动。

他一把握住徐行和铁手的手掌,目中泛起点点晶光,语声都有些哽咽。

铁手明白大理段氏这些天来,面对咄咄逼人的鸠摩智,背后有蔡京支持、早就图谋不轨的高氏,以及远道而来、强势压境的星宿派,实在是已是左右支绌,甚至有风雨飘摇之态。

段誉虽是个尚未加冠的少年人,却已隐为段氏族中第一高手。

所以,于情于理,他都必须要站出来,为全族人、甚至是全国百姓遮风挡雨。

段誉这些天来虽然做得不错,但也可想而知,这份责任和压力,究竟是如何沉重。

因此,铁手颇为理解地反握过去,还用空着的左手,重重拍了下段誉的肩膀。

徐行还注意到,虽并未分别多久,可段誉身上气质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本来的风采,是举手投足都轻柔洒脱,令人如沐春风,现在那种文弱韵味消减许多,反而多了一种凌厉紧绷、锋芒毕露的感觉。

徐行点点头,感慨道:

“不错,论坚韧不拔的志气,至少已有你铁二哥六成风范……”

夸到一半,徐行又看了会儿段誉,话锋一转,惋惜道:

“可惜,只学到我半分风流气度。”

听徐行这么面不改色的吹嘘自己,段誉一下乐了,神态也终于变得放松起来。

不过,等真上下打量了一番徐行后,段誉就算再不情愿,也要承认:

徐兄或许、好像、可能,说的还真是实话……

见他那副不服气,却又不能不服的表情,徐行又哈哈大笑起来。

铁手也被这笑容所感染,咧开嘴,无声而笑。

周遭这些高手,纵然再满怀敌意,看他们三人这种在万军之中,仍然谈笑自若,视天下英雄如无物的架势,心中亦暗自佩服。

就在这时,鸠摩智的法驾中,再次传来有如钟鸣的浑厚嗓音。

“事前早已说好,等时辰到时,便各自入山寻求机缘,除却自家人外,不得再请帮手,如今段氏此举,是要公然毁约吗?”

听鸠摩智这般说,他座下那几十名护法已齐齐朝徐行和铁手望来,目中皆有凶戾神色,比起庄严金刚,倒像是披佛袈裟的外道魔头。

七名负剑少年中,那个始终闭眼假寐的少年人,也将眼皮撑开些许,似梦非梦、似醒非醒间,却有无形锋芒透体而出。

其余六名剑客都不由得向后退了一步,空中更是响起一声悠长的裂帛声。

星宿派阵营里,那架格外宽大的漆黑轿子亦是无风自动,轿子四面的纱帘都飘荡而起,一个语气漫不惊心,却极其洪亮有力的声音,从中响起。

“明王所言极是,你们段氏既为大理国主,该没有在天下英雄前,自毁承诺的道理吧。”

见徐行和铁手都皱起眉头,段誉便低声为两人解释了来龙去脉。

原来,在两人到来之前,无崖子将要收取传人的消息,已经走漏了风声。

是以鸠摩智才会先放着天龙寺的六脉神剑不取,转而跟大理高氏勾搭在一起。

毕竟,“六脉神剑”名头虽响,可毕竟已有多年没有“六脉俱通,齐聚六剑”的高手现世,就连成功凝练“剑罡”者都极为少见。

可逍遥派神功,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威震天下。

创派祖师逍遥子一身神功之强,足以与“自在门祖师”韦青青青、“神州第一大侠”萧秋水、“天下第一狂人”燕狂徒这样的传说人物分庭抗礼,相提并论。

在很多真正的高手眼中,他们四人便是这一百年来,当之无愧的武道魁首。

哪怕这座江湖的水再深,潜伏了再多大野龙蛇,这四人也毫无疑问是巅峰中的巅峰,传说中的传说。

近二十年来,天下虽是高手辈出,也只有迷天盟关七圣、以及向来不现身不露水的“六五神侯”诸葛小花,被公认为已经接近这个无上境界。

年轻一辈中,丐帮总舵主乔峰,也展现出了这种不可一世的无敌气魄,若是让他再成长十年,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势头,或许亦能进窥此境。

哪怕不论逍遥子本人,他一手调教出来的“逍遥三老”亦是享誉江湖,不输给韦青青青座下四大弟子太多。

光是名列“江山四绝”的缥缈峰灵鹫宫主人,以及西夏国那位垂帘听政、掌握一品堂的太妃,就足以令天下人仰视。

但是老一辈的江湖宿老都知道,三老中最为低调、名头最小的无崖子,才是那个被逍遥子寄予厚望,专门培养出来同诸葛正我争锋的弟子。

而且,不同于要求门人必须终生有所创,一旦用了传于弟子的功法,就会被功魔反扑的的自在门。

逍遥派的传世神功,都可以多人参悟,且没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规矩和禁忌。

如“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八荒**唯我独尊功”等,皆是世间一等一的顶级绝学,有无穷妙用,无论哪一本都不输给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甚至是犹有胜之。

所以,可以想象,一旦这消息走漏出去,天下武人究竟会如何疯狂,哪怕联起手来,将无量山翻个底朝天也在所不惜。

因此,本就出身大理的段氏、高氏,以及不愿旁人插手逍遥派之事的丁春秋,便联起手来,将消息封锁,并立下君子协定,若有违誓者,其余两家必联手击之。

而他们派出的人手,在进入无量山后,就像是变成了无头苍蝇,没有一个能找到传说中的“琅嬛福地”。

这些高手中亦有精通奇门遁甲之人,看出这是一方风水奇阵,只是还未到开启之时。

由因三方阵营彼此防备,不敢轻易露出破绽,是以才相约等到开阵之时,再联手探索无量山,寻找“琅嬛福地”。

明白始末后,徐行挑动眉梢,笑起来。

“这种屁话,无非是欺负你们大理段氏人少、拳头小罢了。

鸠摩智一个异域番僧,丁春秋一个在星宿海开宗立派的弑师逆徒,也配在大理跟你们说什么协定?”

听到徐行如此**的言语,段誉默然,保定帝段正明、镇南王段正淳以及一众天龙寺高手,都是面露惭色。

他们虽是大理皇族,可是自大理兴宗皇帝段思廉继位,令高氏世袭相国之位后,这所谓的正统名分,就只是个空架子罢了。

论真正势力,掌握朝政二百余年的高氏,要胜过段氏皇族不知道多少。

其实,高氏当代家主,国相高升泰早就已有篡位之心。

若非有诸葛正我从中斡旋,段氏又得了龙隐世间的懒残大师相助,只怕段正明这个保定帝,早就被高氏拉下马来了。

虽然篡位不成,可高氏在大理国仍是一手遮天,逼得段氏皇族在大理国内,几乎不得伸展。

以至于今日,身为大理国主的段氏,竟然还要被鸠摩智、丁春秋这两个外来人所逼迫,签订这丧权辱国的所谓君子协定。

徐行又抬起头,看向鸠摩智的法驾,摊开手,嗤笑道:

“大和尚,既然都是武人,何必逞口舌之利,想要我们两兄弟罢手,就拿出本事来。

至于你丁春秋……”

徐行目光偏转,落到丁春秋的黑轿上,语气更加不屑:

“也配说什么不叫外援?!

于春童已死,大将军还给你指派了什么高手?

何不一起拉出来,爽利一点,咱们直接真刀真枪地干一场?!”

听到于春童这个名字,始终安坐不动,冷眼旁观的丁春秋,终于变了脸色,连带着轿子里的三名年轻人都亦是面露惊容。

丁春秋双手猛地一握,整座厚实宽大的黑轿都被一道涌动之劲撼动,猛地颤了一颤,纱帘飘荡,逸散出一股奇异香气。

没有人能够想到,被他们寄予厚望,视为杀手锏的于春童,竟然会死在路上。

——那七十二名精锐呢?!

——携带“黑血”、“红鳞素”的于春童,竟也奈何不了这年轻人?!

丁春秋等人实在是有太多震惊、太多疑惑,却注定是得不到答案。

最后,徐行又看向七绝神剑,昂然道:

“‘合两家之力共击之’?嘿,你们便是一起上,我等又有何惧?!”

听得徐行此言,段誉、铁手亦是胸怀激荡。

哪怕对方人多势众、高手如云,可他们三人只要站在一起,并肩而立,就绝不怕任何挑战。

两人都站到徐行身旁,脸上带着无惧一切的神情。

好男儿不怕决战,战死沙场也是一种痛快,更何况是跟足可相托的兄弟一起?

纵然是丁春秋这般执掌星宿派,座下强者辈出的一方尊主,见到三人那并肩而立的雄姿,也觉得心头一凛,颇为感慨。

他感觉得出来,虽然对方只有三个人,但是那种溢于言表的志同道合,和自己身边这群人深藏不露的各怀鬼胎,是截然不同的。

丁春秋认为自己对待手下弟子一向很好,却不知道,其中究竟有没有这般,能够对自己生死相随之人。

段正明、段正淳两兄弟见段誉脸上,竟然显出这种大无畏的神情,都是相视一笑。

“阁下倒是好气魄!”

言语未落,鸠摩智的那一辆极其豪华的法驾猛然一震,缀着金丝的帘幕一晃。

那些护法金刚手中的经幡如遭大风吹卷,猛地鼓荡飘摇,再齐齐向后招展,绷得笔直,条条相连,形成一条五颜六色,金碧辉煌的大道。

一个头戴五明佛冠的红袍大喇嘛,从法驾中缓缓走出,脚踏由柔软经幡织成的“大道”,沉稳如山,不动不摇。

这喇嘛耳垂达肩,天庭广阔,面容细腻如明珠,莹润有光,身材雄健高大,胸前挂有一百零八颗佛骨念珠,自有凛不可犯的庄严气度。

铁手一见他这般举足轻重的表现,已是暗自心惊。

一般来说,只有轻功修行到“踏雪无痕”之境,才能在随风飘摇的旗幡上借力。

武林中,能有这般轻功者,已算万中无一,可这和尚的境界却还更高不止一筹,他的每一步都是踩得那般坚实,脚下经幡却未有丝毫颤动。

宛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

这已不只是轻功,而是内功,更是密法!

段誉更是露出如临大敌的神色,凑到徐行身旁,以凝音成线的法子,悄声为他和铁手介绍道:

“这人就是大轮明王鸠摩智,当日我与天龙寺诸位高僧联手,亦只能将之逼退,却难以伤他分毫。”

想起鸠摩智的神威,段誉语气中,有一种徐行未曾听闻的凝重。

可想而知,这位大轮明王究竟在他心底留下了多深的阴影。

鸠摩智居高临下地俯视徐行,目中忽地露出奇光,连赞三声:

“我密宗金刚乘,虽有即身成佛之法,却无一人能有阁下这般造诣。

阁下佛缘深厚,未知所学何法,出自何门?”

鸠摩智卓立经幡,以密宗无上心法凝聚念力,洞开天目,已窥见徐行皮囊之下隐藏的“真相”。

那是比密宗金刚乘,还要更高明的炼体成就。

金刚乘虽是能塑泥胎为金身,令肉身不腐、金身不坏,却也失去了再进一步的可能,没有此人身上那种喷薄涌出的旺盛生机。

再想到刚刚徐行发声之时,那种令人周身筋骨,乃至根髓都要震荡起来的感觉,鸠摩智心头不禁涌现出一个猜测。

难道是,少林洗髓经,易筋经?!

没人能想到,这位方才还咄咄逼人的大轮明王一见徐行,态度竟是如此柔和。

铁手和段誉对视一眼,心中都是暗自警戒,凝聚功力,防备这大和尚突施暗手。

虽然铁手不明白鸠摩智的为人,可中原武林对密宗这群没脸没皮的大喇嘛,向来是印象颇差。

所以,饶是他这种平和性情,也不由得警惕起来,生怕鸠摩智一边笑语盈盈,一边突下杀手。

若要徐行来说,他们两个就属于在温大师的江湖里面混太久了,见识了太多不择手段的无底线贱人,才会养成了以最坏恶意去揣测旁人的习惯。

鸠摩智这个人虽然是个三毒炽盛的武痴,或者说武贪,又爱慕名利,执着于胜负,却也仅止于此。

论人品,他离温大师世界观中,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反派人物,还差出十万八千里。

别的不说,纵观天龙全书,鸠摩智一人未杀,人品已经赢太多了。

他这种人要是放在温书里面,非但不是反派,还是大大的圣人。

现在看来,哪怕在这个世界,这位大轮明王的“武贪”本性着实未改,还是对一切神功秘法都有放不下的妄念。

光看他虽已贵为藏密五脉共主,也要亲启法驾,不远万里前来大理求取“六脉神剑”,就能得知一二。

这样一个人,会对徐行这一身迥异于寻常武道的“真形法体”感兴趣,那是理所当然。

观察徐行越久,鸠摩智心中惊讶就越多。

在他眼中,这个年轻人的身体,简直已经到了一种净无瑕秽,无垢无漏的圆满境地。

就算说是佛身,也没有丝毫夸张。

除此之外,他浑身气血之充沛,似乎还要胜过自己的十层龙象般若功不止一筹。

若非洗髓、易筋法门齐聚,何以能练成这般体魄?

思及此处,鸠摩智目中越发火热。

六脉神剑、逍遥派神功虽也是当世顶尖绝学,可对他这个密宗大成者来说,终究还是比不上这两本由菩提达摩所著的佛门至高经典。

不过,徐行一见鸠摩智,亦是升起些兴奋之感。

众人只知这位大轮明王内力深厚、念法神妙。

可身为炼体大行家的徐行却看得出来,鸠摩智将一身筋骨亦是锤炼得极其坚韧,心脏每次鼓动,都激发出澎湃到堪称浩瀚的气血。

哪怕不用内力、念力,鸠摩智只凭这一身体魄,就已有掷象之能。

更何况,他内力之浑厚,密法之高深,亦要胜过“黑光上人”詹别野不止一筹。

若是三者相合,究竟发挥出怎样的战斗力,就连徐行这种精于斗战之辈,也难以估算得清楚。

但他可以肯定,此人的确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所遇敌手中的最强者。

纵然是詹别野与傅宗书两人联手,再加大开大合三神君,也未曾给到徐行这般压力。

毕竟,这两人的功力虽然深厚,单论武功,詹别野的“黑光**”、傅宗书的“天门神功”也足称绝学。

奈何,他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久经战阵之辈,配合也颇为粗浅。

所以,真打起来,这个纸面实力颇为强横的组合,在徐行这种从尸山血海中,一步一个血水印子淌出来的绝对实战派眼中,实在是破绽百出。

鸠摩智却不一样,虽然性子未改,可他的战斗经验,比起原著却是数十倍地增长。

因为,这个世界的密宗高手实在太多,每每辩法都会演变成真刀真枪的全武行,所以,他在收服密宗五脉的征途中,实是已历千百战。

兼之其人的体魄、精神、内功,皆是圆满无漏,简直堪称是同级中的战神人物。

哪怕功力更胜一筹的高手,短时间内也难以拿下他,甚至会被其人窥中破绽,以弱胜强。

徐行在心中不无遗憾地想道:

只可惜此人没有在中原江湖厮混,否则,多半也能闯出个“小乔峰”的名头。

不过,明白对方乃是罕见大敌后,徐行却是更加兴奋。

对他来说,如傅宗书、詹别野那种花架子,打起来实在是没意思得紧,于春童之流的手段又太过阴险,不符合徐行的美学。

只有鸠摩智这样的对手,才真正值得一战。

“大和尚,我对你的密宗**也是感兴趣得紧,说到底,你们这所谓约定,还是谁拳头大谁有理。

既然如此,那就来看看,你们的道理,到底大不大得过老子的拳头!”

听到徐行这匪类气息浓郁的言语,鸠摩智双手合十,立于经幡之上,僧袍无风鼓荡,貌似悲天悯人地道:

“施主虽是动了妄念,小僧却是不得不奉陪,罪过、罪过。”

“妄念?”

听到这两个字,徐行仰天长笑,笑声清越昂扬,如霜天鹤唳,直冲九霄。

“若无妄念,我还练什么武,学什么法!小妄伤己,大妄方能成就大道!”

他一步踏出,大喝道:

“入地上天超古今,应化由我!纵横自在无拘束,不被形缚!”

在场众人听到这番话,体会到那喷薄欲出的超拔精进之志,心头立时一震,不由得升起一种被灼痛的感觉。

鸠摩智那张如圆满如净月,波澜不起的面容上,更是泛起轩然大波。

若是按佛门经典去诠释,徐行这番话,简直大逆不道至极,乃邪魔外道中的邪魔外道。

可不知为何,鸠摩智一听,却觉无比悦耳。

那一刻的感觉很难形容,像是有什么东西从灵魂最深处炸开,突如其来的激动充盈到肢体的每一个角落。

鸠摩智甚至感觉,仿佛徐行不是在表述他的志向,而是帮自己说出来那潜藏于心底,一直以来都想说,却因身为密宗共主,不敢说、不能说的话!

这念头方一生出,鸠摩智便本能地观想起密法中的“最胜金刚”法相,将之彻底镇压,再入三摩地,重守三昧性。

他双腿一沉,竟是结印跌坐,口诵“降三世明王”真言,眉心微绽红光,全身发赤,与一身大红袍相得益彰,整个人都像是化作火炬,熊熊燃烧。

徐行被这赤红焰光一招,天心处麻了一麻,这刹那间,他已给鸠摩智劈中一刀!

以鸠摩智的密法修为,已不必举手抬足,不必拔刀发力,念发则神至。

这正是心功念法与内力结合的密宗宁玛派绝学——火焰刀!

鸠摩智早在出手之前,便已定计:

以这少年人的年纪,能练就无垢佛身已是千难万难,在精神层面,定然不可能亦是这般圆满。

是以,他一出手便是直击心灵的“火焰刀”绝学。

可是,鸠摩智没有料到一件事:

论精神层面的斗法,徐行早在大明王朝世界,就已锻炼出来了丰富的经验!

对任何一名凝练至诚拳势的宗师来说,运用拳势来激发自身生命潜能、压制对手的拳术变化,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是以,这一刀虽击中徐行,同一时间,鸠摩智亦是浑身震动。

火焰刀,本是“毗卢遮那佛”之佛光。

毗卢遮那佛便是“大日如来”,乃是密宗信仰至高无上存在,诸佛之首,释迦摩尼的法身,一切十方世界中央之主。

传说中,大日如来智慧光明遍照一切处,能使无边法界普放光明,而开启众生本具的佛性,善根。

以鸠摩智的密宗念法修为,哪怕不动手,只以佛光一照,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就连詹别野的“黑光**”亦万万不能抵挡。

心志不坚者,更要被他强行“灌顶”,度化成密宗弟子。

可是,这佛光一照徐行的身躯,竟然照出一片澄澈。

这年轻人的皮肉筋骨、五脏六腑都仿若金刚琉璃,坚固而无可截断,清净无垢染。

于此同时,还有另一道比“火焰刀”更明亮、更耀眼的圆满明光,从徐行眉心亮起,反射向鸠摩智。

鸠摩智非但没有找到徐行的破绽,反被他这金刚本性,照出自己未曾发现的种种缺憾,不禁升起自惭形秽之感。

观想佛陀本相而成的佛光,如何能够威胁得到真佛?!

鸠摩智一时间,都有些分不出,到底谁才是密宗**的最高成就者。

莫非,这人真是降世佛陀不成?!

徐行方以“真佛法身”之意境,化解鸠摩智的“火焰刀”,又朝他咧开嘴,露出一排洁白圆润的牙齿,笑得爽朗且阳光。

可周身那种圆满无碍的遍照佛光,却骤然转化成一股浩浩荡荡、飚扬席卷的猛烈风势。

电光火石间,鸠摩智只觉眼前一黑,仿佛横空遭了那起于坏劫之末,从无间地狱波及至第三禅天,要破灭世间一切的风灾。

场中内功修行有成,已逐渐接触“以神御气”之境界的一流高手,皆能通过第六感,隐约察觉到那凶险至极的念力拼斗。

随即,这拼斗的影响已波及至现世!

两人之间,那足有五六丈长的地面,突然剧烈翻腾卷动,更凭空逸散出一股极其炽盛且浓烈的热力,就像是火山喷发,地底岩浆将要直冲上天。

地面陡然裂开,裂缝从徐行脚下蔓延出去,深黑且无可测量,空中更是接连炸开巨响,宛如雷火交击迸发。

裂痕蔓延至鸠摩智身前。

他脚下那条平直且坚固的经幡长道,竟然在一声刺耳裂帛声后,彻底断裂开来。

鸠摩智整个人重重落到地上,双脚着地,踩出两个凹陷深坑。

眼见此情此景,在场众人皆是心惊,但见徐行和鸠摩智不动用本身功力出手互拼,纯以神意念力交战,就已能造成如此场面,莫不骇然。

还能恒定应付者,只有铁手、丁春秋,以及那名似梦非梦的少年剑客。

鸠摩智睁开眼,双目一片赤金,肃然道:

“山中将有变化,何不暂时罢手,先取逍遥派神功,再来斗过?”

他这么一说,无疑是认可徐行有资格参与无量山之事,能凭本事分得一杯羹。

徐行眼中也亮起两点紫青神光,璀璨耀目,令人莫敢直视,他也不去管鸠摩智的话,只负手而立,哂笑一声:

“大和尚倒是打得好算盘。”

两人刚刚心神互拼之时,各自念力逸散出去,皆是感受到还有另一股浩大念力,潜伏于无量山深处,与其中的一草一木都浑然相合,借助超乎人力的自然力量,形成了一道庞大阵势,正缓缓运转。

他们都知道,这是开阵之时已至的迹象。

这种从未见过的念力用法,更是徐行让露出兴奋神色。

对峙片刻,便听一道仿佛从众人心底响起的声音,缓缓长叹道:

“老夫年少时向来形单影只、孑然一身,不曾想,大限将至之时,竟有这么多江湖朋友关心,实是倍感欣慰……”

很显然,两人精神相击产生的余波和声势,已将山中潜藏的无崖子唤醒,故而才以心声传念。

虽说欣慰,可这老人的言语中,却有一种掩不去的自嘲和落寞。

他又道:

“诸位既是为我派传承而来,便请进山吧。

我以毕生所学,在山中布下阵势,能成功闯关者,便可继承我逍遥派神功。

只是此阵实是凶险,我虽是布阵之人,亦不能控制,若无万全把握,又不愿为外物而轻掷性命者,便请退去吧。”

感谢乔师兄白银大盟,感谢喵人的盟主,感谢阿拳、赤赤喵、rocketrobot的舵主,都是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了,感谢大家陪我一路走到现在,感谢!感谢!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