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朝天子 > 第896章把酒畅谈

朝天子 第896章把酒畅谈

作者:风尘落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凉王府里摆上了一桌宴席,落座的人不多,只有第五南山、苏晏清、翁文济、褚北瞻和游康。

褚北瞻诧异道:“嚯,这一桌子菜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啊,王府的厨子手艺这么好吗?”

阵阵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把几人的馋虫都给勾了起来。

游康朝着褚北瞻竖起了大拇指:

“听听,听听咱们这位镇抚使多会拍马屁,明明知道这一桌子菜是两位王妃亲自做的,还在这装模作样。”

“哈哈哈~”

顾思年端着一壶酒笑眯眯地说道:

“这是本王的岳丈特地从琅州送过来的酒,说是在家中珍藏了多年,一直舍不得喝,今日我可是没有藏私啊,喊大家一起过来尝尝。

可惜了,汪大人与郭大人不胜酒力,没来,那就咱们几个畅饮一番。”

入凉的几位高官里,翁文济虽然上了年纪,但好像更容易与苏晏清他们聊到一起去,汪从峰一般,中规中矩,那个郭震是最离谱的,这种酒席宴请基本上都不参与,眼睛里只有公务。

“哎呦,王爷今天这是怎么了。”

翁老大人打趣道:

“好端端的请咱们喝酒,有句老话说得好啊,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翁老,您可真是跟这几个学坏了,本王对手底下的人一向都很大方的。

这不是还指望着今年诸位能再接再厉,让我北凉道各行各业都蒸蒸日上吗,虽然我顾思年顶着个北凉王的名头,但三州的大小事务还是得靠你们呐。”

“切,王爷这意思还不是希望咱们多操心操力,老夫说了吧,准没好事。”

顾思年晃悠着手中酒壶道:

“听您老这个意思,今日是不想喝了?”

“喝啊,怎么不喝?”

翁文济指了指自己面前的酒杯,老神在在地喊道:

“那就请王爷给老臣满上!王爷的酒,一滴可不能浪费。”

“哈哈哈!”

几人乐呵呵地笑了起来,翁文济号南斋先生,虽然自己喜欢框出一片地来自己种些蔬菜吃吃,几乎不吃肉,但老人好一口酒,只不过老人这酒量着实一般。

顾思年将几人的酒杯依次倒满,率先端起酒杯:

“来,今日咱们也不痛饮,点到为止。

先干了这一杯!”

“干!”

褚北瞻这两个武将出生的家伙极为豪爽,一饮而尽,其他三位文人还是讲究点礼节的,用袍袖遮掩着口鼻,将美酒灌进了肚子里。

“啧啧。”

翁文济砸吧着嘴唇念叨着:

“唔,这酒还挺烈的,慕大人也是一介文人,看不出竟然好这一口。”

他只感觉有一股热流涌遍全身,将寒意驱散得一干二净,整个胸腔都火辣辣的,差点没把眼泪给辣出来。

“哈哈哈。”

顾思年大笑道:

“岳丈虽是文人,但也是边关人,北境酒大多都烈,翁文人要是喝不了就直言。”

“谁说老夫喝不了。”

翁文济一瞪眼:“满上满上,咱们接着喝。”

老人这一股不服输的气势倒更像是年轻人。

“哈哈。”

陆陆续续喝了几杯,老大人的脸颊明显开始泛红,顾思年也打开了话匣子:

“朝廷那边的消息已经确定了,陛下的车驾将于五月起程离京,一路上先巡视沿途郡县,最后的目的地就是咱们北凉道。

今年咱们肩上的担子可又重了些啊,不仅要按部就班的练兵、推行合银法、垦荒种地,还要着手准备迎接陛下巡边。”

对于皇帝巡边这件事顾思年并不感到意外,北凉三州失陷数十年,如今重回故土,更是大凉朝先祖的龙兴之地,尘尧于情于理都该来看看。

“明白,这件事就交由我经略使府来办吧。”

苏晏清轻笑道:

“翁大人毕竟做了数十年的京官,比我熟悉仪典礼制,到时候翁大人和我一起操办。”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顾思年竖起一根手指说道:

“除了仪典章程,还有去年推行合银法的结果,例如各州的税赋、开垦的荒地、增加了多少要拿出一份详细的数字来,到时候我要呈报给陛下。”

第五南山眉头一挑:

“怎么,王爷这是打算说服陛下,在全国境内推行合银法?”

“此事先不急,一步步来,但是得先让陛下知道新税法的好处。”

顾思年沉声道:

“北凉道推行新税法,朝中隐隐有些微词,听说有人还上奏陛下言本王破坏祖制,如今新税法使三州税赋大涨,咱们把真凭实据摆在陛下眼前更有说服力。”

“难啊。”

翁老大人下意识的叹了口气:

“要想在全国推行合银法,这其中的困难堪比上天揽月。”

老大人往喉咙口里灌了口酒,语气中隐隐多出了几分醉意。

苏晏清轻声问道:

“北凉道也曾出现种种困难,但咱们不是也一一克服了吗?料想在全国推行也能成功,此事一旦做成,国库收入必将大涨,更是造福万民的好事啊。”

“不不不,北凉不过一道之地,与全国的差异太大了。”

翁文济摇头晃脑,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北凉三州虽是我大凉疆域,但毕竟失陷四十余年,税法改革遇到的阻力基本上来自民间富商、本土乡绅,因为这些人拥有着更多的土地,新税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自然要反抗。

北燕多年的迫害外加连年战乱,北凉道的乡绅势力其实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牌,很少有那种根深蒂固的大世家,所以他们的阻碍在官府面前并不算难缠,只要以强力手段推行就能成功。

例如柴家、魏家这些粮商,在官府面前还是太过渺小。

可中原不一样啊。

六镇十三道,各道、各州、各县大小商贾乡绅势力不计其数,其中更不乏传承上百年的大世家。这些人拥有的耕地数量远超北凉道上的商贾,与当地官府之间的关系更是盘根错节,外人压根就理不清。

北凉三州的官吏全是从外地抽调过来的,与本地势力之间尚未形成利益纠葛,更没有大肆置办田产,搜刮民财,所以王爷一声令下,经略使府、刺史府、知府县衙的官吏都能全力推行此事,说白了,商贾这种民间势力怎么能和官府对抗呢?

可是在中原,那些官吏不仅是陛下的臣子,更是在当地拥有万千良田,他们本身就是商贾大户。这些人愿意推行合银法吗?朝廷的旨意下去,谁敢保证他们不会阳奉阴违?

难呐~”

“唉~”

老人长叹了一口气,语气中满带凝重之意。

顾思年微皱眉头,此前他们预料过在全国推行合同法的难度,但翁文济好像对所谓的阻碍有极其深入的了解,让众人心中的凝重又加深了一分。

第五南山的眼珠子转了转,轻声问道:

“翁老前辈,您好像很明白其中的利益纠纷啊?”

“因为老夫当年也想过推行新税法。”

翁文济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失落:

“只不过意见刚刚提出,就被否决了,胎死腹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