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朝天子 > 第895章文渊阁

朝天子 第895章文渊阁

作者:风尘落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噼里啪啦~”

“帕拉帕拉~”

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北凉大地迎来了建武的第二个年头,爆竹声从大年三十一直响到大年初一的早上,陪着全城百姓度过了这个新年。

满城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这一年可谓是风调雨顺,地里的收成足够百姓们吃穿用度一年之需,大大小小的商贾们也可以踏踏实实地做生意,再也不用担心燕人的弯刀会砍向他们的脑袋。

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下,顾思年并未在北凉王府待着,而是换上一身便服与第五南山、苏晏清、翁文济一起来到了城东,一路上并未骑乘车驾,而是徒步赶路,顺道看看满城欢腾的场面,街道上的老百姓浑然没有意识到堂堂北凉王与一正一副两名经略使正从他们身旁穿行而过。

三人站定,顾思年抬头看向门楣处悬挂着的匾额,上面绣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文渊阁。

去年翁大人主持,在北凉三州新建了大小七座书院,二十余间私塾,这座文渊阁乃是其中最大的一处,名字乃是顾思年亲笔所提。

文渊二字取自文思如泉涌、文章起波澜一句,北凉三道的学子皆可以如此求学,只要是有才学之人,官府会免除其学费,并在日后入京考试之时提供盘缠。

翁文济轻笑道:

“此地本是凉州一名富商的私宅,后被燕人霸占,满门被杀,北燕败退之后此地便一直空悬,别人都觉得此地晦气,老夫倒是觉得此地空着甚是可惜,便将其改建了一番成为如今的模样。”

“哎,有什么晦气不晦气的,物尽其用才是最好的道理。”

虽是顾思年亲笔提名,但他还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顾思年率先迈开脚步:

“走吧,进去看看。”

几人鱼贯而入,映入眼帘的先是几条青石板路,两侧皆种满了绿植,只不过正值寒冬,树梢上的枝叶早已掉光,等到了盛春时节,这里应该是一番曲径通幽的感觉。

然后便是一座高楼拔地而起,阁楼总计四层,每层都有多间书房供学子上课之需,朗朗的读书声隐约飘进了众人耳中,顾思年顺着窗户望去,发现不少人影端坐其间,朗诵着诗词歌赋,当下便诧异道:

“今天可是大年初一啊,这些学子如此用功吗?年纪看起来还都挺小的。”

翁文济随即答道:

“第一批招收的学生中有不少都是城内的孤儿,之前他们孤苦伶仃,只能以沿街乞讨为生,如今有了住的地方,能吃饱穿暖,读书求学对他们来说乃是顶幸福的一件事。

王爷,不是老夫夸口,这些孩子们读书识字都十分刻苦,有着常人难有的毅力与恒心,假以时日必能成才。”

“原来如此。”

顾思年恍然大悟,之前翁文济就跟他说过,三州有许多孤儿,让这些人流落街头着实可惜,倒不如招收到书院中好好培养。

几人在窗边站了没一会儿,便有孩童注意到了翁文济那满头的白发,当下便惊呼道:

“翁老先生!”

“翁老先生来了!”

十几名年纪不大的学子呼啦啦的围了过来,扑到翁文济的身边叽叽喳喳个不停,看样子翁老大人没少到这个地方来,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呵呵,慢点慢点,老夫哪儿经得起你们这么折腾。”

翁文济笑着和孩子们打招呼,然后指向顾思年道:

“孩子们,你们可知道这位是谁?”

众人瞪着双大眼睛,很是好奇,齐刷刷地摇了摇头:

“不认识。”

“哈哈。”

老人朗笑一声:

“这就是你们一直想见的北凉王啊,以前口口声声地念叨着,今日见了真人怎么还愣住了呢?”

“啊,王爷!”

“见过王爷!”

孩子们的目光中带着满满的欣喜与震惊,然后有模有样地行了个礼,光从神态举止上来看已经有了几分读书人的味道。

他们眼中并没有常人对顾思年的敬畏之色,更多的是一抹崇拜,对孩子们来说能过上今天的日子多亏了顾思年率兵收复三州。

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喜欢谁。

顾思年笑眯眯地蹲下身子,抚摸着一名孩童的脑袋:

“多大了?”

“十三了!”

男孩子昂这个脖子回话,小脸蛋红扑扑的,略有些粗糙。

“叫什么名字?”

“张元。”

“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会!”

男孩很自豪地点了点头:“是翁老先生亲手教我的。”

“哈哈,很好。”

顾思年笑意盎然:“读了书,以后想做些什么?”

“当然是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回北凉做官,成为和翁老先生一样的人,能为乡亲们做点好事。”

“唔,不错,有志向!”

顾思年竖起了大拇指,又看向另外一人:

“你呢?”

“我不想做官,等我学了些本事就回村里,教同村的孩子们读书认字。”

“不错,做官也好,留乡也罢,只要能让自己学有所用,那你们今天付出的努力就是值得的……”

一群孩子围着顾思年他们叽叽喳喳,热闹了好久方才依依不舍地散去,然后楼阁中再度响起了朗朗上口的读书声。

顾思年目光闪烁,唏嘘不已,之前在北凉三州见惯了沙场征伐、腥风血雨,像这样的读书场面还真是让他觉得另有一番风味,轻声问道:

“翁老前辈,来书院中教书的都是些什么人?既是求学,老师可是很重要的。”

“老夫在三州找到了一些隐居山野的读书人,他们听闻要在北凉建书院,欣然同意出来教授孩子们的学业,还有一部分是从中原入凉的学子,他们的能力一时间还不足以进入官场,就先在书院中教书育人。”

“嗯,安排得很好。”

顾思年微微点头:

“日后你们这些经略使大人、刺史大人若是得空也可以来书院中走走看看,传授学识,不一定非要成才,但首先得成人。”

“诺!”

众人齐齐弯腰,顾思年更是十分欣慰地说了一句:

“用不了十年八年,读书种子就会在北凉道遍地开花,咱们也算是不负百姓啊~”

大家的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一抹笑意。

“王爷!苏大人,翁大人!”

几人正欣慰地看着莘莘学子读书求学,凉州刺史杜成鸣却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京城有旨意传来。”

“京城的旨意?”

顾思年好奇地扭过头来:“何事?”

“礼部来旨,说陛下已决定于今年秋季离京巡边,巡视北凉三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