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第四百三十七章:秦楚互不侵犯条约,瓜分魏国?

(四千字,二合一章节)

楚王后李嫣嫣,本是楚令尹春申君门客李园之妹,李园为了讨好春申君,便将其送给了春申君,有了身孕之后,李园又献计鼓动春申君将之送予没有继承人的楚王完。

楚王完并非是没有子嗣,当年在秦国担任质子的时候,迎娶了秦国宗室的女子,生下了芈启和芈颠二人,但在逃离秦国回楚国即位的归途中,为了掩人耳目并没有带上二人,而是交由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彼时的华阳夫人照顾。

而在明面上,为了防止受制于秦国,楚王完即位后并不承认芈启和芈颠的身份,所以本应该被称为熊启和熊颠的二人也没有冠以熊氏,而是被称为芈启和芈颠。

只是,楚王完也没有想到,此后的二十年里,他竟然再无一个子嗣诞生,直到李嫣嫣入宫。

也不知道李嫣嫣有什么魔力,在诞下了有着春申君血脉的太子悍后的第二年,楚王完宠幸了一名宫女,诞下一子。

因其母只是宫女,而且楚王完已经有了嗣子,便对这个孩子不是很喜欢,取名负刍。

负刍者,背负柴草之樵夫也,可见楚王对其不喜。

在负刍诞生后两年,李嫣嫣又为楚王完诞下一子,取名犹,彻底稳固住了楚王后的宝座。

只是,楚王的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

今年刚好五十岁的楚王完本就因操劳国事而积劳成疾,在合纵联军大败后,楚王完夙夜忧虑,病情愈发严重,终于一病不起。

楚人对于这位一度使得楚国中兴的王还是抱有好感的,也有不少百姓自发为楚王完祈福,就连贵族们也不希望楚王完病逝。

至少在楚王完在位的二十四年里,楚王室和贵族的相处还算融洽,谁知道未来的执政者究竟会不会学习吴起那般对他们下手。

唯有两个人对此感到了喜悦。

其一便是楚令尹春申君黄歇。

作为螳螂的春申君知道太子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而李嫣嫣自然不可能让太子悍亏待自己这个亲生父亲,那么自己的令尹之位便可继续坐下去。

不仅如此,才四岁的太子悍,甚至还未启蒙,大字不识半个,如何能理政?

他这个令尹兼亲生父亲,绝对是代为执政之人。

权倾朝野,无冕之王。

届时他将获得更加庞大的权力,不比为自合纵之战败北后就一直对他不满的楚王完效力好?

至于另一位,则是作为黄雀的李园。

隐忍了数年的李园,哪怕是成为了楚王完的外戚,太子悍的舅父,担任楚国王尹,负责处理楚王宫内的事宜,却依旧保持着低调,在所有事情上都附和着春申君,仿佛他依旧是春申君身边的那个小小门客。

须发皆白的春申君也感念于李园的不变初心,十分信任李园,许诺将来会重用他。

对此,李园笑而不语,什么都没有要求,仿佛就像是如同春申君信任他一般信任着春申君。

王尹府中

李园阴沉着脸,想起春申君先前表示会重用他时那副得意的嘴脸,心中便来气。

“你方才应该当面感恩称谢,甚至当众向他下跪,如此才能更好地迷惑他。”

一道阴冷的声音从李园的背后传来,惊得李园按住腰间的长剑,险些拔剑杀人。

但在看到那一身秦军黑色铁甲装扮的身影后,又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是自己的合作者。

而且对方若想杀他,他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

“你不是我,无法理解我的心情。”李园似乎想起了什么,恨恨地说道,“不过你说得对,刚才的确是个破绽,幸好这老东西已经沉浸在喜悦之中已然忘我。”

对此,掩日没有作出评价,只是淡淡地问道:“楚王完的身体如何了?”

“他已经死了。”李园冷笑着,用最淡漠的语气说出楚王完病逝的消息,“死前他留下遗诏,令黄歇那个老东西主政,我继续担任王尹防止黄歇有不臣之心。”

“不过,遗诏被我截下,楚王宫也被封锁。”

“所以,我需要你们的配合。”

李园转过身看向掩日,眼中闪过一道红芒,“三日后,我会宣布楚王完薨逝的消息,并派信得过的内侍前去令尹府宣黄歇入宫接受楚王遗诏,我需要你们在内宫宫门处将其伏杀!”

春申君可不是那么容易伏杀的,他身边常年跟着七名一流高手,结阵合战可战宗师高手,再加上那些二流、三流境界的护卫,李园根本没有能够伏杀春申君的实力,否则他大可以抛开罗网自己单干。

“可以,罗网不介意为他的合作者提供帮助,不过你可别忘记了你的承诺。”

掩日手中紧握着的掩日剑身上掠过一抹血红色的光芒,他提醒道:“若是你违背了与秦国的密约,那么你就会是下一个春申君。”

面对来自掩日的威胁,李园反倒没有那么在意。

并非是小觑罗网的力量,天下没有任何一人敢小觑罗网的力量,但如果能确保自己不会与罗网交恶,那么倒的确不用在意罗网的威胁。

李园并不打算违背与秦国的密约。

秦国帮他扫清障碍登上令尹之位执掌朝政,却不曾索要楚国的城池、土地和财帛,而是要楚国与秦国保持和平,互不侵犯,不干涉秦国在中原地区的任何行动,且重新开放两国贸易往来,允许秦楚之间的商贾流动,且将楚国对秦国商贾收取的关税至少削减一半。

对此,李园自然是乐意为之。

秦国要的是郑国渠通渠后继续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而李园又何尝不想要与秦国保持和睦以更好地掌控楚国?

相比于春申君,李园在楚国并没有多少威望。

说到底,他不过就是从一个透明人门客,变成了一个大一点的透明人王尹,没有军功,没有百家支持,也没有什么盟友,更没有门生故吏。

光是在春申君死后清算春申君一系的臣子,再拉拢贵族们,便够他头疼了,若是秦国在此刻出兵伐楚,后果可想而知。

而且,秦楚重新开放贸易往来这件事对楚国也有极大的益处。

楚国禁止与秦国的贸易往来,固然对秦国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前提是卫国没有被击败,更没有被从帝丘迁至野王。

如今秦国与齐国直接接壤,缺少的粮草、各种金属矿石,都可以从齐国购买,除了增加些运输成本以外并没有多少限制作用。

再加上赵王偃犯糊涂,攻打齐国泄愤,将齐国推向了秦国,齐国反倒直接封闭了与赵国的贸易往来,撤回了常驻赵国的齐国使臣,彻底与赵国断交。

此外,齐国还调低了对秦国的关税,扶持从秦国来的秦国商贾和去往秦国贸易的齐国商贾,鼓励秦国与齐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甚至还在一些官营的作坊、商铺对秦商降价两成。

而今,韩国又向秦国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将这张围绕着秦国编织的巨网又撕开了一个口子。

如此一来,列国对秦国的贸易封锁就变成了一场笑话,除了各国的商税大幅下跌使得本国国库收入大大减少以外,根本见不到任何影响。

所以,李园对于这种不需要台阶就可以解开贸易封锁的合作,可谓是大大支持,这也许就将是他掌控朝政后的第一笔政绩。

至于降低一半的关税……无非是损失些关税罢了,总比一枚钱币都得不到要好,况且与秦国通商带来的商税收入之中关税才占了多少?

春申君死了,死得干干脆脆。

虽然在李园派去的内侍宣春申君入宫接受楚王完遗诏的时候,其门客,出身披甲门的朱英拦住了春申君。

“君上,此行去不得!”

披甲门虽是修炼至刚硬功的武学门派,却并非只教授至刚硬功,统兵之术也在传授范围内,其中不乏魏武卒的创立者,曾担任披甲门门主的兵家亚圣吴起的带兵心得和兵法精义。

但披甲门中,能得其要领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甚至大部分人连至刚硬功都修炼不及,根本没有闲暇去参悟吴起留下的兵法。

但朱英却与其他同门反其道而行之,他放下了至刚硬功的修行,转而专攻吴起留下的兵法,倒也算是小有所成。

虽然兵法与政治不同,但他总觉得李园这人心机深沉,颇有些示敌以弱后诱敌深入的架势。

但春申君却不这么认为。

“李园本是赵国的没落贵族,是投靠了本君才能有今天的地位。本君如此厚待他,他断然没有背叛本君的理由。”

“何况李园为人温和谦恭,即便是成为了王上的外戚,太子悍的舅舅,也未曾对我有过半分不敬,反而愈发恭谨,这等赤诚君子又怎会背叛我?”

无论朱英如何劝说,春申君始终不信,决定去内室沐浴更衣后再随内侍入宫。

朱英见此,摇头叹气离开了令尹府,准备连夜逃离楚国回魏国老家。

不得不说,春申君死得很干脆。

虽然春申君的确有些未曾揭开的底牌,比如身边除了七名结阵而战可比肩宗师的一流高手外,还有一名宗师高手护卫,甚至在双方交手之时还向天射了一支鸣镝箭,唤来了楚王宫内一名早已被春申君收买的宫门守将。

也幸亏楚王宫被严密封锁禁止一切人进出,加上计划保密性做得足够到位,否则李园伏杀春申君的计划就会被春申君提前洞悉,而后针对此做出谋划。

但罗网的力量与仅仅带着这些人入宫的春申君差距太过悬殊了,悬殊到了无论春申君有怎样的底牌都改变不了他被伏杀的命运。

那七名一流高手被八玲珑拦了下来,又以黑白玄翦为主攻,掩日在旁辅助,强势击杀那名宗师护卫。

在那名效忠于春申君的宫门守将到来之前,春申君的首级就被黑白玄翦斩落,随同入宫的护卫也尽数战死。

而李园这位王尹的反应也不慢,第一时间调动王宫禁军护卫,宣称春申君欲谋逆自立为楚王,与那名守将里应外合意图杀死太子和王后。

李园平日里立下的忠诚、谦恭人设在此时派上了用场,王宫内的几名禁军校尉都相信了他的说辞。

身为禁军校尉,自然都是楚王完信得过的人。

他们自然是知晓楚王完曾多次在私下里表达过对于春申君的忌惮的,更何况勾结楚王宫内的一座宫门守将,这是要做什么?

如果不是心怀不轨,又为什么要勾结宫门守将?

更何况那名宫门守将的确是一副要与入宫的春申君里应外合杀进内宫的架势,因此那名宫门守将率部掀起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

至于活口,跟在李园身边的几名杀字级罗网杀手射出的弩箭才不会给那人在王城禁军校尉们面前开口的机会,无论他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而当春申君被斩杀的消息传到这些王城禁军护卫们耳中后,他们更加相信了春申君想要谋逆自立的说辞。

如果不是意图谋逆,你怎么会在除去那七名结阵合战可比肩宗师高手的护卫以外还带着一名宗师高手入宫?

而后,李园又挖出了不少春申君平日里与他计划着掌控朝政的一些布局,将之公开。

当众多实话之中夹杂着一个谎言,那么这个谎言往往很难被察觉。因为那些实话的被坐实,使得人家并不会怀疑那个谎言的真实性。

随着春申君的落幕,李园作为楚王完遗诏中本来要与春申君一同辅佐太子悍执掌朝政的外戚,在春申君死后自然便成为了唯一的受命之人。

名正言顺接管了朝政大权的李园当即便履行了与秦国的密约,与秦国签订了为期三年的互不侵犯条约,并宣布秦楚重新开关通商,两国重新互派使臣。

不过,李园在这些早已约定好的条例中,又增加了一条。

那便是希望与秦国联合趁势灭魏,瓜分魏国。

而当远在咸阳的张机被嬴政叫到章台宫议事后,看到这些条约的张机不由有些迷茫。

是的,迷茫。

两个大国间的互不侵犯条约,瓜分隔在两国中间的第三国,贸易条约……

这是要毫无波澜,啊不对,毫无胃(魏)口?

(4095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