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世唐魂 > 164章 入学(下)

盛世唐魂 164章 入学(下)

作者:大变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想了想,张毅才朝着李纲拱了拱手,不好意思道:“回先生的话,以前家父在的时候也请过两位先生教导,不过那时候顽劣仅仅只是开蒙。不过后来也读了一些杂学,对于孔孟之学尚未涉及!”

“哈哈哈哈!~~~”

顿时,整个学堂便响起了一阵的哄笑声!

其实也难怪,张毅且不论学识,长得也算人模人样,而且在这些人里边除了李承乾和另外两名学生之外,就算他的年纪最大。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儿!

人家七八岁的孩童都能多多少少背诵几篇经意文章,到了张毅这儿倒好,居然一概不知,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学过,这样还来这儿进学,简直就是一笑话啊!

李纲发怒了!

而且爆发了小宇宙!

只见他顿时脸色就变得非常严肃,手里的戒尺也从袖子里拿了出来。

张毅顿时一惊!

然后心里就暗暗叫苦!

没有想到啊,就回答错了一句话,在上学的第一天就要挨戒尺,上辈子真特么做了什么孽啊!

闭上眼,手一伸,就等着挨打,可是等了好一会儿,预想中的戒尺迟迟都没有落下。

相反,耳边却想起了清脆的‘啪啪!’声。

睁开眼睛一看,只见前方不远处,李泰正伸着右手接受李纲的惩罚!

“啪!”

又一记戒尺狠狠的落下!

李纲下手非常稳,力道也非常足,响声.....当然也非常有肉感!

特别李泰的手掌肉非常充盈,所以戒尺的接触面自然就非常广,打在上面那感觉.....绝对酸爽!

李泰整张脸憋的跟猴屁.股一样,从他那张几乎快要扭曲的脸上,张毅就可以看得出来,绝对痛的要命。

不过李泰却并没有哼出声来,一直咬着牙狠狠的忍受。

终于,就在他那只肥厚的手掌再次变得更加肥厚的时候,李纲才住了手。

“学之一道,戒之在得,戒之在躁,戒之在满!”李纲冷着脸看着李泰,训斥道:“李泰,你为人聪慧不假,但是如果是因为你自以为的那点儿小聪明而看不起别人,将来你可要在这上面吃大亏啊!”

一边说,李纲又缓缓的朝张毅看去,然后指着张毅对李泰道:“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便是说,人与人之间,总有优点可学。

比如农夫,商贾,官员,三人虽然不同地位,不同学识,在很多人看来官员便应该是学问最大的人。可是如果让官员去从商呢?恐怕会赔的倾家荡产!如果让官员去种地,也许还会误了农时!

所以,学问便是需要不断的学习,不仅仅是书本,还有人,还有事,这世上一切,只要是对的,只要是好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长补短,去学习!”

“而且说到学问,其实也并不是你手中的孔孟之道,这些书虽然与人有益,但终归不是全部!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儒家、法家、墨家、农家、杂家、兵家......都只是学问中的一滴水!学无止境,学无止境啊!”

张毅有些发晕!

怪不得李纲被称为大儒,怪不得作为前朝的帝师,到了贞观依旧被李二奉为上宾,且聘为太子太傅以教太子及众位皇子、公主。人家就从这份气度,从这份学识就可见一斑!

李泰终究还是底下了高贵的头颅,躬身想李纲行礼,诚恳道:“先生所言,泰铭记于心,不敢忘怀!”

说着便又转身,朝着张毅再次深深一躬,道:“刚才小王失礼,还请恕罪!”

对于李泰的赔礼,张毅不知道他到底是出自真心,还是迫于李纲的威压,不过还是站起身朝着他还了一礼,道:“魏王殿下多礼了,张毅却实未学过孔孟之道,如果日后有所疑问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看着两人谦恭有礼,李纲顿时便老怀大慰,满意的点了点头,才对众人道:“刚才为师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们身在宫中或许不知,不过太子应该知晓,比起你们读圣贤书,老夫倒是觉得他的学问更加有用!”说着,李纲就看向了李承乾,道:“太子,今天你就给他们介绍一下泾阳县伯到底做了哪些东西,能得到老夫的赞许!”

“是,老师!”李承乾缓缓起身,恭敬的朝李纲施乐一礼之后,当下道:“张毅,贞观元年七月,于岭南造网笼以渔,此物只需放入海中等待半日便可打捞,或鱼颇丰,从而以此制作鱼干,现如今我长安的鱼干便是由岭南而来!只此一物,便惠及整个岭南!

贞观元年八月,张毅试以海水为原料,创造出过滤制盐法.....

贞观二年三月,张毅以铜环穿牛鼻之法.....

贞观二年五月,张毅献鸡鸭食蝗之法,篝火捕杀蝗虫之法.....协孙思邈以及太医院众太医制农药.....“

一桩桩,一件件,除了张毅特地隐藏以及军粮之外,李承乾几乎将张毅自从穿越到大唐所做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现场顿时一片沉默!

就连先前笑的最欢的李泰也是对张毅肃然起敬起来。

这里面每一件事情,可说都是利国利民,而且每一个法子如果没有一定的学识那根本就是想不出来的。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这些都只不过是侥幸,可是侥幸有那么多吗?

一件事是侥幸,两件,三件,四件呢?

李承乾不那么认为,李泰也不这么认为,李纲还是不那么认为!

他们几乎都可以肯定,张毅一定身怀学识,只不过他所会的学识不是孔孟之道罢了!

“好!”李纲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张毅学的是杂学,并非孔孟之道,不过也是学问!天下学问博而精神,不过一切都有脉络相联,而殊途同归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学问之道,需敏而好学,学而认知,知而用之,才方为为学之道!”

短短的几句话,李纲便总结出了学习的精髓。

如果说先前的李纲在张毅的印象里只是一个老学究,那么现在就绝对是一个真正的大儒,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已经到了将学问融入到生活当中的牛人。

对于这种人,就只有一个字,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