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万岁

明末工程师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万岁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安城外,连绵的粥棚,黑压压数不清的人头。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二十七,从天津运来的第一批米面已经到了西安。定西伯曹变蛟开仓放粮,向西安城内外的贫民发放食物。

名为粥棚,但实际上发放的是面糊糊。新军的士兵们当然不可能就地转化为精湛大厨,做出精美的陕西面食出来。新军们只是把辽东省运来的春小麦米面稍微和水揉一揉,揉成团状,然后放在水里煮熟了。

水里稍微放一些盐,就是供陕西百姓活命的面糊糊。

不过对于没饭可吃,眼看就要饿死的陕西百姓来说,这清汤寡水的面糊糊,就是救命的山珍海味。

陕西的贫穷百姓们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端着自己家里的破瓷碗,抓着筷子,一个个排着长队在城外领面糊糊。

比起天津的百姓,这些陕西的百姓当真就是赤贫。

陕西本来就是山多地少,在高低不平的山谷开垦田地需要建设大量的水利设施。然而明末社会秩序崩溃,水利设施一年比一年败坏,无人维护,陕西的耕地面积可以说一年比一年少。

陕西的士绅同样穷凶极恶。在这越来越少的田地上,士绅还将沉重的地租和田赋压在小民身上,地租和田赋一年比一年重。陕西的农民挣扎在温饱线上,稍微遇上年景不好,就要发生大规模的饥荒。

陕西成为明末农民起义的发源地和重灾区,无外就是因为这些原因。

此时已经是农历十一月底,陕西的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但是不少百姓却没有御寒的冬衣。实际上有很多百姓一家人只有一件破烂袄子,家里几口人谁出门谁穿这袄子。

然而此时领面糊糊,全家人都需要出来排队,这就出问题了。城外粥棚前很多百姓没有冬衣,还是穿着满是补丁的秋衣。

好在此时大家挤在一起排队,寒风吹不进来,不至于把穿着秋衣的人冻坏。

分发面糊糊的京营士兵们挥舞勺子,将一勺一勺的面糊糊舀到贫民的碗里。

虽然这一碗面糊糊可能还不值三文钱,但对于几乎是走投无路的陕西百姓来说,这面糊糊就是无价的宝贝。此时分发面糊糊的大兵在贫民眼里就是权势滔天的官家,每个百姓都毕恭毕敬地称呼大兵为兵爷,只求兵爷能给自己多舀一颗半颗面团。

不过这些“兵爷”作为天子亲手打造的京营新军,纪律远强于一般的大明营兵。那些欺辱百姓,厚此薄彼的现象在粥棚中并没有出现。甚至一旦有人插队,也会遭到分发面糊的兵爷大力呵斥。

百姓们对这样的大兵是既敬又畏,在伸出饭碗之前都要喊一声“多谢圣上”,才敢拿出饭碗接面糊糊。

这句“多谢圣上”的话是曹变蛟规定的,天子用光太仓库和内库的银子救济陕西一省,当然要让百姓知道这救命的面糊糊是谁给的。让百姓们心生感激,天子用三百多万两银子换取一省几百万人的民心,也算是没有白花。

喊完这句感谢,就能从兵爷那里领到一碗面糊糊。对于这些贫民来说,也不存在路上泼洒的问题,前头兵爷刚刚把面糊舀给他们,肚子咕咕叫的他们转身就把面糊吞下肚子了。

曹变蛟和杨国柱行走在粥棚之间,看着那些衣衫褴褛宛如乞丐的百姓们,摇头叹息。

杨国柱叹道:“定西伯,杨某人以前剿贼,只知道陕贼最狡悍,最恨遇到陕贼。然而此番看见陕西的实情,才知道为何陕贼最凶。不入陕,不知陕民之苦。所谓流贼之祸,当真是官逼民反!”

曹变蛟点了点头,拱手说道:“此番圣上效法天津在陕西变法。以后陕西的百姓田赋均平,再无薄厚之别,即便是小民都能吃饱饭。天子更要在陕西设置法院,抑制豪强欺凌百姓。陕西之苦,可以尽矣。”

杨国柱点头说道:“若是陕西的百姓能有天津的十分之一富庶,就不枉京营士兵浴血厮杀,赶走闯贼!”

两人正在那里议论,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片马蹄滚滚之声。

听那马蹄声,不像是几十匹马,而像是几百匹健马快速驰骋而来。

曹变蛟和杨国柱对视了一阵,暗道这必然是天子的东厂巡检使来了。如今锦衣卫不堪用,天子在东厂设置巡检使,选取勋贵子弟担任,专事巡检各地,检查官员的得失。前几天曹变蛟就得到消息,说京城来的巡检使可能这几天到西安。

曹变蛟和杨国柱不敢怠慢,赶紧走到官道前,准备迎接巡检使。

然而那一群健马驰骋到近处时候,却把两人吓到了。

五百名东厂精锐番子中间,一个看上去极像天子的中年男人赫然在列。他身穿纹龙常服,头戴飞翅乌纱帽,骑着一匹神骏御马,挥舞着马鞭朝这边快马驰来。

天子又出宫了?

而且一路驰骋到了陕西?

五百骑越来越近,曹变蛟这下看清楚了,那一众番子簇拥的,正是今上天子无疑。

曹变蛟和杨国柱哪里敢怠慢,赶紧率领亲卫跪在了官道两侧,大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亲卫们的唱诵,负责发面糊糊的士兵们抬起头看向了官道。当他们看到那五百骑精锐无比的番子,渐渐都明白过来了。

皇上来了。

士兵们停止了分发面糊糊,一个个跪地高喊万岁。

朱由检在士兵们的万岁声中骑到了曹变蛟身前,在马上笑着,看了看周围的粥棚。

粥棚前面的贫民们看到了皇帝,一个个目瞪口呆。

皇上来了,救助陕西一省百姓的皇上来了。

若不是皇上动用朝廷银库,运粮来救助百姓,陕西的饥民们哪里熬得过这个冬天?若不是天子打跑了闯贼,陕西的百姓差一点就要变成闯贼治下的贼民了!

听说天子还要在陕西变法,让百姓们都富起来!

陕西的百姓想不到自己竟能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至圣至明圣天子!

百姓们扑通扑通跪在了地上,大声高喊:“万岁!”

“万岁!”

“万岁!万岁!”

“万万岁!”

那十几万人的声音在西安城外响起,山呼海啸。

那声音像是一片片惊雷在平地上翻滚,又像是一片洪水在河谷间潮涌,变成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隆声。最后人们根本分辨不出那些百姓们喊的是什么,只能透过那些百姓虔诚的表情,理解他们是用这叫喊声表达他们的感激和崇拜。

朱由检骑在马上,听着那响彻漫山遍野的欢呼声,笑而不语。

王承恩拱手笑道:“吾皇圣明!看看这民心所向。这十几年来流贼肆虐最严重的陕西一省,恐怕再不会诞生贼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