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八百四十章 爵位

明末工程师 第八百四十章 爵位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乾清宫中,大明天子朱由检听着王承恩的汇报,眉头紧蹙。

李植狮子大开口,一上来就要六个伯爵爵位。

这异姓伯爵爵位在大明当真是稀罕货色,寻常官员一辈子都达不到封爵的地步。举例来说,天启朝七年时间,熹宗朱由校只封了三个异姓伯爵。实际上,自朱由检登基以来,崇祯朝二十二年也只封了国丈周奎、洪承畴、曹变蛟三个异姓伯爵和李植一个异姓王爵,其他再无异姓爵位封赏。

洪承畴的伯爵,还因为关宁军大败而撤销,实际上朱由检只给三个人封爵。

由此可见,爵位在大明官场的金贵。

而李植一口气就向朱由检要六个伯爵爵位,要择机发给下属。

李植以为这爵位是参将、游击之类的官衔?可以随意发放的吗?

朱由检忍不住吸了口气。

在御座的扶手上敲了敲,朱由检问道:“李植拿得出一百四十万石粮食么?”

王承恩拱手说道:“回圣上,李植拿得出!他带奴婢看了天津的粮仓,那粮仓占地百余亩,建在范家庄和天津卫城的中间,外面包有两丈高的城墙。粮仓中储存着不知道多少麦子,少说都有五百万石。”

朱由检点了点头,问道:“有粮食,那卖给朝廷以什么价钱呢?”

王承恩答道:“最便宜的粮食便是辽东省的春小麦,色质较黑口感较差,但也能糊口救命。这种冬小麦现在的市场价是二两二钱,不过在六月收获时节价格更贱一些。郡王六月时候在辽东以国家保护一两八钱从农民手中收购,如今愿意以这个价钱卖给朝廷。”

一两八钱一石麦子当真是个极有诱惑力的价格,比起北京城中二两七钱的米价,这一石粮食就省下九钱银子,省下了三分之一。一百四十万石粮食,就为朝廷省下了一百二十多万两银子。

要知道太仓库一年的收入才几百万两。

朱由检有三百多万两银子,买这个春小麦是买得起的。

朱由检眼睛一亮,脸上浮现出一股喜色。果然,只要找到了李植,什么难处都是能解决的。

想了想,朱由检问道:“天津郡王在辽东买粮食要运到天津去,一路上运费昂贵。如今在天津以收购价卖给我们,天津王岂不是要亏钱?”

王承恩沉吟片刻,说道:“回皇爷,奴婢也问过天津郡王,当初他是这么说的:他说皇爷要救陕西一省的百姓,这是大仁大德的事情。朝廷财力不够,天津也该出一些力。所以运费之类的事情,天津王就不算在粮价内了。”

朱由检皱眉看了看王承恩,一脸的不相信。以李植的性格,只要是帮助了朝廷肯定是会要好处的。从辽东运粮到天津,一石粮食起码要一钱银子的运费,一百四十万石就是十几万两银子运费,李植会白白不和朝廷计较?

朱由检看向了王德化。

东厂太监王德化看见天子有疑惑,拱手说道:“圣上,李植在辽东修了铁路。据番子回报,那铁路运输粮食成本极低。以前要几十部牛车马车拖拉半个月的粮食,如今用铁路运,一辆机车几个时辰就能运到锦州港。”

“以前从辽东运一石粮食到天津要一钱,甚至两钱银子,现在恐怕只要一分银子。即便是一百四十万石的粮食,也不过一万多两的运费。”

听到王德化的话,朱由检和王承恩都是微微一惊。

将一、两钱的运费节省到一分银子,这铁路的效能也实在是太强悍了些。将十几甚至二十几万两银子的运费变成一万多两,这省下来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一万多两银子,对于现在的李植来说是一笔小钱。

朱由检这才明白了李植之所以如此大方,原来根本就没花什么钱。

王承恩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被李植耍了一道,此前他还真以为李植一心为朝廷出力,愿意主动承担巨额运费了。

不过这铁路当真是个好东西。辽东一年产出的粮食以百万计,节省了九成的运费,这每年要为辽东的粮食节约多少万两的银子?这天津郡王当真是鲁班再世,不,恐怕就是鲁班再世也没有这样的手段,能发明这么多新奇有效的东西出来。

朱由检似乎也在琢磨铁路的威能,一时没有说话。

这铁路在北直隶、山西和陕西是不是也可以修一修?

想着想着,朱由检站了起来,走到玻璃窗边看了看宫中的景物。

“六个伯爵爵位…”

王承恩拱手说道:“圣上,天津郡王说了,这六个爵位到时候由天津报给朝廷,朝廷按照传统仪式封授。”

想了想,王承恩说道:“而且郡王也不是随意乱封,是要封给对外征讨的有功之臣。比如那郑开成和钟峰平灭了日本国,郡王愿授予二人伯爵爵位。”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灭了日本就要封伯,那以后要是再平了安南、暹罗,朕岂不是要在天津封六个侯爵?”

王承恩和王德化对视了一阵,没有说话。

如今李植已经打败了红夷和英夷的联合舰队,他日挥师南下也不是难事。说不定真的会攻打安南之类的南方国家。

若是天津有了六个侯爵,一群勋贵,那天津在大明朝内部的分量会更加提高。大明朝内轻外重的格局,恐怕仍要继续。

不过李植若是打到南方去,那我大明的疆域要扩大到什么地步?

王承恩不敢再说,垂手站在一边,等着朱由检做决定。

朱由检打开了乾清宫的玻璃窗,让窗外的冷风吹了进来,想了好久。

“陕西一省若是变法成功,增加两成田赋,太仓库一年可以增加四十万两银子的收入。”

“若是这次不能成功赈灾,且不说陕西的新法会失败,恐怕陕西的百姓要流离失所易子相食。到时候朕打下陕西的功绩,也就随着饥荒一起烟消云散了。”

“李植打下海外的朝鲜、日本,不把海外的赋税上交给朝廷,朕本来是不准备为他的这些征伐封赏的。然而…”摇了摇头,朱由检无奈说道:“罢了,李植要六个伯爵爵位,就给他吧。”

朱由检一挥龙袍,说道:“调京营总兵黄得功回来,让他组织运粮队,将天津的廉价麦子最快速度运到陕西去,救济陕西的难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