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六百七十章 敲诈

明末工程师 第六百七十章 敲诈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朝鲜汉城昌德宫宣政殿中,朝鲜国王李倧看着李植写来的通牒,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李植在通牒中历数朝鲜降清后的罪行,要朝鲜交一千五百万两的赎罪金,这让李倧有些不知所措。朝鲜一年的岁入不过五百万两,这些税收要供养军队和官员,几乎没有剩余。李植一开口就要一千五百万两,这让李倧砸锅卖铁也拿不出来。

然而李植在通牒中用词十分严厉,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势头。如果李倧拒绝,恐怕接下来朝鲜就要迎接李植的讨伐。

朝鲜是知道李植的厉害的。

虽然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但却是这些年东北亚历次战争的亲身经历者。无论是在战国时代后崛起的日本,还是努尔哈赤时代统一女真的后金,都多次入侵朝鲜。朝鲜可以说是处在东北亚的风口浪尖,所以历来对附近各个势力的实力更替十分敏感。

朝鲜向来执行“事大主义”,也就是后金、大明和日本这些附近的势力谁最强大,朝鲜就倒向谁。大明比日本强大,朝鲜就坚持联合大明对抗日本;大明比后金强,朝鲜就坚持奉大明为正朔;而崇祯九年皇太极的满清看上去比大明更强,朝鲜就投靠满清。

执行这项国策的朝鲜当然明白,如今李植兵强马壮。

李植名义上仍是大明的津国公,实际上却高度自立,内政外交都独自进行。去年夏天李植北伐清国,干脆利落地灭亡了无数次攻掠大明的鞑清。朝鲜当然有在辽东布有哨探,汇报回来的情报是清国在李植的火铳大炮面前不堪一击。

去年目睹李植的恐怖实力后,朝鲜的君臣上下深感畏惧,担心李植得了辽东后顺势征朝鲜。然而想铁血无情的李植不惩罚降清的朝鲜难度太高,朝鲜最后选择了做大明朝廷的工作。

国王李倧朝北京城中派出特使,花了了价值几十万的财货上下贿赂朝堂上的文官,终于取得了文官的交口称赞,最后得到了大明朝廷的原谅,重新被接纳为藩属国。

本以为重新称为大明的藩属就没事了。然而没想到这个藩属国的身份没有拦住李植,李植还是直戳朝鲜降清的罪恶,要朝鲜出银子赔罪。

李倧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哭丧着脸说道:“每年国库能存下的银子不过二十多万两,这一千五百万两,让孤如何拿得出?”

李倧的嫡长子,朝鲜的世子李溰说道:“父王,我朝鲜降清一事无可驳辩。事到如今,只有一方面向天津派使者请求宽限时日,降低金额。如果能把金额降到一千万以下,我们还是可以拿出来的。另一方面,朝廷应依土地多少向地主征集特别税,无论是两班贵族、还是中人、良人,一并征收特别税,凑出这笔银子。”

李溰是朝鲜朝廷中最清楚李植实力的人。他长期在清国担任人质,亲眼目睹了李植是如何摧枯拉朽的灭亡满清的。去年满清被李植征讨后不战而逃,逃往阿勒楚喀。李溰贿赂守卫,在半路上逃了出来回到了朝鲜,从此对李植无比敬畏。

所以在李植开口要钱后,李溰立即提出和李植商量着办的主张。

朝鲜国王李倧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有些气馁地说道:“征收这么重的税赋,恐怕会激起民变。”

议政府领议政朴大景拱手说道:“臣以为,世子所言不可。我朝鲜虽然战力不强,但从未被任何一个外族征服!即便是壬辰倭乱时候倭国占领我朝鲜全境,也无法统治我朝鲜的臣民。彼时民间起义此起彼伏,最后二十多万人的倭国大军两次入侵,两次败退。”

“崇祯九年鞑清入侵我朝鲜,攻陷我王城,占据城池无数,我朝鲜最后也只是名义上臣服。每年纳贡粮食不过白银千两、米万包。如今李植派个使者送来一张纸,殿下就刮地三尺征收重税上贡,恐怕不但李植会得寸进尺,民间的两班贵族更会怒火中烧,终将酿成大乱!”

“李植虽强,但国人并不畏惧。殿下若是违背民意向李植投降,不见光海君违背民意的下场么?”

议政府是朝鲜的最高行政部门,相当于明朝的内阁。议政府首领称为领议政,是类似于宰相一般的人物。

朝鲜的政治是国王和“两班”贵族共治,朴大景作为领议政同时代表着民间贵族的力量。李植要的这笔银子终究是由朝鲜的地主阶级来出,对于民间贵族来说,莫名其妙向李植上缴一千五百万两银子是不可接受的。

朴大景的提议引起了宣政殿中官员的普遍赞同,众官纷纷出列唱和。

李倧看着殿中的大臣们,又叹了一口气。

“向大明天子申诉,求天子为我朝鲜拦住兵强马壮的李植。”

####

朱由检坐在乾清宫中,闭着眼睛。

一连处理了十几封奏章,朱由检累极了。他揉了揉太阳穴,朝王承恩问道:“今天内阁送来的奏章看完了吧?”

王承恩看了看旁边的桌子,说道:“国内的奏章是看完了,但是朝鲜国王李倧有一封奏章上来,皇爷看不看?”

朱由检听到是朝鲜来的奏章,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些夷人朝秦暮楚,东奴一灭,就贿赂朝廷的文官来逼朕重新接纳他们。这次又有什么事情来烦朕?”

王承恩唱了一声喏,打开李倧的奏章,看了一会,吸了口气。

“皇爷,李植这次要敲诈朝鲜一千五百万两啊!”

朱由检愣了愣,转身看了看王承恩。

王承恩把奏章放到朱由检身边,说道:“皇爷你看,李植说朝鲜曾经降清助纣为虐,要朝鲜给天津一千五百两赎罪银!”

朱由检扫视了那奏章一眼,没有说话。

王承恩把奏章又看了一遍,说道:“皇爷,朝鲜求圣上拦住李植。朝鲜说他们弹丸小国,就是刮地三尺就凑不出这么多银子出来。”

朱由检依旧没有说话,坐在椅子上想了想。

许久,他站起来踱了几步,最后停在窗边。

朱由检缓缓说道:“派人去问李植,怎能不经过朝廷,就擅自勒索朝鲜。”

王承恩眼睛转了转,问道:“皇爷的意思是?”

王承恩看了看天子,想了好久,才笑道:“我明白了,皇爷这是要李植分出一些银子出来。他一口在朝鲜吃一千五百万两,怎么着也要分五百万两上缴给内库啊!”

朱由检看了看乾清宫外的小雨,没有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