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六百六十九章 财政

明末工程师 第六百六十九章 财政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初八,天津国公府二殿中,李植麾下文武官员济济一堂。

李植召集臣属讨论的,是财政问题。

如今李植的资金消耗极大。此前屡次募集新兵,将兵马从两万人增加到六万人,又不断扩大海军的舰船和炮兵,李植的赤字已经达到惊人的七百万两一年。

后来随着各种工业产品的收益增加,再加上山东的公田逐渐开垦出来,地租收入增加了一些,李植的财政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如今每年赤字还是有四百万两一年。

同时大量消耗李植金钱的还有六十万辽人的开荒费用。得到辽阔的东北三省黑土地,不开荒是说不过去的,开荒结束后未来的收益是可观的,但是开荒阶段的资金消耗也是惊人的。

开荒的辽人有六十万,除去妇孺老幼大概有三十万劳力,每个劳力每月月钱一两五钱,还有一日三餐。虽然这些辽人的待遇远低于虎贲军,但几十万人的数字实在太庞大,光是日常开支每年要消耗李植一千六百万两。这还没算开荒队伍的营地建设、工具和其他开支。

而李植最近又开始了辽东省的路网建设。李植不但要在辽东建设一千五百里的铁路,还准备在辽东建设“镇镇通”的水泥公路。

这些路网建设当然是有用的,按照李植的规划,辽东路网建成后,可以把粮食运输的成本降到现在的一成。如果说未来辽东规划有四千万亩旱田,每年产出二千万石粮食销往内地的话,没有路网运输成本大概是六百万两一年。而有了铁路和公路,一年可以节省运费五百多万两。

从长期和整体上观察,道路建设是十分划算的。未来铁路的运营估计能够盈利,能够收回部分建设成本。但在短期和财政角度考量,铁路和公路建设的费用的沉重的。李植的一千五百里铁路全部由财政出资,造价预估在六百万两。“镇镇通”的公路里程更长,造价预计在五百万两。

李植通过攻打日本获得一千万两银子,抄查山东“倒李”士绅获得二千万两,抄查晋商得到二千七百万两,南下抄斩背后捅刀子的江南士绅查获一千五百万两,加上出售女真人奴隶得到的几百万两,李植本有七千多万两的存银。

但是这两年多下来,不断扩大的虎贲师和突然出现的开荒队消耗了李植这七千多万两存银的两千多万两。而未来的一年,开荒队和虎贲师的赤字继续,估计要两千多万两。而铁路和公路建设则需要一千万两。

也就是说,即便算上未来蒸汽机工业的盈利,专利费用收入的上升和辽东公田的地租收入,再过两年,最多三年,李植这些年南征北战得来的七千万两银子就会全部消耗殆尽。到时候沉重的赤字就完全无法维持,必须解散开荒队甚至部分军队。

这还是在李植不扩军的前提下。

而不少山东官员最近又提出了在山东兴建铁路和公路网络的建议。提议者认为目前山东和天津之间的交通耗时动辄几天,不利于两地之间的沟通和管理。

李植对这个建议表示赞赏,但财政却根本无力支持。

李植迫切需要开辟新的财源。

众人坐在二殿中,许久都没有人说话。财政上的事情实在是一个难题,任谁都没法突然变出几千万两银子出来。

见众人沉默了好久,李植突然问道:“朝鲜有多少人口?”

听到李植的话,众人眼睛一亮,都活络起来。钟峰和李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就连素来比较稳重的李老四也和洪承畴说起话来,似乎是有了些想法。

最后洪承畴站了起来,说道:“国公爷,朝鲜国人口的具体数字无人知晓。以参谋厅对朝鲜的了解,估计朝鲜的人口在九百万到一千二百万之间。朝鲜本来土地贫瘠。但是朝鲜的两班贵族这些年不断开垦荒原,倒是极大扩大了朝鲜的田地数量,所以才孽生了这么多人口。”

李兴一拍椅子扶手,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大哥!朝鲜这些年投靠鞑清助纣为虐,不仅曾向鞑清进贡称臣,更是朝农业落后的鞑清输出大量粮食,甚至直接派兵协助鞑清攻掠大明。锦州一战,朝鲜就曾派出上万人马!”

“要是没有朝鲜的一万多兵马,锦州大战中我大明的勇士们要少流多少鲜血?此仇此恨,不可不究!”

李兴一挥袖子,说道:“我提议,我们写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给朝鲜国王,要求他赔偿银子给我们天津,以作为历次协助鞑清的代价!”

听到李兴的话,众人更加兴奋,又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如果能从朝鲜身上搞出一笔银子,倒是皆大欢喜的事情。锦州大战中明军伤亡颇大,这里面就有朝鲜兵马的“功劳”。更别提正是朝鲜的粮食帮助鞑清支撑住了最基本的社会秩序,否则鞑清在锦州之战根本无法总动员。

洪承畴吸了一口气,说道:“朝鲜虽然在崇祯九年降清,但在崇祯十五年锦州大战后就重新向大明纳贡称臣。去年天子已经原谅朝鲜,册封朝鲜国王李倧为朝鲜之主,所以现在朝鲜已经是我大明的藩属国。”

“国公爷虽然实际上独力对抗满清,说起来有权追究和满清狼狈为奸的朝鲜。但朝鲜如今既然已经重新重新称臣,我们作为大明的臣子,似乎没有立场再去讨伐他。”

李兴听到这话恼怒起来,说道:“朝鲜首鼠两端!投降满清的事情还没过去!就算天子放过他,我们天津一镇不会饶了他!”

众人窃窃私语地议论了一阵,最后都看向了李植。讨伐朝鲜这样的大事,办不办,怎么办,都要看津国公的主意。

李植看着二殿外面的平台,缓缓说道:“朝鲜助纣为虐,不可不罚。洪承畴!你替本公写一封檄文给朝鲜国王,本公以大明征北大将军的名义,全权负责大明北方的军政和外交。本大将军让朝鲜交出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赎罪金,否则我天津大军一动,玉石俱焚,朝鲜举国上下要悔之不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