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五百一十四章 狗官

明末工程师 第五百一十四章 狗官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齐东县的茶馆里,念报人拿着当天的《山东日报》,大声朗读:

“齐东县县令王思永六年来沽名钓誉,既不收士绅田赋,又不催收贫民田赋。此举表面上赢得了满堂彩,人人叫好,实际上却让整个齐东县陷入了困境。”

“齐东县财政近乎破产,道路无人修葺,官道上坑坑洼洼仿如泥潭,稍有一点雨水就几天无法行走。往来的商贩要运货,在其他地方走一天的道路在齐东县要走两、三天。一些脆弱的货物如陶瓷,在路上就要损毁不少,直接导致县城物价高企。”

茶馆里的茶客们一直把王思永当作难得的好官,没想到《山东日报》居然开始攻击王思永。而且一上来就偏辟入里直击要害,打在王思永的软肋上。

王思永当县令六年来,虽然以仁政赢得了士绅和百姓的遗址赞誉,但这齐东县一天天破败下去,也是有目共睹。那荒废的驿站,坑洼的道路,残破的城楼,堵塞的下水道,都是百姓们日日看到的。平日里碍于王思永清官的名声无人吱声这些事务,但衰败的齐东县确实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困难。此时《山东日报》指摘出来,让人觉得振聋发聩。

“王思永尸位素餐,一心沽名钓誉。齐东县上缴税收之后财政基本不剩钱,县衙该做的一切全部不做。大清河上码头破败不堪无法使用,大清河黄金水道完全抛弃,商品运输成本飙涨。齐东县特产无法外销,县外的商品要靠马车运入,更加提高了物价,让百姓生活困苦。”

齐东县的物价确实是比较高的,而且这些年越来越高。别的地方一匹棉布只要一两银子,齐东县今年已经涨到一两二钱。百姓们以前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能默默承受。此时听念报人读报,众人才知道这是水路断绝,陆路不好走的原因。

原来如此不贪的王思永,被称为大清官的王思永,竟造成这么大的问题。茶客们对视了一眼,眼睛里满是惊讶。

不过接下来的头版头条,才是最令人震惊的。

这里毕竟是齐东县,王思永是这个县的父母官。读报人一直不敢读今天的头版头条,直到其他的新闻和评论全部读完了,他才有些无奈地把报纸翻回了第一版,开始读头条新闻。

“齐东县县令王思永欺世盗名,害死六十二名无辜百姓。”

读报人读到这里,声音越来越小,微不可闻。茶馆里一个商人打版的中年人坐在前排,却已经听不清读报人的话。商人愤怒地一拍桌子,大声吼道:“大声点!”

读报人被吓得身子一哆嗦,大声读了起来。

“大清河河堤年久失修,稍遇大水就要酿成大祸。此事沿河百姓早已知道,有当地缙绅更是直接禀告王思永,直言河堤的残破。”

“但王思永沽名钓誉不收田赋,哪里有钱修理河堤?接到报告后,他只在几个最显眼的地方重新夯土。而其他危险部位,就全部置之不理,最终酿成了崇祯十四年的大清河决堤惨案。六十二名河边百姓葬身鱼腹。”

“王思永为了骗取个人的声誉,置沿河地区百姓的性命不顾。其堂皇表面下面的丑恶行径,令人发指。”

听到这个新闻,茶馆里的茶客们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原来去年大清河决堤淹死的六十二条性命,该算到王思永的头上。王思永是轻徭薄赋不贪不色的清官,名满山东,却造成这样的结果。

那个坐在前排,深受这些年来运费飙涨之苦的商人愤怒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伪君子!”

茶馆里的茶客们面面相觑。

不过最有杀伤力的还是头条新闻的最后一句话:

“因为经费缺乏,大清河河堤至今未能修葺。只要再来一次大水,大清河河堤随时可能再次决堤。河岸两侧上万百姓的生命岌岌可危。”

####

一连十几天,《山东日报》都用不少篇幅报道齐东县知县王思永的事情。王思永为了个人名誉害死六十二名河边百姓的事情,触目惊心。随着报纸的逐渐传开,王思永大清官的声名一点点破产,反而成为了文官不顾小民性命沽名钓誉的典型。

士绅们再提起带头反对法庭的王思永,再也没法像从前那样满腹自豪。王思永在山东的号召力,经过《山东日报》十几天的攻击,已经荡然无存。

而《山东日报》更组织记者,对残破不堪的大清河河堤进行了几次实地考察,在报纸上将考察后的结果公布于众,更是引得山东全省哗然。

八月二十三日,王思永坐着轿子从县城城外回来,在轿子里愁眉不展。

这十几天,《山东日报》对王思永赤裸裸地攻击,他几十年积累的声誉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王思永现在可谓是心如刀割。自己不贪财不好色,本以为没一点把柄可以被李植抓住,没想到李植却这么厉害,硬是把大清河决堤的责任盖在了自己头上。

自己站出来挑战李植,最后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王思永在轿子里想着想着,轿子却突然停在了路上。前面传来一片喧嚣声。

“青天大老爷,不能看着大清河再次决堤啊!”

“父母大人,求你拨款修一修大清河河堤吧!”

“青天大老爷,大清河河堤已经是不修不行了!”

王思永听到那嘈嘈杂杂的喊叫声,心里一抖。他拨开了轿子的窗户,往前面看去,果然在县衙门口看到几百个百姓跪了一大片。百姓们显然都被《山东日报》报道的事实吓到了,不想被大水淹死,拦轿子要王思永修河堤。

王思永哪里有钱修河堤?他当官几十年积累的好名声,关键就是免除士绅和贫民的田赋,齐东县的财政收支是一塌糊涂。能给衙役开出月钱维持县城的秩序,已经算是精打细算了。

以前百姓们都觉得决堤是天灾人祸,就算知道内情的少数几个人也不会到处去说,王思永就糊弄过去了。如今《山东日报》这样大肆报道,这事情如何收场?

王思永看着那些跪地磕头的百姓,知道这事是好不了了。他一挥手,朝轿夫们说道:“冲过去。”

见县令不理睬请命的百姓,要从人群中间冲过去,跪在县衙门口的百姓们都有些愤怒。

还要淹死多少百姓,大清河的河堤才能重新修缮?

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突然站了起来,大声吼道:“欺世盗名的狗官,你去年淹死了我父母,今年还不修河堤,我和你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