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工程师 > 第五百一十三章 欺世盗名

明末工程师 第五百一十三章 欺世盗名

作者:米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植听着密卫大使韩金信的汇报,皱紧了眉头。

这个齐东县的知县王思永让李植感觉有些棘手。此人不贪钱财不好女色,恪守儒家礼法。虽然他是士绅出身,但在百姓和士绅有官司时候素来不偏袒士绅,秉公执法。不仅如此,此人对百姓实行仁政,虽然他也对有功名的士绅优免田赋,但另一方面,对于无力上缴田赋的小农,他也从来不逼迫。不少赤贫百姓拖欠田赋几年不交,他也不罚。

王思永这样为政,收取的田赋自然较少。但是他却从藩王的庄田上搞出不少银子出来。山东的藩王庄田由地方官员管理,只有一部分交给藩王,大部分都被地方官拿去用了。王思永在这笔银子上死死把住,不让手下任意侵吞,而是作为田赋上缴。

这样一来,每年下来王思永也能勉强完成朝廷征收田赋的下限,虽然吏部考核起来总是评价较低,但也不至于因此丢官。王思永进士出身干了几十年,始终做个七品县令,脾气却是丝毫不改。

王思永这样做官,当地的百姓自然称颂,山东的百姓称其为大清官。他在山东做官十几年,声名妇孺皆知。

这样的人带头反对李植的法庭,影响力是很大的。

钟峰见李植为难,大声说道:“师长,什么人不是一条命?我带兵去把他砍了。”

李兴啐道:“钟峰你动动脑子,如今的世道这样的清官多难得?在百姓心中地位多高?你去把他砍了,百姓会怎么看我们?到时候士绅们一煽动,发生民变都有可能。”

钟峰笑道:“民变就民变,镇压便是了。”

李兴说道:“大哥的官位是天津提督,我们往山东渗透,在朝堂上是说不过去的。平稳交接就算了,若是激起大规模民变,天子说不定会派兵来讨伐我们。到时候我们两万人打十几万边军,还真不一定打得过。”

钟峰笑道:“迟早是要打的,便和朝廷打一把吧。”

李兴愣了愣,骂道:“狗杀才,不说胡话你是浑身发痒是不是?”

钟峰眼睛一瞪,就要朝李兴骂回去,李植却挥了挥手让两人不要吵。李植朝韩金信问道:“韩参将,这王思永不可能无中生有从自己口袋里变出银子出来,他既然向士绅免除田赋,就不可能不伤及百姓的利益。你一点问题都没有查出来?”

韩金信这些年跟随李植功劳颇大,李植每次报功时候都把韩金信放在前面,如今他已经升为都指挥同知,充任李植家丁队参将。官是大了,但韩金信在李植面前却更加恭谨。他想了想,说道:“国公,这确实是个清官,属下查不出问题。”

李植想了想,说道:“他免除士绅的田赋又不逼迫贫民,最后肯定缺银子。一缺银子,到处都会出问题,从这里入手查。”

韩金信又说道:“齐东县衙门确实穷,前年县衙里面垮了一间签押房,到现在都没有盖起来。衙门里衙役吏员的月钱,堪堪让这些人温饱。就连县城的城墙被大雨冲垮了都没钱修,后来是王思永号召士绅出钱百姓出力,才把城墙补上。”

郑开成和李老四听到韩金信的话,对视了一眼,满脸的诧异。想不到大明还有这样的清官,当真是个另类。

然而这样的另类却始终是士绅的人,还是要和李植死磕。

李植冷哼了一声,说道:“帮助士绅逃税,这是盗窃国家的财政。处处摆出清官的姿态,欺世盗名,看上去不逼迫小民,但无论如何是掩盖不了为士绅逃税后财政资金的不足的。这里不出问题那里就会出问题。”

韩金信想了想,又说道:“齐东县的道路驿站,港口码头,这些年都没有钱修葺,十分破败。县里的书院也破破烂烂,但读书人们碍于县令的清官美名,都没有抱怨的。”

李植点头说道:“这些都不足以让百姓愤怒,你再想想,齐东县因为缺钱有没有出过大事。”

韩金信拱手说道:“国公稍候,我下去问那几个齐东县的线人。”

李植点了点头,韩金信便退下去了。过了一个时辰,韩金信满头细汗地跑了回来。

“国公,有问题,问出来了。”

李植点头问道:“如何?”

“一个因为酗酒被王思永辞退的衙役说了,齐东县境内大清河河堤残破,前年就有当地的士绅提议要大规模修缮了。但王思永没钱,只在关键部位加固。结果去年大水一处河堤决口,虽然经过百姓齐力抢救补上了,但涌出来的大水还是淹死了六十多个百姓。”

“这场大水被认为是天灾人祸,一般人都不注意。只有知道内情的衙役才了解那老堤决口都是缺钱不修造成的。”

李植哈哈大笑,说道:“这齐东县的财政就这么点,少了士绅的那一份不可能不出问题。这王思永欺世盗名,也只是拆东墙补西墙罢了。一下害死六十多百姓,我们帮他宣传宣传,他这个县令当不成了。”

“桓义华,这几天的《山东日报》开足火力,好好报导报导王思永的事情。讲讲齐东县因为他的自作聪明如何一天天残破下去,讲讲道路码头年久失修对经济的影响,讲讲每年贴着下限上缴税赋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最关键的,要让整个山东的百姓了解,那大水淹死的六十多条人命,都是这王思永沽名钓誉造成的!”

桓义华大声答应,便拉着韩金信下去写报道了。

####

八月十一,略有些萧条的齐东县县城内,一个送报报童低着头在街上快跑,要将报纸送到各家茶馆。

一个认识报童的小商贩突然拉住了报童,问道:“刘小二,今天的报纸讲什么?”

报童脸上一白,不答这个商贩,低着头就想跑。但那个小商贩却不放过这个报童,拖着他问道:“你别跑!今天报道什么?有没有大新闻?”

刘小二看了看县衙的方向,身子抖了一下,他贴着小商贩的耳朵说道:“张大哥,今天出大事了,今天的头条是《齐东县县令王思永欺世盗名,害死六十二名无辜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