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百一十四章 持棋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九百一十四章 持棋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乾清宫。

太子朱敏澜坐在朱慎锥身边,父子两人正在交谈。

虽然宫中成立了教习堂,由孙承宗担任总师傅,可朱慎锥对于太子和宋王的学业依旧很是关心,时不时会亲自去教习堂查看两人的功课,平日里也会把他们招来乾清宫询问学习进展。

不过相比宋王朱敏澄,朱慎锥对太子朱敏澜更关注的多些,毕竟他是太子,是未来帝国的继承人,这总是不一样的。而且在考察他们的学业同时,朱慎锥对于两人的偏向也各不相同,比如宋王朱敏澄只要他的学业没有问题,按部就班即可,而对其他朱慎锥的要求并不太高,更关注他的品德和性子,用一句话来形容,学业能到达要求就行,关键人绝对不要长歪了,其他就没太大的要求,有点个人爱好也无妨,毕竟学习要劳逸结合嘛。

但太子朱敏澜就不一样了,太子可是国家储君,所以除去上述的学业外朱慎锥时常还会给他开点小灶,私下教授些关于政治方面的经验。

孙承宗虽善于教育,又是当过帝师的人,他的教授能力还很是不错的,可就算这样孙承宗作为一个臣子也不可能明白作为君王的真正想法,而这些是一般人教不了的,也只有言传身教才行,就像现在朱慎锥用自己的方式来教授太子,让他渐渐接触和明白,这才能让太子尽快成长起来。

“爹,您为何要放东林党一马?这一次不是铲除东林的大好机会么?就算因为孙师傅的原因,饶过其中几人已是皇恩浩荡了,何必这样轻易错过?”东林党的事如今已闹得沸沸扬扬,随着朱慎锥在朝堂上对此事做了定义,内阁、三法司还有锦衣卫、警察司、孙承宗等重臣已开始了对此案的最终程序,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一次卷入此案的官员一个都落不了好去,一些主要涉案人员恐怕都得丢了性命,而其他人估计不是罢官抄家就是流放。

听着太子的问话,朱慎锥笑着反问道:“这一次是放了东林党一马,没有把东林党连根拔起,那么我问你,如果不这样做会是什么情况,而现在如此做又是什么结果?这些你可考虑过?”

朱敏澜微微一愣,这倒是他没想过的,他只是觉得这一次对东林党太过轻易了,以他本来的想法认为借这个案子把东林党连根拔起,彻底铲除的不更好么?东林党这数十年来在朝堂上掀起党争,自万历后期到崇祯年间,大明许多问题的根本根源都来自于东林党。而且孙承宗虽是自己的老师,也是东林党的成员,可孙承宗对于东林党的态度却不相同,非但没多少亲近反而颇有非议,根本看不上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的党人。

在私下里朱慎锥也没少和朱敏澜谈论党争对国家的危害性,作为太子的朱敏澜对此也是深以为然,正因为如此,当此案公之于天下的时候,朱敏澜就认为应该借这个机会彻底解决掉东林党,一旦东林党没了,那么未来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存在。

可现在朱慎锥反问了他这个问题,这让朱敏澜微微一愣,他之前所关注的仅仅只是东林党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包括对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无法容忍,但没深思过朱慎锥谈及的这些。

凝神思索着,朱敏澜一时间没再说话,看着他皱着眉头思考的表情,朱慎锥也不催促,端起面前的茶水缓缓喝着,静静等着自己这个儿子的回答。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敏澜才从思考中回过神,抬头朝着朱慎锥望来。

“怎么?想明白了些?”

“孩儿似乎有些明白了。”

“那你说说,究竟明白了什么。”朱慎锥直接问道。

朱敏澜开口说了起来,他告诉朱慎锥自己想到了一些问题,刚才朱慎锥提出了两点,一点是借此机会彻底解决东林党的后果,还有一点是现在这么做的原因。

朱敏澜仔细琢磨后似乎有些明白朱慎锥这样的目的的,他觉得朱慎锥不是不想彻底解决东林党的问题,而是担心一旦东林党彻底倒下后引起的连锁反应,甚至产生一些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变化。

东林党作为大明官场和地方士绅深厚背景的庞大政治团体,它的能量是极大的,不仅在中枢,尤其是地方根深蒂固,这样的政治团体一旦连根拔起势必会导致在政治上的巨大动荡,包括地方的不稳。

而现在大明虽情况比当年崇祯在位的时候要好了许多,可大明的元气依旧没有彻底回复,再加上东林党势力最大的区域又在南方,南方不仅是大明最富庶的地区,又是这些年中枢一直没能绝对控制的区域,如果这时候东林党彻底垮台,南方官员包括大部分士绅和商人为了自保,谁都无法保证会有什么后果产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下子解决掉东林党并不实际,这对国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用一句话来形容,既要解决问题也要保持稳定,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其他各党在其中的态度,所谓墙倒众人推,如果东林党就此彻底垮台,那么随着东林党垮台后导致的政治权力真空和大量的利益产生,势必会引发一次瓜分“蛋糕”的局面出现,而随着这个现象的出现,大明各地包括中枢势必也会产生混乱的状态。

这种结果是朱慎锥绝对不愿意看见的,朱慎锥所要的是打压东林党,现在彻底解决东林党不是什么好时机。而且东林党在南方根深蒂固,如果其他各党介入后,朱慎锥想借机会解决南方问题反而成了一个难题。

利益动人心啊!朱慎锥对于这些情况极其防备,不愿意最终这颗成熟的果实落到其他人手里。此消彼长之下,其他各党的实力必然大增,这结果是不希望看见的。

现在朱慎锥虽对东林党出手,可用的理由却是冠冕堂皇的,而且后续的作为也全在律法基础上实施。再加上朱慎锥让孙承宗、钱谦益等东林党人提前介入此案,也是存在了故意保全一些东林党元气的打算,只要东林党在此案遭受沉重打击,却又不彻底垮台,那么东林党这些人依旧可以勉强维持局面,而到这时候东林党为了自保只能依靠皇权的庇护,这样一来东林党就等于向皇权低头了,作为皇帝的朱慎锥也能轻易通过东林党的手来达到他的政治目的。

作为皇帝,治理国家处置问题不能凭着个人的喜好,政治不仅是打打杀杀,政治是需要妥协的,更是需要平衡的。

东林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事实,可东林党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如果东林党没了,朝堂的平衡就会彻底打破,而留下东林党的部分存在,拉拢其为己所用,用来牵制其他各党,这才是最好的手段。

听着朱敏澜的这番回答,朱慎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己这个儿子还是很聪明的,他提点了几句很快就明白过来,至少看到了留着东林党要比彻底解决东林党的好处。

虽然朱敏澜的领悟只是部分,可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也已算足够了,年轻人嘛考虑问题不是那么全面又那么深,这也是难免的,能够想通这些已非常不易。

“你说的只是一方面,的确有这样的原因。”朱慎锥点头道:“天下是一个棋盘,为君者当是持棋人,而不是棋盘上的棋子。帝王从坐上这个位置开始,就是同这天下在博弈,而所有文武臣子,包括天下的百姓都是棋盘上的一颗颗棋子,所有的棋子都是有作用的,一颗棋子要下在哪里,要达到什么目的,或者是以此为劫或者以弃为守还是为攻,都在帝王的一念之中。”

“所以当帝王者,当跳出单独的棋子从大局入手,掌控其中的节奏和平衡,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你是太子,不是普通的皇子,现在由我持棋,而未来这个角色会由你来担任,不懂布局是不成的,你需铭记才是。”

“孩儿受教了。”朱敏澜郑重向父亲行礼,脸上露出佩服之色。

朱慎锥继续道:“你刚才所说大半是对的,东林党可以打压,但不能现在彻底垮台,因为现在东林党一旦垮了那么其他各党势必会争夺东林党遗留的‘财富’这些财富可不是普通的金银,而是政治上的遗产,包括各级官员的官职,相互的影响力还有对地方的控制力,当然还有其他等等。”

“经此案后,东林党必然元气大伤,而且孙承宗、钱谦益等人虽提前介入此案,由此保下了东林党大部,可此案过后,你以为东林党内部真会有人感激他们么?”

“您是说有些人非但不会感激孙师傅,反而会对孙师傅他们怀恨在心?认为是他们出卖了东林党这才导致如此结果?”朱敏澜若有所思问。

朱慎锥笑着点头道:“这是自然的,天下人各有心思,每个人皆有不同,想法当然也不一样。孙承宗、钱谦益他们此举是为了东林党,可不管怎么说此案最终还是在他们手中揭开这才会变成现在的结果,由此东林党损失惨重,肯定会有不少人视其为东林叛徒,这样的话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分化瓦解,内部分裂?”朱敏澜脱口而出。

“对!”朱慎锥欣慰道:“这种结果是必然的,东林党遭受如此损失又内部分裂,自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团结,一旦争斗起来势必会想尽一切办法,而这时候作为持棋人如何落子就大有讲究了,如果这子落的好,满盘皆活,岂非妙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