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拍即合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拍即合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日的游玩直到临近亥时才结束,虽然因为今日不是中秋,张锡钧没能看见三十三个月亮的奇观,但也欣赏到了三潭印月的美景。

尽兴之后,张锡钧一行人坐船返回了岸上,随后就去了住处歇息。等把张锡钧送到住处,再毕恭毕敬地行礼告辞离开后,知府何沧澜就上了自己的轿子,一旁的管事询问是否现在回府,何沧澜微微摇头,说了一句话,管事当即明白,指挥轿夫起轿,抬着何沧澜就快步走了。

片刻,何沧澜来到布政使王畿的府邸,到了地方他下了轿,径直就朝大门走了过去。

管事提前敲开了门,门子见是何沧澜来了连忙说了句大人请进,何沧澜点点头迈步进了门中,随后熟门熟路地就朝里面走去,片刻就到了后院王畿的书房。

已听到下人来报的王畿正在书房等着何沧澜,见他来了招呼一声,何沧澜向王畿拱手行礼,随后进了书房。

上了茶,打发走下人,王畿径直询问今天陪同的情况,包括张锡钧说过的话和态度等等,何沧澜也不隐瞒,直接就仔细讲了讲,等讲完后何沧澜端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笑道:“大人也过于小心了,依下官来看这位张大人无非就是来杭州例行公事,并无其他,今天我言语中又故意试探了张大人几句,这位张大人根本就没在意,反而对杭州很是赞誉……。”

“真是如此?”王畿凝神追问。

何沧澜略有不悦,当即道:“自是如此,怎么?大人不信我?”

“非是不信,而是张锡钧此人不同寻常,而且他受皇命南巡,又巡抚浙江,本官就是担心……。”

“呵呵,大人担心什么呢?”何沧澜不以为然道:“他张锡钧再不同寻常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是贪欲,杭州花花世界,又有几人能抗拒?再者,他受皇命又如何?这南方不比北方,杭州更不比京师,他张锡钧只是一条过江龙,能奈何得了谁?况且大人之前给他送了礼物,他也未有拒绝,今天下官又旁敲侧击说了些孝敬的话,张锡钧非但不生气还很高兴,此人在下官来看也就如此了。”

王畿默默点头,心里放心了不少。张锡钧他们都没打过交道,可却都听说过他的名声,而且作为正牌子进士出身的官员,他们在京中也不是没有关系的,更何况他们还是东林党的成员,对于张锡钧自有渠道了解。

早在张锡钧奉旨出京后,他们在杭州就接到了消息,一开始的确很不放心,生怕朝廷是否有什么变动,或者说张锡钧是奉了皇帝什么命令才特意来南方视察的。

可张锡钧出京后一路南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非但没直接快速南下,反而走走停停,尤其是绕路去了一趟中都,在中都代替皇帝祭祀了孝陵,等孝陵祭祀完后,张锡钧这才继续启程抵达了南京。

在南京张锡钧一呆就是一个多月,也没见他大张旗鼓地在干些什么,平日里不是拜访几个南京的老牌勋贵,就是见了见南京六部的官员,包括南京镇守太监杜勋等。

除此之外,张锡钧更多时间就是吃吃喝喝游玩了,仿佛他来南方不是视察是来度假一般,他这样的态度让原本如临大敌的南京六部官员松了口气,再加上张锡钧很会做人,又善于交朋友,很快大家都打消了顾虑,变得放松起来。

等到张锡钧在南京呆了多日这才继续南下,到了杭州,这时候已经离王畿等人接到张锡钧要来的消息都过去一个多月了,可就算这样王畿等人也丝毫不敢怠慢,打起十二分精神招待张锡钧,避免出现什么问题。

可这几日的接触情况来看,张锡钧的确不像有什么要事,似乎就是打着巡抚浙江的理由来杭州逛上一圈。

可不知道为什么,王畿依旧隐隐感觉到不安,今日他特意找了个理由没有亲自陪同,只是让何沧澜出面,目的就是要让何沧澜替他摸一摸张锡钧的底,现在何沧澜的回答依旧如此,这让王畿总算放下心来。

“这样就好,本官也放心了。”王畿点点头,想了想道:“这几日你继续陪着张锡钧,带他在杭州各处好好转转,对了,灵隐寺还没去吧?明日就带他去灵隐寺上香,提前和那边主持安排,让寺中准备好斋饭,烧香拜佛后再让主持同张锡钧聊些佛法,本官听说张锡钧虽不是进士出身,却也是读书人,尤其对佛法颇有研究,让他在寺中多呆些时间。”

“之后的安排你看着吧,或去品茶,或登山访古,唯一一点就是不要让张锡钧自己乱跑,他的一举一动必须仔细盯着,千万不要放松才是!”

“下官知道,大人请放心,下官必然安排的妥妥当当。”何沧澜连忙答应,接着迟疑问:“对了大人,您让下官这样安排,是否要……?”

王畿笑着点头:“你猜的不错,本官要去一趟南京。”

“是否前些时候的事有眉目了?”何沧澜顿时一喜,连忙追问。

王畿道:“自然是那事,要不本官去南京做甚?”

“这是好事,好事啊!”何沧澜笑逐颜开,开心不已。自从上次得知此事后他就眼巴巴盼着这事成了,如今终于有了消息。

前些时候南京传来消息,徐石麒的师爷宁波杨家的杨德化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条路子,一条发财的路子。

杨德化居然搭上了朝鲜王商朴家的路子,按照杨德化的说法,朝鲜那边愿意和大明这边进行贸易,只要大明这边能提供货物给朝鲜,朝鲜那边全盘接受,并开出了相当合适的价格。

徐石麒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快就动了心,等看到杨德化取出的朝鲜那边要求的商品名录和价格后,更是两眼冒起了精光。大明江南是全天下最富庶的地区,相比北方不同日而语,根本不是其他地方能比的。

现在朝廷在山东开海贸,大量北方商人参与其中,就算有部分南方商人也是通过这些北方商人进行的海贸,此外就是福建的郑家了。

看眼着这些商人和郑家借着这个机会短短一年时间赚来金山银海,南方的这些文官、士绅和商人集团如何能不眼红?可偏偏他们却插不了手,毕竟山东那边是内务府掌控,还有山东水师和布政司在,就算他们在南方的势力再大,也掺和不进去。

除非南方这些人直接向朱慎锥低头,让出利益和朝廷进行交换,或许还有可能。可问题在于这样的代价太大,一旦这么做了朝廷的触手就直接伸到南方来了,自己的命脉一旦被朱慎锥把握,那么以后再想扭转过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这些人怎么可能放弃到手的权利,更不可能把原本的利益轻易让出去,所以一直以来他们都对此很是为难,总想着打开局面的法子,可因为山东那边直接掌控了朝鲜、日本等地的海贸,隐隐还有南下向南洋发展的迹象,这就更让江南的这些人担忧了。

现在好了,朝鲜那边直接找上门来,等于给他们一个难得的机会,一旦和朝鲜联系上,利用南方的货物优势和地利之便进行贸易的话,不仅能阻止北方的海贸发展,更能在其中抢夺市场,从而获利丰厚。这样的好事怎么能够放过?所以徐石麒立即就动了心,但他也知道仅仅靠自己是干不了此事的,要想做这个事必须大家联合起来,因为杨德化的缘故,徐石麒和高弘图、郑三俊的关系都不错,就此直接找到了二人,三人一拍即合,都觉得此事可行。

不过高弘图、郑三俊和徐石麒他们三人虽官职不低,手中也有权力,但要做这样的事还需地方配合,尤其是南直隶的各州府包括浙江布政使王畿也参与其中。

毕竟江南通过海路北上最合适的两个地方一是宁波,二就是杭州,这两个地方都在浙江地盘上。宁波直接向东就大海,舟山群岛就在宁波的东边,沿着海路北上就能直接抵达朝鲜。而杭州就更不用说了,杭州湾本就是海贸繁华区域,而且杭州富甲天下,尤其是丝绸、茶叶等物更是江南首屈一指的,从杭州出海同样便利。

至于再北边的区域因为靠近山东虽然路程短却并不合适,一旦被山东那边察觉可不是小事。毕竟他们的作为是私下走私的行为,是违背朝廷法度的,哪怕他们这些人联合起来几乎可以当江南的大半个家,可终究只是官员不是皇帝,这样做一旦走漏消息麻烦的很。

王畿在接到消息后曾去过一次南京,私下见了高弘图、郑三俊和徐石麒等人,进行了密谈。但因为利益划分的缘故,第一次商谈并没出结果,王畿就先回了杭州,而此事何沧澜作为杭州知府也参与其中,但他是作为王畿一方介入合作的,和王畿属于利益共同体。

现在王畿说要离开杭州几日,何沧澜第一时间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这不就是告诉自己对方要去南京谈和朝鲜贸易之事么?何沧澜一想到一旦这个买卖做起来的收益,心头就隐隐发热,整个人兴奋无比。

“高弘图派人送了信,他们已答应了本官的要求,这一次去就是最后确定。本官走后你不要放松,张锡钧那边要陪着,私下的安排也要着手进行,等本官从南京回来,这件事就可以做了,一旦做成,其中的好处你可是知晓的。”

“知道知道,下官知道,大人您放心,下官保证安排的妥妥当当,下官提前恭喜大人此去南京马到功成,到时候财源滚滚,日入斗金。”

“哈哈!哈哈哈!”王畿大笑连连,抚着长须极为得意,千里做官之为财,他当了这么多年官不就是为了弄银子么?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如何能放过?而且他早就计算过了,只要这个买卖干起来,不出一年的获利就远超他在杭州做官的这么多年,这样的好事真是老天爷给的机会,怎能错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