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三十八章 分歧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百三十八章 分歧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京师的一处。

长须男子和微胖男子两人对坐着,他们两人是多年的老友了,但这近些时日来却很少在私下相会,这一次见面还是半年来的第一次。

“方逢年不堪重用,如今被钱谦益压的死死的,已是心灰意冷。”微胖男子开口说道。

“怎么?他去寻你了?”长须男子神色不悦问。

微胖男子点头,一副无奈的表情:“他在你处碰了钉子,自然只能来求我,如今钱谦益为礼部尚书,他这个右侍郎在礼部就是一个摆设,而且钱谦益到京后不少人都转投了过去,方逢年又因受京察牵连丢了尚书,已不复当年的风光了。”

“哼,这都是他自找的!”长须男子冷笑一声,在他看来方逢年就是一个没脑子的家伙,早在朱慎锥刚入京为监国后不久,方逢年就拉着张凤翔、房可壮、龚鼎孳、吴伟业、项煜等人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意图以东林党的力量压制朱慎锥,抢夺朝堂的话语权。

当时他们这些人的所为长须男子就不认可,在长须男子看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最稳妥的就是暂时按兵不动看看苗头,找一个好的时机出手,然后通过一些手段潜移默化来影响朝堂,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偏偏方逢年这些人不知吃错了什么药,非得要和朱慎锥对着干?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东林党固然是清流,也以敢做敢说扬名天下,可问题在于东林党的大佬们又不是傻子,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哪怕在皇帝面前指着鼻子骂讨一顿板子打最终也是为了自己的声望。

傻乎乎地拿鸡蛋去碰石头,这不是自找死路么?假如东林党全是这样的货色,当年早就在魏忠贤和天启皇帝的联手下彻底完蛋了。能屈能伸,审时度势,这才是大丈夫所为,更何况朱慎锥和崇祯皇帝不同,如果说崇祯皇帝只是一个色厉内荏徒有虚表的家伙,那么朱慎锥恰恰和他相反。

别看朱慎锥入京后的动作不大,除了处置了几个顽固派后对朝堂并没做什么大变动,非但留用了内阁的这些老人,就连首辅温体仁也没换,至于六部官员基本还是原来的样子,这些举动看似软弱,可实际反而更难对付。

长须男子看得清清楚楚,朱慎锥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不这么做,他以宗室身份入京执掌大权最重要的就是朝堂的稳定,只要朝堂稳定下来,中枢的命令能够顺利下达到地方,那么朱慎锥就能借此掌控住大明朝政,一旦在这时候挑起风波,甚至下狠手处置一大批人,非但会把中枢弄的一片混乱,还会让地方脱离中枢从而造成各种变数。

换句话来说,朱慎锥是求稳,等一切稳定下来后再逐步按照他的意志来进行改变。这个举动被长须男子看在眼里,更认为朱慎锥绝不简单,是个人物,比起崇祯皇帝难糊弄的多了。

按照长须男子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东林党应该好生配合朱慎锥才对,如果能借这个机会和朱慎锥搞好关系,帮着朱慎锥稳定朝政,那么在朱慎锥那边对于东林党的感官自然是不同的。

等到朝政稳固,朱慎锥在调整各部的时候肯定会念着东林党的好,等到那时候东林党借此就能靠朱慎锥大肆安插人手,把持各部,最终进而一步步把持朝政。

可惜方逢年这些人根本不听长须男子的建议,他们认为朱慎锥以宗室身份入京是大逆不道,是违背君臣道义的做法,朱慎锥就算成为了监国在这个位置上也坐不了太久,东林党一向以天下为己任,自然要拨乱反正以正朝纲,如果能把朱慎锥弄下去,让崇祯皇帝重新掌权或者由他们扶持一个新皇登基的话,那么东林党就能成为大明真正的主宰,从而替代皇帝管理这个国家。

方逢年等人想的很不错,可惜他们却忘记了不管做什么事关键必须有决定性的实力和力量。朱慎锥的监国上位虽是侥幸,可别忘了随着京营的垮台,京师包括整个北直隶都在朱慎锥的掌控之中,朱慎锥新军的强大有目共睹,手握兵权的权臣哪里是这么好对付的?凭方逢年这几块料怎么可能和朱慎锥抗衡?

所以从一开始长须男子就不看好方逢年这些人,但相劝无果后他也不管此事了,反正他现在已不是以前,早就半退出了政坛,方逢年等作为东林党的中坚虽对自己尊重,可却仅仅只是尊重罢了,要想命令方逢年这个不能干那个不可为的话,方逢年等人根本就不会听他的。

结果也是如此,方逢年等故意在长城之战后先给了朱慎锥一个难堪,故意降低班师回朝的王晋武等人的礼仪等级,并暗中摆了一道。可这样做在长须男子看来恰恰是最笨的做法,不仅触怒了朱慎锥,还得罪了王晋武等一大批新贵,甚至连卢象升、徐宪成、李信包括整个内阁和兵部也全得罪了。

方逢年他们耍小聪明直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随后又借着京营和辽东战事的缘故意图夺权,却被朱慎锥直接看穿,轻飘飘连消带打弄了个灰头土脸,等到龚鼎孳去了辽东不久莫名其妙死在了辽东后,方逢年这才恍然大悟,却为时已晚。

接着朱慎锥又拿起了京察这件事为由建立监察司,通过京察处置了一大批官员,在这些官员中方逢年的党羽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就连方逢年自己也因为受到牵连丢了礼部尚书之职,降为右侍郎。

等到朱慎锥再把钱谦益从江南弄回京师后,局势彻底发生了变化,钱谦益这个家伙在东林党的号召力可比方逢年强多了,他到京师后很快就直接投向了朱慎锥,亲自下场为朱慎锥摇旗呐喊。

而朱慎锥也没亏待钱谦益,先给了他都御史之职,随后又以钱谦益替代方逢年坐上了礼部尚书之职,现在的钱谦益是春风得意,在朝堂上的地位比当年被赶出京师前还甚,而且因为有钱谦益在,东林党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大部分人见方逢年等日渐月下,为各自利益直接投靠了钱谦益,使得钱谦益这个东林魁首的名头已彻底坐实。

现在都到了这个地步,方逢年还意图翻身这怎么可能呢?别说是朱慎锥了,如果是长须男子本人是皇帝也绝对不会再用方逢年,不找个理由直接把他罢职丢回家养老去已算得上不错了。

“方逢年跌了大跟头,此人虽不堪重用,可他毕竟是我东林一脉,除去他外,还有张凤翔、房可壮等人,他们在朝总比不在的好,既然求到了我这,总得想些办法。”微胖男子叹声解释,他其实也不想多掺和此事,他的看法和长须男子是一样的,方逢年自作聪明自作自受,到今天这个地步全是他自找的,当时不听他们所言,现在没办法了又求到他们头上,可真要放弃却又实在可惜了。

长须男子脸色不悦,直接问道:“他究竟是如何打算?”

“礼部眼下有钱谦益在,他觉得都察院或许是个不错的去处。”微胖男子说道。

“不可能!”长须男子想也不想就反对:“都察院眼下由徐宪成和张瑞图把持,陛下好不容易花力气清理了都察院,如何能让方逢年进去搅局?别说他了,就算是房可壮也没这个机会,虽他之前是副都御史,但被踢出去再想回去绝无可能。”

“那么刑部?或者工部?”微胖男子想了想又试探道。

长须男子摇头道:“京师中枢六部绝无可能,眼下他当礼部右侍郎已是陛下看在东林党面子上放了他一码,要不然陛下的手段能容他逍遥自在?至于去都察院和刑部和工部简直就是异想天开,除他甘愿和现在一样当个泥塑菩萨,做一个不管事的侍郎,要不陛下绝不会同意。”

“那如何办?这可不仅是方逢年一人的事,还有张凤翔和房可壮呢。”微胖男子有些着急道。

长须男子没有马上回答,脸上露出思索的表情,其实在他心里真不想插手此事,因为在他看来方逢年这几人根本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色,之前这么好的机会都没把握住反而弄成这样,假如是当年他们的时候,如何能是这种结果?

可是好汉不提当年勇,自己和微胖男子都年老了,他们作为东林党之前的中坚,这些年已渐渐退出了朝堂,虽依旧还有着官位,可影响力大不如从前,而且这么多年的争斗和谋划之下也是身心疲倦,不想直接再参与这些事了。

可惜方逢年等人辜负了他们的期望,现在没了办法才来求他们,如果当初听自己的劝告怎么会有今日下场?但正如微胖男子说的那样,毕竟是东林一脉,真要放弃也有些可惜,自己这把老骨头能帮一把还是要帮一把,总不能看着他们泯灭众人吧。

“这样吧,你去劝劝方逢年等人,就说老夫的意思让他们去南京六部,在南京呆上几年,等京师政局有变后再想办法回来,至少也是一条出路。”

“南京六部?”微胖男子一愣,大明两京分别是北京和南京,南京和北京一样同样有一套朝廷班子,六部衙门俱全,官员品级也是相同,可实际上南京的官职相比京师官职却是天差地别。

去了南京六部为官,哪怕就是尚书也只是个名义上的尚书,权利根本无法和京师的尚书相比。换句话来说南京六部就是养老的存在,只是占了个名义上的编制,南京六部中除去南京兵部还有点实权,其余各部全是虚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