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二十七章 永明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百二十七章 永明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微皱着眉头,朱慎锥有些想骂娘,这内阁准备了这么久就弄出这么一堆破烂玩意来糊弄自己?为啥就不能搞几个比如“洪武”、“永乐”这样听起来既霸气又大气的年号出来?

实在不行弄个“永历”出来也行啊,虽然这个年号朱慎锥是绝对不会用的,毕竟有些晦气,可再怎么样也比这一堆破烂来得强吧?

朱慎锥没有说话,眉头微蹙让众人有些忐忑,尤其是温体仁心中更是七上八下,他明白朱慎锥肯定是没看上这些年号,如果有觉得好的就不会是这样了。

“这可怎么办?要不再琢磨琢磨几个?可离登基没几日了呀,这年号不是小事,而且起年号也不是那么简单,都有必要的说法,可不是随便就能想出来的,今天拿出来的这些年号都是内阁讨论了许久才确定下来的啊!”温体仁突然觉得殿中有些热,额头都冒出汗来了。

自从钱谦益入京后他就感受到了莫大危机,如果朱慎锥真看中了钱谦益,一旦这狗东西入了内阁说不定没多久自己就得让位。没了首辅之位,他温体仁比死了还难受,位极人臣是温体仁一直所向往的,好不容易才爬到了今天这个地位,绝对不能拱手相让。

何况温体仁从不结党,为了争权这些年可得罪了不少人。他坐在首辅的位置上不会有事,可一旦从首辅之位下来,那么以前得罪的那些人必然和疯狗一样扑上来,把温体仁撕咬的粉碎。

这样惨淡的下场可不是温体仁想要的,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必须让朱慎锥依旧信任自己,一旦失去了信任,一切就全完了。可今天作为内阁首辅的他却没能在朱慎锥面前露脸,相比钱谦益,算是大大丢分了。

温体仁越想越是心急,他很想马上说出一个让朱慎锥满意又贴切的年号来,可越着急脑袋里越是一团浆糊,尤其是看见钱谦益若有所思仿佛在琢磨什么的样子时,温体仁就更急了。

“陛下,臣这倒是有个年号或许能适合陛下。”突然,一个声音响起,众人闻声望去,发现说话的居然是都察院右都御史东阁大学士张瑞图。

今天在的人中要论资格没人能和张瑞图比,张瑞图是万历三十五年探花,之后授翰林院编修,后任詹事府少詹事,天启年迁礼部侍郎,后当了礼部尚书之职,并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

之后张瑞图同顾秉谦一起入阁,成为了当时的内阁阁老。不过因为张瑞图和顾秉谦等人交好,而顾秉谦又是魏忠贤的人,所以张瑞图的那一届内阁又被称为“魏党内阁”,天启皇帝驾崩后,东林党反攻倒算,忽悠了刚刚登基的崇祯皇帝向魏忠贤下手,把其党羽打成了阉党,张瑞图受其牵连虽然没有被定义为阉党,可不久后因为崇祯元年的会试中不少考生都是中官、勋贵的姻戚门人,大怒之下的崇祯皇帝直接罢免了张瑞图的官职,接着就把他赶出了京师。

真实说起来,张瑞图的确不是阉党,但他的政治倾向偏向于阉党,而且当年并没有阉党这个称呼,魏忠贤所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所以所谓的阉党其实是掌控在天启皇帝手中的帝党才对。

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祯皇帝上位再加上东林党的缘故,原本的阉党一下子就垮台了,张瑞图本就因为有牵连被崇祯皇帝不喜,接着又出了科举一事让崇祯皇帝迁怒于他,就此丢官罢职。

张瑞图在朝中资格老,朋友多,而且他在文坛的地位不亚于钱谦益,后世更有明代四大书法家之称,声望极高。而且张瑞图一直都是帝党的忠实拥护者,对东林党和其他各党争权夺利始终看不惯,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朱慎锥才会起复张瑞图,特意把他召回京师,给了他都察院右都御史和东阁大学士之职。

张瑞图突然开口,自然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当大家望向张瑞图的时候,只见张瑞图抚着长须开口道:“臣觉得‘永明’这个年号对陛下颇为贴切,如陛下觉得合适可以用之。”

“永明”?

当这个年号从张瑞图口中说出时,在场中许多人都是一愣。除去几个勋贵和朱慎锥在内,其他人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对于经史也是做过一番研究的,自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中国以来,经历了这么多朝代,这些朝代加上战乱的王朝所使用的年号数不胜数,全部统计下来足足有六百多个。

这么多年号,要全记住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要记得一些重要的年号却没问题,而永明这个年号之前不是没过,曾经就有人用过,而且用这个年号的人不是普通人,是南朝齐武帝萧赜的年号,而且这个年号非常有名,因为齐武帝在位时期的十年是南朝最强盛和繁荣的时期,历史上也被称为“永明之治”。

“这不是南朝年号么?南朝偏安一隅,这年号似乎有些不妥呀。”有人当即表示反对,南朝不是大一统的王朝,而且南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虽有永明之治,可齐武帝驾崩后没多久南朝就日渐俱下,最终灭国。

拿这个年号作为大明新帝的年号似乎不妥,虽然这个年号的确很是贴切,永明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是永远昌明的意思,还有一层是暗合大明永远,相比之下的确比内阁拿出来的这些年号好上许多。

面对有人提出的异议,张瑞图表示这根本不是问题,齐武帝是南朝有名的明君贤君,他在位时南朝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日渐强盛,是当时难得的太平盛世。

如不是齐武帝去世太早,永明之治只维持了十年,假如多给齐武帝些时日,以他的能力未尝不能一统天下,再造神州。

以明君年号为大明年号,这又有何不妥?何况大家都是读书人,当明白史书上对齐武帝的评价如何?

再说了,自秦朝建立到如今已过去一千七百余年,历经了诸多王朝和帝王,所用年号已有六百余个,这些年号中重复的并非没有,甚至连今日内阁所拟定的年号中也有和之前王朝类同的年号,比如“延元”这年号倒过来就是“元延”而“元延”是汉成帝的年号。再比如“永元”是东汉和帝的年号,“嘉祥”类同于宋时的“嘉佑”,“兴平”是献帝刘协使用过的年号,之后南朝唐寓也用过这个年号,至于其他就更不用说了。

要以政绩和历史评价而言,以上这些皇帝哪一个能和齐武帝相比的?既然其他年号可用,为何齐武帝的永明不能用呢?更何况南朝是南朝,大明是大明,以大明国号用永明这个年号更为贴切,如何不行呢?

张瑞图这番话说的众人哑口无言,朱慎锥听的却是两眼放光。

对这些典故朱慎锥今日也是第一次知晓,却没想过里面有这么多道道在。而且张瑞图所提出的“永明”这个年号让朱慎锥听后就觉得眼前一亮,心中暗念年号,越念越是觉得这个年号不错。

永明永明,永远的大明,这是好吉兆啊!可比什么军统、宣统强了百倍,而且念起来更是朗朗上口。

“好!说的好!”朱慎锥抚掌大笑:“张爱卿所言甚是,齐武帝乃明君,朕自当也是明君,何况朕之大明远超南朝,朕也当超齐武帝。用永明作为年号的确贴切,朕甚以为然,就这样吧,年号就用永明了。”

张瑞图微笑起身向朱慎锥行礼,说自己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年号的选定是陛下所定,他只不过提了个建议罢了。

朱慎锥乐呵呵地点头赞许,直接把自己的年号定了下来,等登基后今年过去明年就是永明元年,而自己也将是永明皇帝了。

随着年号的确定,接下来基本就是礼部的事了。

对了,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对爵位的变更。早在半年前朱慎锥就准备修改大明的爵位制度,大明的爵位除宗室爵外是三等爵,也就是伯、侯、公三个爵位,取消了原本周制的五爵,还把之前王朝的国、郡、县三个等级取消合并。

也就是说朱元璋在设置爵位的时候只保留了基本的三个级别的爵位,从而没有了那些繁琐的细分等级,这样看起来要简洁许多,但问题在于虽然有利也有弊,三等级别的爵位在开国和国朝初期没有问题,可随着国朝的延续由于爵位的太过固定不利于封爵和对勋贵的划分,虽说皇室外戚按照常例有流爵的册封,但这个流爵和世爵的界限很是模糊,再加上爵位过少,封爵也很麻烦,一旦要封爵起步就是伯爵,也不利于朝廷对有功之臣的封赏和等级划分。

在历史上满清入关后,满清虽延续明制,但在爵位上却恢复了周制五等爵的设置,而且在每个爵位上都分别设置了一等、二等、三等这三个级别,这个设置相当于之前的国、郡、县的区别,这样一来所封爵一共有十五个级别,每爵三个等级,更利于按军功一步步晋升和封赏,从而避免了功劳过大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难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