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一十三章 汤若望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八百一十三章 汤若望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汤若望是德国人,当然现在的德国可不是后世的德国,如今的德国还是大大小小公国林立,到处都是选帝侯的时代。准确的说汤若望只是德国科隆区域出生的传教士。

科隆这个地方比较特殊,是德国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原本由教会控制,后来当地富商和手工业行会和教会争夺控制权,最终驱逐了大主教拿到了城市控制权,从而科隆成为了自由市和汉莎同盟的一员。

汤若望就出生在这样的地方,虽然他出生的时候科隆已不在被教会控制,可依旧教会的势力不弱,少年时期汤若望就入了教会,并成为了一个教士。

万历四十年左右,因为教会在远东的发展缘故,利玛窦的死讯传到罗马,罗马教廷打算再派人去大明发展传教,通过层层选拔的汤若望就成了教廷派往大明的传教士,坐上海船从欧洲出发,历经两年时间终于抵达大明。

在澳门登陆后,汤若望先在澳门停留了一年时间,这一年里他学会了汉语,而且粗通了汉字,不得不说汤若望在语言上颇有天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并能和人简单交流。

之后汤若望北上来到京师,那时候龙华民还在京师呢,龙华民对汤若望很是看重,不仅让他主持在京师的传教,还把他介绍给了徐光启等大明官员,由于汤若望不仅是传教士,对于数学、几何、天文等科学能力很强,和徐光启等人相处良好,更得到了尊重。

徐光启编著《几何原本》的时候汤若望给与了不少帮助,后来徐光启在作《历书》时,汤若望也参与了其中,再加上他对天文等方面的才能,经徐光启等人推荐入了钦天监为官,成为了朝廷官员。

初入钦天监,汤若望是五官监侯,这个职务主要负责推历法,定四时,官职不高,仅仅正九品。几年后,因为汤若望在历法编撰中的能力突出,由五官监侯升为五官灵台郎,这个职务是从七品,职能是观测天象变化。

别看五官灵台郎的官职不高,仅仅从七品,从品级来说连一个区区知县都不如。可实际上钦天监的官职都不高,就算是钦天监监正的官职也不过正五品,相比其他各部门品级要低不少,可问题在于钦天监是技术部门,官员属于特殊人才,而且钦天监掌控天象和历法,这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政治待遇和地位要比同品级的官员高上不少。

自天启二年入钦天监,汤若望已在钦天监呆了十几年了,从二十八岁到大明的他如今也已年近五十,虽然在京师生活的不错,作为大明官员社会地位也高,可汤若望作为一个传教士却有些“不务正业”,本职的传教工作做的并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让汤若望有些焦虑。

来了这么多年,除小范围的传教外汤若望一直都没打开局面,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毕竟他的几个先辈花了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也只勉强维持天主教会在大明的小范围传播,根本达不到罗马教廷的要求。

这样的原因有许多,在大明生活多年的汤若望很清楚传教推广不利的根本在什么地方,一方面是大明朝廷对天主教的防备和不支持,虽然大明没有明确反对传教,更没有杜绝他们传教的行为,可官府的冷漠态度却让传教工作举步艰难。

此外就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天主教作为西方的信仰和东方信仰有着根本不同,天主教是一神教,天主才是至高无上的,耶稣是天主的化身和使徒,一切都是围绕此展开。而东方文化却不一样,东方信仰是多神或者说是带有极强的功利性,满天神佛实在太多了,求财有财神,烧饭有灶神,要生孩子有观音娘娘,科举有圣人先贤,就连蹲个茅房都有厕神,每个神各司其职,热闹非凡,而且东方人向来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对信仰从不专一,今天可以拜道教的神仙,明天也可以去拜佛教的菩萨,这种情况在西方人眼里根本无法想象。

而且东方人还有信仰祖先和祭祀的惯例,这也是和天主教的教义是违背的,为此传教士内还曾经产生过激烈的争论和冲突,其中利玛窦和龙华民就意见不同,一个觉得应该不允许大明教徒祭拜祖先,而另一个认为应该在东方传教修改教义,在那座山唱那个山歌,变通一下不必禁止,以入乡为俗的更好。

这个观点的不同也引发了传教士内部的分裂和派别,从而也造成了传教的困难。所以这些年汤若望的传教工作做的很是艰难,除去用自己的科学能力拉拢了一批对西方学问有兴趣的官员士绅入教外,普通的传教根本就没起色。

一年年这么蹉跎下去,汤若望从一个小伙子已成了年过半百的中年人,虽在大明衣食无忧,却始终无法完成教廷给他的任务,这让汤若望也是无可奈何。

这一日,汤若望和平常一样来到钦天监,钦天监的工作比其他衙门要悠闲的许多,除了每日观测天象,计算时历外,大多时间都是闲着的。而且许多工作都是在晚上进行,白天看不到星星根本就干不了事,再加上这些工作除日常观察外不需要每时每刻盯着,所以汤若望今日到了钦天监和平日一样,先和几个同僚招呼了一声,随后就去了自己的办事处,泡上一壶茶,喝着茶水在一张纸上写写算算,用研究数学题的法子来打发时间。

时间很快就过去,正当汤若望沉浸在数学的海洋中,兴致勃勃快要解开这道题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了动静,随后就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汤大人!汤大人!”

“我在!”汤若望连忙回了一声,放下手里的笔起身开门,等门打开外面站着两人,一人是他的同事胡大人,还有一人他不认识,但看所穿戴让汤若望微微一愣,在大明多年又在钦天监任职,他如何能看不出来对方穿着是内侍的服饰呢。

“汤大人,快快快!快点更衣!”一见汤若望,胡大人急忙催促道。

“更衣?更衣干嘛?”汤若望不解,站在那边没动。

胡大人见他如此更急了,连忙继续催促,这时候来的那位太监却拦住了胡大人,朝着汤若望行礼问:“这位可是汤若望,汤大人?”

“我是汤若望,这位公公有礼了,不知公公来找在下是……?”

“监国有旨,宣钦天监五官灵台郎汤若望入宫觐见!”那位太监清了清嗓子,开口宣道。

“监国?宣我入宫?”汤若望猛然一愣,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他虽见过天启皇帝,也见过崇祯皇帝,可都是因为历法的事跟着监正一起见的,而且那是在朝堂上,而不是宫内,至于对方所说监国他自然知道是谁,眼下大明还有那位监国呢?不就是掌控朝政的朱慎锥么?

哪怕汤若望天天呆在钦天监这个冷衙门,可对于朝廷的情况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自从朱慎锥起兵入京后,这大明朝廷就变了天了,崇祯皇帝早就成了傀儡,这两年来一直在后宫从未露过面,而朱慎锥以监国身份掌控天下,是名副其实的真正大明之主。

对于朱慎锥这人,汤若望知道的不多,但他却认识孙元化,因为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弟子,也是教中的兄弟,汤若望和徐光启的关系不错,自然和孙元化也不陌生,之前孙元化来京时曾经拜访过汤若望,和他谈起过朱慎锥,从孙元化的话和态度来看,他对朱慎锥颇为推崇,这是一个实在不简单的大人物。

而现在这位大明的真正统治者居然要见自己一个区区五官灵台郎?这让汤若望很是诧异,一时间不明白对方要见自己的用意何在?

“汤大人,监国在宫中等着呢,您还是尽快准备一下,随咱家入宫吧。”见汤若望愣在那边,太监催促了一声,这才把汤若望拉回了现实。

回过神的汤若望连连点头称是,转身回屋洗漱更衣,这可是入宫啊!不穿戴整齐怎么能行?他平日多懒散,甚至不修边幅,就算是上班也是这样,这副样子可是不成的。

更衣的时候,汤若望琢磨朱慎锥见自己的原因,他想来想去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去年时朱慎锥进位吴王的这件事。或许是朱慎锥打算再进一步,为真正登上皇位做准备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说得通了,这大明天子登基,尤其是这样登基必须要挑个好日子,而钦天监不就是干这个活的么?他汤若望虽不是监正,可他天文历法各方面在钦天监是首屈一指的,或许正因为这个缘故才宣他入宫吧?

想到这,汤若望心头瞬间一片火热,也许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机会。

一直以来,他不总犯愁自己传教事业无法推动么?如果能通过今日觐见一事赢得朱慎锥的认可,借此提出大明能给与传教的便利的话,那么对教会来说是难得的大好事啊!

如此想着,汤若望两眼放光,整个人都来了精神。他洗漱完后换上一件崭新的官袍,这才出了办公所,随后跟着那位太监兴冲冲地就朝着皇宫而去,钦天监离皇宫不远平日办公场所就在宫城的一角,没多少时间就到了文华殿,等汤若望迈步进入殿门的时候,整个人更是因为兴奋和激动不由得微微颤抖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