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七百九十二章 钱谦益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七百九十二章 钱谦益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牧斋先生什么时候到的京师?”朱慎锥很是客气地问道。

“回监国,臣是前日刚到的京师。”钱谦益不亢不卑回道。

“你从江南北上,这一路还好走?”

“让监国牵挂,如今我官军在中原围剿流寇,流寇并未再进南直隶和山东地界,就连靠近河南一带也太平了许多,这都是监国之功,有监国在朝,臣这一路还算顺利。”钱谦益微笑着说道。

这家伙长的不错,嘴皮子也溜,短短一句话中不经意就拍了朱慎锥的马屁,这让朱慎锥不由得笑了起来。

“顺利就好,牧斋先生在江南居住已有数年,不知如今江南如何?可否同孤说说?”

“监国有问,臣自然无可不言,臣本是南人,这些年在乡间读书,倒也知晓一二,容臣慢慢讲……。”钱谦益崇祯十年时被温体仁和杨嗣昌联手赶出京师,当时跌了个大跟头,要不是他和曹化淳的关系好,仅凭他曾经为大太监王安写过碑文一事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在曹化淳的周旋下,钱谦益最终被罢官赶出了京师,令其回乡。

不过钱谦益回到江南后说是在老家读书修身养性,实际上常住在南京,之后不久崇祯皇帝任命曹化淳为南京镇守,曹化淳到了南京后对钱谦益多有照顾,钱谦益非但没吃什么苦头,还在南京如鱼得水,名气越发大了。

可名气归名气,在钱谦益的心中东山再起是他一直所想的,没有一天琢磨着有朝一日能够再回京师,重归朝堂。可崇祯皇帝在位,钱谦益这个可能性极小,而且温体仁还当了首辅,杨嗣昌也在朝中,有这么两个死对头,如果没有意外钱谦益根本就回不了京。

这几年来,别看钱谦益过的潇洒,心中的苦却只有自己知道。但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还真的有回京的可能,当不久前朝廷传来旨意,朱慎锥下旨起复钱谦益,不仅让他回京做官,还给了他右都御史的职务,这让苦苦盼望的钱谦益顿时大喜过望。

虽然当初朱慎锥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打进京师,控制朝政直接当了监国,这件事传到江南时,整个江南一片沸腾,痛骂朱慎锥为乱臣贼子之人数不胜数,叫嚣着要为国除奸者也有许多,而钱谦益就是其一,多次在文会上痛骂朱慎锥,甚至为崇祯皇帝被囚而痛哭流涕呢。

可现在朱慎锥直接起复钱谦益,又给了他右都御史的官职,钱谦益领旨后跑的却比任何人都快。

说白了钱谦益就是个耍嘴皮子的文人,而且是那种有贼心没贼胆的,要不然后世他也不会有“水太凉、头皮痒”的雅号了。

屁股在哪里,这想法自然不同,骂朱慎锥是出于政治和名望,而投靠朱慎锥同样也是一样的道理,这点钱谦益比任何人都明白。

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慎锥在大明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先后的两场对外战争,包括对内的流寇战争的明显好转,民间对朱慎锥感官也开始发生了改变。甚至有不少人觉得这天下如果让朱慎锥来坐的话或许更好些,至少朱慎锥当这个天子,要比崇祯这个鼠目寸光、性格反复又没有担当的皇帝更合适。

今天不仅是朱慎锥第一次见钱谦益,也是钱谦益第一次见朱慎锥。

算起来钱谦益也是四朝元老,他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曾经见过万历皇帝,之后的泰昌帝和天启帝也都是打过交道的,至于崇祯皇帝就更不用说了,在崇祯朝他在朝堂上呆了足足十年,更为熟悉。

和前几位先帝相比,朱慎锥给钱谦益的感觉完全不同,这个主子虽然表面和善,却带着令人生畏的气度,而且钱谦益善于周易,懂得相人,一见朱慎锥就心中暗惊,朱慎锥无论是相貌还是举手投足之下远超崇祯皇帝,在他看来除去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外,大明历代皇帝中根本没第三人可以和他相比。

钱谦益曾经是《神宗实录》的主编,在宫中见过历代皇帝的画像,他发现朱慎锥的样貌和太祖、成祖尤其相像,如果再胖些,断须再长些,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反而崇祯皇帝的相貌有些偏差,这也奇了怪了。

面对朱慎锥,钱谦益没有摆出一副谦卑的小人姿态,反而侃侃而谈,颇有名士风采,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在朱慎锥向他询问江南之事的时候,钱谦益顿时就明白了朱慎锥的目的,他知道朱慎锥是想知道江南对朝廷的态度,包括对他朱慎锥的态度,当即借着说事的机会,掺杂着讲了讲江南世家大族和士绅对朝廷的看法等等。

钱谦益的嘴皮子很是不错,颇有讲话艺术,所言不仅有物,还有几分风趣。尤其是在讲述的同时,他还会巧妙地把江南的人文、地理、风俗等等如同讲故事一般说的明明白白,让人听的津津有味。

一个说,一个听,时不时还追问几句,君臣二人聊的很是高兴,不知不觉就这么聊了整整两个时辰,朱慎锥不由得由衷赞叹钱谦益的文采,和对江南情况的了解。

“牧斋先生果然名不虚传啊!今日听先生一言,让孤大开眼界。”

“不敢监国如此夸赞,臣只是实话实说而已,而且臣久在江南,这时间呆久了,去的地方多了,自然比常人多了解一二罢了。”钱谦益很是谦虚道。

“牧斋先生过谦了。”朱慎锥笑呵呵点头,接着问了一句:“先生在京师这几日住在哪里?可有住处?”

钱谦益回道:“臣在京师本有住处,但崇祯十年回乡时已把宅院发卖了,这一次回京还没来得及再行安置,这几日暂住京中好友家中。”

朱慎锥微皱眉头:“这怎么成,这次召先生回京是有大用的,先生居然没有住处寄人篱下,如果传了出去天下人不以为孤苛待先生?”

“杜勋!”

“奴婢在!”在不远处的杜勋连忙应了一声,急急上前。

“你去内务府问问,京中可有合适的宅院,找一处好的安置一下,牧斋先生刚回京师,居然没有住处,这怎么能行?此事你尽快去办,今日就让牧斋先生搬进新府去。”

杜勋一听连忙应道:“奴婢这就去办,这件事奴婢马上就安排的妥妥的。”

“嗯,去吧。”朱慎锥一摆手,杜勋急急就去安排了,这时候钱谦益心中不由得有些感动,今日进宫不仅和朱慎锥交谈甚欢,还得了赐邸,如此恩典是他根本就没想到的,当即起身连忙道谢,并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何德何能让朱慎锥如此厚待。

“这都是小事尔,先生不必如此,先生才学天下皆知,之前朝廷闲置先生,让先生在乡野数年,已是朝廷对不起先生,既然先生回来了,孤如何不重用先生?以先生之能,别说一个区区右都御史了,就算是当礼部尚书也是没有问题,至于入阁,以孤看来也是早晚的。不过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就算孤再看重先生也不能一蹴而成,这个道理先生自当明白?”

听到这,钱谦益兴奋得老脸都涨红了,他没想自己居然会被朱慎锥如此看重,向来自负才学的钱谦益还从未有如此待遇,虽然民间对他极为追捧,而他自己在东林党更是地位崇高,隐隐还有学宗的名头。

可问题在于帝王对臣子的认可却是第一回,哪怕当年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也没这么看重过自己啊,更不用说这番话了。

而且朱慎锥话里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钱谦益现在的右都御史只不过是第一步,也许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当上礼部尚书,等成了六部堂官后,钱谦益就有资格直入内阁了,而入内阁成为阁老甚至首辅,这可是钱谦益梦想多年的目标啊!

当然了,朱慎锥也说的明白,官职不是说能给就给的,朝廷有朝廷的规矩,哪怕他再看重钱谦益也不可能马上让他当礼部尚书并入内阁,这需要一步步来。他钱谦益当官数十年,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何况现在礼部尚书虽然空缺,之前方逢年因为京察一事被降级,但依旧主持礼部工作,钱谦益要想坐上这个尚书位等于抢了方逢年的职位,这点也不得不考虑。

不过钱谦益根本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既然朱慎锥这么说了,那么这个礼部尚书十有八九就是自己的了。至于方逢年,别人或许会对他有所顾忌,可钱谦益却根本没把他当一回事,要知道在东林党内部,他钱谦益的地位可比方逢年地位高多了,别忘了钱谦益是东林魁首,懂魁首是什么意思么?区区方逢年无非就是东林党的后起之秀,哪里能和老资格的钱谦益相比?

就算自己抢了他的礼部尚书位又如何?何况朝廷之位能者居上,他方逢年还敢和自己翻脸不成?想到这,钱谦益心中一片火热,对朱慎锥油然而生一股知己者天下只有监国的心情,更激动的眼眶湿润。

“臣……臣……。”咽哽之下,钱谦益话都说不利索了,朱慎锥拉着他的手轻拍了两下,温和道:“先生不必如此,这些年先生实在是受委屈了,一切都过去了,以后朝中大事还需先生多多帮孤才对,有先生这等大才在朝,是孤的福分,更是大明之幸啊!”

“臣……臣定不负监国厚望,臣肝脑涂地,以报监国啊!”钱谦益热泪盈眶,连连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