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七百九十章 重占皮岛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七百九十章 重占皮岛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新甲接到京师的回复后立即就派人把屯塔西的子女给送去了京师,等到了京师,朱慎锥让人安置他们,并派人告知了自己的安排。

对于朱慎锥安排,这些人很是感激,大明对他们着实不错,不仅给屯塔西的幼子爵位,还特意给他的长女赐婚。尤其是屯塔西的长女,得知邓文远的出身和年龄等情况后更是高兴,虽说她也算是女真贵女,可女真人怎么能和大明勋贵子弟相比,以她的身份嫁给邓文远这样的勋贵子弟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至于邓文远有过妻子,还有一个儿子的情况这女子更不在意。

一拍即合,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挑了个好日子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事,屯塔西的长女就这样嫁给了邓文远,成婚当日,朱慎锥还特意让人送了贺礼,这就更让双方大喜过望了。

婚后,邓文远对这个女子还算不错,虽对方是女真人,可相貌并不差,而且作为女真贵女这女子举止有礼,也不粗鄙,再加上朱慎锥赐婚的缘故,邓文远和这女子婚后的生活算得上美满。

不过无论是朱慎锥还是邓文远都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父母皆亡,亲人中只有一个幼弟的女子却不是简单的女子,倒不是因为她的出身,而是她的本身。如果没有朱慎锥的出现,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屯塔西同样会反叛皇太极,也同样会被皇太极所灭族。

但屯塔西死后,他的幼子和长子却没能逃脱追捕,落到了皇太极的手里。皇太极心狠手辣自然会对其幼子斩草除根,而这个女子却侥幸活了下来,最终被皇太极随手送给了手下索尼为妾。

这女子当了索尼的妾后,第二年就给索尼生了个孩子,这个孩子是个男孩。而这个女子本身在历史上没留下什么姓名,但她的这个儿子却是赫赫有名,因为这个男孩就是历史上清初时期权倾一时的权相索额图。

没错,屯塔西就是索额图的外祖,这个女子也是索额图的母亲。但现在一切全都改变了,因为大明的横插一杠,屯塔西死后他的幼子和长女并没被皇太极抓到,而且是来了大明,也就注定索额图这个人不会在历史上出现了。

因为郑鸿逵和李佑的缘故,不仅游击并袭扰了皇太极的后方,还造成了正蓝旗反叛皇太极的大事出现。

虽说屯塔西的反叛最终被皇太极给压了下去,可因为正蓝旗的先后反叛,导致正蓝旗在内乱中折损了近半,更因为这两件事的缘故,使得八旗内部隐隐有不稳的迹象。

这对于皇太极的统治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皇太极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内部,用于稳固自身的地位。这也是皇太极无奈放弃即将到手的锦州缘故,随着皇太极的大军撤回,锦州之围终于解了,祖大寿和其部下也脱离了险境。

辽东这一仗打到现在已算是结束,表面上来看双方互有损伤,似乎是打了个平手,可实际上吃亏的却是皇太极,正蓝旗反叛的缘故让皇太极清醒知道八旗制度的弊端,在没有彻底解决八旗内部问题下再和明军作战,说不定类似的情况还会发生。

为此皇太极在处置了屯塔西后就开始对八旗内部进行整顿和清理,他必须要彻底掌握住八旗各部的力量,绝对不允许类似屯塔西的事再次发生。至于郑鸿逵和李佑的部队袭扰,虽给皇太极制造了不少麻烦,可毕竟这只是外部因素,相比外部因素,内部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因为冬天的来临和季风的变化,明军水师继续登陆作战的难度一下子大了许多,在前线的陈新甲同李信、郑鸿逵、李佑等人商议后决定调整战术,以鹿岛为基地东进拿下原本属于毛文龙的皮岛,恢复之前东江镇的势力范围,这样做不仅能继续给皇太极制造压力,让其投鼠忌器无法全力从辽西走廊攻明,此外鹿岛和皮岛的先后入手,也对山东开海的海贸航线更有益处。

拿下皮岛算是这一次出征的最后一战,这一仗并不难打。原本皮岛的水师就已被郑鸿逵在海上歼灭,如今皮岛不仅没几条船,就连驻守的兵力都严重不足。

当郑鸿逵的水师载着李佑的陆军抵达皮岛的时候,驻守皮岛的八旗兵和汉军旗仅仅稍作抵抗就全线溃败,除去少部分驾船逃到岸上,其余大部不是被歼灭就是成了明军的俘虏。

对于这些俘虏,明军并没有直接屠杀,所有俘虏全部送去大明京师,以做献俘所用,因为大明京师那边正有一件大事发生,这时候献俘对朱慎锥来说也算是为这次辽东之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半月之前,随着锦州之围的解除,辽东的这场仗基本已到了尾声。这一次明军非但没有惨败,反而还在战争中占了些便宜,尤其是正蓝旗各部的叛乱和投明更让大明上下欣欣鼓舞。

自从努尔哈赤起兵到现在,建奴一直压着大明打,大明先后在辽东损失的军队已近百万之众,战死(投敌)和因作战不利被革职、下狱甚至处死的文武官员多达数十人,可以说辽东已成了大明最为头痛的问题,辽东问题一日不解决,大明上下就一日不安宁。

可自从朱慎锥入主京师,担任监国以来先后和建奴打了两仗,一仗是长城之战,一仗就是这一次的锦州之围。

这两仗大明非但没有吃亏,还给了敌人痛击,尤其是锦州之围这一仗,原本按照内阁和兵部的看法,要救出祖大寿非集结二十万兵力不可,而且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可偏偏朱慎锥用了奇兵,由郑鸿逵和李佑领兵从海路出击,两千多人就把敌人后方搅得翻天覆地,再加上宣大和蓟州镇两部的援军包括辽东的吴三桂不断对皇太极的围困锦州的军队进行多次和小规模的袭扰战术,从而破解了皇太极原本围城打援之策。

不仅如此,还有正蓝旗的投明一事发生,虽说屯塔西的事有些可惜,没能把分裂八旗的计策做到最好,可仅仅因为京兀儿和关保的投明就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一时间,朱慎锥在朝野的威望大增,大明上下都看到了彻底解决辽东问题的可能。而且大明国内,各股流寇在明军的重重围剿之下已无法再像以前东窜西走,到处为祸地方,剿灭流寇就在眼前,大明中兴有望,天下太平有望。

在这个时候,首辅温体仁的人在朝堂上突然提出正是因为有朱慎锥监国,这才有如此大胜,并威服四方,安定天下,此等大功已可同当年太祖、成祖北击大元媲美。

这样的功劳,必然要大书特书,不仅如此朱慎锥虽贵为监国,却仅仅只是郡王,这未免有些不合适。如此功绩由郡王升亲王根本不成问题,大明开国以来除去太祖和成祖,哪位君王能够做到如此?

为此恳请朱慎锥以大明天下为重,以天下苍生为重,进位亲王爵。此言一出众人心思各异,有兴奋的,有诧异的,有惊愕的,也有迫不及待跳出来附和的。

林林种种各不相同,大家都打着不一样的算盘。实际上所有人都清楚朱慎锥这个所谓的监国其实已和皇帝没什么两样的,所缺的只不过是一个名义罢了。现在有人提议朱慎锥由郡王升亲王,这无非就是再进一步,为最后一步打好基础罢了,对于这个情况大家其实心里早就有准备,别说进一步了,哪怕是一步到位,许多人也早已料到了。

现在的朝堂中,朱慎锥的势力已基本掌控,虽然东林党、浙党、楚党、齐党等各党依在,但大多已被朱慎锥分化瓦解。哪怕是实力最强的东林党也大不如前,因为京察的缘故,这些日子东林党内部已是焦头烂额,时不时就有官员爆出问题来,而且这些问题都查有实据无可抵赖。

贪污受贿还算小事,像之前捞钱捞到不应该的地方被查实的人不是少数,光是这两个月内,陆续落马和处置的官员就有二十余人,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东林党,剩余的是其他各党成员。

随着这些官员的处置,东林党现在被朱慎锥折腾的欲生欲死,更要命的是朱慎锥的操作和当年天启皇帝不一样,也和崇祯皇帝不同,朱慎锥没有利用太监直接打压他们,更没有和崇祯皇帝那样以皇权一言堂,直接压制和处置,而是堂堂正正走正规程序,一切全摆在明面上。

甚至朱慎锥在最终对这些官员议罪和开革过程中还让东林党的几个大佬参与进来,由监察司、都察院、吏部、刑部、大理寺等各部按律法来判决和执行,这个举动让东林党难受之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如果要把案子强压下去根本就不可能,这些人做的狗屁倒灶的事已朝野皆知,瞒是根本瞒不住的。

可要按规矩来,东林党却又极为难,毕竟这些人都是东林党的骨干,虽然京察只是对四品以下官员,不涉及朝廷高级官员,可要知道无论是那党那派,上层的人终究都是少数,基础成员是大多数,没了下面的人支持,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佬们独木难支,一旦处置了这些人,他们又如何和底下的党羽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