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七百八十七章 无人区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七百八十七章 无人区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心中虽有些不满,可陈新甲也没开口训斥对方,毕竟以郑鸿逵和李佑这个级别能做到这些已不容易了。

他们远在辽东,哪里知道京师那边对此事的看重?而且作为武将,哪怕郑鸿逵已是副总兵实领总兵之职,等这一仗打完郑鸿逵妥妥能升总兵,却也没有资格直接开出给对方过于的优厚条件。

但陈新甲不同,他可是兵部侍郎,兵部的二把手,再加上他还是文官,又是领旨前来的钦差,自然有便宜行事的权利。

当即陈新甲就告诉他们,立即再派人马上联系屯塔西,告诉屯塔西只要他肯来投大明,大明至少给他一个副总兵的军职,甚至封爵也是有可能的,至于其他封赏更是如此,高官厚禄绝对不会亏待于他,事不宜迟,这事要尽快去办。

因为这件事的缘故,陈新甲提前结束了酒宴,仔细询问了关于屯塔西的情况,亲自写了书信,并加盖了他钦差印和兵部侍郎印,交由京兀儿派人再和屯塔西接触。

除此之外,陈新甲还仔细询问了其他八旗各部的情况,从中挑选出了镶蓝旗和正白旗的几个中下级将领,派人去试探一二,看看能否可以拉拢。只要拉拢的越多,对于大明的利益也就越大。

按照陈新甲的要求,这件事很快就实施了下去。等安排完后,陈新甲对目前继续游击辽东的战术也做了询问,但在这件事上陈新甲并没有过多插手,他虽是上官,却没接管部队,因为来前朱慎锥提醒过他军事方面以郑鸿逵和李佑为主,他们在辽东本就打得不错,既然对这种战术已有相当经验,那么就让他们继续指挥军队,不要过多插手。

陈新甲和普通文官不一样,久在边关的他很清楚术有专攻的道理,更明白不懂战术随便插手的后果。所以他只提出了一点,希望郑鸿逵和李佑能继续不断游击辽东,给辽东方面施加压力,逼迫皇太极尽快回援,同时也为八旗各部投明做出姿态,至于怎么做,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这些由郑鸿逵和李佑自己判断。

在陈新甲抵达鹿岛后不久,鹿岛的明军就开始动了,郑鸿逵和李佑商议后决定先打庄河,但庄河并不是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因为京兀儿和关保的投明导致城子坦已被明军占领过,明军撤军时直接把城子坦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而且城子坦的正蓝旗两个牛录投明之后,多罗贝勒岳讬的部队停止了继续向西进军的脚步,再加上水师的惨败,岳讬分兵回守皮岛和朝鲜,其主力就庄河附近。

领兵和岳讬在庄河对碰,郑鸿逵和李佑还没这么傻,虽然新军能打,可要和岳讬的主力决战依旧兵力不足,而且就算胜了,自身的损失必然也不会小。

他们在辽东主要目的是打游击战和袭扰战,不是来和对方决战的。所以出兵庄河只不过是为了吸引岳讬的注意力,让岳讬误以为明军要从庄河登陆罢了。

郑鸿逵和李佑真正的目标不是庄河,是鹿岛以东的东沟和镇江堡(丹东)。打庄河只不过是调虎离山罢了,让岳讬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庄河,一旦岳讬误以为明军要从庄河登陆,到时候明军的主力突然出现在东沟和镇江堡,在岳讬背后来一下狠的,就够他受的了。

事实也是如此,得知明军打算在庄河登陆后,岳讬如临大敌,立即集结兵力准备在庄河和明军大战一场,可等了好几日都没见明军登陆的部队来,疑惑之下岳讬派斥候去查看,却发现明军的水师根本就没靠岸,只是在海上朝着岸上打了几炮,摆出一副登陆的姿态后就回去了。

一连几日,明军水师都是早上来,傍晚走,也不知道在搞什么鬼。正当岳讬疑惑不解的时候,突然东边传来消息,明军水师和陆军趁东北兵力调动的间隙突然就在东沟登陆,京兀儿和关保的部队伪装岳讬的援军乔装直入,突然发动打了东沟驻军一个措手不及。

明军没有和东沟的八旗部队交战良久,偷袭后占了点便宜就扬长而去,东沟的镶蓝旗部队吃了亏,大怒之下摩拳擦掌等待明军继续来攻,给明军一个教训的时候,明军一眨眼又在镇江堡出现了,仅用了半日时间以密集的火力直接攻破了仅百人驻守的镇江堡,搬空了镇江堡的物资不算,还一把火烧掉了镇江堡。

当东沟的援军火速赶来的时候,连明军的尾巴都没抓到,只看见已烧成断垣残壁的镇江堡和一片狼藉。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接到消息,岳讬气得浑身发抖,他堂堂多罗贝勒,大清的猛将哪里打过这样的窝囊仗?这仗打的实在是太憋屈了。

明军借着海运便利,在辽东沿海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自己这边却是处处设防,处处挨打,被明军给牵着鼻子走。

而且自己这边的水师已经没了,从原本皮岛投靠过来的水师根本不中用,原本打算以水师战水师,哪怕不能歼灭对方战舰,也能抑制住对方在海上肆意妄为地来去。

但没想自己的水师居然这么不禁打,战舰明明比明军水师多,可却轻易被对方击溃,就连统帅水师的全节都战死当场。这个结果是岳讬根本就没想到的,随着水师的覆灭,岳讬只能在陆地固守,被动接战。

这还不算,该死的京兀儿和关保这两个混蛋还背叛了大清,居然投了大明,甚至还打出了“反清拥明”的旗号为明军前驱,这让八旗内部一片大哗,谁都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如果是两军对战,岳讬根本不惧明军,可现在这样的战术却让经验丰富的岳讬无所适从,他从未打过这种仗,实在是无法适从。

无奈之下,岳讬觉得这样继续被动挨打实在憋屈,如果继续非但解决不了明军,还会让自己这边的士气越来越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岳讬想了个办法,他打算把沿海的八旗兵力包括地方的汉军、包衣和辽民全部往内陆撤,直接在辽东沿海到内陆做出一个至少五十里左右宽的隔离带。

这个隔离带一旦形成,明军登岸后向内地五十里距离根本就是渺无人烟,明军想要再和以前一样进攻八旗各部必须向内陆深入,而深入这么远的距离之后,明军登陆的部队不仅失去了海上的支援,而且一旦两军对战后,明军无论胜负想转移和撤军也不可能和以前那样容易了。

换而言之,岳讬的办法就是以空间换时间,利用隔离带消除明军借海上便利神出鬼没地四处打击己方。如果做到这点,明军原本的战术就根本使用不了了,而只要自己在内陆应对得当,等明军深入后凭借自己骑兵的迅速和机动,就能快速抓到明军的动向,从而调兵合围歼灭之。

不得不说岳讬这个办法看起来似乎不错,而且也有相当的实用性。一旦被岳讬这样干成了,郑鸿逵和李佑要继续和以前那样作战的难度就大了许多。

当然岳讬的这个办法同样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招,甚至可以说杀敌一千自损两千呢。五十里左右的隔离带(无人区)说起来容易,可别忘记辽东的海岸线极长,从西往东足足好几千里呢,而且这么长的海岸线,已有不少辽民甚至女真人居住着,他们依靠开垦种植,包括打渔为生。家中的产业都在这边,而一旦内迁那么所有家当就要抛弃,这个损失普通人如何承受得起?

可偏偏岳讬根本不管这些,他满脑子全是如何对付明军的想法。而且作为大清的贵族和领兵大将,他怎么可能把普通人的死活放在心里?在他看来,如果能牺牲这些人,从而达到歼灭这支明军的可能话,岳讬绝对是心甘情愿的。

不得不说女真人的想法的确和正常人思路不一样,在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算牺牲自己也要先解决制造问题的人,哪怕这些人是自己这边的人也是一样。

在历史上同样也是如此,原本历史上大清入关后得了天下,可依旧面临各方面的反清力量,其中最强大的残明军力就有好几支,而在小琉球的郑成功就是其一,郑成功用水师之利在东南沿海处处出击,打得清军苦不堪言,最强时率数十万精锐联合南明军队北伐,差一点就拿下了南京城光复大明半壁江山,吓得在京师的多尔衮惶惶不可终日。

可惜的是郑成功做了个错误选择,过早把部队的家眷接了过来。他原本是想用这个安排稳定军心,可没想想正是这个举动反而导致自己的军队一下子失去了进取心,从而军纪涣散,战斗力减弱。

再加上指挥失误和兵力不足,之后清军反扑,郑成功最终大败,损兵折将无奈再退出大陆,从而回到了小琉球。这一战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可能光复大明的最后一战了,可惜最终这样失败,实在是遗憾至极。

而战后,为避免郑成功卷土再来,大清直接下达了封海令和内迁令,这两个命令下达后在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靠海生存的老百姓大量内迁,使得沿海区域形成了宽达几十甚至上百里的真空(无人区),从而用这种笨办法来阻止对方故伎重演登陆作战。

岳讬现在的手段和历史上之后大清政权所用的几乎如出一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