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三十八章 京营出“游”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三十八章 京营出“游”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吴惟英和李国桢的动作不慢,出了宫后就去了京营聚兵,下午时分聚兵完毕,清点兵马,准备出战。

虽然眼下的京营号称有四十多万,京师这边二十万有余,可因为空饷的缘故,实际人马还不到九万,足足少了一半多。

不仅如此,这八万多人中因为常年缺乏训练,再加上许多营兵都是混日子的,去掉老弱病残,其中能战的更少,而且大多数营兵居然和上级军官都不认识,许多营兵在京营混了好几年,除却低级的小旗、校尉外,却自己的上官是谁都不知晓,除去身上的盔甲和武器还算勉强,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但就算这样,最终还是勉强凑出了三万多能战之兵,吴惟英和李国桢把这些兵力临时整编一下,瞧起来也总算凑合了。

剩余的兵马由应城伯孙廷勋、清平伯吴遵周带领,驻防京师。临淮侯李弘济、定远侯邓文明、新宁伯谭弘业等跟随吴惟英和李国桢出征,同行者还有宫中派来的监军太监韩赞周,韩赞周本就是京营副提督,此次出征崇祯皇帝令他同行,兼监军一职,韩赞周虽心中不想去,可皇帝下了命令却无法违背,只能硬着头皮去了军中。

出城后,京营分为前后两部,分别由吴惟英和李国桢统帅,一行朝南走了十多里,眼看着天色渐晚,为保险起见就再不向前,就地扎营,等明日再说。

虽然在崇祯皇帝面前拍着胸脯做了保证,一副气宇轩昂的模样,可真出了京师要打仗,吴惟英和李国桢却没了之前的勇气,变得畏首畏尾起来。

从得到的消息,朱慎锥前锋已到了良乡,良乡离京师只有一日的路程,如果没有意外,明日朱慎锥的军队就抵达京师了。

让吴惟英和李国桢连夜赶路去良乡,直接在良乡挡住对方的去路,并且击溃贼军,他们实在没有把握。毕竟京营的训练不足,军士的战斗力也只是勉强,而且夜间赶路风险太大,可因为在崇祯皇帝面前下了保证,吴惟英和李国桢又不能不领兵而出,为保险起见他们仅仅走了十多里地就停了下来,以天色将晚为理由扎营,打算等到明天再进军。

吴惟英和李国桢的算盘不错,等挨过一日,明天再往前走一段看看。如果碰上朱慎锥的军队就打一打,他们带了三万京营,人可算不少,打一下试探看看对方的成色,如果能赢就一拥而上,假如对方厉害,凭着手里的兵力自保也是没问题的。

而且他们扎营的地方离京师仅十多里而已,站在高处眺望甚至能看见京师的城墙。这么点距离,一旦开战不利,吴惟英和李国桢也能掉头就跑,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逃回京师,等进了城门就安全了,靠着京师高大的城墙朱慎锥也没办法打进来。

这两人算盘打得不错,无论胜败都做好了准备,而且最关键一点是尤其保险。

随着夜幕降临,三万人的大营驻扎下来,京营的老爷们不知道多少年没打过仗了,率领京营的吴惟英和李国桢本就不是什么将才,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可要论怎么打仗却是一窍不通,在他们看来打仗无非就是仰仗人多罢了,什么排兵布阵之类根本就没放在心里,至于安营扎寨更没章法,命令下达后任凭下面人糊弄,而下面的各级军官同样如此,一个个根本没战前的警惕和防备,营盘东一块西一堆,乱哄哄的一团。

至于斥候什么的,更不用谈了,随意派出去的斥候简直没人在乎,岗哨这些也是如此,京营的将士平日里老爷当惯了,脑子里根本就没这个概念,马马虎虎设了几个哨位,可看哨的兵丁却是敷衍之极,站了片刻就受不了,直接丢下岗位跑回营帐歇息去了,而其他人就更不用说。

许多京营将士简直把这次出征当成了出游,扎营的同时还不忘跑到附近的村镇搜刮一番,弄来鸡鸭什么的给自己开开荤,至于是买来的还是抢来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这还不算,京营的勋贵们觉得漫漫长夜很是无聊,反正扎营的地方离着京师也不远,派手下人去城里接了几个青楼女子过来陪同,甚至还弄了两个戏班子来大营唱戏。

当天色暗下来后,整个京营的营盘内却热闹非凡,有搭着戏台咿咿呀呀唱戏的,有凑在一起吆五喝六赌钱的,还有饮酒划拳的,甚至还有几个迫不及待搂着女人就往帐篷里钻的,弄得整个大营乌烟瘴气,如同集市一番。

正当吴惟英和李国桢和其他几个勋贵在大营中饮酒作乐的时候,离营盘不远处的地方,几个斥候正紧盯着此处,而他们的到来京营的岗哨根本就没察觉,直接就被摸到了近处。

这几个斥候没有过于靠近,但所在的距离已经离着营盘足够了,营盘内的一举一动全在他们视线之内,而且传来的嬉笑声吵闹声更是清清楚楚。

几人在外围转悠了一圈,回到原地汇合,领头的军官交代了几句,留下两人继续观察,他带着其他兄弟急急离开。

退出一里多后,他们从一处小树林里牵出马匹,上马就朝南飞奔,跑了二十多里地到了地方,下马径直就朝前而去,找到了正等待消息的王晋武和王海。

当把侦查的消息汇报给王晋武和王海后,两人脸上都露出了诧异的表情,他们不敢相信追问所查可真?京营的营盘真是那样?一没有好好布置,二没有丝毫防范,三还如此杂乱,四更没有半点章法甚至还违背军中条例?这简直不可思议。

“将军!卑职所言句句是真!如将军不信,可再派人去探!”斥候斩钉截铁道。

王晋武和王海不是不信他,这个斥候军官是军中老人了,经验丰富更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拿谎言欺瞒。只不过所探的消息实在令人惊讶,更让人无法理解罢了。

一时间,两人交换了下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蠢蠢欲动。

“如何?”

“这还能如何?这样的好机会假如错过是要遭天谴的!”王晋武笑着说道。

王海同样笑着点头,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堂堂京营居然烂成了这个模样,原本以为京营再不能打,可规模体量摆在那边,而且吴惟英和李国桢都是勋贵世家,将门子弟,就算没有实战经验,可怎么带兵总知道一二吧。

他们作为前锋部队,只有四千多人,其中骑兵一半,步兵一半,而主力中军还在后面的良乡呢。

原本按照计划,前锋是准备连夜摸到京师附近,为确保明日中军主力抵达做好准备。可没想一头就碰上了从京师而出的京营大军,当得知出城的京营足足有三万多人的时候,王晋武和王海可是吓了一跳,要知道对方的兵力几乎是自己的近七八倍了,这么多人的一支军队一旦打起来,哪怕王晋武和王荣再有信心,也不能确保一战而胜。

何况京营的装备可不弱,京营是由最初的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这三大营组成,是大明最精锐的野战军。当年朱棣就是靠着这支军队横扫大漠,打的蒙古人只能避其锋芒不敢对战。

虽说事已过迁,现在的京营早就不是以前的三大营了,可这个底子还在,尤其是火器装备和其他军械远比边军还要精良,更不是普通卫所军能比的。

面对这样的一支军队,再谨慎也不为过。可没想到真实的情况居然是这样的,当知道京营是这个样子的时候,王晋武和王海惊愕之余同时大喜,如此好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错过?这两人都是打了老仗的人了,机会就在眼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当即就有了主意。

两人立即商议了一番,就决定夜袭京营,给崇祯小儿一个下马威。

他们连夜派人把决定汇报良乡的朱慎锥,同时集结部队迅速出兵,准备开战。

为了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更好的拿下此战,王晋武决定亲率骑兵去袭营,而王海拒绝了领步军的建议,这样的好机会怎么可能给王晋武一个人占了?何况王海本就是蒙古人,要论骑术还在王晋武之上,再加上王晋武所率的蒙古骑兵近半也是王海的部下,他怎么会让王晋武一人独去?

当即王海说自己要同行,见此王晋武也不多想就答应了下来,分出一半骑兵拨给王海,约定两人从两个方向突入京营大营,至于后面的步兵交给了同行的李佑率领,让其尾随而行,等抵达战场后配合骑兵作战,力图一举击溃京营。

这个时代夜战并不多,主要是因为营养的缘故普通人中患夜盲症的人太多,一到黑夜犹如瞎子一般,根本分辨不出东西南北,更不用说行军打仗了。

可朱慎锥的军队不一样,先不说他的蒙古骑兵本就擅长夜战,常年食用肉食和牛羊马乳的蒙古人人并没有夜盲的毛病。而他的新军同样也是如此,新军的训练不仅严格,待遇也是极好,拥有整个土默特草原的朱慎锥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新军,所以新军不仅能白日作战,就连夜战也是一样。

命令下达,全军出发。为了掩藏踪迹被对方提前发现,不仅派出斥候在前,全军上下更是人衔枚马裹蹄,撞入夜色悄悄朝北摸去,一行抵达地方的时候恰好是三更天刚过,随着深夜到来,京营的营盘虽没了最初的沸腾热闹,却依旧篝火通明,营中时不时还传来依稀的嬉笑声和叫骂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