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零二章 曹化淳出京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六百零二章 曹化淳出京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伴伴!”

“奴婢在……。”王承恩连忙从一旁走出,俯身回道。

“去,把曹化淳喊来!”崇祯皇帝开口道。

王承恩连忙应了一声,转身快步离去,片刻后他来到离乾清宫不远的一处,这里是宫中几个大太监的住处,曹化淳就住在这,他王承恩也是,两人还是邻居呢。

到了地方,王承恩敲门,很快里面就传来了一个小太监的询问声,王承恩回了一句,片刻后门打开,刚歇下的曹化淳披着罩衣出现在王承恩的面前。

“王兄弟,半夜寻咱家何事?”曹化淳开口询问。

“皇爷召您。”王承恩低声道。

曹化淳顿时一惊,连忙说道:“还请稍侯,容我换身衣裳稍加洗漱。”

王承恩点点头,也不进门直接就在外面等着,一炷香后穿戴整齐的曹化淳从里面出来,对王承恩拱了拱手,随后跟着王承恩就朝乾清宫偏殿而去。

路上,曹化淳并没有开口询问王承恩关于这么晚喊他去究竟什么事,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下。王承恩对他微微摇头,示意自己也是不知道,不过从神色来看应该不是什么坏事,曹化淳也就放下心来,两人并肩而行,片刻就到了偏殿。

王承恩先进去禀报,接着里面就传来了召见曹化淳的声音。曹化淳整理了下衣袍,迈步进了偏殿,见了崇祯皇帝后口称万岁,以奴婢身份大礼参拜。

“起来吧。”抬抬手,让曹化淳起身。

等曹化淳起来后,崇祯皇帝借着烛光打量了一下这个潜邸旧人。短短几年中,曹化淳看起来又老了不少,他的年龄可比王承恩要大许多,眼下两鬓全白了,原本笔挺的腰杆也开始有些了下弯。

“前些日子听闻你身子不适,现可大好?”

“回皇爷,奴婢让皇爷牵挂了,服了皇爷赐下的药,奴婢的身子已经大好了。”曹化淳感激回道。

“你是朕潜邸旧人,当年为了朕可是受了不少苦,眼下苦尽甘来,朕总不能对不起自己身边的人,不光是你,王伴伴也是如此,如没你们当年陪伴,朕如何能继此大统?”

崇祯皇帝刚说到这,曹化淳和王承恩哪里还站的住?连忙跪下磕头,口称不敢,说自己身为奴婢,为陛下尽心是本分,哪里有什么功劳可言。

见他们这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崇祯皇帝原本想说的后面那些话顿时就没了滋味,这做皇帝之前,崇祯皇帝总觉得皇帝乃九五之尊,天下之主,不仅威风八面,更是大权在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是难得的好事。

可自从当了皇帝后崇祯皇帝才知道以前所想的和现实根本不是一回事,当皇帝是这天下最苦的差事,哪来的什么威风和好事?每天被国务政事搞的焦头烂额,哪怕他如此勤政,国家却依旧江河日下,让他无力之极。

假如早知道是这样,当初这个皇帝不做也罢。可现在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已经是皇帝了,这个位置只能上不能下,再难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啊。

心中的这些苦谁又能知晓呢?面前这两个潜邸老人或许是这世界上仅有知道自己难处的人,可这仅剩下未数不多的人,恐怕也陪伴自己时间不多了,王承恩还好些,他毕竟年纪不大,但曹化淳不仅年龄大了,这几年身子骨也不好,上次重病差一点就没熬过去,好不容易才康复过来。

看着满头白发的曹化淳,崇祯皇帝心中隐隐有些不忍,可如今他也没什么值得信任的人可用,眼下南京的情况不太好,张彝宪这个镇守太监已不适合,他必须派一个新的镇守太监过去,而且这个人不仅要完全可以信任,还要有一定的威望,更能调和南京兵部和勋臣的本事,并担负监军之职,想来想去也只有曹化淳最为合适了。

曹化淳为人忠厚,做事妥当,而且他和东林党关系不错,又和勋贵方面也有几分交情,再加上他的身份和地位都不差,作为司礼监的大太监,虽说这两年因为身体原因已移交了掌印之职,却依旧是秉笔之一,去南京担任镇守太监完全有这个资格,也能让崇祯皇帝放心。

安抚了他们两句,让两人起身,崇祯皇帝这才说出了让曹化淳去南京的想法。

崇祯皇帝告诉曹化淳,他曹化淳之前不是说他身体不好,打算回乡么?曹化淳的老家在天津卫,如今天津卫属于山东巡抚所在,而且因为辽东战事原因,天津并不太平。

崇祯皇帝的想法让让曹化淳去南京担任一段时间的镇守太监,接替张彝宪,担任监军调和南京兵部和勋臣,同时配合徐宪成、卢象升等部在江北战场,对付流寇高迎祥。

这件事极为重要,让其他人去做崇祯皇帝并不放心,而曹化淳去就没问题了,以他身份和资格完全可以压制得住南京兵部和勋臣,而且曹化淳这人向来有大局观,是最合适的人选。

听崇祯皇帝这么说,曹化淳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表示自己愿意去南京担任镇守太监。

见曹化淳如此,崇祯皇帝很是高兴,当即勉励了几句,并且承诺等解决了高迎祥这些流寇,天下平定后,就让曹化淳回乡安度晚年,他作为皇帝金口玉言,绝不反悔。

对此,曹化淳连忙说自己作为奴婢为皇帝做事是应当的,哪里要什么承诺。这一次去南京一定做好镇守太监之职,不负崇祯皇帝重托。

闻言,崇祯皇帝抚掌大赞,当即赐下飞鱼服给曹化淳。

明朝的赐服分类很多,如是大臣有斗牛服、麒麟服、飞鱼服、蟒袍这些,但对太监却是忠静服、贴里服,最高级别的就是飞鱼服了。

一个太监能得到飞鱼服的赏赐,这是太监生涯最高的荣耀。当然魏忠贤这样的不算,要知道当年魏公公权势滔天的时候所赐的可是蟒袍,这已经超过了太监的意义,谁让魏公公是九千九百岁呢?

得了如此赏赐,曹化淳更是感激不尽,叩头谢恩。

“曹伴伴,此次去南京,你可有什么需和朕说的么?如有,尽管道来,朕尽力为你安排。”

“回皇爷,奴婢自己并无他求,不过奴婢此去南京,其他的不担心,就担心南京那边战事变化,一旦大战僵持不下,恐需调集更多兵马,而如是这样,还需军饷、军粮方面的支持,不知朝廷能否拨些粮饷……。”

这话一出,崇祯皇帝的脸色有些尴尬,他没想到曹化淳会突然提到军饷军粮的问题。

现在大明财政已经到了破产的境地,原本各地的税收锐减,朝廷已经支持不下去了,这两年地方又是叛乱四起,到处都在用钱,再加上辽东那边还是一个支出大头,崇祯皇帝又不是神仙,根本变不出钱来,作为大明天子的他实在是可怜的很,手里实在是没有银子。

咳嗽了两声,崇祯皇帝开口道:“朝廷的情况你也清楚,银子朕实在是拿不出来,更不用说粮草了。这样把,朕从内库中挤一挤,给你先凑一万两银子你带着去南京,等到了南京你在那边自己想想办法,江南富庶,非北地可比,想来以你的本事,在南京筹款弄些钱粮因为可以解决。”

曹化淳心中苦涩,这皮球一下子踢到他的脚下去了,他当然知道江南富庶,以江南的财力别说这些银子了,甚至养活整个大明都没问题。当年魏忠贤在的时候不就是靠着在江南搜刮维持大明财政的运作么?不仅能确保财政无碍,还能满足辽东的军费呢。

可魏忠贤是魏忠贤,他曹化淳是曹化淳,两者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他曹化淳可没魏忠贤的本事,而且崇祯皇帝也不是天启皇帝,自从这位主子被文官们忽悠后杀了魏忠贤,导致天启年间的政治结构和财政结构彻底奔溃,到现在这个地步,不都是因为这些原因所致?

但这些话是绝对不能在崇祯皇帝面前提的,曹化淳太了解崇祯皇帝的性格了,一旦说了崇祯皇帝非但不会感激他,反而会恼羞成怒处置于他。

想了想,曹化淳只能称是,表示自己会尽力而为,到了南京后想办法筹集钱粮解决问题。不过曹化淳也好心提醒了崇祯皇帝一句,那就是眼下各地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朝廷继续这样下去没钱许多事根本就做不来,如果不尽快想办法解决,肯定越来越糟糕,还请崇祯皇帝注意这点,提前准备,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接着又和曹化淳聊了几句,交代了他去南京的任务后就让曹化淳退下,等曹化淳走后,崇祯皇帝的脸色却不好看,虽然他知道曹化淳的提醒是对的,可关键在于他真的没钱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崇祯皇帝虽是大明天子,可现在是穷得叮当响,就连身上穿着的龙袍都是打了补丁的,舍不得换新的,后宫的皇后、贵妃为了给他节省银子,平日里还纺线织布呢,这皇帝当到他这样的份上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