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五百二十七章 粮食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五百二十七章 粮食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去这点外,还有一点亢有福也想到了,就是对方所说的以后万一义军拿下其他地盘,依旧可以保证恒通的承诺。

这样一来,恒通就处于不败地位,无论是朝廷还是义军那边,不管未来局势怎么变化,恒通都能安然无恙。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机会,就连朱慎锥都很是心动。

不过朱慎锥考虑的可比亢有福全面的多,现在义军虽然势大,可义军毕竟不成气候,而且朱慎锥对义军的承诺更没有太多的信任,在他眼里无论是王嘉胤还是高迎祥,这些人既然都能造反了,一群流寇哪里来什么信用可言?他们所做出的承诺又有多少真实性呢?

再者,朱慎锥很清楚王嘉胤和高迎祥会是怎样的结局,别看他们现在声势不小,可最终是不成气候的。哪怕那位还没露头,现在根本就没听到名字的李自成成了未来的闯王后,依旧脱离不了泥腿子出身的短视,要不然怎么会在大好局面之下最终失败呢?

一时间朱慎锥不由得沉思了起来,他琢磨着究竟要不要合作。

如果拒绝合作的话,那么被扣押的几个人恐怕凶多吉少,而且所损失的财物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陕西地界的商贸中断,给商行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小。可一旦合作,同样也具有风险,而且义军那边要的是粮食,朱慎锥手上的粮食的确不少,都是他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不过这些粮食他都有用,一来这两年的气候越发反常,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干旱情况严重,许多地方因为灾情已两年颗粒无收了。

山西的情况比陕西要好些,可却也好不了太多。去年的时候山西也遭遇了旱情,粮食大幅度减产。这场旱情会持续多久谁都无法预料,朱慎锥只记得明末大旱几年导致天下大乱,各地叛乱四起,也就是说这个灾情会持续很久,而在大灾之时,粮食可是能够救命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慎锥好些年前就通过开荒和大量、持续购买粮食以备不需。此外还有草原那边的问题,朱慎锥必须要保证腾格尔部在土默特的地位稳固,大明都遭灾了,更北边的草原自然也跑不了,他眼下只担心粮食不够,哪里还有什么多余的卖给义军呢?

“南边的粮食采购眼下情况如何?”朱慎锥皱眉想了想,开口询问。

“今年的粮价比往年高了四成,而且各地州府通行也不如之前便利,一路打点运粮的成本也超过许多。”亢有福回答道。

默默点头,北方遭灾,粮食紧缺已影响到了南方,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不过粮价再涨,等搞到粮食就没问题。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嘛,粮食再贵能买到也值得。

“他们能出什么价?”突然,朱慎锥问了这么一句。

“来信说比市价高出几倍,具体的倒没说,不过按我估计,以五倍价格卖粮应该没问题。”

“五倍?呵呵。”朱慎锥笑着摇摇头,看来义军的缺粮情况很是严重呀,都肯五倍价格购粮了,不过仅仅五倍的价格购粮朱慎锥并不满意,既然要合作,那么就得获取最大的利益。

“这样,你告诉他们,如果要购粮没有问题,但价格必须是市价的十倍,另外对恒通的人、货承诺必须保证,如能答应,合作也是无妨,如果不行,那就不用再谈了。”

“十倍?”亢有福一愣,他没想到朱慎锥一张嘴就开出这样一个价码来。

“怎么?十倍多么?”朱慎锥笑问:“金银再多只是死物,眼下粮食可是能够救命的玩意,人都要饿死了,在一口吃的面前,别说十倍了,百倍千倍只要拿得出来人也会心甘情愿地双手奉上。”

亢有福瞬间就反应过来了,当即点头:“六爷说的是,是我想岔了,如此,就依六爷订的价码派人去谈?”

“可!”朱慎锥表示同意,不过他提醒了亢有福一句,就是粮食卖多少必须控制好,绝对不能影响到自己的储粮数额,暂时可用从南方采购的粮食中拨出部分和义军进行交易。

此外,赚取到的金银全部继续投入粮食采购中,加大从南方采购粮食的力度,务必保证自己囤积储粮的充裕,这点才是必须的。

亢有福表示明白,借着又商议了些细节,半个时辰后谈完后,亢有福这才起身告辞。

送走了亢有福,朱慎锥凝神思索着,和义军做买卖无非看中的就是义军手中的金银财物罢了,如果不是获利巨大,朱慎锥是绝对不会答应的。此外,朱慎锥这样做也出于他的一分怜悯,毕竟义军大部分都是吃不起饭的老百姓,被迫无奈起事造反,这些老百姓其实也算是可怜人,卖给他们粮食,也算得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了。

不过朱慎锥从来就不会相信义军的底线,前面说了义军大部分都是可怜人,可天下还有一句话就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尤其是义军中领头的更是如此,他们在起事之初或者想法很是朴素,可随着起事成功,实力越来越强,这些人早就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了,人性中的恶的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无遗,许多人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更毫无底线。

就像现在,他们肯花大价钱从自己这里购买粮食,那是因为他们搞不到粮食没办法才这么干的。手里的金银再多,没粮食就无法生存下去,别说朱慎锥开价十倍了,哪怕开再高的价格也只能咬牙买下。

可如果因为这样觉得义军好说话就打错特错,朱慎锥相信一旦义军有能力直接从自己手里夺取粮食的话,他们会毫不迟疑这么干。也许前一天大家还笑嘻嘻的是朋友,后一日义军的头领就能毫不迟疑地看下你的脑袋,然后把你的东西全部收为己有,这样事又不是没有发生过,从这点来说义军是不可信的。

双方合作仅仅只是各得所需,一旦平衡打破,或者一方占据绝对上风的时候,情况就彻底不一样了。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以虎谋皮更为贴切,现在的朱慎锥看中的是对方手中的财物,而对方看重的是恒通能够弄来粮食的渠道和能力,所以这种合作根本不可能长久。

不过从一开始朱慎锥就没想过和义军长期合作,就算合作也是短时间合作而已。

义军说白了就是一股流寇,他们根本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到处流窜破坏力极强,又不从事生产,很难成气候。所以义军对恒通的承诺根本就没太多意义,短时间的合作也就罢了,长久合作根本就没这个基础。

当然,朱慎锥也不是绵羊,他有着足够的底气,就算义军翻脸,哪怕暂时吃了一点亏,朱慎锥也有能力把这个亏再讨回来。

其实除去亢有福所说的原因外,朱慎锥之所以同意和义军交易还有另一层打算。

这层打算他没有告诉亢有福,虽然亢有福是朱慎锥的亲信,更是帮他执掌恒通的大掌柜,不过对于手下人的使用朱慎锥是泾渭分明的,亢有福负责的仅仅只是大明这边的恒通业务,并不负责其他。

就连草原的贸易虽然最初亢有福有过接触,可随着朱慎锥在草原的根基稳固后就把恒通和草原贸易一分为二,从而把草原那边的事从恒通主体中剥离了出来,亢有福就很少接触草原那边了,单独交由其他人负责。

也就是说,恒通现在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大明,一部分在蒙古。

大明这边是亢有福为主导,蒙古那边交由别人负责。

大明的恒通是主体,蒙古那边是分支,可分支却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亢有福除去协助外不直接对蒙古那边进行管理,所以许多其他事亢有福并不清楚,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加强恒通从上至下的管理结构,也是一种用人的技巧,更能确保朱慎锥对恒通的绝对掌控。

“王嘉胤?高迎祥?宁乡?石楼?”

思索着这两人的名字,又想到了亢有福所说的话,朱慎锥突然间笑了起来。

这两股义军现在闹的山西西边很是凶猛,而且现在义军又要和恒通合作,正希望通过恒通用金银来换粮食,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这件事如果做好了,朱慎锥或者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做另一件事,而这另一件事是他早就想做却一直都没做成的。

眼中精光顿时一闪,朱慎锥很快就下定了决心,他当即喊来仆人,让老仆去请一个人过府,老仆应声匆匆而去,不到一个时辰后,朱求杞就到了府中。

几年过去,朱求杞早就不是当年的落魄样,现在的朱求杞在宗室中也算得上一号人物了。

跟着朱慎锥,朱敏沣、朱敏汌和朱求杞这叔侄三人已有了不小的产业,其中仅仅是靠着恒通的采买和贸易中分一杯羹,就让他们身价大增。

日子好过,家产也丰厚了起来,这叔侄三人对朱慎锥的感激自然不用多言,他们三人早就对朱慎锥惟命是从,是朱慎锥在平阳宗室中的铁杆,也是能够信任的。

不过相比朱敏沣和朱敏汌两兄弟,朱求杞的胆子要更大些,而且朱求杞这人很是聪明,这些年来隐隐已察觉到了朱慎锥的一些事,但他从来没对外人说过半句,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没告诉过,一直把这些藏着心底,有几次还在朱慎锥面前暗中表示自己愿意跟着朱慎锥“干大事”,哪怕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