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五百二十六章 义军的橄榄枝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五百二十六章 义军的橄榄枝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慎锥在赵屋岭呆了几日后就去了羊头山,随后从羊头山一路返回平阳府。

家人如今都已安置在潞州卫,平阳府的家中也就一个老仆留守,回到家中显得有些空荡,不过朱慎锥也没在意,他这一次回平阳府一来是因为自己宗室身份时不时需要在平阳府露个面,二来平阳府也是恒通商行总行的所在地,恒通商行对自己很是重要。

堂屋中,朱慎锥坐在主位,下首坐着的是亢有福。

这么些年过去,亢有福早就不是当年做豆腐卖豆腐的小伙计了,如今的恒通商行不仅在山西,就算是在直隶、河南、山东、湖北等地也颇有名气,三十出头的亢有福举手投足之间一副豪商大商的气度,再加上这些年身材又胖了不少,哪里还有早年小伙子的那番模样?

可在朱慎锥面前,亢有福却和在外判若两人,在下首坐得笔直,脸上堆着笑,摆出一副聆听的架势。亢有福心里很清楚,自己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亢家能成为山西的巨商,关键是找了一个好东家,而这个东家就是朱慎锥。

朱慎锥翻阅着手上的账本,随口问着,耳中听着亢有福的回答,心里却在琢磨着其他事。

亢有福的确是一个难得的经商人才,虽然恒通的快速发展和自己的扶持脱不了关系,但亢有福的商业能力也是重要一点,如果没有亢有福这样的商业天才打理恒通,哪怕有机会和背景,恒通也做不到如今的规模,而现在的恒通在整个山西可谓举足轻重,尤其是恒通票行这两年的高速发展,更让恒通已超越了许多历经百年的老牌晋商。

“京师的票号眼下准备的如何了?”等亢有福说完这大半年的商行经营,朱慎锥微微点头,开口询问了这么一句。

“回六爷,之前京师被围,京师票号之事耽搁了下来,不过前些日已另派人去了京师,重启京师票号一事。此外,张先生那边也做了安排,想来用不了多久京师票号就能顺利开业。”

“这个事要抓紧,越快越好!”朱慎锥特意叮嘱了一句。

亢有福连忙称是,恒通在山西的票号这两年已铺开,随着票号的业务展开,给恒通带来了巨大好处,其中仅仅吸储放贷方面,就让商行获利颇多,此外通过票号业务恒通还把商贸的触角不断伸了出去,眼下已不仅是山西一地,周边省份都已设置了分行。

至于京师票号,这个事一年前恒通就在做准备了。山西离直隶不算远,而京师又是天下首善之地,作为一个买卖人自然是不可能忽略京师这个地方的。

况且京师有钱人可不少,大明勋贵、宫中宦官、朝廷官员,还有商人、富户等等,哪怕就算是京师的老百姓,也要比其他省份的普通人强上许多。

如京师的票号能够设置完成,一旦开业对恒通是有极大好处的。这点不光是朱慎锥看得明白,亢有福心里也清楚。如果没有之前皇太极入长城攻击京师的事发生,恒通在京师的票号早就成了,现在耽搁了这么久,已经有些晚了。

说完京师票号的事,亢有福主动向朱慎锥提到了一件事,那就是眼下山西的情况有些不稳。

就在皇太极攻入长城那段时间,陕西的反贼王嘉胤等一伙人又一次东渡黄河从陕西进入了山西地界,在吕梁一代闹的很凶。

因为勤王缘故,山西这边暂时没办法调动大规模军队进行围剿,只能依靠地方解决反贼的问题。可王嘉胤这伙人在经过一年的修整后这一次进入山西的队伍实力不弱,一时间不仅和官军打得有来又回,还占了几处地方。

眼下,王嘉胤已经拿下了宁乡,号称闯王的高迎祥也占据了石楼,双方一南一北互为犄角,声势浩大。

前些日子,因为王嘉胤等人的缘故,再加上山西军在京师哗变后逃回来的那些军户被朝廷缉拿问罪,不少人为了避祸直接就往西边去了,不是投了王嘉胤就是投了高迎祥,这更让反贼的实力得到了扩充。

由于反贼的缘故,给恒通商行的商贸带了些许麻烦,恒通商行在当地的分行已下令直接撤了回来,通往陕西的商路也暂时断绝。

“眼下陕西那边的买卖只能暂时停了,如果朝廷不能尽快平定这些反贼的话,初步算下来商行今年要损失近万两收益,再加上撤回分行的那些,损失就更大了。”亢有福叹声说道。

“钱财乃身外之物,那边的人现在如何?没事吧?”

“烦劳六爷关心,人没事,大部分都回来了,留下来的也安然无恙。”

朱慎锥眉毛顿时一挑,笑问:“你说这些不仅只是分行撤回的事吧?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不必有顾虑。”

亢有福顿时笑了起来,拍着马屁道:“我就知道瞒不过六爷您,您是这个!”说着,还伸出了大拇指。

亢有福接着道:“反贼当时来的迅猛,虽提前得到了消息我让分行撤回,可还是有些人没能及时跑回来,陷在了那边。原本以为陷进去的人凶多吉少了,可后来您猜怎么着?”

说着,亢有福朝门口方向撇了一眼,这才低声道:“这些反贼进了城后抄了官府、富户、店铺等,我们恒通自然也在其中,可损失了财物之后,未能走掉的人事后又被反贼找了去,本以为反贼是要拿他们的人头示威,谁想反贼居然开口要和恒通做买卖,分行的人得知后不敢擅自做主,只能书信来请示,前几日我刚接到来信,正打算报于六爷您呢。”

说着话,亢有福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上,朱慎锥接过后打开看。

信中的内容和亢有福说的一致,无非就是说明了被陷后的情况,包括反贼(义军)那边要求和恒通合作的意向。

这个结果倒是有些让人意外,不过仔细想来也是正常,反贼虽然是反贼,可反贼同样也是人,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一个脑袋两个眼睛,再加上一张嘴,也是要恰饭的。

之所以造反,就是因为恰不了饭,饿肚子无奈才起事。现在已经有了气候,也拉起了队伍,可这么多人光靠着掠夺是不可能的。

人越多,地盘越大,实力也越强,可恰饭的嘴巴也是如此。抢到的财物和粮食,后者可以用得一时却用不了一世,米粮这玩意吃完就没了,要再有只能继续去抢,但现在这个情况这些反贼远没到横扫天下的程度,大明的官兵战斗力远超他们这些乌合之众,要想在官兵嘴里夺食可不容易。

至于财物这些,除去赏赐给下面兄弟们的,当头领的手中留了不少。可金银珠宝虽然是好东西,但不能换成粮食就是死物。

王嘉胤、高迎祥这些人不是普通的流寇,他们都是有本事的人,要不然也不会造反后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之前王嘉胤等人之所以两次进攻山西,冒险渡过黄河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在陕西玩的腻了跑山西来转转?当然不是了。

之所以跑来山西那是因为陕西连年天灾再加上朝廷赋税横征,老百姓自己都活不下去了,整个陕西除去寥寥无几的几个地方还好些,大部分区域粮食紧缺问题非常严重,如果继续在陕西呆着他们根本就养不活手下的弟兄,更不用谈什么壮大发展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嘉胤等人唯一的目标就是从陕西进入山西,相对较富裕的山西才有让他们继续生存发展的可能。而如今拿下了宁乡和石楼后,其实力更进一步,但手上的人多了后,粮食就成了更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用手中无用的金银去换取粮食是最好不过的办法,而恒通商行在山西名气不小,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首选的合作对象。

在得知打下来的地盘上有着恒通的分行,还抓到了恒通分行的掌柜和伙计后,王嘉胤和高迎祥等人就打起了恒通的主意,非但没有杀恒通的人,还客客气气把人给请来,送还了被抢掠的部分物资以表示态度,同时提出了愿意用手中的金银从恒通这里购买粮食,以供其用。

为了表达诚意,他们还承诺只要恒通愿意合作,义军不仅能以高出市价几倍的价格来收购粮食,还保证恒通商行在义军掌控地区的绝对安全。只要恒通方面点头,以后恒通的旗号在义军那边通行无阻,哪怕以后义军打下其他地盘,都不会对恒通有任何影响。

不得不说,这个建议实在优厚,亢有福接到来信后就动了心。战争虽然残酷,可战争带来杀戮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利益,其他的不说,仅仅是义军一路过来攻城掠地抢夺到的财物就不是小数,假如能付出些许粮食的代价,从义军手里把这些财物弄来的话,这对于恒通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亢有福是一个商人,既然是商人利益就是第一位的。而且他觉得这个买卖就算自己不做也会有人去做,何必让别人吃了这块肥肉呢?再加上眼下义军声势浩大,已经截断了山西通往陕西的道路,让恒通在陕西的业务直接停滞,损失不小。

假如能通过这个合作再一次打通陕西那边的道路,恒通不仅能弥补之前的损失,还能借着这个机会进一步壮大起来,这是一件好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