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后金的变化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三百八十八章 后金的变化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去排除异己安插自己人,彻底掌控后金权利外,后金现在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生存的问题。

孙承宗的围困战术早在努尔哈赤时代就取得显著效果,长期的经济和军事封锁让后金上下苦不堪言,尤其是前者的缘故,后金的日子越发不好过,后金始终无法突破明军在辽东的封锁,就算发动战争也打不破明军的城池。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掠夺生存的后金再这么下去就要给活活困死了,努尔哈赤之所以在元月发动宁远之战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虽说没能打下宁远,可却打下了觉华岛,靠着从觉华岛掠夺而来的大量物资后金暂时缓解了生存面临的困局,可皇太极却清醒的知道目前的缓解只是一时的,随着这些物资消耗殆尽,后金很快又会继续面临这个问题。

相比只知道打仗和杀人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就聪明多了,而且他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更广些。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自给,一个是从外部想办法。

首先是自给,其实在努尔哈赤时代后金就掠夺了不少辽东军民,用他们作为奴隶进行生产,包衣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但努尔哈赤并不重视这些,在他眼里军事才是第一位的,用明人来进行生产,除去一些手工作业者的匠人外,普通百姓活的简直不如牛马,甚至努尔哈赤还做出了一个残酷的决定,对于没有生存能力的明人直接展开屠杀,用解决拖累人口问题来维持八旗生存,这样后金根本不从事生产的八旗这才会在大明封锁的情况下继续生存下去。

登上汗位后,比努尔哈赤更清醒的皇太极知道后金不能再这样下去,如此野蛮的统治是没有前途的,女真人也不可能靠着这些手段真正赢得天下。

何况,对于人丁严重不足的后金方面来说,就算普通是包衣也是人啊,这些人白白消耗掉未免太可惜了,让他们好好耕作,从事生产,从而为后金创造资源和财富不更好么?

就这样,皇太极开始在后金内进行改变,适当地放松了对包衣的剥削和限制,提拔了一些较早投靠后金的明人,让他们的身份从奴隶转为官员,同时限制随意屠杀的现象,此外还在八旗的基础上着手准备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旗,把这些人直接归于自己治下,从而脱离最初的那种野蛮。

皇太极估算过,如果这些人能够在辽东好好耕作,至少能解决一部分后金的粮食问题,这就可以缓解后金所面临的困难。

但这种做法不是马上可以有效果的,地里的粮食也不是说种就能种出来,就算现在皇太极开始推行这个政策,要有成效起码而已是两年以后的事了,而这一段时间内后金依旧会面临问题,所以皇太极就把目光投向了外部。

外部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大明。

对于大明的富庶皇太极比任何人都清楚,后金虽然强大,可要和大明相比依旧相差甚远,以后金目前的实力哪怕再在战场上赢几次依旧不是大明的对手。

大明广阔的疆域和无尽的人口,是大明能够一直在辽东战场坚持的基础,对于大明皇太极心中是羡慕之极,他甚至想过假如自己是大明皇帝的话,哪里会有那么多的麻烦和问题,早就君临天下无人能敌了,更不会因为面前这些问题而烦恼。

后金缺乏物资,但物资对于大明来说根本不缺。从大明获得物资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而且大明那边虽然一直对后金进行封锁,但为了金银私下走私的人也是不少,其中就有袁崇焕的弟弟袁崇煜和几家晋商。

眼下袁崇焕主动来接触自己,并且提出议和的建议,这让皇太极看到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打破明军对后金封锁的机会,既然准备议和,那么私下的走私就可以进一步放松了,更何况辽东最大的商人就是袁崇煜,这可是袁崇焕的亲弟弟,在同袁崇煜接触后皇太极更确定了这个家伙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只要有钱赚他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在接触的过程中,皇太极私下告诉袁崇煜,只要他能向后金运输大量物资,尤其包括粮食、药品等,必然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而且希望袁崇煜能给他哥哥袁崇焕带话,既然双方和谈就要拿出诚意来,这个诚意就是大明向后金给与一定的物资支持,如果没有这些表示大明根本就没和谈的想法,他虽然是后金大汗,却也无法和下面人交代。

这一手是否可以奏效皇太极还不确定,但不管怎么说有枣没枣打三竿,万一成了呢?再说了,哪怕袁崇焕不给自己粮食,袁崇煜的走私也能弥补一二啊,再加上皇太极很是大方地给了袁崇焕丰厚的礼物,这些礼物的价值可是不低。

但在皇太极看来,这些礼物就算值得不少可毕竟都是死物,无论是东珠、貂皮、还是人参,这些东西虽好却不当吃不当喝的,对于皇太极来说根本就没什么用。

给出这些死物,把它们变成实实在在的粮食和药品,这才是皇太极真正需要的东西。此外,用这些财物来麻痹和引诱对方,让大明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从而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这也是皇太极想要达到的目的。

除去大明外,还有蒙古部和索伦部。

在努尔哈赤时代,后金就和蒙古各部多有交战,并且通过拉拢和联姻等手段使得不少蒙古部落投靠了后金,又或则和后金形成了联盟。

既然从大明这边军事无法暂时突破,那么从蒙古草原突破也是一样。皇太极打算先腾出手来征服蒙古,联合已经投靠自己的蒙古部落和联盟亲近自己的蒙古人对付林丹汗。

只要打垮了林丹汗,后金的势力就能直接从辽东进入蒙古草原,一旦占据了察哈尔,后金对大明的在军事上就等于打破了封锁,同时也能利用蒙古草原的资源反哺后金,从而壮大自身。

蒙古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索伦部。索伦部在后金的北方,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索伦部是由鄂温克、达斡尔和鄂伦春三个民族组成,遂称之为索伦三族,也称索伦三部。

索伦部擅长狩猎、骑射和战争,其个人战斗力非常强悍,皇太极在当四贝勒的时候就对索伦部眼馋的很,他早就想收复索伦部了,一旦索伦部归其所有,那么后金的战斗力就能大增,依靠强悍的索伦部为先锋,对付蒙古人包括大明就多了几分把握。

在继承汗位后,皇太极就派人去索伦部招降,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希望索伦部能加入后金。可索伦部的头领博穆博果尔却是一个颇有头脑的人,他很清楚索伦部虽然能打,却不是后金的对手,如果直接和后金翻脸,恐怕会给部落引来灾难。

可一旦索伦部投入后金,那么皇太极必然会用索伦部作为后金的战争机器,这样也会导致索伦部成为后金在战争中的消耗品。

博穆博果尔左右为难,他只能暂时表示臣服,向后金送上贡品,却对索伦部合并入后金暂不表态,意图用这个方式维持现状。

可惜博穆博果尔没想到皇太极根本不在意所谓的臣服,他真正要的是吞并索伦部。不过眼下皇太极刚坐上汗位,暂时还不便马上起兵攻打索伦部,所以皇太极考虑之下暂时接受了博穆博果尔的进贡,先稳住博穆博果尔,再徐徐图之。

谋划完后,皇太极在登上汗位后没多久就正式改大金为“大清”并且改女真为“满洲”,同时抛弃之前的汗位,直接称帝。

皇太极称帝后,消息传到袁崇焕那边,正打算继续和皇太极谈判的袁崇焕顿时一愣,不由得恼怒异常。

你后金之前要谈判说的好好的,怎么谈判还没谈呢就建国称帝了?这不是耍老子么?袁崇焕愤怒之余派人去交涉,提出皇太极称帝的问题,可很快皇太极那边就来了回复,皇太极告诉袁崇焕他称帝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为了自己政权稳固没办法才做的,你们大明要谈判,可一直拿不出诚意来,他刚继位汗位没坐稳呢,内部反对谈判的人不少,他就算是大汗也压不住啊。

没办法,皇太极只好称帝,用这方式来缓解内部矛盾。再说了,所谓的称帝只是自己内部的称呼罢了,是给他们女真人自己看的,不是要挑衅大明。只要大明给与一定的诚意,等和谈完成,他就会自去帝号,这个他以信誉保证,绝对遵守承诺。

听了皇太极信誓旦旦的这番话,袁崇焕心里的气也消了大半,转头就替皇太极给天启皇帝解释了起来。同时还为了给出一定的承诺,袁崇焕更私下调集了一大批粮食主动送给了皇太极,用实际行动表示大明和谈的诚意。

(双倍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