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三百七十二章 利益团体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三百七十二章 利益团体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崇焕?”

“正是袁崇焕!”

朱慎锥神色凝重,他怎么都没想到会从周安民口中听到袁崇焕的名字。

过完年,周安民正式移交了边贸事宜,把威远卫的工作交给了田尔耕的人,却没有回平顺,而是去了太原锦衣卫衙门任职。

就此,威远卫由田尔耕的人来负责,周安民再不插手此事,不过虽然周安民人离开了威远卫,但实际上威远卫周安民还有几分话语权的,毕竟边贸一事从开始就是周安民在负责,上上下下的人全是周安民安排的,再加上草原那边也是自己这边的人,此外还有亢有福在负责细节,从这点来说哪怕周安民不再管这事,依旧有影响力。

但周安民还是很爽快地把边贸一事给交了出来,去了太原继续当他的锦衣卫千户。为了弥补他从威远卫离开,田尔耕也给了他好处,这个好处就是给了周安民指挥佥事的加衔,同时还把整个山西千户所全都交给了周安民管辖。

这也算是一个利益交换吧,双方心知肚明。所以周安民走后,威远卫的边贸还是继续进行着,表面上和原来没什么区别,可实际上在换了人后,多多少少是有影响的,对这种情况周安民自然心里清楚,而朱慎锥也是明白。

边贸还能合作多久,这个谁都不知晓。不过在这两年里通过边贸朱慎锥已经拿到了不少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些东西除去边贸获得的巨大利益外,就是以边贸为由在商业上的高速发展了。

边贸开前,恒通商行虽在山西小有名气,可相比山西的豪商大贾而言还是相差甚远。但边贸之后,随着亢有福配合周安民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操作,恒通商行快速膨胀起来,通过一系列拉拢、联合、打压等各手段,现在的恒通已不同往日,不仅是山西数一数二的大商行,还把触角伸到了外省各地,同时又在各地开设了钱庄、票号,恒通的钱票已成了硬通货,不仅在大明商界能够顺利流通,就算在草原上,恒通的钱票同样可以当银子花。

可在扩张的同时,恒通商行也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山西一地,和恒通不对付的商业竞争对手不少。

其中领头的就是周浦张家和静升王家,这两家在山西商界地位崇高,再加其祖上身份贵重,一直都是山西商界的楚翘。

在恒通联合山西各商行,意图形成联盟的时候,这两家反对的态度是最坚决的。一来他们看不起突然冒出来的恒通,二来恒通的崛起也威胁到了他们在商界的地位。所谓同行是冤家,张家和王家可不愿意看到恒通崛起后取代自己的地位,从而和恒通的关系很差。

此外还有一家,那就是一直唯张家和王家马首是瞻的介休范家。相比张家和王家的态度,范家就看起来圆滑些,虽说范家同样对恒通不感冒,却没有直接表示反对,可从后期的调查来看,范家的小动作不断,更听说张家和王家之所以反对恒通联合,范家起了不少作用,看起来范家着实阴险。

由于之前出过事,当年的幕后黑手一直没有找到,朱慎锥也一直怀疑那事的背后有人搞鬼,更把目标放到了山西商界之中。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朱慎锥一直都没放弃查找真相,甚至还利用手段打击了几个疑似可能的目标,可最终的结果却告诉朱慎锥,这些人并非当年的罪魁祸首。

一来二去,朱慎锥渐渐把目标转移到了张家和王家身上,因为无论从实力还是其他方面来看,他们出手的可能性更大些。可随着调查的继续,朱慎锥又否定了这一点,虽然张家和王家同恒通不对付,但以对方的底蕴和背景还不屑于干出那种事来,哪怕现在因为理念的原因在商场上和恒通争夺资源,张家和王家的手段也只是体现在商业上面,并没有私下使阴招。

如此,朱慎锥虽然没有完全打消对他们的怀疑,可也减少了怀疑这两家的程度。相反介休范家却渐渐浮出水面,让朱慎锥把目光转移到了他们身上。

去年的时候,朱慎锥就让人开始调查关于介休范家的情况,现在周安民这边终于有了消息,但这个消息却让朱慎锥很是惊讶。

他怎么都没想到,介休范家居然会和袁崇焕有关系,他们是怎么勾搭在一起的?范家在山西,袁崇焕在辽东,而且袁崇焕一直都是宁远的主将,前不久刚刚打了一场所谓的宁远大捷,正炙手可热呢,这是怎么回事?

“袁崇焕有个弟弟叫袁崇煜,你可听说过?”周安民问道。

朱慎锥摇摇头,这个名字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呢。当即周安民给朱慎锥仔细解释其中的关系,袁崇焕家是兄弟三人,其中一人已经去世,只剩下袁崇焕和袁崇煜两人。

袁崇煜年龄最小,和哥哥袁崇焕相比袁崇煜并不是读书的种子,别说科举了,就连秀才都不是。相比哥哥读书走仕途,袁崇煜更热衷于做买卖,在老家的时候袁崇煜就是一个小商人,等到了袁崇焕去了辽东,很快在辽东被孙承宗看重,并委以重任后,袁崇煜就从老家跑去辽东投奔了哥哥袁崇焕,借着袁崇焕手中的权利再加辽东复杂的政局做起了买卖。

短短几年时间,袁崇煜就从一个小商人成为了辽东地方的豪商,他一开始做的是私盐贩卖和辽东的物资贸易。前者倒和朱慎锥当初操作差不多,不过袁崇煜的私盐贩卖规模可大得多了,背靠着袁崇焕,袁崇煜走私起来肆无忌惮,更从山东、山西两地和其他商家联手,利用军方直接垄断了辽东盐路,短时间内获得了巨量的财富。

至于辽东物资贸易同样也是如此,因为孙承宗对后金建奴的经济封锁导致辽东的物资急缺,同样也使得辽东的粮食等日常物资的价格急剧上升。

这就给了袁崇煜赚大钱的机会,袁崇煜和他伙伴私下运输了大量物资进行走私,从其中获利巨大,而他的合作伙伴中最重要的一家就是介休范家。

“据查,袁崇煜有四成私盐,五成以上的物资都是介休范家提供的,这些物资中不仅包括粮食、布匹、茶叶等,甚至还有生铁、火药这些东西,而销售大部分全运去了后金建奴那边……。”周安民凝神说道。

“混蛋!”朱慎锥抬手重重一拍,忍不住就骂出了声。

这是资敌啊!辽东战场是大明眼下最要紧之地,自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在辽东屡战屡败,就连大名鼎鼎的熊廷弼之死也和辽东战场有关,自孙承宗担任蓟辽督师以来,大明耗资千万,在辽东对后金建奴进行全面封锁,以守为攻这才稳住了辽东局势。

可谁能想到,上面封锁,下面却在走私,而走私最大的实际人和获利者却是驻守前线,被称为“国之柱石”的主将的弟弟?这简直是讽刺之极。

难道袁崇煜的所为他袁崇焕不知道么?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袁崇焕的默许甚至扶持,仅仅凭袁崇煜这个身无官职的商人就能干出这样的事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说不定袁崇煜就是袁崇焕的白手套,一切都是出自袁崇焕的授意。袁崇焕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这样的事居然也干得出来?他究竟想干嘛?

“袁崇煜除和范家合作外,辽东将门中也在其中,袁崇煜能在辽东如鱼得水,祖家和吴家出力不少。其实辽东走私一直以来都有,早在老奴起兵之前,辽东将门就在干这种买卖,如今所为并不算稀奇。”

“走私和走私也有区别,比如皮岛的毛文龙那边走私更为猖獗,但相比袁崇煜,毛文龙走私却略有底线,至少毛文龙不会把货物卖给后金建奴,而是往朝鲜、日本两地走私从而获利。”

“这种情况杜绝是不可能的,我大明军方的弊端想来你也清楚,军中拖饷欠饷比比皆是,朝廷根本不可能拿出足够的饷银,边军要有战斗力,养家丁不可避免,而养家丁就要手上有银子。”

“没了银子,手下军队连饭都吃不饱,更何谈打仗?尤其是皮岛毛文龙那边,朝廷给毛文龙的军饷定额一年是三十万,其中还不包括本色折色,真正落到毛文龙手中的更少。”

“眼下皮岛军民近五十万人,一年三十万的军饷哪怕是足饷,平摊在一个人头上连一两银子都不到,如此毛文龙不走私怎么能养活这么多人?不过皮岛的情况和袁崇焕不同,袁崇焕的饷银可是十足的,而且他手下也没这么多军民,仅以宁远一地计算,充其量不过万人而已。”

周安民的话说的明明白白,从他的态度来看他对袁崇焕也是极度不满,就像他说的那样,走私这种情况杜绝不了,这有着许多原因,尤其是作为边军将领根本没一个干净的,要说从不沾走私根本就不可能。

要知道朱慎锥就是贩卖私盐出身,成立恒通后又带着商队北上通过和蒙古人走私贸易,这才一步步做到了今天的规模。朱慎锥从贩卖私盐开始到如今,周安民在其中帮助甚大,可以说没有周安民当初的出力,也不会有现在的恒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