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三百七十章 气死偶了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三百七十章 气死偶了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宁远之战结束,消息传到京师后,原本对防守宁远根本就不抱什么希望的大明朝廷瞬间为之欢呼,就连觉华岛之战惨败的消息也掩盖不住宁远之战胜利带来的喜悦。

毕竟,这是自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和后金正面交战中的第一次胜利,此战被朝中称为“宁远大捷”,天启皇帝更是称此战“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而作为驻守宁远的袁崇焕也就此一战声名大噪。

正当袁崇焕在宁远沾沾自喜,以为凭借守住宁远的功劳足以让自己接替辽东巡抚,甚至代替高第成为辽东经略或者蓟辽督师之职时,这时候朝廷的嘉奖也到了。

袁崇焕带着将领摆好香案,迎接圣旨,可当圣旨宣读完毕后,袁崇焕原本兴奋的表情却没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愤怒和不甘。

接完圣旨,袁崇焕设宴招待天使,强颜欢笑陪同后没一会儿就以自己身体不适为由提前退席。

等回到府中,袁崇焕坐着脸色难看之极,许久,突然抬手抓起一边的茶盏就狠狠砸在地上,破口大骂“掉那妈!”

瓷片破碎之声让外面的人吓了一跳,急忙进来看什么情况,可还没等脚迈进门呢,袁崇焕骂娘声又传了过来,吓得亲随赶紧缩了回去,掩上门,更躲得远远的。

“掉那妈!气死老子了!”

袁崇焕嘴里脏话不断,根本就没半点朝廷大员的模样,更不像一个读书人,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袁崇焕是一个街头混混呢。

一连砸了好几个茶盏,更骂了足足一刻钟,袁崇焕这才气呼呼地重新坐了回去。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守住宁远,立下如此功劳,原本以为辽东巡抚到手是再稳不过的了,可朝廷居然没有把辽东巡抚这个职务给他,只是给了他一个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衔的奖励。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的官职,更不用说一个加衔了,自己立下如此功劳只给了这么一个加衔,这不是糊弄自己么?

要知道袁崇焕现在可是兵备道,这个官职本就是正四品,也就是说自己冒了如此风险,打了一场硬仗,立下这样大的功劳居然没有升官,只给了他一个和本官职一样的加衔,这不是欺负人是什么?

越想越气,越想越气!

袁崇焕本以为这一次辽东巡抚是铁板钉钉的,更何况之前魏忠贤还给他承诺过,可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让袁崇焕气得差一点要吐血。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掉那妈!这不是埋汰人么?谁稀罕这玩意?把自己当猴耍?难不成老子脑门上贴着“傻瓜”二字?

实在是忍不下这口气,失落再加愤怒的袁崇焕第二天就上书朝廷,说自己身体不好,个人才能不够,无法再担任现在的职务,更不适合驻守宁远的重任。希望朝廷看在自己功劳份上,让自己辞官休养,等养好了身体再为朝廷效命等等。

写完奏折,袁崇焕就让人加急送去京师,随后他直接把手上的工作全交给了下属去处置,而袁崇焕本人以养病为由足不出府,直接撂挑子了。

“这个兔崽子,这是在埋怨老夫嘛。”奏折送到京师,很快就到了魏忠贤的手里,当魏忠贤听人念完袁崇焕的奏折后,当即就笑骂了出声。

“魏公,宁远大捷袁崇焕功劳不小,以此战功仅给一个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加衔的确过了些,年轻人心高气傲,有点情绪倒也算是常理。”顾秉谦在一旁笑着说道。

顾秉谦如今是内阁首辅,万历朝时候,顾秉谦就是礼部右侍郎了,天启皇帝登基后,顾秉谦先任户部左侍郎,后又升任礼部尚书。

顾秉谦在朝中也算是老资格,论年龄要比魏忠贤还大了个十来岁,天启继位后,顾秉谦很快就看到了魏忠贤崛起的权势,主动向魏忠贤靠拢。

因为他的年龄大,官职高,并没有和田尔耕等人那样拜魏忠贤为义父,不过顾秉谦的脸皮够厚,他直接找到魏忠贤说,自己虽然不能效仿田尔耕等人,但可以让自己的儿子拜魏忠贤为干爷爷,这样一来从顾秉谦的儿子论起,魏忠贤就成了顾秉谦的长辈,也算是曲线救国的操作了。

有了这么一层关系,顾秉谦很快就成了魏忠贤阉党的中坚,之后又在对付杨涟等人案中顾秉谦起了关键作用,这让魏忠贤更是对他看重。

叶向高去职后,首辅由次辅韩爌接替,可韩爌干了没多久就被朱国桢取代,接着魏忠贤又以迅疾的速度搞掉了朱国桢,直接就让原本在内阁中排名第四的顾秉谦坐上了首辅之位。

大明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不是相位却同相位相差无几,当年张居正更是权势滔天,就连皇帝说打就打说骂就骂,自为摄而非相也,足以证明首辅的地位和权利。

可如今内阁已落到了魏忠贤的手里,首辅顾秉谦实际上就是魏忠贤的干儿子,堂堂内阁首辅居然对一个太监惟命是从,也算是大明开国以来从未过的奇事了。

袁崇焕的这份奏折就是顾秉谦给魏忠贤送来的,话说对袁崇焕的论功完全是魏忠贤的意思。

实际上顾秉谦自己也觉得魏忠贤这样安排有些不妥,毕竟袁崇焕刚立了大功,宁远大捷是大明和后金交战以来明军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击败后金军队所取得的胜利,而且此次大捷不仅让满朝上下欢喜鼓舞,更让天启皇帝高兴不已,甚至还说出了“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的话。

如此评价,给袁崇焕升官,让他接任辽东巡抚是顺理成章的。而且说起来袁崇焕也是自己人,早就投靠了魏忠贤,再加上魏忠贤之前的许诺,现在不就是兑现承诺的时候么?

可谁都没想到魏忠贤非但没有兑现承诺,反而刻意压了袁崇焕的功劳,如此大功仅仅给了他一个正四品的加衔。如此,袁崇焕闹情绪也是很正常的事,这个事要放到其他人身上恐怕也会心中不服从而心生埋怨。

“怎么?你觉得如此过了?”听着顾秉谦的话,魏忠贤反问道。

“魏公如此安排自有道理,只是下官愚钝,或未能领会魏公深意。”顾秉谦连忙改口,赔笑着说道。

“哼!”魏忠贤冷哼道:“宁远之战袁崇焕虽然有功,可同样也有大过。既然袁崇焕能提前在宁远设防,清壁坚野,那为何不提前考虑觉华岛的防御?要知道觉华岛离宁远只有三十里,两地快马仅一个时辰而已,如袁崇焕早一步考虑到觉华岛安危,提前做好准备,何来后来之事?”

“觉华岛一战,我大明损失惨重,岛上军民被后金建奴屠杀一万有余,粮草辎重损失殆尽,此战袁崇焕虽非觉华岛主将,可却同他脱不了关系,其责无论都有几分。”

“宁远大捷,同觉华岛惨败相比,只是功过相抵,或功略大于过罢了。朝廷并没追究袁崇焕的责任,反而给了他右佥都御史的加衔,可袁崇焕非但不思其过,反而觉得论功太少,还弄了这么个破玩意上书朝廷?他想干嘛?”

伸手在袁崇焕的奏书上重重点了点,魏忠贤很不高兴道:“持功而骄,以此要挟朝廷?难不成大明就缺了他袁崇焕一个人就要亡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人才济济,能臣良将无数,多他一个袁崇焕不多,少他一个袁崇焕不少。如袁崇焕真忠心朝廷,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自然不会做这样的事。现在做出如此举动,着实令咱家失望,此人不堪一用。”

顾秉谦连连点头称是,眼珠子一转就对魏忠贤道:“袁崇焕此人气量过小,的确有些不堪,眼下还以辞官要挟朝廷,实不是君子所为。依下官的看法,以内阁名义行文训斥袁崇焕一番?”

“不必!”魏忠贤摆手道:“一个小小的兵备道如此大言不惭,内阁出面实在不妥。”

“那么让兵部……?”顾秉谦继续询问。

魏忠贤还是摇头:“这个事不用管,先放在一旁晾着再说,袁崇焕毕竟还有几分才能,如能及时醒悟过来还是可以一用,假如他要一条道走到黑,就怪不得别人了,到时候就如他的意,让他回乡去吧。”

“下官明白。”顾秉谦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连连点头。

魏忠贤和顾秉谦交代完袁崇焕的事后,就再也不提袁崇焕,反而和他商议起其他事来,等商量完后顾秉谦这才起身告辞,回了内阁,等顾秉谦走后,魏忠贤的目光再一次落到了摆在一旁的那份袁崇焕的奏折,心中冷笑一声。

直到今日,魏忠贤这才明白当初为什么天启皇帝瞧不上袁崇焕了,作为一个臣子袁崇焕虽有几分才干,可他的缺点也太过明显,头脑冲动,好大喜功,更重要的是对权利的太过热衷,还有许多时候摆不清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袁崇焕的毛病所在。

这一次没有直接升袁崇焕的官,实际上是魏忠贤刻意所为,他的目的是要看看袁崇焕的反应,可现在袁崇焕的反应让他很是失望,更确信了天启皇帝对袁崇焕的评价,可在魏忠贤心中还是给了袁崇焕一个补救的机会,接下来就看袁崇焕怎么做了,如果他还不识相,知错改过的话,那么魏忠贤不得不放弃自己好不容易选定的人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