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三百三十七章 五年平辽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三百三十七章 五年平辽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晃又好几日过去,袁崇焕终于等到了第三道诏书,这一次诏书中还是决绝了袁崇焕要回乡丁忧,并且要求袁崇焕立即启程,先去一趟京师面见皇帝,随后再由京师返回辽东前线。

接到这道诏书后,袁崇焕是大哭一场,哭完后朝着家乡方向磕头行礼,以示作为人子忠孝不能两全,眼下国事为重,实在无法回乡守孝。接着,挑选了两个老仆替自己回乡祭祀先父,以表自己的无奈。

做完这些,袁崇焕的风寒也好的差不多了,他第二日就让弟弟袁崇煜先自己一步带人返回宁远,而他自己只带了一个仆人启程,前往京师面圣后再回辽东。

十一月初,袁崇焕抵达京师,到了京师后他很是低调,并没有去拜见同僚,只是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住下的当晚袁崇焕偷偷去见了魏忠贤,在那边呆了足足一个时辰这才从魏府离开,第二日一早,换上官服,袁崇焕去紫禁城面圣,到了宫门时,早就等候在那边的小黄门见袁崇焕来了连忙上前引路,带着袁崇焕就入了宫中。

皇宫,袁崇焕之前只来过一次,那还是他殿试的时候。当时的袁崇焕只是一个举子,还未有进士的功名,殿试时也没见到万历皇帝,因为那时候万历皇帝已经病重了,殿试只是当初的内阁首辅方从哲主持。

殿试的场所也不是乾清宫,而是在保和殿,再加上当初袁崇焕只是考生,跟随人流进入皇宫时更是战战兢兢,根本就没看清楚皇宫内的景象,怎么进来的,又怎么考完和离开的,记忆早就模糊了。

而这一次进入皇宫和上回不一样,只有领路的小黄门和走在后面的袁崇焕。一路行来,袁崇焕打量着皇宫内部,看着那些巍峨的宫殿和气势雄伟的布局,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几年里,他就从一个同进士成为了从三品的大员,并且直入宫门面圣。人生变幻真是难以想象,袁崇焕自己都没想过自己会有今日的遭遇,但在他的心里却升起一股豪迈,自己现在走的路不是仕途的终点,而只是起点而已,以他的能力未来比如更进一层,也许用不了几年,他袁崇焕就能名扬四海,成为帝国地位最高的那几人之一。

想着心事,不一会儿就到了乾清宫,见前面的小黄门停下了脚步,袁崇焕连忙也止步,抬头一看,不远处魏忠贤正在乾清宫门外笑盈盈地望着自己,袁崇焕连忙向魏忠贤行了一礼,魏忠贤微微点头表示赞赏,随后摆手示意袁崇焕上前。

继续迈步,到了魏忠贤身边,魏忠贤低声对袁崇焕道:“袁大人,随咱家来吧。”

“谢魏公公。”

“呵呵,这也是咱家应该做的,记得进了宫中见了皇爷小心回话,昨日说的那些记在心中。”

“公公放心,袁某省得。”袁崇焕轻声回道,魏忠贤也不再答话,转身就朝殿内走去,袁崇焕跟在后头进了门,到了偏殿外,魏忠贤让袁崇焕稍侯,他先进去禀报,片刻后才让袁崇焕进去。

整整衣袍,袁崇焕迈步进了偏殿,偏殿并不算大,入了殿中一眼就能看见里面的格局。

在偏殿一处摆着好些东西,还有木料什么的,恐怕这就是天启皇帝平日做木匠活的地方和工具等等。天启皇帝善于做木匠活,这个袁崇焕是知道的,但第一次看见偏殿摆着这些不免得多看了一眼,这才把目光投向其他地方。

靠南边的位置上,一个少年皇帝正端坐在那边,皇帝身上穿着常服,头戴乌纱上折巾,四方脸,面白无须,身形微胖,当袁崇焕的目光望过去的时候,天启皇帝也正用目光打量着他。

“臣山东布政司右参政、按察司佥事、宁远兵备道袁崇焕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微微一凌,袁崇焕连忙正色向皇帝拜倒行礼,口称万岁。

天启皇帝很是和善,打量着袁崇焕面露微笑,抬手开口道:“袁爱卿请起。”

“谢陛下……。”袁崇焕又叩首,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这时候天启皇帝对一旁的魏忠贤道:“魏伴伴,给袁爱卿赐座。”

“是。”魏忠贤应了一声,从一旁搬来个绣凳摆在了离天启皇帝不远的下手,袁崇焕连忙再一次向皇帝道谢,又向魏忠贤行礼,这才上前几步在绣凳坐了下来。

虽然袁崇焕知道自己见了皇帝应该表现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可毕竟袁崇焕本就胆子大,平日里素来就有袁大胆的外号。再加上天启皇帝对自己和颜悦色,袁崇焕很快就消除了之前的忐忑,神态中恢复了平日的从容,所以在坐下的时候并没有只是勉强半个屁股坐着,更没有惶恐不安。

袁崇焕这副姿态倒让天启皇帝看在眼里颇有赞赏的表情,天启皇帝对袁崇焕的第一印象不错,尤其是他坦然和大方很是赞赏,再想到袁崇焕作为一个读书人和文官能在辽东前线节制武将,并被孙承宗所看重果然不是普通人,如果和其他文官一样见了皇帝后就一副诚惶诚恐甚至连话都说不利索的样子,天启皇帝反而觉得这样的人不堪大用了。

至少,现在袁崇焕表现出来的正是天启皇帝心里所想的,天启皇帝心里高兴,让魏忠贤给袁崇焕上茶,魏忠贤见此而已暗中欣喜,看来这个袁崇焕有几把刷子,自己伺候天启皇帝多年当然知道天启皇帝的性格,当即就亲自端了碗茶给袁崇焕。

接过茶,又谢过皇帝和魏忠贤,袁崇焕安安稳稳坐着等皇帝问话。

天启皇爷也不绕圈子,开门见山先说了说这一次夺情之事,袁崇焕听后眼眶湿润,起身再一次叩谢皇帝,天启皇帝摆手之后让他节哀,以国事为重,这才坐了回去。

接着,天启皇帝就辽东之事问起了袁崇焕。

袁崇焕作为辽东前线的负责人,按理说在夺情之后就应该尽快返回宁远。可天启皇帝在最后一份旨意中继续夺情同时还让袁崇焕来京师一趟,其目的也是要当面见一见袁崇焕,同时向他闻讯辽东的情况。

对于天启皇帝的闻讯,来之前袁崇焕早就做好了准备,而且他在辽东亲力亲为,对辽东的情况的确非常了解,所问之话往往毫不思索就回答出来,而且言之有物,并非虚假。

听着袁崇焕的回答和辽东情况的解释,天启皇帝听的微微点头,神色中更有了几分赞赏之意。他下意识朝一旁的魏忠贤望去,脸上露出笑容,这是对魏忠贤举荐袁崇焕的肯定,之前只听闻袁崇焕此人颇有才干,就连孙承宗也推荐袁崇焕,看来他的确是有几分本事的。

袁崇焕一说就是滔滔不绝,尤其是见天启皇帝听的入神,心中不由得得意了起来。说了小半个时辰,把辽东局势和双方军力等详细讲解之后,袁崇焕得意之下开始吹嘘了起来,他先吹捧了一番天启皇帝英明神武,又顺势捧了捧魏忠贤,表示如没有皇帝和魏公公的大力协助之下,辽东也不会有今日的好局面,只要继续下去,在皇帝和魏公公的支持下,解决辽东建奴是早晚的事。

一听这话天启皇帝顿时来了兴趣,直接问袁崇焕有没有如何解决辽东问题的想法,或者说如果由他来主持辽东局势,又怎么彻底解决后金建奴的问题。

听到天启皇帝这样发问,袁崇焕瞬间就来了精神,他又开始大谈特谈自己的辽东战略想法,直接向天启皇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思想,袁崇焕表示如果朝廷用自己全面主持辽东战事,不需太多时间,只要皇帝全力支持,最多只需五年时间就能彻底平定辽东,彻底解决后金问题。

“五年平辽?袁爱卿莫不是在夸大其词?居然有如此把握?”天启皇帝一愣,他目光朝着袁崇焕望去,眼中带着疑惑。

“陛下,臣既然说五年平辽自然是有臣的把握,只需陛下支持,朝廷给予臣绝对权利,五年平辽其实不难。”袁崇焕想也不想直接回道。

微皱眉头,天启皇帝对袁崇焕所说的五年平辽心中很是怀疑,辽东情况天启皇帝并非两眼一抹黑,相反对于辽东局势他清楚的很。眼下孙承宗主持下,辽东情况虽有大幅度好转,可后金的力量依旧不弱,大明这边采取的还是步步为营的战术,并辅以铸城和封锁包围的战略以压制后金建奴生存空间。

就算这样,大明在野战也没有赢得后金的把握,只是依靠城池和防线来应付后金力量,扬长避短使得后金只能和大明展开攻城战,双方不断消耗,依靠大明强大的实力和远超后金的后勤力量削弱对手。

按照孙承宗对天启皇帝的奏折中说的很清楚,辽东战事是一个长期持久的战事,因为之前大明几次交战中精锐全失,眼下大明没有一战而定辽东的军事能力,只能用这样的战略和战术来一点点扭转双方的力量对比。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稳扎稳打步步逼迫,让后金无法用野战来打破大明的封锁,如此下去后金必然一点点削弱,等到后金坚持不下去后为了生存必然发起猛烈反扑,这时候大明只要坚守不出,依托防线和城池和后金周旋,后金最终只有失败一条路。

孙承宗的战略思想看起来有些拙劣,也没有古之名将的纵马千里荡气回肠,可从实际上来看却是现在大明最好的选择,而且自孙承宗担任蓟辽督师到现在,这个战术执行的不错,辽东建奴的确也在这种战术下吃尽了苦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