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百九十八章 轻重缓急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二百九十八章 轻重缓急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忠贤的话让天启皇帝微微皱眉,他承认魏忠贤的担忧是有几分道理的。

天启元年时,整个大明的财政收入是七百五十五万两,因为当时辽东新败,为稳定辽东战事朝廷就要拿出一千万两的军费支出和其他支出,按照当年的财政收入来计算缺口就高达二百七十三万两。

为了填补不足,当时天启皇帝从内帑取出了一百三十万两救急,拨给了户部,可杯水车薪依旧不够,这也是天启皇帝后来让魏忠贤利用清税名义想办法弄钱的缘由。

而现在辽东每年支出就达到了之前等同一年财政收入的巨额,魏忠贤虽然在赋税一事上干的不错,却也无法长久维持这样的支出。

“魏伴伴的意思是……?”

“回皇爷,奴婢只是寻思着,既然南居益在福建能主动开战,为何孙阁老不能在辽东也打上一打?要知道辽东战场军士皆为我大明精锐,如今辽东局势也稳定下来,孙阁老大才,这些日子整顿军队听说颇有效果,又铸造了不少大炮、火铳等火器,如有可能同建奴打上一仗,狠狠教训建奴,哪怕小胜也是好的。”

“奴婢不怎么懂军事,但总觉得按孙阁老筑城步步为营之策耗费实在太大,倒不是奴婢觉得这城不应该筑,而且觉得就算筑城也不能总是避战。建奴猖獗众人皆知,只守不攻长久下去白白耗费朝廷的银子……。”

“当然,这只是奴婢的一点愚见,奴婢只是想着为皇爷分忧,思虑辽东我大明现拥有精兵强将,数十万军队仅筑城却无用武之地罢了。不过,孙阁老这样安排是否另有深意,奴婢就不敢妄加评论……。”

说到这,魏忠贤停了下来,目光悄悄又朝着天启皇帝望去,似乎想从天启皇帝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来。

可让他失望的是天启皇帝的脸色平静,仿佛对他刚才的话丝毫不在意,这让魏忠贤心里一沉。

“嗯,魏伴伴说的也有几分道理。”终于,天启皇帝开口说了这么一句,可还没等魏忠贤露出喜色,天启皇帝又淡淡道:“魏伴伴,你刚才也说自己不懂军事,既然不懂还是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更好些。孙老师这人朕是清楚的,胸有韬略,去了辽东除军费开支大些并无他错,而且辽东筑城当初朕也是认可的,现在宁远已在修筑,锦州那边前些日子也传回了消息,这钱都花了,再停下了不更浪费?”

“再者,这一年来建奴也太平了许多,足以证明孙老师的应对无错,至于朝廷支出方面的确大些,却也是没办法的事。魏伴伴,赋税等事你可需上心些,朕可等着这些银子呢。”

“奴婢遵旨,请皇爷放心,奴婢一定好生办事,定不负皇爷期望。”魏忠贤连忙回道。

“行了,这天色也不早了,你下去做事吧,朕得去一趟贵妃那边瞧瞧皇子。”天启皇帝摆摆手,说这话的时候嘴角露出了笑容。

登基三年,天启皇帝终于有了后,其实在一个多月前天启皇帝的张皇后先诞下了一子,可惜这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死胎,得知消息后天启皇帝大为失望,心中更是惋惜不已。

不过幸运的是在张皇后生子后仅仅十天,皇贵妃范氏也生了。这一次同样是一个儿子,而且孩子生下来很是健康,天启皇帝闻讯大喜,亲自给皇子赐了名,并重赏了范贵妃宫中诸人。

现在孩子已经满月,小家伙渐渐长开,容貌和天启颇为相似,更让天启皇帝心中欢喜。对这个皇子天启皇帝是喜爱有加,同时也对范贵妃更看重了几分,这些日子天启只要一空下来都会去范贵妃宫中坐坐,看看皇子,和贵妃说说话儿。

听天启皇帝如此说,魏忠贤连忙笑着吹捧了几句,又说了小皇子的好话,更让初为人父的天启皇帝心里高兴。站起身里,天启皇帝让魏忠贤自己先去忙事,而他去换了衣服,随后就去了后宫。

从乾清宫到皇贵妃的住处路不远,天启皇帝年少身体康健,根本没喊随身太监准备步辇。有准备这玩意的时间,他几步路也就到了,而且一天忙碌下来身子走动走动也好。

迈步朝着贵妃宫那边而去,天启皇帝脑海中闪过刚才魏忠贤说的那些话,不由得摇了摇头。

魏忠贤话中有话,天启皇帝不是没有听出来,而是故意装着不知。魏忠贤之所以突然扯上了辽东军费,又提到了辽东筑城开支,无非就是打着在皇帝面前告孙承宗一状的想法。

随着天启皇帝对魏忠贤的重用,魏忠贤如今在朝廷的地位越来越高,手里的权利也越来越大。就连强横无比的东林党,魏忠贤都不畏惧,哪怕实力不如也敢碰上一碰。

可在朝中,除了天启皇帝这个主子外,魏忠贤不是没有忌惮的人,而这个忌惮的人就是如今的辽东督师孙承宗。

孙承宗不仅是朝廷重臣,身上挂着内阁阁老和兵部尚书之衔,还是天启皇帝亲自任命的蓟辽督师。

换句话来说,孙承宗眼下已是位极人臣,人虽不在朝中,可对朝廷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前两者的身份暂且不提,仅仅是蓟辽督师就了不得,整个蓟辽孙承宗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掌握着大明最精锐的军队,文臣能做到他这地步已到了顶点。

更重要的是孙承宗还是天启皇帝的老师,身上有着“帝师”的光环,哪怕魏忠贤再忌惮孙承宗却也不敢和孙承宗明着干,因为魏忠贤很清楚孙承宗在天启皇帝心中的地位,要论圣眷孙承宗丝毫不亚于自己。

除此之外,孙承宗还是东林党。

孙承宗或者前首辅刘一燝在东林党中其实并不算是中坚,因为他们的政治思想相对缓和,不像杨涟、左光斗、袁化中等人那么激进,可以说是东林党中的温和派。

孙承宗入阁后又担任了蓟辽督师,他在东林党内的地位很快就得到了飞速提升,一跃就成了东林党内举足轻重的大佬。哪怕孙承宗自己不想但也不得不承认,他在辽东督师这一年多来,东林党的背景使得自己在朝堂上免去了诸多麻烦。

但有利也有弊,因为孙承宗的缘故也让东林党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越发大了些,毕竟他是蓟辽督师又手握军权,还有着帝师的身份。魏忠贤要和东林党争斗,孙承宗是一个无论如何都迈不过去的槛,无论孙承宗政治上再温和,可东林党的标签他是改变不了的。

东林党在朝堂上对孙承宗的支持让他在辽东能大展手脚,而天启皇帝的信任更让他拥有在辽东一言而决的权利。可是由于他的存在,同样也使得天启皇帝在授意魏忠贤对付东林党的时候有些束手束脚,再加上魏忠贤原本就对孙承宗的忌惮,更让魏忠贤生出了要先解决东林党必先搞垮孙承宗的想法。

今天魏忠贤和天启皇帝说这番话,无非就是在天启皇帝面前给孙承宗上眼药,同时还提醒天启皇帝不要忘记当年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往事。

辽东建奴如何坐大的?不就是因为当年李成梁的缘故?作为辽东总兵的李成梁在辽东等于土皇帝的存在,为保住手里的兵权和富贵,李成梁对朝廷阳奉阴违还养寇自重,自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可谁都没想到最后玩砸了,以至酿成大祸。

现在魏忠贤故意提到孙承宗在辽东拥有重兵却不主动和建奴开战,一味以守为攻,修筑城池,这些所为不能不防,弄不好就是第二个李成梁。

不过对魏忠贤的小报告,天启皇帝根本就不在意,天启皇帝心里很清楚魏忠贤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更知道孙承宗绝对不是李成梁,也不会做第二个李成梁。

对孙承宗天启皇帝是极为信任的,辽东的一举一动也都在天启皇帝的关注之下,更重要的是孙承宗所提出的战略布置也是天启皇帝所认可的,在经历了登基初期的先后两场大败,天启皇帝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少年天子了,他清醒认识到要解决辽东建奴问题不是那么容易,以目前大明的军事力量直接开战胜算并不大,而现在孙承宗提出的步步为营以守代攻的战法才是最稳妥的。

大明已经承受不住再一次失败了,前三次的惨败已让大明伤筋动骨,眼下好不容易稳住辽东局势,这时候头脑千万不能发热,前车之鉴优在,天启皇帝可不会被魏忠贤的几句话所迷惑。

心里暗叹一声,天启皇帝觉得自己真是心力交瘁,这个皇帝做的实在无趣。可又能怎么办呢?这个位子一旦坐上去了就是有进无退,再难也只能咬牙坚持。对于孙承宗,天启皇帝早就有过打算,眼下绝对不是动自己孙老师的时候,大明现在需要孙老师,自己需要孙老师,辽东更需要孙老师,如果把孙老师搞走,辽东的烂摊子谁来收拾?后续的战略谁来执行?

既要从东林党手里夺权,也要稳定朝局和辽东,天启皇帝对魏忠贤的小手段也只能装聋作哑只当不知,非但如此还敲打了他一番,希望魏忠贤能明白自己的想法。至于孙老师的事暂时放一放,等时机成熟再讲吧,到时候委屈一下孙老师也是没办法的,谁让孙老师也是东林党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