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国事艰难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二百九十七章 国事艰难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明年赋税魏伴伴可有把握?”天启皇帝对南居益的话就问了这么一句,接着又提到了赋税一事。

魏忠贤连忙回答:“回皇爷,奴婢已做了安排,估计明年赋税至少能涨三成,此外同壕镜的贸易奴婢也加派了得力人手,不过……。”

说到这,魏忠贤迟疑了下,这才继续道:“不过眼下福建战事未平,红毛夷占据澎湖,壕镜那边多少受了些影响。”

天启皇帝默默点头,魏忠贤这话说到他心里去了。他之所以督促南居益尽快解决福建战事,除了荷兰人擅开战端外,壕镜的贸易也是一个方面。

壕镜就是澳门,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开始在壕镜登陆,一直谋求在壕镜的正式居住权,但大明从未答应过此事,直到现在壕镜一地依旧由大明官府管辖。

不过考虑到对外贸易的便利,大明在壕镜还是给葡萄牙人划出了一块贸易区域,地方并不大,同时还有诸多限制,但就这个地方居然成了西方人和大明贸易的重要中转点。

自嘉靖年起,大明通过壕镜和西方各国展开贸易,其中还包括和日本的中转贸易,每年向海外大量输出茶叶、丝绸、瓷器、漆器、棉布、砂糖、珍珠、胭脂水粉等物。

大量的货物从壕镜流出,同时也给大明带来巨大的收益,根据历史记载,自万历二十八年起,每年从壕镜流入大明的白银高达二百万两,而到之后壕镜同日本的航线开通后,日本经壕镜每年流入大明的白银甚至高达四百五十万两,两者相加数额巨大。

不过这么多白银的流入,真正落到朝廷手中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被勋贵、文官集团和他们在地方的代理人给赚走了。朝廷在壕镜虽设立了海关,可这个海关几乎等同于虚设,天启元年的时候,朝廷从澳门收到的银子只有几千两,相比大量的贸易和巨量的白银流入几乎就是九牛一毛。

天启继位后不久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再加上辽东战事的不顺,天启皇帝手里极度缺钱,靠朝廷正常赋税,每年财政都是赤字,朝堂上的官员们不考虑如何开源节流,反而眼珠子盯着皇帝的私房钱,天启皇帝被忽悠一次后也醒悟了过来,琢磨起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为此,天启皇帝开始重用魏忠贤,一方面是利用魏忠贤和东林党进行争斗,另一方面也是让魏忠贤帮自己弄钱。魏忠贤这个奴才不错,通过户部提出的清税建议顺水推舟,从而开始帮天启皇帝把控住各地赋税,尤其是江南一地的赋税、商税等。

在魏忠贤的推动下效果非常显著,仅仅今年朝廷赋税收入就比以往多了不少,这让一直被财政问题困扰的天启皇帝松了口气。但这还不够,依靠地方赋税和江南的商税还是满足不了支出,就此魏忠贤就盯上了壕镜,在调查得知壕镜的海外贸易情况之后,魏忠贤第一时间就向天启皇帝做了汇报,而天启皇帝得知后也极为重视,当即不仅把壕镜的海关之权给了魏忠贤,还授意魏忠贤组织人手直接插手海外贸易。

实际上这做法在大明不是天启皇帝第一个做的,早在嘉靖后期,嘉靖皇帝为解决财政问题就这样操作过。

当时同样财政入不敷出,再加上江南一代倭患严重,朝廷为了缓解财政情况从宫中派出太监去地方主持对外贸易,从而解决官员俸禄和军费问题。

现在天启皇帝这么干也在常理之中,嘉靖皇帝能做,天启皇帝同样也能做,何况他手里还有一个极为能干的魏忠贤呢。

“壕镜一事需上心,福建战事不必担忧,朕今日给南居益的旨意就是督促他尽快出兵,红毛夷被驱出澎湖接下来就不足为患了,你可交代下面大展手脚,加大贸易份额,为朕多弄些钱来。”

“皇爷圣明!”魏忠贤听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连忙一个马屁就拍了上去。

哪怕知道魏忠贤是在拍自己马屁,天启皇帝依旧露出了受用的表情。这好话谁不爱听?皇帝也是人啊,再说了,魏忠贤拍马屁的本事很有一套,嘴皮子也溜,天启皇帝听得飘飘然心里很是高兴。

“皇爷,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见天启皇帝在自己的马屁声中露出享受的神色,魏忠贤这才问道。

“说吧,又有什么事要朕替你撑腰?不会是东林党那边又弹劾你了吧?”天启皇帝笑呵呵地问道,随着魏忠贤的权势越重,他和东林党的矛盾也越发激烈,如今双方已差不多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了。

现在东林党依旧势大,可魏忠贤也不是吃素的,依靠天启皇帝的宠幸在朝中拉拢了不少人,这些人基本都是被东林党打压的其他党人,又或者因为东林党的缘故被弹劾甚至丢官的官员。

魏忠贤对这些人是来者不拒,只要能为己所用,他基本能帮就帮,几次下来朝中官员也不傻,那些和东林党不对付或受到打压的官员们开始在魏忠贤身边聚集,不仅增强了魏忠贤的实力,也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团体开始和东林党对着干,而这个团体由于魏忠贤领头的缘故,也被东林党称为“阉党”。

这样的情况是天启皇帝乐于见到的,他当初用魏忠贤目的就是要针对东林党,从东林党手里夺权。而魏忠贤哪怕位高权重,可依旧还是皇帝的奴婢,真正掌控魏忠贤生死的不是别人,是他天启皇帝。

所谓的阉党无非是东林党给魏忠贤等人扣上的帽子,可实际上阉党应该是帝党才对,因为魏忠贤是天启皇帝手里的刀,这刀把子一直握在天启皇帝这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天启皇帝授意或者默许下进行的。

“皇爷对奴婢的关心奴婢粉身难报,奴婢实是感恩涕零……。”听到天启皇帝这么问,魏忠贤的老泪都下来了,抬手抹着眼泪跪倒就朝天启皇帝磕头。

“起来起来,伱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何必在朕面前如此?你是朕的人,又是为朕做事,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天启皇帝见此也有些感动,不管外人如何说魏忠贤飞扬跋扈,可在天启皇帝看来魏忠贤是最忠心不过的奴才,而且魏忠贤不飞扬跋扈又如何能对付得了东林党?总不能让一个老好人去干这种事吧?

又朝着天启皇帝磕了个头,魏忠贤这才从地上爬起来:“皇爷每日为天下殚精竭虑,瞧着皇爷这些日子又清减了不少,奴婢的心里就极不好受,朝中众臣尸位素餐却无一能为皇爷解愁,就连些许小事都需皇爷亲力亲为,奴婢无能,有时候奴婢心里在想,恨不能就此去死了才好……。”

说着说着,魏忠贤又忍不住流起了眼泪,情真意切看的天启皇帝心中也是感动。

魏忠贤说的没错,这朝廷中做些事实在是太难了,虽然有内阁,可内阁如今被东林党所把持着,东林党人一个个夸夸其谈,却根本做不了实事,更可恶的是一旦别人要做事,东林党却不支持,反而群起而攻之,扯来扯去把正常的事就扯到党争上去,根本就没办法把事干成。

对东林党的厌恶眼下天启皇帝心里已到了极点,可作为皇帝他也无可奈何。魏忠贤是他用来和东林党争夺权利的工具,但眼下魏忠贤还没有压过东林党的实力,面对东林党的反扑,魏忠贤能靠他自己虽摇摇欲坠却依旧不倒,反而时不时反击几下已很不容易了。

魏忠贤说的一点都没错,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太辛苦了,内忧外患中殚精竭虑,每日都在为国事操劳,如不是魏忠贤帮忙,他这个皇帝几乎有名无实,实在太难了。

想到这天启皇帝不由得心中感慨,看向魏忠贤的目光中也柔和了许多。

魏忠贤说了一大通话,引起了天启皇帝的共鸣,在天启皇帝感慨之余,抹着眼泪的魏忠贤偷偷看了皇帝一眼,见情绪差不多了,这才说出了他要说的事。

魏忠贤对天启皇帝说,既然皇帝下旨意给南居益,让他尽快解决福建战事,一旦福建战事平息,那么壕镜贸易就没了后顾之忧,朝廷也能就此获得大量收益缓解财政。

不过魏忠贤以为仅仅这样还不够,眼下大明的财政只是略微好转,并没有彻底改变。之所以造成这个问题关键还在于大明的军费支出太大,自从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在辽东一败再败,熊廷弼和王化贞又辜负了皇帝期望,导致山海关以东全部丢失。

现在辽东的军费支出极其庞大,只要一日辽东建奴不平定,这个军费开支就是居高不下,大明财政也不可能真正改善。

魏忠贤认为孙承宗去辽东后虽说眼下辽东局势平稳了不少,可孙承宗在辽东的花费实在是太大。不仅是辽东正常军费开支,还有孙承宗在辽东推行的战略有关。

孙承宗目前采取的是步步为营,以筑城作为据点稳步前推的战略布置,虽然有些效果,但筑城开支眼下已占了辽东军费的近半,而且按照孙承宗的谋划,一旦全部实施,其耗费实在吓人。

魏忠贤计算过,仅明年辽东的军费支出包括筑城开支要达到七百万两之巨,这样庞大的开支哪怕魏忠贤再想办法弄钱也很难满足。而且这仅仅只是一年的开支,按照孙承宗的计划这样推行下去,辽东支出等于是一个无底洞,到时候辽东建奴没被拖垮,大明财政就先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