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态度转变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二百三十五章 态度转变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见了冯铨一面后,朱慎锥就一直耐心等着后续。

过了没几日,有人登门请朱慎锥过府,来人正是冯铨的人,朱慎锥心中顿时有了底,他欣然答应,换了身衣服就去了冯铨那边。

“冯大人,你这是……?”

这一次一见冯铨,朱慎锥顿时一愣,脸上更是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中尉……。”冯铨二话不说先是向朱慎锥施了一礼,这一礼郑重其事,表情中也没了之前的随意。

“冯大人……。”

“多谢中尉上回提醒,冯某在此感激不尽。”

“哪里哪里,只是好意提醒罢了,倒是冯大人你今日这副打扮……?”看着冯铨一身孝衣,朱慎锥忍不住又问。

冯铨的双眼顿时就红了,他请朱慎锥入座,等坐下后这才告诉朱慎锥,他的父亲冯盛明已经过世了。

“啊!冯老大人……这……这是何时的事?”朱慎锥连忙站起惊讶道。

冯铨抬手擦拭了眼角的泪水,一脸哀容告诉朱慎锥就是前几日的事。自从他父亲冯盛明被以东林党弹劾的罪名逮捕后关进了刑部大牢,很快朝廷就做出了判决。

也许是因为把冯盛明和辽东战事拉扯在一起实在太过牵强,一个远在河南的左布政使如何会知道辽东战事的情况?又如何会因为辽东战事还未起的时候就断定辽东必败,而且吓得弃官而逃?

这种事怎么都说不过去,扯在一起谁都无法相信,天启皇帝又不傻,冯盛明是河南左布政使又不是山东左布政使,更不是辽东巡抚,辽东战事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东林党拉扯这些,把冯盛明当成对象竖起靶子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为王化贞开脱一些罪名,虽然王化贞已判死刑,但作为东林党一员东林党那边想营救王化贞的人还是不少,如果能让更多的人一起分摊责任,王化贞的罪名就能轻些,等以后有机会再想办法把他捞出来不是没可能。

二来,冯盛明三次乞休未能被张我续批准,无奈这才自行离职,这等于丢了张我续的面子。张我续也是东林党人,如果以后其他人有样学样,东林党的威严何在?

杀鸡骇猴,借着辽东战事把冯盛明给扯进来,让天下人都看看得罪了东林党的下场,这才是东林党的又一个用意。不幸的是冯盛明就成了这个猴,直接倒了大霉。

在东林党眼里,冯盛明只是一个去职的前河南左布政使,不是本党之人,朝中也没什么大背景大靠山。而他的儿子冯铨在翰林院又是一个小透明,一个区区七品翰林院检讨根本算不上什么,拿他们父子开刀最合适不过了。

冯盛明被抓起来后,东林党原本是打算重重处置的,但天启皇帝一眼就看出了东林党的用意,更发现其中的蹊跷。最终,在天启皇帝的干预下,冯盛明并没有因为辽东战事的罪名处置,不过为了不刺激到东林党,天启皇帝还是以冯盛明在没有得到批准乞休的情况下离任未由,依据《大明律》中“凡官吏无故擅离职役者,笞四十;若避难因而在外者,杖一百,罢职役不叙”的规定,将冯盛明处以杖刑并革职为民。

判决下来后,冯盛明被仗刑一百并且革职为民,可怜冯盛明一个年过半百身体有不好的老头被直接打了足足一百刑仗,差一点就活活打死。

打完之后,冯盛明被释放回家,到了家中没几日就一命呜呼了。这时候冯铨刚刚派人回京打听消息,当派回京的人听说此事后连夜赶回报告冯铨,冯铨听闻后大喊一声瞬间倒地,旁人连忙救治,等救醒冯铨后,冯铨泪如雨下,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冯铨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自己父亲为国兢兢业业数十年,官至左布政使(高官),只是因为因病乞休落得如此下场。再想到东林党的狠辣和无耻,冯铨气得咬牙切齿,恨不能把张我续、张慎言等人千刀万剐才能解心头之恨。

前来山西的时候,冯铨是带着做一番事,由此出人头地的想法而来。到了山西后,在调查中虽困难重重,可冯铨也没就此作罢,依旧思索着如何周旋其中,给皇帝、东林党一个交代。

可现在他在山西做事,朝廷中东林党却出手对付自己父子,更是活活打死了他父亲冯盛明。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冯铨如今已视东林党为仇寇,此仇不报如何当为人子?

心态的改变,冯铨已没了继续调查朱慎锥的想法,因为就算查到朱慎锥的问题又如何?难不成给仇人办事?

再说了,在山西这些日子冯铨早就看明白了,山西的水深的很,无论是私盐还是走私贸易,其中利益纠纷多了去,先不说还没查到朱慎锥的问题,抓到他的把柄,就算查到了又如何?如果冯铨没判断错的话,和蒙古人走私这一块先不说有没有,而在私盐方面背后已有了魏忠贤的影子,一旦把魏忠贤给扯进来,冯铨的肩膀根本就扛不起。

“报仇!报仇!”

如今冯铨脑海里就反复这两个字在回想,满脑子都是要为父报仇的念头。

可要报仇谈何容易?他冯铨区区一个七品翰林院检讨想和东林党碰根本就是鸡蛋碰石头。要对付东林党必须要有强大的靠山,但这个靠山不是那么容易找的,天启皇帝自然是一个最好人选,可凭他如今的地位能见皇帝一面就不错了,哪里能拿皇帝当靠山呢?

除去皇帝外,放眼望去能和东林党抗衡的放眼朝堂唯有魏忠贤魏公公。随着魏忠贤的势力越来越大,他和东林党的矛盾也越来越深,这个情况作为翰林院一员的冯铨很是清楚。

可要搭上魏忠贤的线,冯铨却没有门路。虽说他来山西公干身边有着东厂的人,可是这些日子他早就感觉出来了,这些东厂的人并没有全力配合他做事,相反还隐隐有监视的意味。

尤其是他查到朱慎锥的私盐买卖的背后有着魏忠贤的影子后,对于这些东厂的番子就更谈不上信任了。想通过这些番子来搭上魏忠贤的门路根本就不可能,唯一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朱慎锥。

说起来也可笑,冯铨是来调查朱慎锥的,可现在却又要求助于朱慎锥。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两人最初的预料,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今天请朱慎锥来,冯铨是打算私下和朱慎锥开诚布公地好好谈一谈,他告诉朱慎锥关于山西的事他可以网开一面,回复皇帝山西方面并没有宗室贩卖走私的情况,但他也有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希望通过朱慎锥和魏忠贤搭上关系。

“冯大人,我和魏公公?”朱慎锥一副震惊的模样,把脑袋摇成拨浪鼓:“我一个宗室如何能和魏公公又有什么关系,冯大人,这话可不能瞎说呀,要是传出去了,我一个小宗室也就罢了,万一魏公公那边……。”

“啪”一声,冯铨一拍额头,顿时羞愧道:“中尉说的是,冯某说错话了,中尉自然不可能和魏公公有关系,这个冯某可以保证。不过中尉,冯某只是想从中尉这边打听打听,毕竟中尉是宗室,是否可知晓如何才能拜入魏公公门下?”

“我说冯大人你这话说的,我是宗室不假,可宗室历来有宗室的规矩,勾结宫中可是大忌,我如何能知道魏公公的情况?更何况我这辈子连魏公公的面都没见过,冯大人,伱可问错人了,千万别害我啊!”

“这……。”朱慎锥矢口否认,让冯铨一时间语塞不知道如何办才好了。他原本以为今天开诚布公和朱慎锥说,朱慎锥就能给自己指引一条路。可没想朱慎锥居然如此小心,丝毫不透露他和魏忠贤的关系,任凭自己怎么恳求都不承认。

冯铨脸色有些难看,他想了想压低声音对朱慎锥说这个事是自己求他,只要朱慎锥答应,山西的事一切好办,而他的指点自己也不会告诉任何人,大家心照不宣。

“冯大人,你这话说的我怎么越来越糊涂了,山西的事?山西有何事?我又有何事?”朱慎锥嘴角挂着浅笑,意味深长反问。

“山西之事……。”冯铨正要开口,可话到嘴边他突然有些明白过来了,当即改口道:“呵呵,中尉说的没错,山西的确没事,更和中尉无关。”

“是么?真没事?”朱慎锥似笑非笑反问,见冯铨微微一愣,他端起茶来喝了口悠悠道:“我可听说山西有事呀,难不成冯大人不是为此事而来?据说朝中有人和山西商人勾结牟利?还有走私蒙古的情况,这事真假我也不得知,冯大人为何不查上一查?”

冯铨又是一愣,瞬间有些明白过来了,他深深看了一眼朱慎锥微微点头:“中尉说的有理,此事的确要好好查一查。对了中尉,之前在将军府我记得你提过宗室俸禄之事?”

“哦,冯大人还记得那事?”

“自然记得,如中尉今日无事的话,倒不如同我仔细说说宗室俸禄的事?对了,还有中尉上回带着的册子可在?可否借我一观?此次公干等事办完我就要回京复命,到时候如能见着皇上,说不定可在皇上面前为中尉讨要俸禄,以解宗室燃眉之急。”

“哈哈!哈哈哈!”听到这番话,朱慎锥顿时仰天大笑,随着他的笑声响起,冯铨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脸上同样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