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百二十六章 风云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二百二十六章 风云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京师。

张锡钧把一封信交给来人,来人收下信后没一句话都没说,行了个礼就转身离开了。

这个人是周安民放在京师的联络人,专门负责帮张锡钧传递消息。对于这人的身份张锡钧从来没有问过,但隐隐也猜出了一二,而且自从他到了京师后,这人就和自己联络上了,平日里很少见面,只有必要的时候张锡钧才会按约定的方式告知。

就像现在一样,张锡钧下午在店铺挂出了见面消息,当天晚上约定的时间一到,这人就悄悄找上门来了,敲开了张锡钧的房门。

两人见了面,张锡钧也没说什么,就把信给了对方,等对方离开后身影在黑暗中消失,张锡钧这才收回目光,轻轻关上了房门。

在京师有些日子了,这些日子张锡钧和魏良卿的关系越发的好,早已成了很不错的朋友。

魏良卿几次提议给张锡钧谋一份差事,还说张锡钧既然身上有锦衣卫的兼职,不如直接入北镇抚司衙门算了,凭着他叔叔魏忠贤的身份地位,再加上另一个好兄弟田尔耕在魏忠贤的授意下也已打算入职锦衣卫,一旦张锡钧进了北镇抚司衙门,运作一番弄个千户问题不大。

至于田尔耕要进锦衣卫有些难度,倒不是没这个资格,而是资格太高,因为他的品级本不低,作为都督佥事的他可是正二品的武官,锦衣卫指挥使仅正三品,从这点来看,田尔耕除非直接担任指挥使,根本不可能去做指挥同知甚至指挥佥事的职务。

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依旧是骆思恭,自从魏忠贤搞垮王安,接着又踢走魏朝后,内廷魏忠贤已是第一人。骆思恭是个聪明人,一见情况不妙马上调转船头,跑到天启皇帝面前大表忠心,抹着眼泪说自己当年是猪油蒙了心,受人挑唆做错了事,恳求皇帝原谅自己。

面对骆思恭的主动服软,天启皇帝敲打了他一番却没有撤掉他锦衣卫指挥使的职务。毕竟骆思恭在锦衣卫经营多年,再加上万历皇帝一向信任骆思恭,锦衣卫在他手中向来做的不错。

把宫内的事给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针对朝堂上的文官集团,天启皇帝并不想在这种时候对骆思恭下手,毕竟锦衣卫这个组织实在是太特殊,需要稳定,一旦骆思恭去职,天启皇帝暂时也没好的人选接替,再加上骆思恭在锦衣卫多年,上下都是他的人,如果因为他的离开导致锦衣卫部门运转不良,这不是天启皇帝愿意看见的结果。

另外就是牵制了,魏忠贤是天启皇帝的人,他的崛起也是在天启皇帝默许和支持的。但魏忠贤崛起的太快了,已经引起了东林党的主意,眼下东林党已开始采取措施针对魏忠贤,意图压制住魏忠贤对东林党造成的威胁。

现在这种情况,魏忠贤还没有直接和东林党对干的能力,如果再更好锦衣卫指挥使,必然会使得东林党对魏忠贤的攻击越甚。考虑到魏忠贤这颗棋子的重要性,天启皇帝决定暂留着骆思恭,毕竟骆思恭和文官的关系不错,他掌控锦衣卫能麻痹东林党,反正骆思恭已向自己低头,表明了支持皇帝的态度,既然如此何必急着换他呢?

留着骆思恭的好处多多,既能麻痹东林党,也能借骆思恭之手给魏忠贤提个醒,别看天启皇帝年轻,但他的权谋不弱,而且随着一年多的皇帝当下来,运用手段已颇有心得。

对魏良卿的好意张锡钧依旧拒绝了,张锡钧在京师看得清清楚楚,如今京师的朝堂上就是一个旋涡,这个旋涡不仅大还深的很,一旦进去后就身不由己了,张锡钧可不想自己陷入这个旋涡中成为其中一颗棋子,倒不如站在旋涡外置身度外更安全些。

何况他现在和魏良卿的关系很不错,有没有正式官职又有什么意义呢?当一个布衣,和魏良卿做朋友反而更好些,一旦真入了锦衣卫,双方的身份就产生变化了,他张锡钧也不可能和现在一样云淡风轻,超脱其外。

送走了接头人,张锡钧微皱眉头,坐着思索着。在他身旁,烛光微微晃动,照着他的身影投在墙壁上。

今天这封信的内容是由密文写成的,所谓的密文是他来京师之前和朱慎锥约定的一种密写方式,这种方式很是简单,就是用一本书作为密码本,选用书中某字的页码和字行进行密写。

收到信后,按照密写对应书中内容,再组成字句,从而获得信中真正的信息。

这种方式在后世根本不稀奇,但凡看过几集间谍电视剧的都能捣鼓出来,可在这个时代却不一样,这样的书信保密程度极高,哪怕被人拿走也看不懂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

“麻烦了……。”张锡钧的眉头紧皱,轻叹了一声。他现在希望这封信能尽快送到朱慎锥的手里,这信里的内容不简单,而且和朱慎锥有关,这个消息是张锡钧上午刚刚得知的,得知之后他表面上很是平静,可心中却警惕异常。

就在今日上午魏良卿的府邸,张锡钧无意中得知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是从山西传来的,御史刘策给皇帝上了折子,内容是对山西巡抚徐绍吉的弹劾,他不仅弹劾了徐绍吉尸位素餐,还提到了山西宗室的情况。

其中特意点到了山西平阳府有宗室私下和蒙古人勾结,进行大明和蒙古两边的走私贸易,这种行为不仅犯了大明朝廷的法律,还违背了大明对宗室的管理制度,要求朝廷彻查此事。

听到这个之后,张锡钧顿时一惊,徐绍吉的问题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可提及的山西宗室,尤其是点到平阳城有宗室走私问题,这就不一样了。这折子里所写的不就是朱慎锥的事么?刘策就差直接把朱慎锥的名字给直接写上去了。别人不知道,他张锡钧能不清楚?山西、平阳、宗室、走私……不是说朱慎锥还是谁?

宗室的事历来无大小,尤其是大明和其他王朝不同,要知道当年靖难之战是怎么回事,永乐皇帝朱棣又是怎么夺了大侄子的皇帝登上九五之尊宝座的。永乐之后,朝廷对宗室看管的极为严厉,一旦天启皇帝下令严查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现在这个事可是不小,一旦朱慎锥被查实一切就全完了。张锡钧心急之下连忙回了家,在店铺挂出接头暗号,又写了这么一封信火速送往平阳,等信送出后,张锡钧这才松了口气细想此事,可越琢磨越觉得此事蹊跷。

对于朱慎锥的情况张锡钧当然是知道的,何况他之前还是恒通商行的二掌柜呢。朱慎锥是恒通商行真正的东家,这个事晓得的人其实不多,除去恒通商行内部的几个关键人物外,外人都不了解。

就算平日去商行,朱慎锥也很少会在外人面前露面,更从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就算商行的伙计见过,也只知道这是“六爷”而已,再加上朱慎锥每次去都乔装一番,真面目外人从来没看见过。

此外朱慎锥行事向来小心,去草原行商的人都是挑选信任的人,这些人也不会泄露他的身份。至于在平阳城,知道他是恒通东家的人就更少了,而且朱慎锥一直到现在都没给自己置办什么产业,一家四口人依旧住在当年的老宅子里,就连家中杂务也是他们自己做呢。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在京御史又是怎么知道山西的情况的?更直接点出平阳城的宗室有和蒙古人勾结进行走私行为的?张锡钧怎么都想不明白,更判断不出这个消息是怎么传到刘策耳朵里去的。

不管如何,这是一件大事,张锡钧丝毫不敢耽搁,连夜就把信给送了出去。他现在是朱慎锥的人,一旦朱慎锥出了问题,他也落不了好去,何况在张锡钧的心中对朱慎锥向来佩服,在他看来朱慎锥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大明唯也有朱慎锥才能让他张锡钧真正实现心中报复,如果没有了朱慎锥,他张锡钧这些年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

把信送出去,希望赶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前给朱慎锥提个醒,让他抓紧时间处理好平阳的事,千万不要给朝廷抓到把柄。

至于京师这边张锡钧也考虑好了,他明日就去找魏良卿,通过魏良卿打听这个消息,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从魏良卿这边再借用魏忠贤的力量把这个事给压下去,只要能压住此事,这个风险就能渡过。

问题在于这个事怎么做,魏良卿这边张锡钧不担心,凭着他对魏良卿的了解,只要自己开口魏良卿肯定会帮忙。不过魏忠贤那边就不一样了,虽然魏忠贤这条线在,而且周安民和王荣也搭上了魏忠贤到路子,可事关宗室问题,绝对不能让魏忠贤察觉到什么。

毕竟和魏忠贤只是利益交换,哪怕关系不错双方也不是一路人。魏忠贤是天启皇帝身边的一条狗,他的真正主人是天启皇帝,宗室的问题事关皇权,魏忠贤不可能因为一点点好处就背着自己的主人把真相给隐瞒下来,所以接下来怎么做,张锡钧还要好好想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