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百零五章 兵部主事袁崇焕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二百零五章 兵部主事袁崇焕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熊廷弼和王化贞的事告一段落,不过天启皇帝却没放过兵部尚书张鹤鸣。

对于张鹤鸣这人,天启皇帝认为这位老先生就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饭桶,而且是跟在东林党屁股后头摇旗呐喊的无能之辈。如果不是因为张鹤鸣旗帜鲜明地支持王化贞,也不会有辽东的经抚之争,更不会有现在的糟糕局面。

之前廷议的时候,张鹤鸣依旧为王化贞说话,大言不惭道王化贞乃国士,可托付辽东军事,建议把熊廷弼去职,辽东军事全权交于王化贞即可。在王化贞提出辽东战略的时候,张鹤鸣又以兵部尚书给辽东下达命令,要求辽东十四万大军听从王化贞的指挥,把名义上的主帅熊廷弼给直接架空了。

从这点来说辽东的问题最根本就出在张鹤鸣的身上,不是他的缘故,熊廷弼和王化贞也不会闹成这样,更不会有如此惨败。

天启皇帝本就不喜他,再加上张鹤鸣这人又和东林党走的过近,这一次问罪熊廷弼和王化贞,张鹤鸣作为兵部尚书,一个连带责任是逃不了的。所以在处理熊廷弼和王化贞的同时,天启皇帝直接就拿下了张鹤鸣的兵部尚书之职,直接把这个职务给了他的老师孙承宗。

丢了尚书官职,张鹤鸣急得团团转,辛苦这么多年,从一介书生寒窗苦读终跃龙门,再从六七品的小官一步步好不容易爬到如此高位,一夜之间就被打回原形,这如何甘心?

按理说,去职后如果知趣的人就找个告病的理由回家养老去了,可官迷张鹤鸣老先生死活不肯走,赖在京师上下打点找门路,期望能够有起复的机会。

这几日,张鹤鸣四处拜访,私下花的银子可不少,而且他虽然没什么能力,可在朝中也颇有人脉,倒也有几个人为他说话。

张鹤鸣原本还想找东林党帮忙,可现在这个时候东林党因为辽东的事也焦头烂额呢,哪里有心思为张鹤鸣出头?就算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最多也就是安慰他两句,让他耐心等待,或许以后会有起复机会。

可这位老先生哪里有这个耐心?要知道张鹤鸣如今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有道是七十古来稀,这把年纪未来能活几个年头谁能晓得?如果就这样归去,万一在家乡咽了气,自己这辈子不白活了?

先不说张鹤鸣怎么想办法找门路,再说回熊廷弼吧。

当三司的判决下来后,熊廷弼心中惨然,虽然这个结果他之前有过预料,可当真正面临的时候,熊廷弼才发现自己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坦然。

这也是人之常情,熊廷弼不是圣人,他只是普通人,普通人面临生死选择自然是惧怕的,所谓生死之间有大恐怖,这是谁都无法正视的问题。再者,这些年来熊廷弼在官场上起起复复,在辽东二任经略,不能说功劳苦劳还是有的,而且他自认自己在辽东没做错什么,现在背了这么大一个罪名,心里这关同样过不去。

消沉了几日,见朝廷没有宣布处刑,只是把他这样关着,一开始有些忐忑的熊廷弼又看到了点希望。

在牢中,他仔细琢磨这个事,突然有些想明白了,皇帝这么做也许是敲打和惩罚他,并没有实质要杀他的想法。也许自己还有机会逃过这一难,想到这熊廷弼眼神不由得亮了起来。

心态的改变,让熊廷弼在牢里的日子也平缓了下来,再加上他和王化贞都是朝廷官员级别不低,哪怕如今是罪人,刑部大牢里也没亏待他们。在牢里住着,山珍海味肯定是没有的,可吃饱穿暖却是不差,住了一个月左右,熊廷弼非但没有消瘦反而比原来胖了些,原本憔悴的面孔也红润了许多。

这一日熊廷弼正在牢中看书,他这个犯人比较特殊,没有和别的犯人关在一起,而是单独关押。和他同样待遇的还有王化贞和杨镐,不过他们是分开的没在一起,平日里也见不着。

单人牢房的条件还是可以的,不像其他牢房阴冷潮湿,牢房打扫的整整齐齐,有着一张木板床,床上放着被褥,另一边摆着一张粗木做的书桌和一把椅子,除去这些外,还有笔墨纸砚这些,当然都是寻常之物肯定没有他们当官时候的那么好,可对于坐牢的人来说已是天大的优待了。

熊廷弼正在读一本书,这书其实他当年进学的时候就读过,其中的内容可以说是异常熟悉。可现在不同往日,作为待死的囚徒,熊廷弼再拾起来看,耐心阅读之下倒给他悟出了些以前没想到的东西。

“熊廷弼!”

正看着入神呢,狱卒的声音从外面响起,熊廷弼抬头望去,只见狱卒来到牢门前,伸手从腰间摘下一串钥匙,拿起其中一把打开了牢门。

“这是……要提审?”熊廷弼微微皱眉,按理说不应该啊,自己的罪过已经有了定论,怎么还要提审自己呢?至于其他的,比如说处决他什么的,熊廷弼倒也没往那边想,毕竟就算要上刑场砍脑袋,怎么着也得给自己吃碗断头饭吧?这可是规矩,从来饿着肚子上路的道理。

正琢磨着呢,耳边就听狱卒道:“有人来看你了,记得规矩些,明白么?”

熊廷弼一愣,当即点头,同时心里又好奇会是谁来看望自己?他当初还是辽东经略的时候,朝堂的同僚或者进学的同年来拜访自己是很正常的事,可眼下他已经是个死囚了,回京到现在除了提审时候,一个人都没来看过他,这些日子熊廷弼也早就习惯了。

牢门打开了,狱卒让开了门口,伸手向外面看不见面目的人示意了下,接着就瞧见一个身材不高面容消瘦的中年人提着个食盒走了进来。

“辛苦了,这些给兄弟们喝酒。”中年人进了门,没有马上向熊廷弼走来,反而转身和门口的狱卒低声说了这一句,接着伸手和狱卒拉了拉手。昏暗的烛光下,熊廷弼看得清清楚楚,就在双方拉手的间隙,那中年人塞了一块银子给狱卒。

“这位大人,小的就在外面伺候着,要有什么事您喊一声就是。”狱卒笑呵呵地把银子收好,略弯着腰点头,等中年人转身继续往牢里走,狱卒重新把牢门关上,上了锁。

中年人进了牢里,目光先是在牢中扫了一眼,随后落在熊廷弼身上。此时此刻,熊廷弼也在打量着这个中年人,他可以肯定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这中年人穿着六品官服,也不知什么来历,更不清楚在那个衙门任职。

“熊大人!”目光落到熊廷弼身上,中年人先是微微一笑,接着把手中的食盒放下,正经给熊廷弼行礼。

“这里只有死囚熊廷弼,可没有什么熊大人。”熊廷弼平淡地说道,一手拿着书,抬头望着中年人,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来见我?”

“下官兵部职方司主事袁崇焕见过熊大人。”

“袁崇焕?兵部主事?我怎么没见过你?”熊廷弼皱起眉头,他以前可是辽东经略,身上也挂过兵部侍郎的职务,对于兵部的人熟悉的很,这个自称兵部主事的袁崇焕却一点印象都没,而且袁崇焕的口音比较特别,官话中带着一股别扭的广东味,再加上熊廷弼的记忆力一向很好,如果之前见过他肯定能想的起来。

袁崇焕笑道:“熊大人不认识下官是正常的,下官乃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后在工部观政,万历四十八年,下官任福建邵武知县,天启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官同福建同僚赴进大计,二年正月十五,因大计得了上考的成绩。”

“下官年少就爱读兵书,对于军事颇感兴趣。大计之后,因辽东局势紧张,下官受太真先生推荐至兵部试用,后考核留任兵部任职方司主事一职……。”

听了袁崇焕这么说,熊廷弼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袁崇焕是兵部的新人,他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福建知县而已,进入兵部担任主事这个职务不久。而且他入兵部的时候恰好是辽东出事的时候,熊廷弼自然不可能知道袁崇焕这个人了。

微微点头,熊廷弼问袁崇焕,既然他是兵部主事,他们之前也不认识,为何袁崇焕会来牢里探望自己?而且他来就来吧,还特意带了食盒,分明就是有求于自己。

换在以前也就算了,那时候熊廷弼是辽东经略又有兵部侍郎的头衔,袁崇焕作为兵部主事也能算是他的下级。可现在熊廷弼已经是罪人了,早就没了之前的身份,两人也没往日交情,大家只是陌生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听到熊廷弼这样问,袁崇焕笑着说这话说起来长了,要不边喝酒边聊?自己带了酒菜来,放着怕凉了就糟蹋了好菜。

熊廷弼一听这话哈哈大笑,有酒有菜当然不会拒绝,反正他也不怕袁崇焕耍什么花样,他一个死囚还担心什么呢?当即一摆手,袁崇焕连忙拿起食盒放到桌上打开,果然里面全是好酒好菜,闻着味就知道是京中出名的大酒楼手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