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百零二章 纸团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二百零二章 纸团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弟弟回忆起来了,姚良点点头,随后继续对朱慎锥道:“东家,这个活我们兄弟可以试试,但什么时候能成却不能保证,如果顺利的话或许只要几天,假如不顺利的话这时间就不好说了……。”

“无妨,尽管试就是了,对了,这试需要何物?缺些什么直接说,赵大那边会帮你们安排。”听到如此承诺朱慎锥心中大喜,他没想事情会发展的这样顺利,当即就大笑着说。

“要的东西也寻常,之前拿来的应该足够了,明日我们兄弟再瞧瞧是否有缺,如需要我会直接去找赵叔的。”姚良回答道。

“好!”朱慎锥一拍大腿,这是好事,姚良是稳重人,虽然他说自己只有几分把握,可从他的表现和神态来看,这个成功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想了想,朱慎锥当即承诺只要把这个事做成了,做的他满意,自己重重有赏。

姚家兄弟连忙说这事是应该做的,哪怕没有赏赐也没关系,东家如此厚待他们,自己自然会尽心做好。

可接着当朱慎锥笑眯眯地告诉他们,这个赏赐和之前说的赏赐不一样时,姚家兄弟一时间都表示不解,见他们这个表情,朱慎锥告诉他们赵大的经历,赵大之前和他们一样只是匠户,而且只是打铁的铁匠,可现在呢?赵大却有了知事的官身,这个官虽说只有八品,却是实实在在的官身,而且这边的工坊也全归于赵大管辖。

朱慎锥最爱有本事的人,只要你有能力,朱慎锥向来不会亏待重用。姚家兄弟虽是初来,可一旦把这个事做成就是大功一件,等到时候除去金银赏赐外,朱慎锥还能给他们一个官身,或许是九品,也或许是八品,具体什么级别就要看他们的本事的,这个机会难得,希望他们能牢牢把握。

对于钱财的赏赐姚家兄弟或许不怎么在意,可当听到朱慎锥能够给自己官身的时候,兄弟两人的眼中瞬间就冒出了炙热。他们和之前的赵大一样,虽说烟花匠人相比铁匠要好些许,也更自由些,可再怎么说同样也是匠户。

何况姚家因为之前的事故已经家破了,家中的产业也早就没了,眼下整个姚家也就剩下他们兄弟二人和姚家大嫂,未来姚家何去何从,他们兄弟不是没有考虑过,而是实在不知道怎么去想。

毕竟现在来了山西又寄人篱下,哪怕碰到一个好东家也无非就是日子过的好些罢了,未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匠户究竟总是匠户。

可现在朱慎锥的承诺让他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可能,假如真能给他们官身,别说和赵大一样的八品知事,就算是九品乃至不入流的小官对他们来说也是了不得的大事。

一时间,两人眼中的热切还掺杂着将信将疑,毕竟他们和朱慎锥认识的时间不长,到现在也不清楚朱慎锥真正的身份,虽然朱慎锥这么说了,可究竟能不能做到呢?可就算这样,姚家兄弟觉得这个机会绝对不能放弃,假如是真的呢?一旦真成了,他们姚家就彻底脱离匠户身份了。

吃完饭,朱慎锥就先走了,至于他走后姚家兄弟如何商议就是他们的事了。

不过第二日姚家兄弟一大早就去了烟花工坊那边,两兄弟在那么忙忙碌碌也不知道捣鼓些什么,但从他们明显振奋的劲头和气色来看,昨晚朱慎锥所说的话已牢牢记在了心里,这个前程机会难得,无论真假都值得他们一搏。

转眼又是几日过去,这一日姚家兄弟亲自登门来找朱慎锥,见了面后姚远兴冲冲地把背着的背篓放下,从里面取出一些物事来,告诉朱慎锥东西做出来了。

“就是这个?”看着用纸团包裹着的东西,这些瞧起来就和一团捏紧了的废纸没什么区别,朱慎锥好奇询问。

“东家,你别看它们不起眼,不过东家的要求可能满足。”姚良笑着说道,接着他让朱慎锥站远些,说自己实验给朱慎锥看。

在姚良的要求下,朱慎锥往边上走了几步,接着姚良让弟弟姚远也离开些,不过姚远却摇头不肯,他说自己在一旁能帮忙,见弟弟如此姚良也就不勉强了。

只见姚良取过一小团纸团,把纸团放在平坦的青石上,接着从姚远的手里接过一个小铁锤,随后就举了起来。

“东家,看仔细了!嗨!”

姚良对朱慎锥提醒了一句,接着就见他用力挥动铁锤,铁锤落下,直接就敲打在这小纸团上。

当铁锤和小纸团撞击的瞬间,只听得嘭的一声脆响,随即就是一团火光亮起,接着又是一股烟。

爆响声并不算大,充其量也就是普通鞭炮声差不多,而爆燃的火光同样也是如此,甚至比鞭炮的火光更小些,烟倒有些大,这烟黄色略有刺鼻,还带着一股浓浓有些熟悉的怪味。

当听到响声和亲眼看见火光亮起的瞬间,朱慎锥的双眼瞬间就变得精亮,他怎么都没想到一直困扰的问题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姚家兄弟仅仅用了几天时间,就把自己需要的东西给造出来了。

“做了多少?再试试,多试几次!”朱慎锥搓着手兴奋道。

姚良笑着点头,他从姚远手中取过新的纸团和刚才一样摆放好继续用铁锤敲击,和上次一样,这一次依旧顺利地爆燃了。接下来,姚良继续重复,前后敲打了十来个纸团,整个试验中除了其中一个纸团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成功,其余都没问题。

如此结果已让朱慎锥兴奋异常了,事实证明他之前的设想是对的,这玩意的出现意义重大,因为它足以改变战争的方式,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

自火药出现后,热兵器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最早的火药运用到战争上海是北宋,到南宋时期突火枪这些原始火器的诞生使得原本战争的结构产生了变化,不过那时候火药的运用和热兵器还很原始,仅仅只是冷兵器的补充。

蒙古帝国在南宋中后期崛起,横扫天下的蒙古人通过和南宋的战争,再上西征的缘故,使得中国的火药发明由东往西传到了西方。之后上百年中,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对火药作为武器使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到大明建国时期,大明的火器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火铳、鸟铳、三眼铳、鲁密铳、佛郎机等等,包括后来诞生的“一窝蜂”“神火飞鸦”甚至地雷、水雷应有尽有。当初的大明火器技术水平是全世界最高的,同时还拥有专业的火器部队——神机营。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火器研发进入了滞后,反而西方人开始渐渐迎头赶上。不过两者相比,双方现在的差距并不大,虽然在大炮铸造中西方人更强些,不过常规火器方面来看,大明也不弱。

不过火器发展到现在还未能正式取代冷兵器成为战场的主宰,目前战争中冷兵器的作用依旧是决定性的,火器依旧只是辅助性的运用。哪怕西方后来大规模把火器运用到战场上,可同样因为火器的发射限制需要用各种战术阵形来得到发挥,其中号称排队枪毙的线列战术就是这样诞生的。

限制火器在战争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火器的装填和发射实在太过繁琐,哪怕训练有素的火枪手在使用滑膛枪作战,每分钟最多也只能发射二到三发。而且能做到这一步的都是极其优秀的火枪手,如果是普通的火枪手,一分钟能射击一到两发已经了不起了。

再加上战场和训练射击时给人带来压力的不同,火枪手还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就比如大明军中的火枪手,往往最多就是临阵三发而已,这还是使用三眼铳的缘故,假如换成普通的火铳和鸟枪,能打出两发来已是了不得了。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许多,比如训练因素,比如心理素质原因,当然还包括火器本身装填的步骤太过复杂,此外还限于天气的缘故,火器使用也会受到相当影响。

眼下以火铳或者说火枪而言,最为麻烦的就是点火装置。一般都是火绳枪,或者更先进些的燧发枪。但这些朱慎锥早就实验过,两种火器都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前者虽然可靠,不过点火需要先点燃火绳,火绳受天气制约影响很大。后者虽然能在恶劣天气中发射,也不需要火绳,可发射点火的成功率只有一半甚至更低。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哪一种都有限制,暂时都不可能成为决定战场的因素,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先解决点火发射,只有把这个麻烦给处理了,大规模运用火器才有真正的可能。

之所以找到姚家兄弟,花大价钱把人弄来就是这个原因。朱慎锥不是什么枪械专业人士,大学时候读的也不是理科,对于怎么制造枪械根本就是一知半解。之前他让赵大帮忙做的那些火枪说白了也只是在如今原有火枪技术上进行添减修改,然后精益求精做出来的,其原理并没有太多改变。

但不管怎么说,朱慎锥对于火枪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还是明白的,更知道未来用底火发射来取代火绳甚至燧发枪才是真正的方向。而且一旦解决了子弹底火问题,那么就有可能从前装枪从后装枪进行改变,随后再仿效初代左轮枪的原理制造出能够连发的新式火枪。

未来还能继续研制,最终造出底火、弹壳、枪子一提的子弹来,从而接近近代火枪的程度,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