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爷圣明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爷圣明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老狐狸!”

天启一听心里暗骂,叶向高这话听起来的确不偏不倚,而且操作性极强,看起来还略有偏向熊廷弼的那么点意思。

可实际上,叶向高这番话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要知道袁应泰之前在辽东惨败后,沈阳、辽宁等地全部落入了后金之手,大明原本布置的辽东防线已全没了,战线大步后退,大明在关外的地盘也大幅度缩水,而现在辽东前线唯一的坚城只剩下广宁,广宁之后是宁远和前屯两处后置防线。

也就是说,广宁已经是辽东战场上的前线最靠前位置,广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一旦战争爆发,广宁就首当其冲,无论是主动开战还是防御,广宁是最为重要的。

明面上叶向高让王化贞专管广宁,熊廷弼负责除广宁外的辽东事务,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可如果这样安排,熊廷弼在辽东的意义就彻底没了。

由于广宁的特殊性,由王化贞全权负责,那么作为辽东经略的熊廷弼又能做些什么呢?要知道熊廷弼的一切计划和防御布置全部是围绕广宁来的,现在广宁不让他插手了,熊廷弼这个辽东经略别说干事了,就连广宁那边的一兵一卒都调动不了,因为在广宁王化贞才说了算,全部掌控在他的手里。

叶向高的这番话顿时让东林党人回过神来,大家不得不佩服姜还是老的辣。

这样的安排表面上解决了辽东经抚问题,实际上又明确了辽东经抚各管一摊,等于从熊廷弼手里夺走了辽东大权,更重要的是还让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来。

叶向高就是叶向高,也就是他才能把事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又无法反驳,当即,东林党人一个个站出来赞同叶向高的建议,认为辽东问题可以暂时搁置争议,用这种方式解决是最妥当不过。

哪怕李精白等人心里明白叶向高的打算,可这时候他们也不好反驳,毕竟从事情的表面来看,东林党已经退让了一步,熊廷弼依旧是辽东经略,再反对已没了基础。

天启皇帝默不作声,他心里有些不舒服,原本他是想将叶向高一军,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王化贞是叶向高的弟子,如果叶向高开口偏向王化贞,那么对于叶向高的名声是一种打击,到时候就能在这上面做点文章。

假如叶向高不想让自己名声受损,那么必然就会秉公去支持熊廷弼,这样一来就恰好入了天启皇帝的算计之中。借叶向高之手直接瓦解今日东林党对王化贞的支持态度,毕竟叶向高不仅是首辅还是东林党大佬,又是王化贞的老师,他都这么说了,你们东林党人还闹什么?

算盘本打的不错,可天启万万没想到叶向高这老狐狸居然狡猾到这个地步,他的态度实在是出乎天启预料之外,用他没想过的一种方式提出了一个谁都没预料到的建议,而且这个建议看起来又是如此公正,又挑不出毛病来,这让天启准备好的一拳打了个空,心里极为难受。

一时间,天启不知如何决断,这时候他无论同意或者不同意都很尴尬,因为天启原本的想法就是借今天的庭议把王化贞调回京师,辽东那边全权交给熊廷弼来负责。

可事情到了现在这一步,已经超出了天启的预料,想来想去天启决定学爷爷万历耍无赖,他当即宣布庭议到此为止,因为此事太过重大,他要好好回去考虑一下,等仔细考虑之后再做决定。

听皇帝这么说,叶向高也不催促,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礼,表示赞同,接着天启示意朝会结束,起身就回了后宫。

回到乾清宫,天启的表情很是难看,刚才叶向高给自己碰了个软钉子,又顺手挖了个坑,自己虽然没有答应,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次较量自己这个皇帝输了一着。

因为庭议的事没有定论,也就等于辽东目前经略和巡抚的争论也没解决,这对东林党来说根本就没损失,毕竟王化贞依旧是辽东巡抚,和之前一样。

脸色阴沉,天启心里很是不满,他坐着许久都没动静,一旁伺候着的魏忠贤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刚才庭议的时候他就站在离皇帝不远的地方,朝堂上发生的这一幕看在眼里,也听在耳中。

过了许久天启突然开口问:“朕记得李精白原本是山东巡抚吧?”

“皇爷好记性。”魏忠贤连忙道:“李精白乃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后任夏津县令,在县令一职上政绩卓然,故先帝升迁李精白为山东巡抚,在巡抚任上李精白施政有方考核卓优,去年调任回京,而今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他同左光斗关系如何?”天启又问。

李精白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左光斗是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两人职位相等,平日多有交际。

魏忠贤告诉天启,李精白这人精明强干,从不夸夸其谈,和左光斗虽是同僚,却没听说过两人有什么交情,除去工作上外,私人没什么联系。而且李精白不属于朝中任何一党一派,既不是东林党也不是浙党、楚党,是一个实干派。

听到这番回答,天启嘴角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张鹤鸣此人你怎么看?”

魏忠贤微微一愣,刚才还在说李精白怎么突然提到兵部尚书张鹤鸣了?他心里一琢磨,很快有些回过味来。

魏忠贤答道:“张鹤鸣此人奴婢不好评论,这位老大人在朝中资格较老,友朋甚多,而且无论在地方还是朝堂任职,官声也算不错,不过……。”

说道这,魏忠贤停顿了下,天启皇帝目光扫来:“不过什么?”

“不过奴婢听闻张鹤鸣和熊廷弼有私怨,皇爷您也知道熊廷弼虽有大才,但性格孤傲,之前先帝在的时候因为辽东之事就得罪过张鹤鸣。”

点点头,天启表示明白了,怪不得张鹤鸣这么起劲支持王化贞,要说起辽东的经抚之争,张鹤鸣的责任不小。

张鹤鸣眼下是兵部尚书,作为本兵,张鹤鸣对辽东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可不小,从理论上来说,辽东经略虽然职权很大,但在许多方面也要受制于兵部。

由于张鹤鸣和熊廷弼的以前就有矛盾,两人相互看不上,在王化贞和熊廷弼意见相反的情况下,张鹤鸣直接就采取了支持王化贞的态度。也正是因为张鹤鸣这个态度,使得王化贞在辽东有和熊廷弼抗衡的底气,再加上东林党一派的影响力和后盾,王化贞在辽东和熊廷弼越斗越烈。

所以从这个事上来说,张鹤鸣的做法才是激起辽东经抚之争的最初原因,如果当初张鹤鸣不为王化贞站台,那么王化贞也不敢和熊廷弼闹的这么凶。想到此,再回想到刚才在朝堂之上,张鹤鸣旗帜鲜明到支持王化贞时,天启眉头就更皱了起来。

一时间,天启皇帝对张鹤鸣的感官非常差,同时也暗暗对熊廷弼隐隐有些不满。他觉得熊廷弼这个人虽然有才,可性格实在是不怎么样,自从万历年间到现在,虽重用熊廷弼,可熊廷弼的脾气实在是太臭了,三天两头得罪人,也不知道和同僚搞好关系,哪怕背后有皇帝的支持,可你也不能老是这样吧。

如果熊廷弼能在这方面改善一下,也不用做到八面玲珑,只要不那么倨傲,和同僚关系过得去就成了。这样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对熊廷弼不满,自己也不用头痛三天两头给熊廷弼擦屁股了。

人无完人,天启虽然知道这点,却又不由得有些生气。他长叹了一口,想了想道:“李精白公忠体国,为官清明,朕心甚慰,着司礼监拟旨,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精白加授中议大夫,以示勉励。”

“奴婢遵旨!”魏忠贤连忙应了一声,心中暗想这个李精白运气不错,今天在朝堂上和东林党唇枪舌战,居然被皇帝看中了。

现在天启皇帝给李精白加授中议大夫,虽说这个头衔只是虚衔,但意义重大,表示天启对李精白的认可和安抚。

一时间,魏忠贤心里也琢磨起了李精白这个人,李精白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在朝中官职也不算低,而且这人能力很强,又不属于东林党,也不是其他党派,现在皇帝又看中他,未来重用的可能性很大。

既然如此,这样的人物倒是可以拉拢一番,接下来魏忠贤还要继续和东林党争斗,相比东林党的实力,魏忠贤依旧远远不如。拉拢那些对东林党不满的朝廷官员,联合起来对付东林党,其中李精白不就是最好的人选么?

想到这,魏忠贤心里也有了自己打算,准备借着天启皇帝加授李精白的机会亲自登门拜访,探探对方的想法,如李精白能投靠自己,以后对付东林党就更有了几分把握。

“皇爷,既然加恩李精白,徐扬先那边……?”魏忠贤试探问道。

天启笑笑:“伱倒是机灵,朕差一点忘了此人,既然提起也就给他一个恩典,传朕旨意,加授徐杨先朝请大夫,一并传旨即可。”

“皇爷圣明!”魏忠贤马屁顿时奉上,天启心情好转哈哈大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