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两手安排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两手安排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安民见朱慎锥主意已定也不再劝,当即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这个事他会尽快安排。

不过人要从义乌来到山西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一路路途遥远,再加上眼下冬季来临,天寒地冻也不便与赶路,最好是等明年开春后动身,算时间抵达山西至少也是明年三月左右时候了。

这个情况朱慎锥也知道,当即表示自己明白,等了这么久,再多等些时日倒也等得了。

心里盘算了下,明年三月左右他应该不在山西而在蒙古,因为塔娜开春不久就要生孩子了,等过了年这天气稍暖和些,他就准备动身北上草原,这可是他第一个孩子,无论如何都要陪在塔娜身边看着孩子出生。

思索了下,朱慎锥又告诉周安民,拜托他等人接来后帮忙安置在卫所那边,他随后会去找舅舅王荣打个招呼,虽然不知道这三人究竟能不能派上用处,可不管怎么说这三人也是戚家军的老兵,哪怕就是千金买马骨,朱慎锥也必须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等说完了这事,朱慎锥继续追问关于烟花匠人的事。

周安民告诉朱慎锥,这个事办的比戚家军的事要顺利些。

在南直隶,周安民的人花了些功夫终于寻到了精通烟花的匠人,说服了其中一家愿意来山西的。和义乌那边差不多,等到明年开春,这家烟花匠人就能跟着一起动身,大约三月左右就能来到山西。

“这家手艺如何?家中有多少人?”朱慎锥急切问道。

周安民大致和朱慎锥说了说他们的情况,烟花匠人也是匠户的一类,但和普通的匠户有略有差别,相比之下比普通的匠户更自由些。

做烟花,都是祖传的手艺,许多特殊技艺是父传子子传孙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通常就连家中的女儿都不会传。毕竟烟花匠人是靠这个吃饭的,这可是他们生存的根本。

南直隶那边的烟花匠人不少,有名气的也有好几个,但这些人都不肯离开,毕竟在南直隶他们生活的不错,而且千里迢迢从繁华的江南前往山西这种地方,生活什么的也不习惯,哪怕周安民派去的人开出了不错的条件,对方也没答应。

退而求次,周安民的人只能在其他人群中找寻,最终找到了一家。这家说起来在当地烟花匠人中也是颇有名气的,虽然不是尖顶,却也是一流。

这家烟花匠人家中人口并不复杂,家中如今只有兄弟两人,当哥哥的二十出头,当弟弟的今年才十九岁,其中哥哥已经成婚了,有个妻儿两人,弟弟单身,家中父母刚刚故去,兄弟两人没有分家扶持着生活,因为之前父母病重用药和之后办丧事的缘故,花光了家里积蓄还欠了不少饥荒,兄弟两人虽有做烟花的好手艺,可要填补饥荒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得知周安民高薪聘请烟花匠人之后,兄弟两人商议后答应了周安民的条件,这才愿意举家前来山西。

当听到这兄弟这样年轻时,朱慎锥倒是颇为意外,一时间想问问这样年轻的烟花匠人是否可靠。不过转念一想,姐夫周安民也不是不靠谱的人,既然他说这家烟花匠人在当地颇有名气,而且烟花这个行当向来又是父子相传,虽然兄弟两人的老爹已经过世,可从小在这个行当中成长起来,手艺应该是有的。

但究竟能不能满足朱慎锥的要求暂且也不得知,不管如何等人到了,试试也可,毕竟这个事能不能成就连朱慎锥也没绝对把握。

“对了小弟,你寻戚家军的后人我能明白,可你找这烟花匠人又干什么?难不成你打算在卫所制作烟花售卖不成?”这句话周安民早就想问了,之前一直忙着其他事,再加朱慎锥成婚的时候周安民和朱秀儿在平阳那边帮忙操持也忘了问,现在人已经帮他找好了,周安民忍不住就问出了心中这个问题。

“哈哈哈,姐夫猜的没错,正是如此。”朱慎锥大笑道。

“还真是售卖烟花?”周安民将信将疑道。

朱慎锥点点头,他告诉周安民,烟花这个玩意全大明唯有南直隶的技艺最高,别小看了它,精良的烟花在北地的价值可不低,一些富人和权贵需求也不少,就算是草原上,蒙古贵族有的对这玩意也稀罕。

眼下赵屋岭那边的工坊已初具规模,如果能在那边再设置一个烟花工坊,制作一些烟花进行售卖是一份不错的买卖。

听了朱慎锥所说,周安民将信将疑,虽然朱慎锥提到的北地烟花需求和售卖利润的确是真事,他也知道一些富人和权贵对这方面的情况,每年从南直隶那边运来北地的烟花数量不少,卖的也不错。

可仅仅说朱慎锥只是看重烟花的价值,周安民却有些不信。自己太了解这个小舅子了,朱慎锥向来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做什么事都有谋划,从来不随心所欲,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虽然在这个行当上颇有利益,却也不值得这么干。

打个比方来说,一家饭店的饭菜不错,伱总不见得为了要吃这么一口饭菜就把对方饭店的厨子给打包弄到自己家来吧?然后再用这个厨子自己开一家饭店做买卖?虽然这话勉强说的通,却投入和收益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与其做这样的事,更不如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再加上当初朱慎锥叮嘱周安民去办这事的时候交代的仔细,一副要有大用的架势,仅仅如此安排,周安民还是有些不信的。

见周安民露出疑惑和不解的表情,朱慎锥心中暗叹一声。

他并非是要刻意对周安民隐瞒这事,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谁能真正信任,周安民绝对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没把真相告诉周安民,那是因为朱慎锥考虑到这个事不是普通的事,而且现在说为时过早,毕竟请来的烟花匠人究竟能不能做成自己想要的东西,又有多少实际价值,这点连朱慎锥自己心里都没底呢。

说白了,做这样的安排仅仅只是一个设想和尝试罢了。再加上这个事一旦能成功带来的可是革命性的变化,在没成之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信息越保密也是越可靠,万一提前被泄露出去可不是什么小事。

想来想去,朱慎锥觉得还是暂时不和周安民说实话的好,等到事情有了些眉目再告诉他也不迟。

打着哈哈,暂时把这个事糊弄了过去,朱慎锥顺口问起了张锡钧的安排。

张锡钧的身份前不久已经查明了,因为张锡钧把自己的真实来历告诉了朱慎锥,朱慎锥再通过周安民去调查很快就有了眉目。

张锡钧的确没有隐瞒朱慎锥,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这点已经从锦衣卫的调查中得知了。在确定张锡钧身份之后,关于他去京师的安排也落实了下来,朱慎锥前往草原之前就给周安民去了信,告诉他帮忙解决张锡钧身份并且在锦衣卫挂职的要求。

周安民说这个事已经办妥了,半个月前张锡钧已拿着朱慎锥的书信来找自己,自己这边也给张锡钧安排了一个锦衣卫的身份。身份很是简单,就和当初周安民当驿丞的时候在锦衣卫挂职一般,职务不高仅仅只是一个校尉,这个职务也不算是锦衣卫正式编制,仅仅只是挂名。

有了这个身份,张锡钧无论是从山西前往京师,又或者在京师活动都便利的多。至于他的户籍什么的,对于别人或许有点难度,可对于掌控潞州卫千户所的周安民而言根本就不是问题。

张锡钧在潞州卫没呆多久,等拿到身份后就动身前往了京师,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现在张锡钧已经抵达京师了,接下来他在京师如何运作,又怎么打开局面,就要看张锡钧自己了。

“魏良卿那边?”

“我也已去了消息,张夫子动身去京师前又写了封书信让他带去。有这些,魏良卿看在我的面子上接待张夫子是没问题的,但接下来怎么做,做的如何就要看他自己了。”周安民接着又道:“小弟,你派张夫子去京师用意我明白,如能借此在京师打开局面,同魏公公拉上关系的确是好事。不过小弟,就凭张夫子一人是否草率了些?要不再多派几人过去协助?另外京师锦衣卫那边,是否要打个招呼?也好在京师有个照应?”

“不必了。”朱慎锥摇头道:“人多眼杂反而惹人注意,张夫子一人过去正好,如这点小事也办不成,此人也无用处。”

“不过可以找两个可靠机灵的人过些日子去京师,暗中盯着张夫子,他在京师做些什么,见了什么人,又去了哪里,仔仔细细记录下来,随时把消息传回来。对了,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用干,更不能让人知道这些安排。”

“你的意思是……?”周安民睁大眼问。

朱慎锥点点头也不说话,周安民心里却是明白,这种手段锦衣卫是惯用的,朱慎锥一说他就知道这安排的用意了。

“那么如有所异动,或京师有变的话,是否需要……?”周安民谨慎问了一句。

朱慎锥想想摇头:“这个日后再说,不过真到了那时候必要的安排还是有的,先做好准备吧,但记得没有我发话,派去的人绝不可动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