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毫无底线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百六十六章 毫无底线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乾清宫回到司礼监的当日,魏忠贤就宣布了皇帝的旨意。

王国臣去职司礼监调任南京镇守太监,由宋晋入司礼监接替。

宋晋这人大伙都清楚,也是天启的伴读,更是魏忠贤的跟班小弟,他入司礼监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此外,就是对姚宗文等人的处置意见了,魏忠贤让人拟旨后再由掌印太监王体乾用印,连同司礼监批红同意王化贞任职辽东巡抚的折子一起交由内阁下发。

王安丢了差事后,魏忠贤并没有当掌印太监,而是由王体乾担任了掌印之职。从名义上来说王体乾才是司礼监的一把手,可实际上王体乾也是魏忠贤的小弟,向来唯魏忠贤马首是瞻,他这个名义上的一把手实际上却是一个橡皮图章罢了,事事都是魏忠贤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当旨意传达内阁,首辅刘一燝看过之后一言不发,他的表情很是复杂,虽说皇帝同意了王化贞升迁辽东巡抚早在他意料之内,可同时却又处置了五个言官,而这五个言官恰恰都是当初对熊廷弼弹劾的上蹿下跳最起劲的五人,这就耐人寻味了。

其中的含义刘一燝自然明白的很,而且两道旨意同时送至内阁,又意味着什么刘一燝心里哪里会不清楚?

一时间,刘一燝有些左右为难,他招来内阁其他阁老商议,有的说皇帝如此针对言官实在不妥,言官本就有风闻奏事之权,哪里有用这样罪名贬斥的?这不符合朝廷规矩。也有的说这个事是皇帝用辽东巡抚来和内阁进行交换,反正仅仅只是五个七品言官而已,而且这几个言官中好几个都是投机取巧之辈,并非东林党人,贬斥就贬斥了,给皇帝一个面子无妨,只要王化贞的巡抚位到手,对东林党来说并没有损失。

另外,还有人提出,皇帝这么做也不是什么坏事,何况旨意从司礼监下达,这个事闹大了或许是件好事。眼下司礼监的权利渐大,魏忠贤隐隐有了内廷第一人的迹象,阉党向来和文官集团不对付,他们反而可以借用这事攻击阉党,向天下告知皇帝受阉党蒙蔽,挑动朝野攻击司礼监,对文官集团尤其是东林党有利无弊。

关起门来讨论了一天,最终还是刘一燝拍板,同意了皇帝两道旨意,由内阁行文正式下旨。

第二日旨意下达,五位言官如丧考妣,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只是弹劾熊廷弼却遭受了如此严重结果。

尤其是被革职的姚宗文更如五雷轰顶,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当了官,辛辛苦苦爬到给事中的职位,可一日之间就丢官罢职,成了个平头老百姓,整个人都不好了。

姚宗文不是东林党,他是浙党骨干,和之前首辅方从哲是一党。

当初弹劾熊廷弼并非党争,而是因为他和熊廷弼的私人恩怨所至,这个恩怨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因为之前姚宗文受方从哲派遣去辽东视察,到了辽东后一向贪婪的姚宗文直接向熊廷弼索贿不成,反而被熊廷弼当面痛骂一顿。

就这样,姚宗文和熊廷弼结下了梁子,等万历驾崩后,姚宗文迫不及待地就跳了出来,意图拉上东林党一起弹劾熊廷弼,而且最终也弹劾成功了,导致熊廷弼去职,由袁应泰接替辽东经略。当消息传来后,姚宗文弹冠而庆,在府中大笑连连,说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熊廷弼再如何高傲,当年看不起老子,现在不也落到了老子手里?

可谁想风水轮流转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这才过了多久辽东就出事了。袁应泰在辽东大败,辽东一片糜烂,天启再一次启用熊廷弼。得知此事后姚宗文心里就一直忐忑不安,生怕这一次官复原职的熊廷弼找自己麻烦。

这些日子姚宗文低调做事,丝毫不敢出头,随着时间的推移,等熊廷弼去了辽东任职后这才渐渐放下心来。在他看来这个事就算过去了,可怎么都没想到,突然间天就塌了。

当圣旨下来,姚宗文两眼一黑,差一点就当场晕过去,好不容易在家人的大呼小叫之下掐人中的掐人中,灌参汤的灌参汤才缓过气。回过神,姚宗文是捶胸嚎啕大哭,边哭边咒骂东林党人无情无义,为一个区区辽东巡抚居然把自己给卖了。

在姚宗文看来,这完全就是东林党打击异己的举动,借着辽东巡抚的安排意图讨好皇帝,这才让自己丢了官职。反正他不是东林党人,再加上首辅方从哲已致仕,朝中也已没了大佬依靠,自己就被当成了替死鬼给抛了出去。

一时间,姚宗文心里没恨皇帝,也没恨魏忠贤,反而恨起了两人,一人就是辽东经略熊廷弼,在他看来也许是熊廷弼不久前离京时在皇帝面前说了自己坏话,从而让皇帝记住了自己。

第二人就是东林党的首辅刘一燝,不仅是刘一燝,还包括东林党一派。这些混蛋简直不是东西,当初自己第一个跳出来弹劾熊廷弼他们一个个叫好,可现在却把所有责任全推到了自己头上,分明就是过河拆桥排除异己。

越想,心里越有恨意,姚宗文气得牙痒痒的,发誓只要自己有一口气在,一定要报此仇。

说干就干,姚宗文虽然官职不高,当的也是言官,可这些年靠自己的手段私下捞了不少钱。他姚宗文是清流却不是什么清官,当年和熊廷弼不合就是因为索贿不成的缘故,所以他的家底还是蛮厚的。

现在上面没了大佬依靠,东林党又针对自己成了自己仇人,熊廷弼是辽东经略手握大权,凭他一个丢官罢职的人如何有能力对付?想来想去,姚宗文决定找新的大佬依靠,而满朝上下看了一圈后,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只有这些时日崭露头角圣眷甚深的魏忠贤魏公公了。

为了重新起复有报仇机会,姚宗文咬牙托人找关系给魏忠贤送银子打点,亏得他多年贪污手里的钱财不少,总算花了大半家底这才见到魏忠贤。

一见面,姚宗文也不顾自己进士身份,冲着魏忠贤磕头就拜,口称自己受了东林党陷害,求魏公公为自己做主。

魏忠贤对于姚宗文这人虽早有耳闻,也知道他是浙党领袖,但还是第一次见面。原本他是不想见的,可顶不住姚宗文送的钱不少,看在白花花的银子的份上,魏忠贤勉强答应一见。

但没想这一见面却看到了姚宗文的另一面,魏忠贤本就是市井出身,又在宫中混迹多年,察言观色和辨人的本领颇有几分。原本以为姚宗文既然是言官,作为言官再怎么样风骨总有几分。可谁想姚宗文哪来什么风骨?就和一条走投无路的癞皮狗一般,见面后非但对自己恭恭敬敬,还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诉认错,口中更是对东林党极度不满,口口声声把东林党上下骂了个狗血淋头,这反倒引起了魏忠贤的兴趣。

朝堂之上,东林党一家独大,内阁之中也是东林党掌控。魏忠贤很清楚天启皇帝让他掌握司礼监的用意,无非就是和文官集团争权,而文官集团中最大的对手就是东林党。

东林党崛起万历年间,这么多年下来气候已成,不仅是朝堂,就连地方东林党也是根深蒂固。魏忠贤虽说已掌控了司礼监,成了实际上的内相,可相比强大的东林党而言,魏忠贤魏公公如今还没有和东林党直接抗衡的资本。

这些日子魏忠贤一直暗中积蓄力量,拉拢各派,做好未来和东林党争夺的准备。可毕竟时日过短,魏忠贤眼下还没这个能力。有句话说的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魏忠贤打心底是看不起姚宗文这种家伙的,这个家伙非但是个软骨头,而且还是个贪污犯,是彻头彻尾的小人。

不过话说回来,小人也有小人的作用,魏忠贤是个太监,太监和文官集团天生就不对付,文官集团很少有看得起太监的,在这些读书人眼里,他们这些太监是先天残缺之人,是祸国殃民的阉党。

如果想要对抗东林党,仅仅靠司礼监和东厂根本就不可能,朝堂上也必须有自己的人在,这样的话才有机会和东林党抗衡。

这些日子魏忠贤也是这么干的,拉拢了不少失意的文官和东林党不对付的其他派别官员渐渐形成小团体。这些人大多也都是小人,其中好人根本就没几个。不过没关系,不管君子还是小人,只要有用就成,这些人在魏忠贤的眼里都是工具罢了,现在跪在自己面前哭诉的姚宗文同样也是如此。

想到这,魏忠贤耐心听完了姚宗文的哭诉,非但没有训斥他,还和颜悦色安抚了他几句。

见魏忠贤如此和善态度,姚宗文心中顿时起了希望,他当场对魏忠贤赌咒发誓,只要魏公公能帮自己官复原职,魏公公就是自己再生父母,以后唯魏公公马首是瞻,联手对付东林党。

姚宗文的态度让魏忠贤尤其满意,魏忠贤大度地表了态,让他在京好好呆着,帮自己私下收集东林党的一些确凿罪证,如今帮他马上复职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皇帝的旨意刚下达不久,不可能再把旨意给收回去。

但这没关系,等这个事过些日子平息下去,大家都不注意了,而且姚宗文也依自己的交代做出成绩来,他魏公公就能在皇帝面前帮他说好话,到时候别说是官复原职了,或许升官也是有可能的。

有了魏忠贤的这么一番承诺,姚宗文瞬间就和吃了大补丸一般活过来了,满脸红光精神抖擞,把胸脯拍的砰砰响,说自己也不说虚话大话,让魏公公但看自己的表现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