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借力打力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百六十五章 借力打力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忠贤的回答让天启很是满意,他也不傻,知道一旦外人晓得拿去售卖的东西是出自于自己的手,哪怕就是普通的玩意也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追捧。

毕竟是皇帝做的东西,这可是出自皇帝之手,谁会说不好呢?谁不会给皇帝的面子呢?

所以天启特别嘱咐魏忠贤不要泄露东西来源,就是要看看自己的手艺是否真的像魏忠贤所说的那样好,做出来的东西是否真能卖个高价。

不过天启却忘了,哪怕自己这么叮嘱也无济于事,天启人在大内,魏忠贤去操办这个事就算不明着说暗中也有他的办法。何况天启的木工手艺的确很好,做出来的东西又异常精巧,再加上自己暗地里运作一下,魏忠贤哪怕自己掏腰包让天启开心一下还不是很简单的事么?

当然了,这话魏忠贤绝对是不会说出口的,至于怎么做他早就想好了。

说了一会儿关于售卖木器的事,天启的心情很是不错,喝着茶水,顺便问了问朝堂和司礼监的情况。

魏忠贤一五一十向天启汇报,而今朝堂的情况和之前没什么两样,内阁依旧是刘一燝为首,东林党掌控大部分朝政,之前辽东战败后的许多事也落实的差不多了,该处置的人也处置了,该安排的也安排了下去。

天启和刘一燝以袁应泰一事重新启用熊廷弼,眼下熊廷弼已赶赴辽东,天启把辽东军事托付熊廷弼,但此事内阁又出了妖蛾子,提出建议希望让王化贞升任辽东巡抚。

此事内阁刚刚报了上,魏忠贤身上带了内阁文书。听到这个事,天启微皱眉头,王化贞这人他自然知道,王化贞是前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弟子,叶向高在万历年间就担任过内阁首辅,后告病去职,接替叶向高的就是方从哲。

叶向高不仅当过内阁首辅又是东林党党魁,在朝中门生众多,威望甚深。如今东林党又掌控朝政,自然是要用自己人。王化贞是叶向高的弟子,之前袁应泰经略辽东时东林党运作王化贞授户部主事,迁右参议,驻守广宁。

这一次辽东惨败,袁应泰主力灰飞烟灭,辽东大片土地沦陷。反而王化贞驻守的广宁依旧在明军之手,而且王化贞坚守广宁,未能让后金得逞,也算是此次战事中唯一的亮眼之处。

虽然刘一燝和天启私下达成协议,天启不追究袁应泰死后责任,东林党让步也同意天启再次启用熊廷弼。但在东林党看来,熊廷弼虽然起复辽东经略,可辽东大局却不能落入熊廷弼一人之手。

毕竟熊廷弼不是东林党人,党同伐异,非东林党人他们哪里放心。不过熊廷弼的起复他们无法阻拦,但做一些其他安排却是可以的,其中就想到了在广宁的王化贞。

在东林党一派看来,王化贞根正苗红,是东林党自己一派,这样的人在辽东牵制熊廷弼才能真正放心。

既然没办法把王化贞取代熊廷弼,可提拔王化贞还是能做到的,何况大明向来以文驭武,熊廷弼虽说是文官出身,可几次经略辽东早就在东林党眼里成了武将一派,以王化贞牵制熊廷弼,这是一着妙棋,如此就提出升迁王化贞为辽东巡抚。

问魏忠贤要过内阁折子,天启仔细看过后一言不发合上。

魏忠贤站在一旁没说话,他太了解天启了,往往这种时候天启表面平静,实际上心中是很不舒服的,尤其是他前脚刚任命熊廷弼经略辽东,赐下天子剑,还拨给了他京营5000人,赦书一道,钱粮无数,熊廷弼出京时天启又亲自送行,给予其足够的信任和期望。

可熊廷弼前脚刚走,后脚内阁就弄出了这个事,要升迁王化贞为辽东巡抚,这分明就是和天启对着干。

内阁和东林党打什么算盘,天启心里很清楚,无非就是想利用王化贞和熊廷弼夺权,以分辽东军政权利压制熊廷弼。从内心来说,天启是不想答应这个事的,但他又不能驳回,毕竟辽东巡抚设置本就是常态,举荐王化贞也是内阁职权范围,而且王化贞无论从资历或者之前战事的表现来看,升迁辽东巡抚也是合情合理,如果天启驳回内阁所请,内阁必然有所反应,一旦仅仅因为辽东巡抚的人选和内阁有矛盾,对于辽东战事并不是什么好事。

“魏伴伴,此事司礼监如何看?”天启想了想开口询问。

魏忠贤道:“回皇爷,奴婢认为辽东战事情况复杂,辽东新败需用能臣坐镇,皇爷之前启动熊廷弼是最合适不过选择,熊廷弼先后两次经略辽东,对辽东局势自然熟悉无比,先帝在时也托付辽东事于熊廷弼,皇爷此举是最恰当不过……。”

还没等他说完,天启就抬手道:“这些无需多言,朕自然知道熊廷弼的能耐,朕问的是司礼监这边的意见!”

魏忠贤脸露尴尬之色,迟疑了下后这才说道:“司礼监内部意见并未统一,由此奴婢这才请皇爷圣断……。”

“哦?仔细说来。”天启道。

“奴婢认为王化贞任辽东巡抚虽名正言顺,但在而今却有些不妥,如辽东稳固,此举并没问题,但如今辽东新败,建奴咄咄逼人,应让熊廷弼独掌辽东军政,全力应对,以免分权。但王国臣、刘克敬认为内阁所请合情合理,不便驳回,同意王化贞出任辽东巡抚。”

“王国臣、刘克敬?”天启依旧神色平静,嘴里默默念叨了这两人名字,突然问:“如今司礼监王安何在?”

“皇爷,您忘了,王安上月已离宫了。”魏忠贤轻声回道。

天启这才想起,王安上月已被赶出宫去,去了凤阳皇陵守陵去了。他点点头,又问道:“朕记得不差的话,这王国臣和刘克敬都是当年王安一手提拔起来的?”

“皇爷好记性。”魏忠贤应声答道。

天启沉咛片刻,说道:“传旨,让司礼监批红吧,王化贞任辽东巡抚一事朕允了。”

“奴婢遵旨。”魏忠贤连忙答应,接着就听天启又道:“南京镇守太监朕记得在任多年了吧?也应该回京了,王国臣是个好人选,传朕旨意,着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国臣去南京任职,即日出宫。”

“奴婢遵旨!”

听到这句话,魏忠贤心里顿时笑开了花,王国臣调离司礼监去南京担任镇守太监,从职位上来看似乎差不多,但权利却是天差地别。

要知道南京镇守太监就是一个养老的差事,虽然级别不低,可从司礼监踢到镇守太监等于是边缘化去养老了。而且王国臣这么一走,以后如何魏忠贤随手就能拿捏,再也翻不出风浪来,这一来司礼监内就又少了一个强劲对手。

可惜的是天启没有下旨处置刘克敬,或许是因为刘克敬在选秀一事上给天启留下的印象不错,所以暂时就处理了王国臣一人。

不过没关系,王国臣一走,这刘克敬在司礼监独木难支,仅靠他一人根本就没有和魏忠贤抗衡的能力。魏忠贤有的是时间也有的是机会,今天弄不了刘克敬,以后再找机会就是了,只要天启皇帝信任自己,他还怕处置不了一个小小刘克敬?

“对了皇爷,王国臣去职司礼监,这司礼监秉笔一职……。”

“如此小事,魏伴伴自己看着办就是了。”天启轻描淡写说道,魏忠贤更是一喜,这等于把后续接替王国臣的权利交给了他,这对于魏忠贤来说是最好不过了。

“魏伴伴!”

“奴婢在!”

“让司礼监再拟一份旨意,户科给事中姚宗文革职为民,贬谪冯三元、张修德、魏应嘉、郭巩等即日出京!”

“这……。”魏忠贤顿时一惊,天启所说的这几人官职并不高,大多都是六科给事中,以品级来说仅仅只有七品。可问题是这几人都是言官,皇帝一下子革职一人,贬谪四人出京,这可不是小事。

正要开口劝天启,脑海里突然闪过念头,到嘴边的话生生就咽了回去。

魏忠贤突然明白天启这么做的原因了,因为这几人都是当初弹劾熊廷弼的言官,尤其是姚宗文更是第一个跳出来弹劾的,上蹿下跳好不起劲。

虽说现在天启捏着鼻子认可了内阁升迁王化贞为辽东巡抚一事,但不代表天启对这个事没有意见。他在同意内阁对辽东巡抚一事安排的同时,不仅把王国臣赶出司礼监丢到南京去任镇守太监,而且还直接以中旨名义让姚宗文革职为民,贬谪冯三元、张修德、魏应嘉、郭巩等人出京。

天启这么做的用意是敲打内阁和东林党,用这种态度表示自己对内阁和东林党的小动作不满,同时也是让满朝文武知道自己对熊廷弼支持的坚决态度。

如此,哪怕王化贞担任了辽东巡抚或许也不敢过分,熊廷弼在辽东也能没有后顾之忧,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魏忠贤心里却不是这么想,他觉得天启这样做有些意气用事,尤其是一下子处理这么多文官,以他对东林党的了解,这些家伙可都不是容易屈服的,这样做恐怕非但起不到效果,相反还会让东林党对熊廷弼更为敌视。

“皇爷,此事皇爷还需慎重才是。”魏忠贤忍不住劝了天启一句。

天启深深看了一眼魏忠贤,神色很是锐利,魏忠贤不为所动,依旧站得稳稳的,一副恭敬的模样。

眼神渐渐缓和了下来,天启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魏伴伴,你很不错,不过此事朕意已决,就按朕的意思去办吧!”

“奴婢遵旨!”魏忠贤应声道,心里暗叹了一句,天启的脾气他是清楚的,既然劝不动他不会继续再劝,国事虽然重要,朝堂的事也重要,可依旧比不上天启对他的宠幸,如果这份宠幸都没了,他魏忠贤还有什么用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