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妥协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百四十三章 妥协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天启气得咬牙切齿,如果袁应泰站在自己面前的话,他把这家伙剁成肉酱也难消心头之恨。

可作为皇帝,天启在愤怒之余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事既如此已无法挽回了,现在最主要的不是追究责任,袁应泰是东林党的人,也是东林党推举接替熊廷弼的辽东经略,而且已经壮烈自尽。

人死为大,袁应泰如果还活着自然两说,可他现在死了,又是这样的死法,以东林党的尿性非但不会问罪袁应泰,相反还会就此以袁应泰的此举进行褒奖,甚至吹嘘一番东林党的忠君爱国。

天启想象得出接下来东林党会怎么干,他们必然会这样做,要不然不等于告诉天下人,辽东大败是东林党的责任么?只有把死去的袁应泰捧得高高的,把主要责任全部推到武将身上,这样一来东林党非但没有责任,反而还成了国朝柱石,誉满天下。

深吸了一口气,天启的表情渐渐冷静了下来。他回到座位坐下,思索着接下的问题。

袁应泰一事暂且不说,东林党会怎么做他也猜出了几分,可辽东的问题却越发棘手,想来想去,天启决定再一次启用熊廷弼,现在辽东的局面要有人去收拾,恐怕也只有熊廷弼有这个能力了。

“去!让魏忠贤来见朕!”冷静下来的天启开口说道。

刘若愚连忙应了一声,快步走出了偏殿,过了不一会儿,魏忠贤急冲冲地赶了过来。

见到皇帝,魏忠贤恭恭敬敬地给皇帝磕头,天启摆摆手让他起来,直截了当就问:“熊廷弼现在何处?”

魏忠贤一愣,马上反应过来回道:“回皇爷,熊廷弼去职返乡,如今应正在家中待职。”

微微点头,天启道:“你去一趟内阁,找刘先生私下说些话,告诉他朕有意追封袁应泰为兵部尚书,再问问刘先生,如今辽东局势,起复熊廷弼内阁那边是什么意见?”

魏忠贤连忙答应,辽东的惨败司礼监已经知道了,甚至比皇帝知道的还早些。天启见到的军报就是魏忠贤送来的,此战大败,而今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内阁那边已经吵成一团了,他作为司礼监实际的掌控者刚才也忙的不可开交,现在天启这么一说,他马上明白过来,天启是用熊廷弼去收拾辽东残局。

魏忠贤虽然不识字,但是绝顶聪明的人,而且在他心里天启是自己唯一的主子,天启的意志就是他不折不扣去执行的命令。既然皇帝这么说了,魏忠贤丝毫不敢耽搁,离开乾清宫后直接就去了内阁,到了地方还没进门呢,就听得里面依旧一片争吵声。

袁应泰之死让东林党一片惊慌,毕竟袁应泰是东林党的人,也是东林党扶持到辽东经略位置上的。现在辽东惨败,这个责任怎么追究?又怎么收尾?东林党内部一时间有了分歧,相互之间忍不住争吵起来。

站在门口听了两耳,魏忠贤忍不住皱起眉头,冲着一旁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顿时会意上前。

见突然司礼监来人,刚还吵闹不休的内阁一下子就静了下来,等见到魏忠贤出现后,众人更把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

“魏公公怎么来了?”首辅刘一燝起身,客气问道。

“皇爷让奴婢过来一趟,寻阁老问些事。”魏忠贤也很是客气地先向刘一燝行了一礼。

“哦,不知陛下有何事要公公转告?”刘一燝问道。

魏忠贤没有说话,只是目光朝左右看了一眼,刘一燝顿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起身出了内阁,领着魏忠贤到了一旁的另一间办事房。

“现在已无他人,还请公公告知。”

“阁老,皇爷听闻辽东战事忧心忡忡,刚前还发了脾气,怒火不小。”魏忠贤并没有马上说正事,而是说了天启的态度。

刘一燝神色一黯,辽东之败来的太快,也太让人意外,更要命的是败到了如此程度,实在是让刘一燝措手不及。

作为内阁首辅,现在所有的压力全到在了刘一燝身上,刘一燝心里也清楚,这场大败主要是袁应泰的问题,但是如果追究袁应泰的罪责,那么他们这些东林党人又如何自处?不等于告诉天下人,当初他们举荐袁应泰接替熊廷弼是错的么?

而且袁应泰已经死了,又是用那样惨烈的方式殉国而死。所以实在不适合再追究袁应泰的责任。刚才内阁争吵正是这个原因,有人觉得哪怕袁应泰死了,罪责就是罪责,如果不是他的缘故辽东局势也不会恶化到如此地步。

但东林党一派的人认为绝对不能承认袁应泰的错误,一旦这么做东林党名誉扫地,如何执掌朝堂?非但如此,大家还觉得要借用袁应泰以死殉国一事大张旗鼓,把坏事变成好事,宣扬袁应泰的忠君爱国之志,激发天下人对后金的仇恨,把袁应泰竖立成为一个大英雄,一个大忠臣,这样的话不仅能够转移天下人对辽东惨败的注意力,还能轻而易举地把这事给糊弄过去。

至于责任就更好办了,辽东一战不是死了好几个武将么?让这些武将背锅不就得了。反正文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肯定是那些丘八才对,如果不是这些丘八没有好好执行袁应泰的命令,正确应对战争,这仗也不会败成这样。

刘一燝作为首辅不好说话,也不好偏向任何一方。他心里很明白责任的划分,也清楚他们为什么这样讨论的缘故。但他的身份地位不同,作为首辅的他心里很清楚,就算要这么干也必须先搞定皇帝那边,只有皇帝点了头,内阁做起来才有理有据。

魏忠贤不来找刘一燝,刘一燝估计今天也会抽时间去找魏忠贤,打算通过魏忠贤打听一下皇帝的态度。但没想他还没行动呢,魏忠贤就来了内阁找自己,而且还告诉了他天启对辽东之败的愤怒。

叹了口气,刘一燝摇摇头:“辽东之败老夫万万没想到会事至如此,还请魏公公转告陛下,内阁正在想办法善后,老夫尽快督促内阁拿出对策,以呈陛下。”

“阁老为国辛苦了。”魏忠贤皮笑肉不笑奉承了一句,接着压低声音道:“阁老,皇爷让奴婢告诉阁老,皇爷有意追封袁大人为兵部尚书,不知阁老……。”

下面的话魏忠贤没继续说下去,但是露出的表情刘一燝看得明白。

听到这话,刘一燝微微一愣,同时心里也松了口气。

他之前还琢磨着怎么说服皇帝呢,如果皇帝一意要追责袁应泰的话,这对东林党可不是什么好事。虽然东林党如今在朝堂上势力颇大,可还没能做到一手遮天的地步,这朝堂上除了东林党外,还有浙党、楚党、齐党、昆党等其他派别,辽东惨败的消息传来,东林党如丧考妣,其余各党却摩拳擦掌,正准备借此机会攻击东林党。

如果强压,以自己首辅的地位再加上东林党为后盾,逼迫天启让步也不是没这个可能。可这么干并非上策,以臣逼君,不是为臣之道,一旦传了出去,也容易坏了东林党的名声。

现在魏忠贤居然告诉他天启有意追封袁应泰为兵部尚书,这就等于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刘一燝,天启做出了决定,不打算追究袁应泰的责任,而且追封他为兵部尚书,也是给予死后的殊荣。

虽然这个追封可有可无,甚至比正常的追封有些不痛不痒。

按照袁应泰的级别和殉国举动,仅仅一个追封兵部尚书实在是太低了,甚至连追谥都没提上一句。

其中的意思刘一燝如何不懂?这表示天启心中对袁应泰同样极为不满,所谓的追封只是一个态度罢了,至于其他的就不用想了。

心里叹了口气,刘一燝觉得这样也好,至少大家的面子上过得去。有了这个追封,袁应泰的罪责就算消了,无论对东林党内部或者天下人都有一个交代。

但刘一燝也想到了一点,天启既然主动让魏忠贤找自己递这个话恐怕也没那么简单,这个少年天子虽然登基时间不长,可刘一燝接触下来对天启的感觉却和最初不同。

一开始,他只是以为天启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少年天子,可这几个月下来,尤其是当了首辅之后和皇帝打交道后,刘一燝已感觉到了天启的聪慧和手段。这个少年天子绝对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是一个颇有手段和想法的皇帝,今天让魏忠贤给自己带这样的话,恐怕不仅是袁应泰一件事。

果然,当刘一燝询问魏忠贤皇帝还有什么交代的时候,魏忠贤轻声在刘一燝的耳边说了三个字“熊廷弼”。

听到熊廷弼的名字,刘一燝终于明白了天启的真正目的,天启是用这个方式来和自己做利益交换。皇帝在袁应泰的事上主动退让一步,同样需要刘一燝在启用熊廷弼的事上进行支持,不得不承认,天启这样做的机会恰到好处。

刘一燝思索了下,心里很快有了决定,他点点头告诉魏忠贤,让魏忠贤回禀皇帝,他明日会在朝堂上以首辅的名义向皇帝举荐熊廷弼。

得到了刘一燝的承诺,魏忠贤心满意足地走了,送走魏忠贤后,刘一燝回到椅子坐下,脸色阴沉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