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抗战之特战兵魂 > 第769章 亵渎的军法

抗战之特战兵魂 第769章 亵渎的军法

作者:江南狂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9: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胡宗南这狗东西现在在那里!?”

李宗仁得知胡宗南弃守信阳,怒火中烧,应声骂道。

李宗仁已经于九月下旬离开医院,带病上阵。委员长对他的举动十分感动,大加赞赏。可是,李宗仁不需要什么赞赏,他需要的是能行使战区司令官职责的上方宝剑。

台儿庄之战,若非有这把利剑悬在汤恩伯头上,最终的失败者将是他,而不是矶谷中将。要真是那样,孙连仲和他的数万官兵将白白的为台儿庄陪葬,他从此也将再无法指挥地方部队。

可今天,蒋委员长并没把这把先斩后奏的宝剑交给他。临走时,他只给李宗仁留下了一句一文不值的废话:“德邻,艰难时期,党国的安危全赖你们这些栋梁了。好好打吧,第5战区所有部队都是你的部下,他们会听你指挥的。”

李宗仁还要申辩,蒋委员长却拍拍他的肩头转身上了车,一溜烟的走了。

问题没解决,李宗仁便为胡宗南所部担忧起来。比起残破不堪的各部,胡宗南军团毕竟是他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可这张王牌像是沾上了魔力,并不怎么听话。

如今,一切忧患终于成为现实,使李宗仁欲哭无泪,怒气不消,大声骂道:“胡宗南这个狗东西,坏了大事!”

细心的参谋长徐祖贻略一思索,小心地回复道:“胡宗南部现已进入南阳,西退了百余里。”

李宗仁余怒未消,更不想轻易放过胡宗南,于是命令道:“马上给南阳发报,命令胡宗南返回鄂北三关防地。告诉他军命在上,不许迟误!”

徐参谋长知道李宗仁正在气头上,并未马上开口。

少许片刻,参谋长徐祖贻见李宗仁平静了一些,方进言道:“德公,胡宗南狐假虎威,既敢抗命西撤,令他回防怕也只是一厢情愿。再说日军第3师团已折道南下,直扑三关,胡宗南部即使从命,恐怕时间不许。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平汉线以北的孙、李两兵团,必须抓紧时间摆脱敌人,免遭合围之险。”

徐祖贻显然比他的长官冷静一些,关键时刻向李宗仁陈明了当前要害,尽了自已参谋长的职责。

李宗仁推开窗户,让凉风吹拂着发烫的面孔,良久没说一句话。身后的徐祖贻知道,李宗仁内心的苦痛和忧虑,却也一时无语。

一串无力的长叹终于从李宗仁口中发出,痛心疾首道:“一败再败,败在谁呢?我真为那些埋骨他乡的官兵痛心。唉!一盘散沙的中国,就因为那些个败家子儿坏了大事。”

叹气之后,李宗仁转过身,命令道:“徐参谋长,你马上通知孙、李各部,视情况摆脱敌人,向鄂北撤退。另外通知三关守军,一定要死守阵地,就是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许撤。就当为武汉争取最后的时间吧。”

说完,李宗仁一把撸下军帽,狠狠地摔在桌子上,咬着牙恨恨地咒道:“胡宗南这狗东西,我一定要向军委会告他!”

李宗仁说到做到,当下便向军委会投书,状告胡宗南不听命令,擅自西撤,致5战区主力大军陷入被动。

李宗仁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10月12日信阳失守。原先,司令部已电令胡宗南自信阳南撤,据守桐柏平静关,以掩护鄂东大军向西撤退。然胡氏不听命令,竟将其全军团7个师向西移动,退保南阳,以致平汉路正面门户大开。

胡宗南部为‘嫡系’部队,在此战局紧要关头,竟敢不遵命令,实在不成体统。……

然而折纸告状石沉大海,再无音讯。李宗仁对胡宗南完全是束手无策。

其实,早在淞沪会战后,胡宗南调到蚌埠的,委员长将胡宗南部交给第五战区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这批‘嫡系’中央军至蚌埠后,从不想李宗仁报告。同时他们彼此之间为争取溃退的士兵,竟至互相动武,闹得乌烟瘴气。

徐州失守后,长官部驻扎鄂东,军令部更有明令拨胡宗南部隶属第五战区,但胡宗南从不向李宗仁报告敌我两方情况。

信阳危急时,竟又擅自撤往南阳。此事如非‘嫡系’将官所为,必被重惩无疑。可最后军委会竟不了了之。

胡宗南自恃天之骄子,目无军法。但蒋介石却没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决心和远见,李宗仁想扳倒他,有谈何容易。

军长犯错,总要有人出来被黑锅的,这几乎成了国军的传统。前有兰封会战的桂永清,龙慕韩背了黑锅,结果被毙了;中有马当要塞的李蕴珩,结果薛蔚英背了黑锅,被毙了。

胡宗南也得找个人背背黑锅,才能发扬国军背黑锅的传统。倒霉的当然是杂牌军。非蒋“嫡系”的杂牌军将领总是这么倒霉。

在罗山浴血苦战多日的124师师长曾元少将成了胡宗南的替罪羔羊,险些屈军法的刀下之鬼。

124师罗山之战是有功的。但战事后期,胡宗南不仅撤走了罗山一带主力部队,甚至连支援作战的炮兵也一并撤向信阳。

124师苦战几日,无一兵一卒增援。相反,军团主力的撤走,使日军迂回到罗山以西。如不及时撤退,124师也许将成为武汉会战中唯一一个被全歼的师。

??后来的军事法庭上,胡宗南把信阳、罗山失守之责时,矛头会指向曾元头上。

身为川军将领,曾元师长知道蒋委员长的假牙缝里随时都能挤出一个“杀”字。至那时,他就是做了冤鬼也说不清。他几乎是带着哭腔一再解释全师的撤退实属无奈,但蒋委员长就是抓住罗山不放。曾师长几乎都绝望了。

若不是老上司孙震出面说话,并再三担保曾元,请蒋委员长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这样,曾元才以记大过两次保存了性命。

从此,22集团军的川军将领恨透了胡宗南。对蒋委员长歧视地方军的做法也极度痛愤。表面上虽没人敢说,可他们心里都闷出了满肚子怒火。

委员长如此包庇嫡系、包庇黄埔将领其后患是深远的。如此一来,地方军寒心了,为之后的抗战乃至解放战争买了很重的隐患。

多撑几天倒成了罪过?川军不服!赶赴武汉会战的地方军,团以上的军官也不服!那些非嫡系的杂牌部队纷纷为川军打抱不平。与此同时,他们更为自己哪一天可能突然飞来的横祸而担忧。

抗战一年,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蒋委员长也屡次三番大喊严明军法,整饧军纪。但为申明军法而枪决一些临阵畏缩的将领时,几乎总有一幕奇特的场面,令国民党神圣的军法惨遭亵读,黯然失色。

抗战中被处决的国民党军最高级别将领韩复榘临战退缩,失地千里,不毙不足以平民愤。但在华北不战而逃,日退百里,获得“长腿将军”骂名的刘峙,为何却逍遥法外,为何仍居军职高位?桂永清、黄杰之辈亦是如此,军法何在?

胡宗南无视战区长官命令,擅自西撤,致使信阳和鄂北三关尽失敌手,武汉震颤,这失职抗命重案为何不咎,却非抓住个曾元不放?

在这多事之秋,民族危亡之际,国法重如山,军法更不能亵渎!

(PS:蒋委员长失败的原因很多,包庇嫡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起义的部队。正如李宗仁所说,真叫那些为国战死的地方军官兵寒心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