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大国军垦 > 第3035章 叶茂的新职务

大国军垦 第3035章 叶茂的新职务

作者:大强67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15:2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任何事情其实都是这样,难度肯定会有,但只要你认真去做,那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叶茂是个塌实做事儿的人,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炼,对于人际关系这方面的事情,也已经轻车熟路。

说起来,叶茂年轻,人勤快嘴又甜,这样的人在机关,人缘一般是很好的。

其实体制内人员之间的矛盾,无非是竞争,因为结构本来就是金字塔,越往上位置越少。

你上了我就上不了,能力是很少被人考虑的,因为人性本就如此,不管你干了多少活儿,付出多少精力。

平常也许会夸你一句,他的活儿被你干了。但是牵扯到利益,那就对不起,我可没请你为我干啥?

而叶茂则完全不在意这些事儿,我不需要谁夸我,也不没想往上爬,只是安心做我的事情就行了。

不过话是这样说,但有心人自然不会看不见,他的小姑叶雨季本就是单位老大,又是个做实事的领导。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侄子。

她又是个举贤不避亲的性子,直接把事情上报,提拔叶茂为副厅,并且成立专门的部门,让叶茂负责。

一般来说,这样的新部门,都会配一个老领导来挂名,而叶茂则是那个干实事的。

可叶雨季根本不管规则,直接让叶茂挂帅。而且这个部门直接受叶雨季领导,不会受到旁人掣肘。

叶雨季的申请很快就被批了下来,出人意料的是,叶茂不是副厅,却是正厅。

估计他是这么多年以来,最年轻的厅级干部了,而且主抓的又是目前最敏感的行业,在单位一时间炙手可热。

不过叶茂却并没有飘,新能源这个行业他已经进行过深入研究。而且本身又是战士集团发起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有着无限的前景。

说起来,若不是他执意进入体制内,他如今就是战士集团的董事长了,其实还上任过一阵儿呢,毕竟是老爹的产业。

如今大哥接班,在全世界范围内搞得如火如荼,华夏自然更不能落下。所以,他也是拼了。

对象欧阳雪也忙,性子又要强。如今叶茂升了正厅,欧阳雪被刺激到了,婚期又被无限期搁置。

好歹叶茂也不在意,着急的只是老妈玉娥和奶奶梅花。其实老爹叶雨泽都没问过这件事儿。

而金婉和金瓶事业也正如日中天,片约忙的根本签不过来,所以跟他的那些纠缠,也就成了往事。

而叶茂这个奥斯卡影帝,已经彻底泯灭于众人,随之而来的,则是叶厅这个身份,可能会更加深入人心。

叶茂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辆,深吸一口气。

手中握着的,是一份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分析文字,仿佛在向他诉说着这个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上任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召开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会议。

叶茂提前一周就开始筹备,不仅要求各部门提交详细的行业现状报告,还亲自走访了几家新能源企业。

会议当天,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和行业专家。

“各位,我们这个新成立的部门,肩负着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叶茂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如今,新能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键领域。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必须要有创新和突破。”

然而,他的话刚说完,就有一位资深的老领导皱起了眉头。

“小叶啊,新能源产业虽然前景好,但目前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技术瓶颈、资金投入大、市场认可度不高,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叶茂点点头,早有准备地打开了投影仪。屏幕上,一系列图表和数据清晰呈现。

“张老,您说的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五年里,全球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增长了300%,部分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也在不断加码。”

他接着说道:“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搭建一个产学研合作平台。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我已经联系了国内几所顶尖高校的新能源研究团队,他们愿意和我们合作。”

这时,负责招商引资的王处长提出了疑问:

“叶厅,就算有了技术,但企业最关心的还是资金和市场。现在很多新能源项目,投资回报周期太长,企业不敢轻易涉足。”

叶茂微微一笑,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文件。

“这是我拟定的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草案。我们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同时,推动政府采购向新能源产品倾斜,打开市场渠道。”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在叶茂的主导下,确定了近期的工作重点和方向。但叶茂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里,叶茂几乎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

他频繁地穿梭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

在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他看到企业因为缺乏研发资金,导致新技术迟迟无法投产。叶茂立刻协调专项基金,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与高校的合作中,叶茂发现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和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

他组织了一场大型的产学研对接会,让企业代表和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现场就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然而,工作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时,遇到了土地审批和电力配套等诸多问题。

一些地方部门以各种理由拖延,导致项目进度缓慢。

叶茂没有坐以待毙,他亲自带队,一家一家地走访相关部门。

“各位,充电桩建设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如果充电桩不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就会下降,整个产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他拿出详细的规划方案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采用共建共享的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加快建设速度。”

经过一番努力,充电桩建设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但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出现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叶茂意识到,必须建立严格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

他组织专家团队,参考国际先进标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新能源产品质量标准。

同时,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监管小组,对市场上的新能源产品进行抽查。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坚决予以处罚。

这一举措引起了部分企业的不满,甚至有人找到叶茂说情。

“叶厅,我们企业发展不容易,这次就算了吧。”

叶茂态度坚决:“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整个行业的根基。如果今天放过你们,就是对其他合规企业的不公平,更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在叶茂的严格监管下,新能源市场逐渐规范起来,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信任度也在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叶茂还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合作。

他带队参加了多个国际新能源展会,向世界展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果。

在一次国际论坛上,叶茂发表了精彩的演讲,详细介绍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的关注。

很快,就有几家国际知名的新能源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

叶茂亲自参与谈判,为国内企业争取到了有利的合作条件。

这些合作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更提升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在忙碌的工作中,叶茂也没有忘记关注行业内的人才培养。

他推动设立了新能源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发展。

随着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新的企业不断涌现,老企业也在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叶茂看着这些成果,心中充满了欣慰,但他知道,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在一次部门内部会议上,叶茂对大家说:

“我们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更是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一场攻坚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懈怠。”

而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叶茂偶尔也会想起自己的家人和欧阳雪。

虽然婚期被搁置,但他相信,只要两人心中有彼此,终会有相守的那一天。

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国家的新能源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让未来的天空更加湛蓝,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城市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时,叶茂办公室的电话突然急促响起。

省电网公司负责人在电话里语气焦灼:“叶厅,部分区域电网负荷已经逼近极限,再大规模接入充电桩,恐怕会引发区域性停电!“

这个问题如同一记重锤。叶茂立刻召集电力、城建等部门紧急磋商。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投影屏幕上跳动的电力负荷曲线不断攀升,像一条即将绷断的红线。

“我们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叶茂在白板上快速画出电网与新能源设施的关联图谱。

“必须从源头上解决分布式能源接入的稳定性问题。“

他连夜带队前往国家电网研究院,与顶尖专家展开头脑风暴。在堆满实验数据的研讨室里,叶茂提出大胆设想:

“能否开发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分布式电源与储能设备的实时协同?“

这个想法让在场的老教授眼前一亮,但随之而来的是技术实现的重重难关。

叶茂没有退缩,他迅速组建起由电网技术骨干、高校科研团队和科技企业组成的联合攻关小组。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他几乎吃住在实验室,和团队成员一起攻克了数据加密传输、多源信息融合等核心技术难题。

当第一套智能电网调度原型系统成功运行时,参与研发的年轻工程师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但新的危机又悄然逼近。国际新能源市场风云突变,某发达国家突然提高进口关税,导致国内光伏企业出口订单锐减。

叶茂接到企业求助电话的当晚,就组织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室的电子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受影响企业的分布,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数据。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叶茂将一份东南亚市场调研报告重重拍在桌上。

“开拓新兴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才是出路。“

他迅速协调商务部门,在一周内就组织起由二十家企业组成的贸易代表团,亲自带队奔赴东南亚。

在曼谷的贸易洽谈会上,叶茂用流利的英语向各国客商详细介绍中国新能源产品的技术优势和成本竞争力。

为了帮助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叶茂推动建立了新能源产业创新设计中心。

他邀请国际顶尖设计师与国内企业对接,将美学理念融入产品设计。

当一款造型独特、兼具实用功能的家用储能设备在国际展会上惊艳亮相时,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叶茂始终关注着民生问题。

他发现偏远山区的光伏扶贫项目存在维护不到位的情况,立即启动“阳光守护“行动。

他带领技术团队翻山越岭,为每个扶贫电站安装智能监测系统,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一位老阿婆拉着叶茂的手说:“现在晚上灯更亮了,电视也不会突然没信号了!“

看着办公桌上那张与欧阳雪的合影,叶茂轻轻叹了口气。

自从投身新能源事业,两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但每当看到城市中穿梭的新能源公交车,看到乡村屋顶上熠熠生辉的光伏板,他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因为他深知,自己正在参与的,是一场改变未来的伟大变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