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四十五章 聪明过人的皇孙(4k)

晋庭汉裔 第四十五章 聪明过人的皇孙(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于迁为广陵王舍人,是刘羡经过深思熟虑后,慎重做出的决定。

自从得到陈寿的建议后,刘羡已经决定参加党争。但作为一名长期游离在司马玮集团边缘的存在,刘羡虽然有好的人缘,但却难以获得足够的重视。而想要让贾谧以后不敢对自己轻举妄动,刘羡必须要成为司马玮党羽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如果按照常理,按部就班地给司马玮出谋划策,刘羡现在未免有些及溺呼船的意思,很难在王府一干幕僚中脱颖而出。而且如果只是单纯作为一名谋士,也很容易被司马玮所轻视,领袖不用谋士之言,这是历朝历代都频频发生的事情。

所以刘羡决定另辟蹊径,给自己谋一份地位关键却又不遭人嫉恨,官职不高却又不被人轻视的职位。

这段时间他本来颇为发愁,因为没有什么头绪。

但在隐约得知天子打算大行分封的消息,他灵光一闪,发现广陵王舍人这个职位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天下下令分封的背景下,诸王必然离京就藩,司马玮也不能例外。

但离京之后,藩王需要联络维持在洛阳的影响力。而刘羡若能担任广陵王舍人,就能代表司马玮,直接与未来的太子相接触,也就能直接参与到朝局的最新动荡之中,这是司马玮不可能拒绝的。

而对于刘羡而言,若能谋得这个职位,就代表不仅在司马玮的党羽中获得了明确的定位,同时能伺机接近广陵王司马遹,把这位未来的太子当做自己的第二座靠山。如此便可左右逢源,在党争中进可攻退可守。

况且,刘羡现在身为著作郎,是六品官职,与广陵王舍人的官秩同品,恰逢他一年实习期满,迁任名正言顺,别人根本挑不出什么毛病,司马玮派别的人也容易招惹猜忌。

故而在刘羡毛遂自荐以后,立刻就获得了司马玮的同意。

司马玮在会后,单独留下了刘羡,对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怀冲,古往今来,最难断的事情就是帝王的家事,像你这样天生适合做隐士的人,却被迫参与进来,我心甚愧!”

刘羡说:“哪里哪里,我与殿下生死相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何愧疚可言?”

“不用说这种客套话!”司马玮打量了下四周,对刘羡低声道:“我知道你之所以如此,是提防贾长渊。你不用担心,我给你交个底,贾氏及太子妃之罪,天理难容,等我成就大业后,必诛灭之!”

“你且在沙门府上好好干,我让孟观他们也留在禁军,朝中一旦有什么消息,你们相互商量,立即给我发信。”

司马玮这番话说得很巧妙,既有对刘羡的鼓励和肯定,也暗藏着对刘羡的敲打:他明白刘羡的担忧,也很重视刘羡,可刘羡也要为他尽心竭力,如若让孟观等人发现他的不忠心,后果恐更甚于贾谧发难。

刘羡当然听出了司马玮的言外之意,他既然踏足于这复杂的漩涡之中,自然早就做好了觉悟,故而很平静地回答道:“属下绝不负命!”

时间一转来到十月,分封所有的程序都走完了。司马玮的运作也很成功,在司马遹正式离宫,入主广陵王府的第二日,刘羡就收到了朝廷的通知,让他到少府更换印绶,改到广陵王府任职。

除去铜印下的字不同以外,广陵王舍人的印绶与著作郎的印绶一样,还是最普通的铜印墨绶。但由于广陵王初立,铜印是新铸造的,带有金黄色的光泽,看不见多少锈迹,入手手感也温润如玉,这些说明了新官位的非凡。

而刘羡等待这一天也有些太久了,他领了印绶,拿了官牒,与中书省的同僚们一一告别,而后趁着天色还早,立马就往广陵王府赶过去。

广陵王府坐落在洛阳的东南角,也就是东阳门旁边,往北两里便是东宫,往东两里便是安乐公府。从地理位置上讲,以后刘羡上班变得更加方便了。

骑马半刻钟,刘羡抵达广陵王府,府门前是宽阔的主道,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但敞开的府门内却较为清幽,除了门口的几位侍卫外,只能望见几株高大的榛树,依稀还能看见几只乌鸦立在枝头,呱呱叫着。

门口的侍卫看刘羡骑着一匹好马,腰间又露出黑色的印绶,顿时猜测到刘羡的身份,就上前问道:“敢问您是……”

刘羡掏出自己的名牒递给侍卫审视,侍卫看过后,连忙躬身行礼,笑说道:“世子来得也早,殿下今日刚刚搬出宫,您就来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殿下是国家的命脉,社稷的希望,不敢不早来啊!”

这句话显然是说中了侍卫的痒处,纵然他只是一名侍卫,也很难不为主人而感到自豪:“是啊,归根到底,这天下是殿下的,诸位先生可要小心辅佐,如此大晋方可以兴隆啊!”

刘羡笑着点点头,便和侍卫告别,正式踏进王府内。

由于是新造的府邸,人员也还没配齐,府中还显得比较空旷。不过刘羡去马厩系马的时候,发现马厩中倒安置有好几匹好马,正低头在马槽里嚼食麦豆。

看得出来,府中的其余几位舍人、文学也到了,该是去见见新同事与新主君的时候了。

果然,刚出了马厩,一名高大男子走了过来,他身着鹅黄戎服,眉目疏朗,腰间配剑,头上裹着一块利落的白巾,径直对刘羡道:“你就是刘羡吧,我是王敦,字处仲。”

“我与你同为王府舍人,殿下听说你到了,正叫你过去。”

“幸会!幸会!”刘羡点了点头,他看着这一身武人装束的王敦,颇有些讶异。

他在随小阮公读书的时候,外出参加过几次清谈,曾经与王敦见过两面。

王敦出身琅琊王氏,而据说这一代中,琅琊王氏出了八位奇才,被人誉之为“八王”,其中有身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也有如今的尚书左仆射王衍,而王敦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在现在还没有什么过人的事迹,被人美誉主要是因为尚襄城公主为妻,是朝廷中的新晋驸马都尉。

之前刘羡见王敦的时候,他都是一身儒服,看上去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此时看他一身戎装,顿时显得英武非凡,让刘羡耳目一新。

“从今日后,我们就是同僚了。”王敦道,但他的目光却不在刘羡身上,“我听伯仁提起过你,还请多多关照。”

周顗和王敦是好友,刘羡也是知道的,只不过看上去和友善的周顗不同,王敦我行我素,似乎并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刘羡见他这幅不愿深交的神情,也乐得少一事,随口寒暄了几句后,也就不谈什么了。

王敦在前面引路,走过正院,直接走过一个祠堂,而后是建造成书院风格的侧院,左右栽满了海棠,地上还有一些菊花。而在不远处,可以看到一些侍卫,以及听到一些隐隐约约的歌声。

王敦推开门,朝两边的侍卫点点头,而后推开门,歌声继而冒了出来,刘羡听出来,是近年来傅玄新写的《昔思君》,其辞曰:

“昔君与我兮形影潜结,今君与我兮云飞雨绝。

昔君与我兮音响相和,今君与我兮落叶去柯。

昔君与我兮金石无亏,今君与我兮星灭光离。”

歌声悠悠,房舍的布置装饰也焕然一新。两侧的墙壁上各挂着三幅山水画轴,房中还有香台、花台,都镶着精细华丽的螺钿。阳光从右手边书房的窗户里射了进来,照到绘有几名侍女图案的屏风上。

正面坐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和两个颇有气质的文士。坐在上首的,是一位看上去须发皆白的老年大儒,而另一个,看起来则年在四十多岁左右。

在厅堂中央的则是五名美丽的少女,一人和歌,一人吹笛,三人跳舞。刘羡随王敦进去的时候,这些女子都没有停,仍然恍若无人地表演着。

刘羡在侧席坐定后,王敦向正面的少年复命,显然他就是当今的皇孙,广陵王司马遹了。

“你就是安乐公世子?”司马遹肆无忌惮地看着刘羡。

他看了一会儿后,对身边的侍女招了招手,笑道:“你长得不错,来,我赏你一杯蜜酒。”

不料年长的老文士挥挥手,制止了广陵王,哑着嗓子劝说道:“殿下不要说这种以貌取人的话,也不要因此而随意赏赐,为君之道,多在一个慎字,凡事要多想,不要单从个人的好恶考虑。”

“还有,既然是见臣属的时候,也要保持尊重和诚意,尤其要停下歌舞。”

说到这,他又低首对身后的美女们说道:“殿下有公务要谈,你们先下去吧。”

“啊……是。”

等舞女们退下后,老人才转首对刘羡说:“忘了自我介绍了,我是殿下的王傅刘寔,这位是府中的文学杨准。”

刘羡连忙向两人行礼。

刘寔他知道,是曹魏立国时就活着的老人了。于今有七十岁,历经魏明帝、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各个时期,当过司马昭的参军,算是个五朝元老,很受世人尊敬。

而杨准则是与嵇绍、山简齐名的中生代名士,在中书省、尚书省都待过,深得天子信任。众人都说他要当上尚书,没想到被调到广陵王府中了。

但司马遹却对这些规矩很不感冒,他说道:“老师,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一杯蜜酒罢了。”

刘寔不让他赐给刘羡,司马遹便干脆举了酒盏,自己一口饮尽。

饮完后,他突然站起身,前跨一步。让在场的几人都吃了一惊。又见广陵王刷地扬开手中的扇子,唱道: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脩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他用男儿初成的声音朗朗唱了起来。

“好了,殿下这样,怎么算有人君之相?”虽然是举起手批评,但刘寔的面容却是笑着的。

“老头子,你不喜欢这首诗?”少年立住,对刘羡道:“说起来,我听说你文章不错,你是来给我写文的吗?”

“在下不才,略懂一些文章,但是却不是府上的文学。”刘羡回答道。他产生了一个异样的感觉:这位皇孙非常有主见,说不定自己影响不了他,反而会被反过来影响……“我是帮殿下处理庶务的,如果处理完后有空,我略懂一些曲乐,不妨吹奏给殿下听。”

“哼!我可是广陵王!”

“殿下何意?”

“没听老头子在旁边说吗?喜欢这些,没有人君之相!”

“哦。”

“身为广陵王,未来的太子,一要通经史,二要知律法,三要学兵法,四要懂人情。对吗,老头子?”

“是。”

“刚刚那些歌女舞蹈什么的,我都是闲着没事才玩一玩,可我真正喜欢的不是这些,而是别的……”

“那您喜欢什么呢?”

“第一,算账。”

“啊?”

“第二,只手掂重。”

“掂重?”

“嗯。你没试过吧?我喜欢没事就掂量一件事物的轻重,连一丝一毫都不会出错。这样练得一身明察秋毫的本领,以后当皇帝,什么事写成奏章一交上来,我也就能知道这件事的分量。”

司马遹正说到这里,刘寔拿起扇子拍了拍桌案。

“这也不能说啊,罢了罢了。”

他又饮了一杯酒,自若说道:“五叔把你派到我这里,是想得到我反杨的支持吧?”

司马遹如此简单直接地点出了刘羡的目的,让刘羡心中一惊,他拿不准这话是司马遹自己的意思,还是另有人教导,所以就只简单回答道:“楚王殿下只有对社稷与殿下的一颗忠心。”

“忠心,忠心……”司马遹念了几遍,最后突然笑道:“嘻嘻,也确实是忠心,我可以答应你。”

他叹道:“杨骏把人缘混成这幅鬼样,还想着辅政,大概是熊胆酒喝多了。”

说到这,他眉毛倒竖起来,眼睛里散发出异样的光彩,接着道:“但眼下的朝局,可不是杀一个杨骏就能解决的,病结并不在这里……”这时他又受到刘寔的责备,脸色顿时涨得通红。

“罢了罢了。”司马遹起身道,“老头子,我读会书,你有什么安排,自己跟他讲吧!”

刘羡就这么跟着刘寔走出了房门,走到回廊里,刘寔并没有对刘羡交代什么,而是先问刘羡道:“你觉得我们殿下怎么样?”

“目空一切,聪明过人。”

“仅仅如此吗?”

“眼中的光芒非比寻常……”刘羡话未说完,刘寔便接口道:“天子曾经说过,殿下的聪慧可直追宣皇帝……他是整个大晋的希望,不是吗?”

刘羡反应过来,王傅是在敲打自己,希望自己忘却楚王府的出身,专心为广陵王尽忠,如此才有一个好的前程。

于是他很自然地表态道:“臣子当然该为天子效力。”

但刘羡的心中则想:这样聪明的皇孙,熬得到继位登基吗?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