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九十九章 六陌之战(上)

晋庭汉裔 第九十九章 六陌之战(上)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一场蓄意的谋杀,也是一场众所周知的谋杀。

其余将领在收到命令的时候,几乎不敢置信,因为军令中对周处的恶意可以说是毫不掩饰。

战争是血肉磨盘,但搅进去的不仅仅是血肉。每一次会战,除了对士卒肉体上的巨大消耗外,还存在着对人精神的摧残。每一次劫后余生,都会令常人丧失生命力。不论战争是正义还是邪恶,战争终究是杀人,杀人就会直面死亡,没有人能不受死亡影响,即使是诸葛亮,也会被战争榨干最后的生机。

因此,在一场会战结束后,士卒都需要相当的时间来休整,即使不久要进行下一场会战,也会从最后轮换。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持战斗力。

而如今周处已经打过一场攻城战,又遇刺受伤的前提下,梁王司马肜竟然还令周处领兵做先锋,率先去攻打六陌。这几乎是不可理喻的。纵然好畤攻城战进行得极为顺利,也不是让人继续轮战的理由。

这几乎是直白地表示,司马肜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周处死。不管是因作战不利被军法处置而死,还是在战场上血战至死,还是接连作战活生生累死。只要周处一日不死,梁王就一日不罢休。

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六陌之战,大概就是周处的死劫了。

但周处得到军令后,表现得却极为淡然,他仅仅是回答了三个字:“知道了。”然后就抱着尚未愈合的胳膊,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下一次会战。

周处其实对这一天早有预料。作为一名已经六十岁,在官场混迹超过三十年的老人,他早就学会了知晓自己的天命。在得知梁王司马肜为统帅,自己为麾下将领的时候,他冥冥中就猜到了会是这么一个结局。

不只是梁王司马肜,事实上,大概半个朝堂的人,都在盼着他早死,因为自己弹劾过他们的不法之事。而剩下的半个朝堂里,有一半人对他人的生命漠不关心。再剩下的部分人,基本都对现状无能为力。

周处摸着自己中箭的肩胛,感受着其中的痛楚,苦笑着自嘲道:“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年轻时的周处是何等的心高气傲?他其实自己都记忆模糊了。周处只记得那段岁月很快活,当时他还没有亡国,身为名将周鲂之子,他虽曾经让父亲失望,但在迷途知返后,又得到了世人的推崇,继而意气风发,意图跟随天子(孙皓)立下不世功名,以弱击强,一统中华。

但在亡国之战到来时,他才发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是何等可笑。面对王濬的七万水师,他随陶濬前去抵抗,远远望见那些楼船,手下纷纷溃逃,只能徒然随旧主献城投降。

此后他被迫改换门庭,在晋朝出仕。如果不能振兴故国,那就为天下太平多做些好事吧!周处就是抱着这样的理想开始做事的。

于是他在晋朝官场来回辗转,关中去过,益州也去过,也在朝廷中当过散骑常侍、御史中丞。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周处从来不在意官场中的人际交往,只在乎自己做得好与不好。这几十年下来,确实是政绩斐然。

可越往前走,周处就越发感觉到疲倦,越是感受到自己的力不从心。

他越来越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淡薄的,无论如何胸怀大志,得不到他人的支持,最后总归是变成镜花水月。可当他想要去寻找支持时,却发现身边的总是些蝇营狗苟。

说起来真是可笑,亡了国的渴望匡济天下,真正平定天下的却对世人无动于衷。

还记得当年他和恶蛟搏斗,精疲力尽地重回阳羡时。当时乡亲们误以为周处已死的欢呼声,那些铺天盖地又欢天喜地的笑脸,曾经深深震撼了周处。他发现这些欢笑是因为自己而产生时,感到过一股澎湃的力量,远比畏惧更让人向往与亲近。

就是自那时起,周处在心中立下了誓言,他一定要做这样一个人,能让见到他的人都笑颜以对。他一直践行着这样的理念,只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自己的笑容越变越少了。

在朝堂之上,想要获得身边的人支持,是否就违背了自己昔日的誓言呢?再一次欺骗了那些相信他的父老呢?

因此,即使当周处意识到自己在走一条绝路,他也并不后悔。眼下如今这一刻真的到来了,他很平淡地就接受了这一事实,并开始做向六陌进军的准备。

六陌,顾名思义,是位于好畤县西北面的一处交通要道,西北面由三道土塬分出四条山径,东南面则由泔水分为两岸两条道路,由这六条小径汇聚在一起,就叫做六陌。

六陌距离好畤县不过十六里,距离叛军的大本营乳峰,也差不多有十五里。两军到了这个位置,可以说是近若咫尺,只需要一个时辰,双方的主力就能支援杀到。

这也同样意味着,如果能将这个地点抢占下来,就能进一步压缩和封锁叛军的活动空间,为晋军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事先斥候已经探查过了,活动在六陌地区的叛军大约有一万人,虽然人数是周处军的两倍,但是军队的装备与素质都不如周处,若是处理得当,还是有一定胜算的。

但这仅限于叛军主力不出击的情况下,若是叛军主力出动了呢?那就要看晋军的主力是否会增援了,若是己方没有援军到来,那就是真正的必死之局。

周处自觉视死如归,但想到麾下调来的这五千荆州子弟,确实都是个顶个的好汉,还是有些不甘心:他们何其无辜?怎么能因为自己而送死呢?

所以他在进攻前,还是去求见了梁王长史卢播一趟,做了最后的一番努力:

“进攻六陌一事,在下不敢推辞。只是此地位置敏感,必然会牵扯到整个战局。我率军与敌人血战时,敌人必然会呼叫援军,若殿下事先在六陌西面设伏,说不得能取得奇效,还望长史将此事通报殿下。”

卢播自然是满口答应:“你放心,殿下对此战关注之至,建威是先锋,你的要求,他定然无所不允。”

周处哪里会信?他只是尽可能地给出自己的方案,希望怎么都不至于落到最坏的局面罢了:

“若殿下觉得此计有风险,最起码要分派一军,确保我军后路。如此一来,即使我军前方作战不利,至少也能退出来,周处死不足惜,但将士们是忠于朝廷的。死一人沮百人,亡一军沮十军,请殿下不要令全军上下寒心啊!”

卢播听了还是毫无反应,只说:“建威未免太悲观了,您是天下名将,哪有未战先怯的道理?您就放心地去做吧!梁王殿下自然会照顾您的。”

话说到这个地步,即使周处明知道对方是在敷衍自己,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就这样结束了对话。

转眼就来到了约定的出战之日,这一日天还蒙蒙亮,建威军内的士卒如往常般苏醒,正准备起灶造饭的时候。卢播就匆匆打马而来,向周处催促道:

“建威,都已经是这个时辰了,怎么还未出发?”

“士卒尚未用膳,用完膳后,便立刻启程。”周处答道。

不料卢播说道:“这哪里还来得及?现在正在起雾,你们现在出发,到了六陌,正是雾正浓的时候,突然发起袭击,对面猝不及防,还能拿不下叛军吗?”

“可士卒食不饱,力不足,哪里来的精力杀敌呢?”

“您是宿将,哪里需要我教导?吃干粮就行了。总之,决不能起灶,若是现在让对方看到炊烟,就有了准备,奇袭的胜率就大大降低了!”

这简直是歪理!往日都是这个时间造饭,今日突然没有,不才是告诉敌方事出非常吗?如今尚在春寒,天气如此之冷,只吃干粮,将士们又怎么可能受得了?

周处本想和卢播继续议论,但卢播却不愿意多说了,直接以司马肜的名义说道:

“这是梁王殿下的军令!建威,您要是再推脱,就是违背军法了!”

说罢,他作势就要从腰间拔剑,露出要趁势斩杀周处的神情。

周处心中稍作挣扎,他不愿意让士卒们白白送死,可同时也不愿意让自己这么窝囊地死在卢播剑下。相比之下,他宁愿战死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这样一来,好歹还可以向世人证明他的真心和清白。

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下,周处叹息一声,随即下令停止造饭,而在军中开始分发干粮。士卒们虽然迷惑,但他们也早就倾心于这位礼贤下士又身先士卒的老将军,还以为周处有什么妙计,于是也就接受了。

在两刻钟内,建威军就立正集齐了,他们穿戴齐整,佩剑戴弓,高扬旗帜,即使满怀疲倦,但他们还是竭力表现出自己精神良好的一面,而后就在周处的带领下一步步离开好畤县。在他们背后,数万晋军的营垒淹没在灰雾中。

而众人不知道的是,在集合的这段时间内,周处已经在营房前留下了自己的绝命诗:

“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

天色渐渐明朗了,灰雾也渐渐变成白雾。周处率军走在道路上,看着脚下有些僵硬的土地,忍不住想:这大概是自己最后一日脚踩大地了,可惜,大地还是如冬天般僵硬,看不见点点的春日生机……

很快,他们就抵达到了六陌,不出周处所料,对面军队在山塬上严阵以待,根本没有什么奇袭的可能。

周处于是找了个小丘,让将士们站成一个圆圈,然后他勒马站在中间,向四面拜了三拜,大声说道:

“将士们,今天我们要同敌人相遇了。我作为亡国之后,深受朝廷重恩,今日正是我为朝廷效命的日子。我不怕为国战死,不怕不能得生。宁效仿伏波将军,马革裹尸,也不能辜负国恩,临敌畏缩。”

“纵然我今日为国战死,也要让敌人明我心意,并使千万志士闻风兴起。诸君,随我前进!”

说罢,他朝坐下的马匹一挥鞭,带着一营人马,径直向敌人的方向奔去。他的两位属下,都是他的义兴老乡,一人叫陈亢,一人叫韩健,紧跟着领着二营人马随在后面。

六陌北面的土塬地势不高,周处领着骑士们直接朝着满是工事的敌营冲了进去。胡人们虽然做了准备,但是大雾之中,一时没分辨出晋军主攻的方向,竟然真让周处他们找到一个设防不严的缺口,然后从中闯入到最中间的土塬内。这时胡人们惊惶不已,明明是自己出了疏漏,却以为是晋军有什么法力,顿时惶恐错乱起来,加上他们也经受不住骑兵的冲击,很快就向外撤退。

但左右二塬的叛军听出势头不对,试图调兵过来援助。而陈亢、韩健早有预料,他们立马从左右侧翼穿插,舞刀跃马大呼,一时全军振奋,竟然将叛军的反扑挡住了。后面的步卒追上来后,然后反过来利用叛军的工事进行射击,彻底将这些胡人们击退,晋军就在中间的土塬站稳了脚跟。

这时距离晋军发起进攻,不过过了一个时辰。

但叛军的攻势仅仅是稍稍受阻,他们休息了一阵后,浓雾中又传来号角声,四面八荒,似乎将晋军给包围了。周处一听就知道,是叛军的援军到了。

周处非常震惊,好像这结局早在他的意料之内,只是仍不免在心中遗憾地说:

“若是梁王这时也把主力压过来,两军打一个内外夹击,该有多好啊!要知道,好畤离这里不到二十里!”

但抱怨是没用的,叛军的数量在雾中不断增加,等到雾气消散的七七八八,可以看到,叛军似乎将建威军包围了三重以上,到处都是敌人的甲胄和旗帜。

看样子,聚集在六陌的援军恐怕已经多达四万。

此时正是晌午,晋军还没有用膳,但叛军却已经补给完毕,然后当着晋军的面开始击鼓。

周处知道,卢播也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即使现在要率军突围,也是没有活路可言的,那就在这里战死吧。

他这么想着,对手下的士卒指挥说:“箭慢些放,等敌人靠近了再射,不要浪费了。”

一想到死,周处又忍不住想再延缓这一刻的到来,想看看夕阳西下的美景。若是死在日落之时,大概也就不枉此生了吧。

但在绝对的人数劣势下,还是极难做到的。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塬下不知道堆了多少尸体,晋军的箭囊几乎射空了,拉弦的手指都流血了,可眼前叛军的攻势却依旧如波涛般没有停止。

周处也在奋力拼杀,虽然他还能站立,但是意识已经模糊,毕竟肩胛处的伤口破裂了,同时又中了两支流矢,身体正在不断地失血,就好像他的军队一样。叛军们也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为之兴奋狂躁。因为他们将又一次地成建制歼灭一支晋人军队,这将会灾难性地摧毁晋军的作战意志。

一切都要结束了吗?周处看着此起彼伏的人潮,脑海中似乎浮现了更多的染血的刀锋,也听到了更多的哀嚎。

他忍不住想,天下的太平恐怕也要就此结束了。

如果可以,他真想听一听阳羡父老的欢笑。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