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九十八章 冷箭(4k)

晋庭汉裔 第九十八章 冷箭(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电光火石间,很多人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侍卫们见周处中箭,又看见刘羡一行人正在雾气中走过来,还以为冷箭是刘羡放出的,立马拔出刀剑围上来,几乎要杀人。好在刘羡一行人并未带弓箭,解释了一番后,还是很快说服了这些发怒的士卒。

可这一耽误,就错过了最好的抓捕凶手的时机,刘羡再回头往射箭的方向看去,除了浓雾与建筑的黑影外,已经找不到偷袭之人的所在位置了。

但士卒们还是四处通报,令全军在城中搜索了一番。结果不出意外,众人既不知道刺客的长相,也不知道刺客的去向,只凭那个模糊的装扮,稍作换装就能掩盖痕迹。最后当然是徒劳无功,一无所获。

不幸中的万幸是,由于周处身穿甲胄,这支冷箭虽射中了周处的肩胛,但仅箭尖仅透甲一寸,并未射中周处的要害之处。周处取出箭头后,仅仅是流了些血,并未有什么大碍,当日下午就可以行走了。

可伤势不严重并不等同于这件事情性质不恶劣。

要知道,若非刘羡临时警觉,挑歪了箭矢的方向。这鸣镝箭往中间歪上五寸,或者再往上歪五寸,周处恐怕就要毙命当场。简直是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

长史卢播听到周处遇刺的消息后,立刻前来探望,一面流着泪一面说道:

“建威是我军军胆,竟然有贼子想要趁机谋刺!幸好你平安无事,不然我怎么向梁王殿下交代!”

得知刘羡是目击者后,又追问道:

“可看清刺客面貌?刺客打扮如何?有没有什么线索?”

刘羡皆如实回答没有,只说知道刺客穿着晋军的甲胄。

卢播立刻下定论道:

“这必然是叛军所派,这些贼子!真是畏建威如虎。正面不能战胜,竟想了这么一个歪门邪道!我要立刻上报梁王殿下,早发大军,为建威讨个公道!”

他顿了顿,又对刘羡说:

“建威受了伤,需要好好静养。怀冲若无事,还是早些回去,把城内剩下的善后做完吧。”

言语下的意思,就是让刘羡赶紧离去。

刘羡此时已有些明白形势了,他把眼神投向周处,周处此时已绑好了伤口,披了一件长袍,徐徐对刘羡沉声道:

“这本是我的杂务,现在就交给刘护军了。”

离开伤兵营的路上,与刘羡同行的幕僚们都议论纷纷。尤其是薛兴,他作为一名常年断狱的人,发现这件事里处处透露着诡异,忍不住对刘羡分析道:

“府君,卢长史的行为颇为反常。”

“刺客身着我军甲胄,固然是有叛军假扮刺杀的可能,但出自我军内部的可能也不小。”

“要知道,建威将军军纪严明,又性情孤僻,士卒对他不满是极有可能的,同僚不喜欢他也很正常,为何他能如此简单地排除这些可能,笃定是叛军所为呢?”

此时雾气已经消散了,远处的山峰上还能看见皑皑白雪,刘羡望着积雪的反光,说道:“那季达的意思是?”

薛兴道:“我看这次刺杀,说不定是卢长史指使的。”

“不用说不定。”刘羡斩钉截铁地道,“今天这事,一定就是卢播布置的。”

他随即批评卢播的反应道:“卢播的反应未免也太浮夸了,他挤了半日都流不出泪,还假惺惺地说要替人报仇,可语气中对建威将军伤势的心不在焉,早就浮于表面了,他能骗谁呢?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件事舍他外,已经没有别人能做了。”

“建威将军也是心知肚明,懒得拆穿他罢了。”

薛兴见自己与刘羡所思一致,不免有些高兴,又疑惑道:“可干这件事,对卢长史好处又在哪里呢?”

刘羡笑而不答,但他心中则升起了无穷的警惕,同时又不禁暗中叹息,怎么就搞成了这幅模样?

答案不难推理出来:卢播是梁王左长史,军中的三号人物,并没有与周处争权的必要,同时也未曾听闻过,卢播和周处有什么仇怨。策划刺杀周处,对卢播根本没有好处。所以他只会是一个执行者,而非是主谋。那能指使梁王左长史刺杀的人又能是谁呢?再联想到周处曾经在洛阳弹劾梁王,谜底已经不言自明了。

可梁王为什么要这么做?周处确实是弹劾过他,污了他的名声,但现在可是大战期间。作为统帅,作为同袍,在背后对作战的将士放冷箭,这要是让全军上下知道了,军心不就散了吗?就连孙秀都不会在这种时候胡作非为。

回到军营后不久,晋人大军紧跟着进驻好畤县,刘羡带领着几位属下去迎接司马肜。这位梁王殿下依旧是面容和蔼,言语可亲,谈笑风生间,毫无宗王的架子,脸上的神情里也只有对初战告捷的洋洋喜气。

他很快在好畤县设席庆功,并让诸将们举杯畅饮。

坐在宴席上,梁王的表现让刘羡殊为迷惑。因为他的言行举止中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杀气,也没有任何出现意外的惊慌感,这一度让刘羡觉得,或许是自己想错了?

毕竟万事无绝对,或许卢播只是揣测上意,并没有得到梁王的直接指使也说不定。只是这些不足以说服刘羡,让他打消心中的定见。

平心而论,刘羡之前对司马肜还是有一些好感的。别的不说,至少他确实救了自己一命,而且还让自己能够得见老师最后一面,虽然自己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但刘羡也知道,人到绝境的时候,很多人想付出代价都没有门路。

何况观察梁王平素的所作所为,确实当得起贤王二字。

他待人和善,丝毫没有贾谧那般的趾高气扬,上至公侯,下至平民,他都能一以贯之,在长安时,他也曾亲自到长安府衙聆听百姓讼冤;

而且司马肜作风极为简朴,并非是晋武帝司马炎那般作秀式的简朴,而是确实如此。他除去正常场合要穿的朝服外,几乎从来不穿什么丝绸纨绔,而是打了十来个补丁的单衣。即使是现在这样严寒的天气,司马肜也不过在外面披了层鹿裘斗篷罢了。

就是在此时此刻,司马肜在宴席上端出的饭菜,也不过就是吃些薤菜莱菔、菘菜豆粥之类的,唯一的肉菜也就是从洛阳带过来的咸鱼,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了。

唯一让人诟病的,无非是平日闲来无事时,他喜欢走狗遛鸟而已,这又能苛责什么呢?跟伤天害理毫无关系。

这样一个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人,会去设计刺杀麾下的将领吗?这于情于理都很难让人信服。可除此之外,又实在没有别的人选了。

刘羡忍不住在心中想:梁王可是司马懿的亲儿子,或许他遗传了他父亲的才能,能够在众人面前,全然隐藏自己的情绪,若他真是那样一个怪物,那就不奇怪了。

正思忖间,司马肜忽然对刘羡说:“怀冲啊,周子雅的伤势如何啊?”

刘羡精神一振,回答道:“回禀殿下,那一箭没有射到要害,应该养个十来日就好了。”

司马肜闻言,忍不住哼了一声,捋着胡子,用一种不低的音量喃喃道:“可惜,怎么就没射死他!”

这一句话说罢,在场众人都不禁呼吸一窒。但片刻过后,大家都放松神情,继续相互议论,恍若未闻一般。刘羡对这个气氛感到压抑,但同时又感到非常熟悉,他觉得自己似乎在很久以前经历过类似的场景。

想了一会儿,刘羡终于记起来了:八年前,那是在金谷园的诗会上,自己和陆机第一次见面,贾谧突然发难,公然仗着鲁公府的权势侮辱自己。当时在座的无不是王公贵族,大家要么跟着起哄,要么对此视若无睹,自己身处谩骂之中,气氛真是压抑得无地自容。

结果没有想到,这一幕竟然在此时此刻重现了。只不过与那次诗会不同的是,在场的多是世人认可的高洁之士,士林表率。这里也不是荒唐的金谷园,而是在刚刚结束战乱,尸体尚未完全清理的战场上。而身为主角的周处,此时也不在现场罢了。

面对这幅场景,刘羡心中五味杂陈,当时他是被围攻的主角,但现在,他却是这么多冷漠看客中的其中一人。

为什么会如此呢?发现司马肜没有继续理会他后,刘羡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在长安的所见所闻,并不仅仅是周处在尽心做事罢了。傅祗、李矩、解系、索靖、王铨……这里面不只是有刘羡欣赏的人,甚至还有自己的结义兄弟。可现在这些人都在现场,为什么不愿意替周处辩白呢?

刘羡向来认为,虽然由于司马氏的种种事迹,导致晋室立国不正,官风不正,这是难以避免的。但总还是有些人能够坚持原则,坚持底线,这样的人还是值得认可与交往的,也将是自己以后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可眼下的气氛却让刘羡感到并非如此。

他脑中莫名响起了傅祗的话语:“君子之道已经断绝了……”

断绝在哪儿了呢?刘羡这时忽然有所领悟,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放在这个世道,刘羡看到的是,若有人想成为一名君子,就只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梦想已经切实地消亡了。

为什么会消亡得如此彻底呢?刘羡只能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次简单的庆功宴很快就结束了。众将恭贺了一番后就准备离开,心烦意乱下,刘羡也没有准备多留,他打算回去看看伤兵营,顺带再去看看周处。

谁知刚要起身时,他就被卢播叫住了:

“怀冲,梁王殿下有些话要和你说。”

等众人基本都离开后,堂内只剩下司马肜、卢播、刘羡三人。

司马肜用完膳,此时亲手又煮起了茶汤,用闲谈的语气对刘羡说道:“怀冲啊,我最近听说,军中有小人在传你的流言啊。”

“啊?竟有此事?”刘羡何曾关注过这些事情,有些莫名其妙。

司马肜笑道:“我也是最近才听到的。好像是有人说,你八面玲珑,四处谄媚,心中必有异志。”

他在这里顿了顿,慢条斯理地说道:“说不定,有恢复故国的野心……”

这几个字说出来,刘羡大惊,额头顿时就冒起了莹莹冷汗,连忙跪拜在地,惶恐道:

“这绝对是谎言!在下所言所行,皆是为了江山社稷,何曾做过有愧于朝廷的事情?”

如此言语的时候,刘羡心中却没有任何把握。他不禁心想:莫非是孙秀放出的流言?还是贾谧的什么安排?自己麾下有没有人告密?是否真被人掌握了什么证据?

这些念头在他脑中纠结,一度让他萌生出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要不要拔剑挟持梁王,趁机兵变?

好在司马肜下一句话,就让他松了一口气:

“哈哈哈,怀冲的忠心,我怎么会不知道呢?这都是周处这个小人四下传播的。”

这么说着,司马肜给自己倒了一碗热茶,义愤填膺地说道:“周子雅这个人,看似光明磊落,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我在洛阳的时候,他居然拿你我当年的事情,弹劾我收受贿赂,岂不可笑?”

“眼下到了这个关节,他竟然还在扰乱军心,妖言惑众,当真是叫人忍无可忍。”

“所以啊,今日我打算设计除掉他,不知怀冲以为如何?”

刘羡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绕了这么一大圈,司马肜是想敲打自己,他毫不掩饰要除去周处的想法,说这些仅是让自己不要插手。

这个现实令刘羡一时有些谔谔,想了半天,最后只能说:

“殿下是公认的贤王,清者自清,还是应该尽善尽美,不必与小人计较……”

司马肜却是当刘羡默认了,他指着自己身上单衣的补丁,对着刘羡继续道:“什么清者自清,尽善尽美,我莫非要去当孔明不成?我为官已经清廉如此,竟然还要被这种小人贬损苛责,不杀了他,我将何以自处?!”

这话实在是讽刺,司马肜身为帝国最有资历的宗王,不去为晋室江山考虑,却只考虑自己的名声吗?

刘羡还是试图再劝一劝:“可建威将军到底是国家大将,朝廷那边……”

“这你不用担心,周处这个小人,当了御史中丞后,自以为是个人物,没少在洛阳拨弄是非,满朝上下,无不恨极了他。”

梁王心不在焉地解释道:“在来的时候,我已和皇后打好了招呼,他若是不死,朝廷那边才没法交代!”

这句话说完,刘羡已然是满头大汗,若真是如此,那就只能说明,朝堂上的所有人都对天下漠不关心,即使是那些修身修德的人也同样如此。

刘羡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营房的,他只模糊得记得梁王又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他勉强答应了几声是,谈话就这么结束了。

再次回想起那一日与傅祗的谈话,他心情感到空前的沉重。

行走在这遍布岁月的雄伟废墟里,人们既向往伟大,同时又恐惧伟大。当过去的成功越是壮观,崩塌的那一刻就愈发让人失望。人们总是这样的极端,如果不能与世不朽,就甘愿化作尘土。或许比起死亡,失望反而是更不能接受的。所以人们既下意识地对废墟感到敬仰,理智上却又情愿蜗居在草野里。

只要一无所有,就不需要担忧何时失去。若是不抬眼天下,天地间就只有寥寥一人。

君子之道就是在这种纠结与挣扎中断绝的。

两日后,梁王下令,令周处领军进攻六陌。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最近忙着搬家,很多打赏都来不及感谢,谢谢夏而秋、梦想人飞行、书友20180702165239333、野猪王、红豆爱阿翁、阿青-MM、等待编译的程序员z7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