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六十二章 叛军挑战(4k)

晋庭汉裔 第六十二章 叛军挑战(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宴三日后,晋军终于开拔,正式往临汾方向移动。

这一路有两百余里,按照军队每日行军四个时辰,一个时辰十五里路的速度来看,预计四天就能抵达临汾城下。

在行军之时,孙秀还是颇志得意满的。

毕竟此前辛冉在的时候,已经把刘羡对叛军的判断转述给了孙秀。加上军队上下都支持说,叛军人数虽多,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管是遭遇什么情形,都不足与精锐云集的征西军司相提并论。而阳光下,孙秀一眼望过去,上万名甲士的甲胄熠熠生辉,瞩目无比,心下也无比赞同。

为了进一步提高士气,也为了恐吓叛军,孙秀在出发后又写了一道约战书。

大概是想要效仿魏武帝当年鲸吞荆州后的气魄吧,他在信中言辞犀利,自夸军势如“秉钺鹰扬,顺风烈火”,而“设张天网,灵诛在即”,若是叛军知道畏惧害怕,“圣朝宽仁覆载,允信允文”,只会除去“元恶大憝”,至于“枝附叶从”,只要明辨是非,未尝不会“安堵百姓,反业四民”,如若还要“骄恣屈强,猖猾始乱”,那他就只好“折苕覆没,玉石尽毁”了。

最后把约战时间定在了六日之后。

约战书是先发出的,等叛军收到消息后,而此时才是第三日,晋军仍在半路上,当天夜晚,他们在稷山亭休憩。而这里距离晋军的目的地,也就是张轨离开前选定的新地点,临汾城南十三里的龙兴塬,尚有八十里的距离。

按照孙秀的设想,等进驻到龙兴原后,他们修好营房,到约定时间,摆开阵势和叛军打一场,然后就可以乘胜收复临汾城,好整以暇地在城中进行善后事宜了。

可战争的规律恰恰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战争的双方都必然会产生博弈,博弈就会产生意外,很少有人能完全按照预想来实施计划。

此次也不例外。

次日一早,就在军中正生火做饭,准备开拔的时候。在临汾的斥候回来汇报说,叛军的前锋正在往这边开进,距离稷山已经不到二十里了!大概一个时辰后,两军就会正式相遇!

孙秀听到这个消息后,可谓是大惊失色,连忙下令,让军中六品以上军官都前来商议。

他直接问道:“贼军不在临汾等死,竟然主动前来挑衅,究竟是何道理?”

李含拱手回复说:“贼军应当是走投无路,决意前来奋死一搏,胜则胜,败则败,总好过在坐困愁城。这也是理智之举,他们那么多家小在那里,城里都住不下,这也是他们唯一能选择的应对之法。”

孙秀闻言,觉得也有理,就又问道:“那为之奈何?”

李含低下头,面不改色地说道:“这是长史之权,非在下所敢置喙。”

一时间众将领也都默不作声,偷偷看孙秀的脸色变化。

孙秀看这情形,顿时在心里叫骂起来。他在官场混了这么久,哪能不知道这群人的心思?就是想看自己的笑话,让自己服软放权。他之前也就是口头说说的,哪可能真放权?在这种情况下,孙秀也知道该怎么应对这群人,不就是打仗嘛?反正是自己出主意,又不是自己去打。打输了大不了一跑了之,有什么好怕的?

他当即就下令说:“既如此,那就先用早膳,吃完就出来,全军列阵。兵对兵,将对将的打一场。我相信诸位都是我征西军司出来的精兵强将,必然能够取胜!”

然后孙秀就把军官名单拿出来,按照名单开始点将布阵。此时的军中共有一万五千人,全军分为左中右三部,每部五千人。左部由白允、张光率领,右部由北宫纯、李含率领,中军则由他与李矩、皇甫商、刘机、辛冉等人坐镇。

如此计议完毕后,就草草散会,各部领了早上的伙食,就在出营列阵待命。

由于时间匆忙,这一日的早膳就是一些简单的粟粥,加上些菘菜蛋汤之类的,就算是应付过去了。然后军中又发了些干粮,说是不清楚今日这要打多久,如果打到中午还没结束,这就算是午饭了。

寻常士兵领的,是那种煮熟的粟麦打烂了熬成块再烘干的面块,看着就硬得塞牙。刘羡作为军官,领的干粮当然要好些,是一块腌得发紫的牛肉干,刘羡掂量了两下,硬的像夯土,感觉不配两壶水是吃不下去的。

但不管怎么说,战前准备还是做完了,各部纷纷按事先规划出营列阵,静等敌军到来。

刘羡身为夏阳令,名义上归属冯翊都尉白允麾下,自然也安排在左军。白允还是信任他的,依旧把蔡方所属的四百骑归他指挥,所以刘羡此时手下还是一千人。只不过马匹多被孙秀要走了,刘羡手下大概也就剩下七十来骑。

等列阵完毕后,刘羡令孙熹、薛兴、蔡方再清点了一次麾下的人数,确认没有人离队,他再去打量自己所在的地形。

稷山名叫山,可实际上不过是几个很不起眼的小土丘罢了,大体上还算是一片平坦的平原。刘羡往左右望去,地势的起伏极小,一阵风吹来,只能看见茫茫的人头上,旗帜猎猎作响,但这也阻挡了人的视线,两翼的将士基本不能看到全局的形势。

李盛也在做同样的观察,对刘羡说:“这确实是一个适合跑马的地方,但却不利于指挥啊!”

刘羡则道:“这不算什么,敌军也一样。”

在晋军列阵的对面,也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河谷平原,此时秋高气爽,天上飘着丝丝云际,苍穹晴朗得仿佛雨后沉淀过的湖水,让人心情也轻松起来。

就在晋军列阵完毕后不久,差不多是在巳时。后部匈奴的大军,自东向西,缓缓地出现在地平线上,密集的人马向两翼展开,如林的骏马与胡人进入到平原上。虽然他们人数极多,大概有晋军的四倍,可在这分明的光线下,晋军可以看到叛军们纷乱的军装与军旗。

匈奴人没有统一的军装,其实就是把在各郡县缴获的甲胄都集中在中军,差不多有六七千套,连军中五分之一的数量都没占到。其余人则是穿着五花八门的自制轻甲,或是蒙了牛皮,或是绑了木片,在阳光下显得灰蒙蒙脏兮兮的的,一眼望过去,似乎是铺天盖地飘来了沾满了灰尘的柳絮。

匈奴人的旗帜倒是很鲜明,由于他们出身于匈奴后部,在几百年来归匈奴日逐王管辖,故而继承了匈奴人尚日的传统,蓝底旗帜上绘有苍狼白日,可谓与征西军司的白虎幡争锋相对。

晋军士卒们看到这幅情形,只觉得这真是一群乌合之众,无不神态放松,心中蔑视。

刘羡则是一面揣测其中的人数,一面猜想敌军的策略:现在在孙秀指挥下,晋军是准备打呆仗了,不过即使如此,正面对敌,依然是晋军优势,叛军不用计策,恐怕是不能取胜的,对方打算怎么办呢?

匈奴人没有让他猜测多久,现在在来的路上早有计议,列阵完成后,阵中当即分出一串黑色身影,朝两军间开阔地带奔来。距离晋军军阵大约五百步。

他们一共有十余名骑兵,都骑乘着高头骏马,还拿着一面苍狼白日旗帜。看得出来,这些人都是叛军中的精锐,他们不仅自己身材高大,就连胯下的马匹也英武非常,比寻常的马几乎要高出一头。

见晋军不为所动,匈奴人又策马朝前逼来,直至箭程之外。然后拨马横向缓缓而走,观察晋军的兵力配备及主帅所在位置。

这是极其露骨的挑衅,即使是孙秀也看出来了。他此时身着道服,手持羽扇,坐在一座木制的高台上,高台上立着一面军鼓,以及三面白虎幡,还有一面极为显眼的孙字大旗,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效仿诸葛亮。他见敌骑嚣张,便对中军众人问道:“谁能为我驱之?”

孙秀一连说了几遍,可大部分将领都默不作声,令孙秀极为恼怒。但他也不好随便点将,哪怕是再门外汉的人也看得出来,这是非常经典的阵前单挑。

虽然后世的家往往夸大,在书中渲染说,阵前单挑就能决定两军胜负,导致后世的后世觉得太过离谱,反而以为没有单挑这回事。

可实际上,阵前单挑一直是战争中极为常见的环节。吕布曾公然与郭汜进行单挑,太史慈也在侦察时与孙策酣斗。古往今来,这种案例屡见不鲜。

只是与演义中不同的是,单挑并不能直接影响胜负,而是对两军的士气有一定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另外两个作用:一来是作为将士间约定俗成的规矩,帮助中层军官积攒战功罢了。二来也可以作为决战前的前奏,侦察对方的虚实,为主帅的决策留有一定的余地。

但不管怎么说,在对方挑战时没有应对,都是极影响军心和士气的行为。当年晋宣帝司马懿对阵诸葛亮时,司马懿面对挑战龟缩不应,一度令魏军内部嘲笑,说什么畏蜀如虎。

此时孙秀也陷入了这样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他仓促夺权,导致叛军挑战时手底下竟无人可派。他只好在奖励上加码道:“若能挑战得胜,可赏绢千匹!迁升二级!”

这句话说出来,军中终于有了些骚动。就在这时,营门军候张方翻身下马,摘下兜鍪,露出用布带束住的发髻,身后背了把七尺大刀,手持一把佩剑,站在孙秀前面的草地上请求道:“卑职愿往!”

由于张方的官职太低,孙秀根本不认识他,问了身边人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八品军候,不由有些失望。但他到底不是以出身看人的人,仔细打量张方一番,见其身长八尺,面皮黝黑,宛如铁塔挺立,还是很有威势的。只不过派这样一个八品军候去迎战,是不是有损自己颜面呢?孙秀看了看周围,极厌烦地想道,自己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于是孙秀颔首应允,让辛冉给他调来一匹大紫骝骏马,为张方增加几分胜算。

张方则把周身甲胄去了,把长剑换成一柄短刀,仍旧背了七尺大刀上马。而后把其余弓矢之物尽数丢在草地上,轻装策马出阵,一面奔向匈奴人骑队去,一面大喝道:

“大晋征西军司营门军候,河间张方在此,对面何将速通姓名!”

对面的匈奴人等待已久,为首的高大骑士身穿一副红色铠甲,手提着一支长槊,即刻调拨马头,与张方迎了过来,两人在相距数十步距离时,急忙勒马停住,立马在一片青青草丛上,回复道:

“我乃匈奴后部郝索大帅帐下,高都部大人乔虎。”

他随即大声嘲笑道:“都说征西军司精锐云集,冠绝天下,怎么打起仗来,让一个八品军候来应战啊?”说罢,身后的从骑也随之起哄而笑。

但张方听了,脸色却丝毫不变,仅仅是目视着对方嘲笑。等对方笑完后,他才手持马鞭,指着乔虎缓缓道:“在此刻之前,我确实是无人知晓的小人物。但在这一战,我会剜掉你的眼睛,嚼烂你的舌头,让天下人知道我张方!”

他的语气平缓无常,听来却令人感到浑身发冷。

张方说罢,直接把七尺大刀从背上取下来,等闲般将其举至胸前,阳光下,刀锋耀目生寒,显得极有压迫力,也将原本就黝黑的张方,照得面容狰狞恐怖!

乔虎见状心中一惊,他暗暗提醒自己千万留神,对手绝非等闲之辈,况且又正值暴怒。他左手提起马辔头,就要准备出阵应敌。身边的胞弟乔景则伸手控住其马头,请战道:“兄长何须费力亲自出马,对付这种无名小卒,我就够了。”

乔虎听到他说,便勒住马头,让乔景跃马先出。

乔景朝前策马,他看着张方身上并不披甲,就起了射箭的心思。于是一边瞄着对方的身位,一边右手抄起马弓,右手指顺手自弓袋中抽出一支重头箭,手指灵巧地一翻,箭尾已搭上弓弦。待到马儿在草地上跑稳了,他腾出左手握住弓。眼见着张方也策马而来,急忙用右手拇指扣弦,飞快地将弓拉开,对准来敌的脖颈,瞬间引弓而发。

然而出乎他预料的是,箭矢飞射而出后,他仅仅听到一声叮的脆响,对面的张方就恍若无事般继续飞驰过来。两人本来不过几十步的距离,眼看着两人就要近身了,乔景看着迎面扑来的如水刀光,连忙拨马要走。

可为时已晚,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张方高举大刀,在对面转向时猛然一挥,刀光恰如一条银河从中淌过。

乔景觉得身体一阵轻松,紧接着整个人飞了起来,天旋地转后,他重重地跌倒在地上。他想要爬起来,可腰间此时传来一阵剧痛,腿脚也没有知觉。他往下去看,赫然发现,自己的上半身已与下半身分离,下半身还骑在马上没有落地,上半身则在草地上流了一地肠子。

这是何等骇人的景象!

但乔景还没来得及痛叫出声,马蹄声再次响起,张方又是一挥刀,斩下了乔景的头颅。然后用刀尖挑起这个死不瞑目的首级,用手指抠下了他的眼珠,随手扔进嘴中,竟淡然自若地咀嚼了起来。

战场不分敌我,此时皆一片哗然。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