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四十一章 孙秀奇袭(4k)

晋庭汉裔 第四十一章 孙秀奇袭(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秀确实是打算奇袭夏阳,但这是不得已的。

原本他对待刘羡,是以一个非常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的。毕竟他和刘羡并没有什么冤仇,无非就是得到了鲁公贾谧的指使罢了。贾谧既没有给他什么特别明确的期限,也没有特别具体的命令,就是笼统地说:“好好整整他。”

这原本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何况刘羡被发配去的还是一个著名的边地穷县。按道理来讲,孙秀应该有一百种方法整整他。

结果却很尴尬,孙秀不过是比刘羡晚来关中半年,就愕然发现,刘羡已经把夏阳经营得铁桶一块,水泼不进了。

这是孙秀第一次对刘羡改观,他对刘羡有所重视,并意识到,鲁公提的这个要求,还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

故而孙秀派辛冉前去试探刘羡,还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他用了最不要脸,也是最为简单粗暴的办法,那就是纯粹地以势压人,用一种指鹿为马的方式,给刘羡定罪。

结果令孙秀大出意料,不仅辛冉灰溜溜地跑回来,告知孙秀说,这个方法行不通,而且拿来压人的度量衡,反被对方当做违法的证据了。

这便是孙秀第二次对刘羡改观,这个人在官场上太无懈可击了。他不仅能够做事,更要命的是,他还熟知官场冠冕堂皇的本质,知道怎么给自己辩护。想要用纯粹的官场手段来对付他,完全是不可能的。

再想到有人抓住了自己的政治把柄,孙秀可谓是如坐针毡,所以他决定亲自出马。

作为有政治智慧的人,孙秀在见刘羡前,做了三个准备,一是拉拢,二是威胁,三是杀人。

但在一见到刘羡后,他就知道,拉拢和威胁毫无作用,这是一个心如铁石的人,几乎不可能动摇原则。好在孙秀临机应变,硬是开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把刘羡套入了自己借刀杀人的陷阱里。

所以在回到长安后,孙秀侥幸之余,又得意洋洋,他心想:“哈哈,天官保佑,到底还是某最精明!”然后就在路上做出布置,打算等着给刘羡收尸。

结果再一次令孙秀失望了,刘羡又一次化险为夷,不仅如此,还逼迫他不得不为其请功。

这使得孙秀第三次对刘羡改观,他必须要承认:这是一个能力全面强于自己的人。

孙秀虽然喜欢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小丑,但在他看来,这是自己拥有超世智慧的一种表现。

在别人还在为了一时的尊严和体面犹豫踟蹰的时候,孙秀已经看穿了尊严的本质,那不过是名利与成功前的虚妄罢了。

世人为其所迷惑,导致行为颠三倒四,无所适从。而聪明的孙秀,则已经放下这种执着,直接获得了成功,反过来利用这种虚妄来玩弄世人,这岂非是真正的大智慧者才能明悟的真理吗?

哪怕世人一时不明白谁高谁下,等到孙秀获得了最大的成功后,再把那些看不起自己的统统杀光。这时候的谁是谁非,谁愚蠢谁智慧,不就成了一目了然的事情了吗?

可眼下出现的这个刘羡,却将孙秀的逻辑打了个粉碎。他发现自己惯用的套路居然对刘羡全然无用,对方似乎是一个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人。

刘羡明明处在一个下风的位置,却能反过来摆布拥有权力,放下了执念的自己。他是怎么做到的?孙秀对此倍感迷惑。

但还好,孙秀现在终于发现了这个人的破绽。只要把握住这个破绽,他将再一次证明,自己才是最无懈可击,同时也最拥有智慧的那个人。

谁会想得到呢?当年做下金谷园大劫案的人,竟然会是安乐公世子。

按理来说,这种人质似的人家,应该本本分分地过日子,不与任何世家起冲突。可刘羡却冒着砍头的风险,得罪了一个公爵之家,只为抢一个女人。这可以说是世上最莫名其妙的一件事,但却切切实实发生了。

孙秀揣测其中的缘由,很快便想到了一个答案,并意识道,这不仅是一个反败为胜的机会,甚至可以让自己更加的飞黄腾达。

只要能够奇袭夏阳,活捉绿珠,销毁被刘羡保管的证物,那他就彻底占得了这次斗争的上风。以后无论是要挟刘羡,令他做自己的走狗,还是向上给贾谧报功,继而获得更大的权势,这都是稳赚不赔的。

更别说,其中有极大的可能,带有一些意外收获。

“哈,天官还是保佑我的,年轻人没有智慧,竟做这样的蠢事!”

孙秀这么想着,做了如下布置:

首先,他从自己的信徒中调出五百人来,直接从辛冉的集曹处领取兵器甲仗。这样一来,不用走任何程序,他在两日内就纠集了人手,且在征西军司内根本无人发现。就算事后出了什么差错,他也有理由推脱。

其次,他直接调拨给了刘羡三倍物资,以刘羡的性子,势必要在长安处采购,满载着物资返回夏阳,这会延宕时日。所谓将为三军之胆,哪怕刘羡再有本领,他不在夏阳,也没法阻拦自己。

而后,孙秀假称自己要借七夕之际闭关祭天,把征西军司的事务转交给辛冉。但在七夕的前一天,他趁着夜色,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长安。

这一通布置下来,孙秀自觉是完美无缺,谁能够想到这一出呢?堂堂赵王长史,为了打压一个七品县长,做到了这种地步。

但孙秀还是兴高采烈的,他对着随行的教众教导说:“道君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反而言之,烹小鲜若治大国。人生诸事啊,无不要小心翼翼,全神贯注,才能善始善终啊!”

孙秀确实是全力以赴,他此生至今为止,还从没有这么用心地去做一件事。不管是事前的布置,还是事后的规划,而在这次的奇袭里,他甚至克服了自己好逸恶劳的毛病,几乎是昼夜兼程地往夏阳赶。

原本四百里路,十日的路程,孙秀花了五日就赶到了夏阳。从这个角度来说,孙秀也是完成了一次奇迹。

他抵达夏阳高台时,戍卫的县卒见有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卒从官道上经过,难免感到有些诧异,就上前来询问目的。

而孙秀的准备也十分齐全,他自己不出面,让手下拿着征西军司的官印,吩咐说:“你跟他说,我们是奉朝廷之命,从长安开拔到雁门戍边。今日路过夏阳,休息一夜,明日就从龙门渡过河。”

孙秀的手段果然奏效,县卒们看了后,根本不可能找出什么毛病,跟着就推了个人,在前面为孙秀领路。

领路的县卒还问他们说:“诸位路过夏阳,要不要见县里的大人一面?”

“不用,明日就走,就不麻烦了。”

“哦?那诸位要在哪里歇息呢?如果没有上头同意,恐怕不能在我们的兵营借宿吧?”

“这样啊,那还真是不好意思,那还是见一面吧。不知现在在县里主事的,还是那位著名的夏阳长吗?”

说起自家的县君,县卒显然自豪起来,笑道:“啊,诸位来的不是时候。我们县君有事外出了,说是过几日就会回来,眼下主事的,还是张县尉和郤县丞,都是刘县君的左膀右臂。”

“哎呀呀,那真是遗憾啊,我听说刘县君是关中最有名的贤才呢。”

这么说着的时候,孙秀渐渐望见了夏阳城池。他知道,这是最紧要的关头了,只要能骗过张固、郤安他们,计划便成了大半。

而在这种时刻,孙秀愈发不动声色。他在这些人面前露过面,不能亲自去哄骗,仍然要派部下去过这一关。被点将的教徒有些忐忑,但孙秀却安慰他说:

“不过是个小县尉,小县丞罢了,有什么可怕的?我在关中两年了,见到的八品官比路边的野狗还多。”

“你把我刚才的话再对他们重复一遍,记住,语气冷淡点,态度强硬些!哈,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你越强硬,对方就越软弱。”

“记住,你有三官赐福,他们本来就该怕你!等你成功回来,我不仅赏你两百金!还要上报太平君,将来将你引入仙堂!”

如此利诱之下,部下果然勇气倍增,他甚至是千恩万谢地去了。而孙秀则藏身于教徒之中,好整以暇地打量着夏阳城的市集。

几个月不见,夏阳的市集已经比之前更加繁荣。年初的时候,孙秀就已对夏阳市的人流感到印象深刻,此时秋收时分再来,更是让他大开眼界:

与沿路所见的不同,这里的百姓们大多身着新衣,神态饱满,面露喜色。街道上叫卖的不仅有常用的布帛粮食药草等日用品,还有不少的书坊与脂粉店铺,更有孩童爱玩的竹马、风车等玩具。孙秀扫视过去,更是敏锐地从中发现了小型的赌坊和金市。酒肆客栈更是鳞次栉比,不计其数。

这里有一股罕见的太平味道,却不能让身为天师道的孙秀感到平和。他反而露出一副愤愤然的表情,对随从说:

“唉,刘怀冲是有才能的,但也真是不晓事。”

“他不明白一个道理吗?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要让愚民们吃不饱也饿不死,既没空闹事,也没心思闹事。”

“如今白白让贱种们获得不该获得的财富,他们就会不识尊卑,生起妄念。不仅是对财货的浪费,也会生出一场灾难啊!”

随从们听得似懂非懂,孙秀也不在意,他一直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忠实拥趸。他说过这句话,也就全然不记得了,现在心里只是想着,若是此行成功的话,那些自己撒出去的钱财,会呈两倍三倍的返回来。

别看表面上孙秀对此不置一词,但这其实是令他极为肉痛的事情。

世上什么东西不会骗人?当然是金灿灿,冷冰冰又沉甸甸的金子不会骗人。正因为金子不会骗人,所以人们之间来来往往,谁高谁低,其实就看谁送得金子少,拿得金子多。一想到到目前为止,自己没有从刘羡手上捞到一分钱,反而前赴后继地给他送金子。孙秀就感到了莫大的耻辱……

好在这种耻辱终于要结束了,大概过了三刻钟,派出去的部下就回来了,他脸上得意的神情已经告知了一切:已经蒙混过关了。

五百人就这么顺理成章地混入了县北的军营,有正经的官印和调令在,只是暂住一晚,故而也没有人仔细检查。孙熹奉命给孙秀等人划了五十座营房,孙秀则派人给了块金饼,充作今日的伙食费。

接下来,孙秀就带着五十名嫡系,大摇大摆地进了夏阳内城,说是军中的军官,要在城中用膳和歇息。

按理来说,这些人是要卸甲的,但是孙秀带来的是五品校尉印,县卒们无权阻拦,也不想得罪人,想想这些人也只过一夜,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

孙秀也没说假话,他确实是直接找了一家客栈,直接花了十金包下了,而后令店家一直上酒上菜,众人一起饮酒狂欢。

孙秀对部下们说:“多吃一些,多喝一些,等会诸位再辛苦一阵,拿下这个叛逆,事后我重重有赏!”

到了此时此刻,孙秀距离成功已经很简单了,他做好了计划,接下来就是两步。

第一步,等到半夜半时分,在军营的部下突然发难,控制住整个县北的军营,同时在县北纵火,吸引县府的注意力,调虎离山。

第二步,在县府众人前去县北的时候,他突然发难,领着城内的人直接控制住县府,捉住绿珠,销毁篡改尺秤的证言与证据。

只要完成了这两步,孙秀就可以好整以暇地等在夏阳,看刘羡如何来自投罗网了。

一切都是这么完美,孙秀便在众人饮酒作乐的时候,自顾自地念起了《老子想尔注》,这是他保持内心清明的秘诀,非做大事之时,不会如此准备。

他就这么来回念经,一直等到旅舍外的声音渐渐宁静,天色渐渐黯淡,最终化为一团浓重地看不穿也听不清的暮色。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中间店家来问了三次,是否该宵禁歇息了。但孙秀不为所动,店家看他们浑身杀气,身上穿着的甲胄闪闪发亮,比县卒们还要好上几个档次,也不好为难,只好自顾自地封了门,让一个小厮看着伺候。

终于,就在小厮也感到昏昏欲睡的时候,夜色被打破了。

门外渐渐传来喧哗声,起初不甚清晰,但很快,就像是潮汐的巨浪打过来般,很快就让人不得安宁。他们明白地听见有人在喊:“走水了!走水了!”

小厮打开店门往外一瞧,果然看见北边的天色有些发白,顿时明白是起了火灾。

客栈和县府在同一条街道上,不多时,便可以看到县府的县吏们急匆匆地出来,披着衣服往县北赶。

小厮有些惶恐,连忙对着孙秀他们说:“哎呀,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是起火了,贵人们要不要出去避一避?”

孙秀等的就是这一刻,他一个眼神,左手边的教徒立马出手,瞬间捂住小厮的嘴。紧接着掏出环首刀,对着脖颈就是一切。

等到街外稍稍安静,孙秀悠悠然站起身,看了眼脚下小厮的尸体,面孔上是死不瞑目的神情,他歪头注视了片刻,不禁摇摇头,叹息道:“可惜你不信道,无福入我仙堂。”

孙秀手轻轻一挥,双腿像跳舞一样飘飘而动,这一切混乱都是由他指挥而生出的乐曲,令身为指挥者的他深感陶醉与狂喜。

接下来,该收获胜利的果实了。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同时感谢明媚江南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