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四十章 返回夏阳(4k)

晋庭汉裔 第四十章 返回夏阳(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卧云居的宴会是愉快的,听着箜篌,喝着葡萄美酒,对着一干同僚指点江山,点评人物。这一度让刘羡觉得自己回到了洛阳时光,身边是陆机、祖逖、江统他们。

但一觉醒来,这种错觉就又消失了。刘羡从大通铺坐起来的时候,耳边响着斛摩根他等人响亮的鼾声,眼前是刺眼又陌生的阳光,令他的精神有些恍惚。

这是神志刚刚清醒的状态,刘羡摸索着坐起来,穿好了衣服后,推开门出去,找店家要了盆冷水洗脸。而后就站在店门口,在长安的街道上吹着风,同时审视这座古老的城池。

作为前汉的首都,后汉的副都,魏晋的五都,如今的长安远远看不出当年的繁华。征西军司驻扎在长安的军队数量据说有十五万人,这就已经压过了长安城的八万普通百姓了。导致长安作为一个军事要塞的气息,要远远多过于一个巨型城市。街道上到处都可以看见往来的军人,这就很难给人一种平安盛世的印象。

刘羡不禁回想起昨天的晚宴,遇到的那些同僚与胡人,心中不免有些阴翳。

虽然饮酒时很快乐,但不难发现,胡人和征西军司之间是泾渭分明的,双方默契又决绝地在宴会上各自坐定阵营,互不打扰。

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表现,至少说明了,胡人和汉人间的矛盾仅仅是搁置下来而已,并没有切实地解决。

而在宴会上,刘羡看齐万年的表现,也隐隐明白他为什么要来到长安了。

与离群索居的郝度元相比,齐万年的态度毫无疑问要激进得多。他并不愿意在朔方高原上发展,他的目标其实是在关内。

如今赵王司马伦与孙秀在征西军司内胡作非为,正是关中民心丧乱的时刻。齐万年大概是觉得,与其在朔方积蓄力量,不如直接从征西军司内部着手。

所以他来到长安,一共有三用:

一来可以联络征西军司内作为人质的胡人英杰,暗地里密谋反晋;

二来可以查清征西军司内部的人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来战场上相遇,也有对策;

三来是反过来借势,有了前两个的铺垫,他若起事,必然能在以后的反晋事业中大放异彩,说不定能因此压过郝度元,反夺权柄。

好一个一石三鸟的计谋!刘羡忍不住在心里为齐万年喝彩。

敢做出这样的决策,是要把自己的性命完全置之度外,要在敌人的心脏当中,以惊人的胆魄和卓绝的智慧来博取那一点点的成功可能,堪称是疯子才能想出来的计划。

刘羡扪心自问,放在自己身上,那就是让自己去贾谧麾下当走狗,然后从中拉拢一批反贾派来颠覆贾谧,这自己是绝对干不出来的。

但钦佩不代表刘羡会坐视事态就这样发生。先不说齐万年成功之后,到底关中会有多少百姓遭殃。就因为齐万年是刘羡招安的,如果他出了问题,刘羡也责无旁贷。

应该将危险扼杀在萌芽阶段。刘羡在明白齐万年的想法后,已经在心中思考,如何在不惊动郝度元的前提下,不动声色地除去齐万年。

正思忖的时候,一名府吏打扮的中年人走到旅舍门槛,打量了刘羡一会儿,问道:“您就是夏阳长刘县君吧?”

刘羡一愣,立刻从思绪中挣脱出来,回答道:“我就是,您是……?”

“我是受孙长史之命来的,他有事想对您交代。”

“啊,我知道了。”

然后刘羡就再次见到了孙秀。

孙秀还是昨天那样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但好歹总算是说些正事了。

他笑嘻嘻地说道:“哈,怀冲,你这次立下的功劳,真是让我害怕啊!我都不敢想,鲁公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会被气成什么模样!”

然后他递给刘羡一张写满字的黄帛,说:“这是之前我允诺的,这次给你请功的奏表,你看看,我可是苦思了一夜写出来的。”

刘羡瞥了一眼,孙秀确实是有文采的,写得也非常肉麻,什么“恭闻渊深,罕得窥测,勇功是立,智名克彰”都出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写悼词。

他把黄帛递回去说:“是非公道,也不是一两人就能决定的,长史尽力就好。”

而后孙秀又说:“听说怀冲你这次招抚蛮夷,颇有破费,赵王殿下听说后,很是感动,说夏阳本不富裕,怎能如此呢?于是令我从府库中调出两倍的物资,让你带回夏阳,我今天吩咐下去,你明天晚上就能到城西的府库去领,不碍事吧?”

“不碍事。”

“哈哈哈,那就好,我知道你奔波辛苦,可以在长安多歇息几天。不过封赏这种事情总是麻烦,我估计以朝廷的效率,大概要年底才能定下来,你也不用太着急了。”

“谨遵上令。”

大概是两人八字不和吧,孙秀的笑容是如此虚伪,刘羡的应对又是如此生硬。好像只要两人单独相处在一个房间内,气氛就会显得异常尴尬。

本来刘羡还想和孙秀谈谈齐万年的事情,但看这副模样,也没什么好谈的了,就算说了他恐怕也不会当回事。

孙秀本来也有些戏要做,但在这个氛围下,就硬生生地卡在了脖子里。

两个人干脆就非常默契地当做无事发生,随便应付了几句后,竟这么直接分别了。

总得说来,此行的目的也算完成,是时候回到夏阳了。这一去就是一个月,回去就该主持今年的夏收和征税了。刘羡这么想着,干脆就开始收拾行李。

当晚,李矩又来找刘羡喝酒,这回只有他们两个人。

刘羡对李矩说:“在这个花花世界,当属酒色最伤人,平日还是要少喝酒,不然容易误事。”

李矩听得出刘羡的关心,他回答说:“县君放心,这是在长安应酬罢了,我从未有一日放下过自身的修炼。”

“那就好,那就好,也不要叫得这么生分,如果世回不嫌弃的话,我想和你结拜兄弟,不知意下如何?”

李矩当然是喜出望外,全然不会推辞。

当晚用完膳后,刘羡和李矩点燃香火,对天发誓,结为弟兄,生死同心。而后李矩称呼刘羡为兄,刘羡称呼李矩为弟。

刘羡对李矩嘱咐道:“长安固然是一个好地方,但也是个是非多的地方,你要慎于择友,忠于王事。宁可给人故作清高的印象,但也不要曲意逢迎,我看赵王这个样子,将来总是要惹出乱子的。”

李矩其实也有同感,但谈起对未来的规划,他又有些迷茫,不禁问刘羡道:“以兄之见,弟当何去何从呢?”

刘羡其实很想招揽李矩,但是考虑到现在李矩的官位比自己还高,这话也是说不出口的,就分析说:“我看张军司确是个高明人物,他为人谦和,懂得和光同尘,但又能把握分寸,你和他打好关系,凡事跟着他做,总是错不了的。”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什么需要人脉的地方,你都可以写信给我,我在洛阳还是有些朋友,说不得能够帮你些忙。”

李矩听罢,非常感动,也说:“长安若有什么异常,我一定会写信告知兄长。”

随后又见刘羡拿出一封信件说:“这封信你帮忙交给张军司,这是我写的一点建议,让他盯着点齐万年。”

李矩有些意外,毕竟两人昨天看起来还是相互欣赏:“兄长不信任这个胡人?”

“齐万年是个有才能的人,也是个不安分的人。如果现在不提防,以后便要惹出大祸。最好能想个办法,要么把他调回去,换人做人质。如果不行,就要阻止他作乱,实在不行,暗地里找个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做掉他!”

刘羡之所以把这件事拜托给张轨,是因为记得张轨在宴会上的表现。

面对齐万年的诘问,这位军司似乎也猜到了他的企图,每次都转移话题,顾左右而言他。相比于孙秀,显然作为明面上掌握征西军司的张轨更值得相信。

而李矩面对刘羡的建议,却显得极为吃惊。他过去认识的刘羡,多是仁善温和的一面,却不料他竟还有这么阴鸷果决的一面。

刘羡也看出了他的疑虑,感慨道:“时势所迫,很多事都不能尽如人意,与天下苍生相比,该残忍时也必须残忍。”

就这样,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完了。刘羡的心情逐渐轻松起来,对未来的准备是思考不完的,但保持着良好的情绪和冷静的理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平日里不妨多想些开心的事情。

大概是为了收买刘羡,让刘羡不至于找自己麻烦吧,孙秀这次竟然主动以三倍价格弥补刘羡此次出使的支出。这可是一笔巨款,价值大概有一千五百金,能从赵王长史手里抠出钱来,这在整个关中,估计是独一份的成就。

刘羡已经想好怎么花钱了:夏阳的铁官司不仅人数不够,工艺也还是不行,不妨拿五百金在长安招人,招十来名铁匠;

然后五百金买一些良马,韩原马场的好马还是少,这下正好更换马种;

最后是买些粮草,如今夏阳仍然在吸纳人口,刚来的流民还没有收成,都要找官府借贷生活,虽然眼下的存粮能勉强应付,但也要考虑到一旦遇到灾荒后,该如何应对。

如此一来,刘羡又在长安踟蹰了数日。一直到有一天,很多红男绿女身着彩衣,出门到渭水之滨踏青赏花,嬉笑相会,场面颇为热闹。刘羡这才恍然想起,已经到了七夕了。

看着满大街卿卿我我的气氛,难免让刘羡想到了阿萝与绿珠。

自己上一次过七夕,好像是在三年前了。在夏阳这个乡下地方,根本就没人记得七夕这回事。这么想着,刘羡就破天荒到西市买了一支双珠玳瑁簪,及一双勾云纹玉镯。打算把玉簪寄给阿萝,玉镯则带给绿珠。

这样就算是结束这一趟长安之旅了,在七夕的次日一早,一行人赶着车队慢悠悠地上了路。来时刘羡只有二十六人,而离开长安的时候,他的队伍已经膨胀到四十三人,以一天三十里的速度,大概要走上十三天,才能返回夏阳。

今年的天气很好,除了在六月份的时候,听说弘农郡下了一场大冰雹外,这一年几乎可以称之为风调雨顺了。所以刘羡的心情也比较轻松愉快,他踏过渭桥,回望渭水边芦苇茫茫,阳光如金,不禁想起了《蒹葭》这首著名的秦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当年作诗的诗人,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中作诗的吧。

刘羡自己轻吟了一遍,思忖着此情此景,自己应不应该也做一首诗呢?稍作思考,他的注意力又被一阵哭声给吸引住了。

他转首望过去,发现是几名县吏正在田中收租,他们手里赫然拿着一个骇人的大斗,正黑着脸在房屋前训斥着一名农人,抖落着眼前的粮袋。一名农妇拉着几名孩子站在身后,有大有小,就是两个及腰大的孩子被训斥声吓得瑟瑟发抖,忍不住哭了出来。

刘羡看着他们从眼前掠过,哭声从小到大,又由大变小,渐渐彻底消散在风中。一时心中萧瑟,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果只是作为一名诗人写诗,那是无能的表现。

他一时又对自己的布置感到有些荒诞和沉重:在孙秀和司马伦的治理下,关中的形势正在不断地恶化,这恶化并非是杀一个齐万年两个齐万年就能改变的。相反,如果不推翻贾后的统治,就会有无数的齐万年冒出来。

想到这里,他突然悚然一惊,他察觉到一个自己忽略的事实:孙秀其实并没有理由收买自己。

从以往的关系来看,他一直是个口惠而实不至的人,对下属如此,对百姓亦如此。如果不是自己把剑架在了他脖子上,恐怕连这样一个搏命立功的机会也没有。

他如今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服软?

刘羡思虑到这里,浑身的血都冷了。答案并无其他:大概率是另有图谋,让自己放松注意罢了,自己这些天因为来回奔波,竟然真的没有警惕,真是不可饶恕!

继而是一股如刀割般的头疼:孙秀会怎么做?从哪里入手?

其实答案很简单,无非是两条路,从夏阳着手,或者在路上着手。

刘羡立马找到吕渠阳,对他说:“渠阳,我要先回夏阳。”

“县君,出什么事了?”

“一时半会说不清,我必须要先回去,你带着这些人,路上慢些走,不要着急,就一直走大路和官道,千万不要贪快走小路!也不要赶夜路!晚上都在官亭中歇息。”

吕渠阳茫然地点点头,回复道:“我记得了。”

得到了应允后,刘羡不再犹豫,他立刻快马加鞭,在道路上飞驰而去,渐渐渺不可及。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