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五章 刘羡选吏(4k,盟主加更)

晋庭汉裔 第五章 刘羡选吏(4k,盟主加更)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羡抵达夏阳的时候,离卯时还有两刻,大部分人都还在梦乡中。

狱司空薛兴也是如此,最近他有点患得患失,坐立难安。做事时常常心不在焉,上了床榻后又辗转反侧,熬了大半夜后,才迷迷糊糊睡着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刘羡。

大概在四日前,新任夏阳长即将到任的消息已经传到县内,大部分人对此的反应是没有反应。

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他们早就对朝廷不抱什么希望了:“再怎么折腾,还能比现在还苦吗?”

对于普通县吏来说,他们对新县长有一些指望,但不多:“希望这个县君别学上一位,至少当两年再辞官挂印。”

对于县中的几位大户人家,还有县丞、县尉等县中高官来说:“有没有县君,这日子不都是一样过?”

这样的生活似乎被施加了永恒不变的诅咒似的,即使天荒地老也不会有所改变。

可薛兴想,这只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新县长,既不知道这个新县长的过去,也不知道这个新县长的背景。但在薛云来过之后,薛兴还是多少知道一点的。

这是洛阳城中也极为罕见的灼然二品,也是一位极有可能害死了他大兄的人。虽然他对于灼然二品并没有多少概念,但对于他大兄薛勇,他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父亲对于薛勇的培养是直接对标关张的,希望他以后能在战场上成为主宰胜负的万人敌。薛兴对此深信不疑,他几乎无法想象,薛勇战败的场面。

可薛勇确实是死了,不管是怎么死的。只要是死在这位新县君手里,薛兴想,那不管他用了什么样的手段,也一定是一个极端可怕的人。

但这位安乐公世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薛兴又想象不出,他只是一想到,这位父亲口中的小主公,如今真的变成了自己的县君,浑身就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

等待刘羡赴任的时间,真让他如坐针毡。

好在这种折磨总算是结束了。

刘羡进入县衙后,直接封住了县门,然后让值夜的县兵们把县衙里的县吏全叫起来,让他们到大堂集合。

喜欢睡觉的人都知道,秋天的梦正是一年中最香的时刻。这时候的床榻,既不像冬天那样寒冷,被子厚得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也不像夏天那样燥热,即使什么都不干也会汗流浃背,哪怕万物复苏的春天也没法相比,毕竟容易感冒风寒。

无论是气温、空气、衣物、乃至于自身的状态,都处在一个最合适的状态。所以秋天人会格外的嗜睡,一度到容易发胖的地步。

而这个时候把人从美梦中叫醒,毫无疑问是惹人反感的。县吏们多是感到莫名其妙,但听闻是新县长赶到,他们也不好发作,只能压着恼火,勉强收拾一番后,就到大堂里集合。

但薛兴听闻县长抵达后,虽然还是有些头昏脑涨,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就像悬着好几天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一面穿戴县吏特制的深衣与介帻,一面在心中想:这个安乐公世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而出了屋往大堂走的时候,他听到了乌鸦的呱噪,一抬头,又看见了群星和月亮。他又想:不管怎么说,他至少是个很冒昧的人,在这个时间唤人集合,也真是不怕得罪人。

同僚们也大抵是同样的感受,一面走的时候一面相互抱怨:“新县君好不通人情,这么大清早地是打算干什么?”

可走到大堂后,大家顿时又息声了,原因无他,只因他们愕然发现,这位新县君似乎太年轻了。

刘羡此时正端坐在主席上,一卷卷地翻阅县府的账册。

他右手边点了一盏油灯,身边的衙役们则高举火把,火光照在他脸上,可以看到刘羡面如冠玉,眼中正闪烁着彩虹般的光芒,而下颌间没长多少胡须,好似才刚刚加冠似的,没有一点暮气。

可神奇的是,这位新县君却没有青年人的毛躁感。他身材高大,气质沉稳,坐在这里,就好像立了一座大山,仿佛即使眼前有天塌地陷,他也能安坐不动,神色不会产生一丝一毫的动摇。

这是经历足够多的风波后,才会形成的独特气质。

这其实并不奇怪,十五岁元服即出仕,是只有洛阳才会有的政治传统,在其余地方,大部分人都是要积攒人脉,游学扬名,到二十好几才能入仕,正如刘羡秀才射策时遇到的陶侃等人。

而与这些人相比,在宦海沉浮四年的刘羡,虽然此时才十九岁,但实际上,已是一个颇有资历的老官了。

他等了一会儿,见堂中聚集了三十来个人,就问领头的衙役道:“县衙里的人都到齐了吗?”

衙役答道:“县君,住在县衙的人都叫过来了,但还有一些人,他们住在县衙外,要不要派人去叫?”

“派人?没有必要。”刘羡放下手中的案卷,挥手道,“那就这样吧,你去把县衙的大门关上,不要放人进来。”

“啊?”衙役吃了一惊,弄不明白刘羡的用意,但看刘羡的态度,也不好回绝,也就稀里糊涂地领命去了。

等他一走,刘羡正首面对大堂,一一打量过堂中的众多县吏,县吏们有些莫名其妙,但看刘羡面容和善,便有一人大着胆子问道:“不知道县君叫我们前来,所为何事?”

这一句确实道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每一任长官到来,都是要折腾一番的,也很正常。

但这位新县长初来乍到,连人都不认识,就把人召集起来,那是准备干什么呢?

面对这个问题,刘羡当然不会直接回答,而是继续轻描淡写地道:“当然是认识一下诸君,了解一下县里的情况。”

“我也不想这么早就将诸位叫起,但来之前,我见过了梁王殿下,也见过了颌阳的张县君,大家都和我说,夏阳的情形很坏。”

“我一路走来,发现确实如此,城南的官道处几乎已经没有多少民居了,马贼横行,荆棘丛生。”

“所以我忧心如焚,惶惶不安,就想和诸位谈一谈,县里到底是什么情况,诸位又有什么见解。”

“里面有什么冒昧之处,还请诸君见谅。”

这么不徐不疾地说着话,众人烦躁的情绪渐渐得到缓解,神色也逐步放松下来,他们细想下来,县君毕竟是年轻人,干事急切一些,倒也合理,单看他的性格,应该也不难相处。

看场上的气氛缓和一些了,刘羡拿起手中的名单,笑道:“我们这就开始吧,也不讲什么虚礼,就大家轮番介绍一下,我再问一些本职问题。”

他随手一指右边最前方的中年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身居何职?”

那人躬身回答道:“县君,卑职李重,是户曹佐史。”

“哦,是户曹的。刚好,我正想问,如今县内还有多少在籍户?”

“县内还有三百一十七户,民口一千四百二十余人。”

“下辖几个亭?”

“原有龙亭、高门、华池、论功、上庄、芝川、吕亭、陶渠、徐亭、白坞、少梁十一亭,但近年来,既有胡人迁居,又有民户离乡,县里还能掌握的,仅剩下龙亭、高门、芝川、吕亭、陶渠、上庄六亭。”

“县中有多少胡人,安置在何处?”

“县中约有两部胡人,一名斛摩,一名贺干,各有五百余众,分别安置在华池、论功二亭。”

“你觉得目前的夏阳,最亟待解决的事情是什么?”

“当然是消灭马贼!如果不将县内的马贼剿灭,民生不安,无论是恳田重耕,还是劝学教化,都无从说起。”

“好!”刘羡点点头,和李重的对话就算是结束了。他眼睑低垂,拿起刀笔,在手上的竹简里写了些什么,而后询问下一人道:“你是哪个曹的?”

“在下田曹掾吴含。”一个较为清瘦的青年人答道。

“县中有多少亩熟田?多少亩荒田?平日多种些什么?”

“熟田中有旱田四千五百余亩,水田九百七十余亩,荒田大约有七千八百余亩。”

“今年来时常大旱,除去水田仍种小麦外,其余旱田多种粟米,也种一些黍米,这样多少能保收一些。”

“嗯?县里不种豆吗?”

“是,种得比较少,因为种豆比较麻烦,虽然豆田不吃水,但是容易长杂草,几乎每天都要人锄。而且比起粟米来,豆饭容易胀气,百姓们不太喜欢。”

“主要问题还是麻烦,怕马贼来打劫吧。”

“是。”

“……”

刘羡就这样一个一个问过来,出乎众人意料,这位新县君年纪轻轻,却极有见识,和不同的司曹谈话,不仅极有条理,而且句句都在重点上,三言两语间,就能把具体情形了解个大概。

说出自己的见解时,虽然有时候有些天马行空,但也都是根据实情来讲的,并不是什么外行人。

薛兴在一旁听着,颇有些忐忑,他已经察觉出一些不对。如果这位新县君只是要了解情况,是没有必要聊这么细的。

这场面,更似县君在了解县吏的才能,来作为以后对县吏擢用的判断。

在场的大部分人也都有些反应过来了,这位县君之所以这个时候和人谈话,大概就是这个打算,看看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手下们都有多少真才实学。

所以前面先答的人都有些懊恼,开始反思自己的回答是否草率。后面还未答的人则开始打起腹稿,祈祷着县君不要问到自己的难处。

好在在县衙里长住的县吏,多是寒素出身,又在夏阳这么一个人厌鬼嫌的地方,多少都是干一些实事的。所以面对刘羡的诘问,即使偶尔有一些回答不上来的地方,总体上都还过得去。

但薛兴还是比较尴尬,他作为一名狱司空,按理来说,是主掌刑律罪罚的。

可在如今的夏阳,县府已经几乎不具备执法的条件,他自汾阴到夏阳来,半年多的时间,基本在白领俸禄,还没有真正处理过一个案件。

所以薛兴平日没事的时候就到乡亭里访查,看看有什么案件,招来乡人一堆白眼,才被人嘲笑为“痴司空”,“一脸愣相。”

可既然已经到了这里,躲也躲不过去了。薛兴只好咬着牙,心想,大不了回汾阴再找个地方出仕就是,家里虽然不富裕,也不差这点俸禄钱。这么想着,心中的忐忑也就渐渐平稳下来了。

薛兴的职位算比较低的,所以轮到他的时候,已差不多过了一个时辰,府门外渐渐有了喧哗声。

但刘羡对此无动于衷,且毫无疲惫之相,而那些回过话的县吏们反而显得松散劳累。

他又在竹简上写了些字句,终于对薛兴问道:“你是……?”

薛兴稍稍躬身,回答道:“禀县君,卑职乃府中的狱司空,姓薛名兴,字季达。”

刘羡放下手中的竹简,微微沉吟了一下,笑道:“你当了多久的狱司空?”

“卑职是今年二月过来的,算来差不多快七个月了。”

“县里这个情形,你怕是一个案子也接不到吧?”

薛兴低着头,瓮声道:“确实如此,卑职惭愧。”

他本以为会遭到对方的嘲笑,不料刘羡却轻声宽解他道:“欸,不用你惭愧,应该县尉他们惭愧才是,县里连明晃晃的贼子都处理不了,百姓怎么会愿意把别的事情交给我们裁判呢?你不要担心,必有用得上来的地方。”

这句话令薛兴大为感动,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抬着头看刘羡说:“愿为县君效劳。”

刘羡点点头,又笑道:“不过也别高兴得太早,既然都聊到这了,我出个题,考考你。”

“什么题?”

“就一个案子,有一片鱼塘,同属于兄弟两人,兄弟约好,大家轮着一年一用。”

“但兄长自恃年长,想占弟弟的便宜,轮到弟弟鱼塘养鱼的时候,兄长半夜来偷鱼,结果被弟弟发现,用草叉扎死了。你觉得应该怎么论罪?”

薛兴思考了片刻,大概猜到了刘羡的思路,回答说:“这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弟弟知道是兄长来偷鱼,这不过是兄弟间的一点小矛盾,却借题发挥,故意杀死了兄长,那就是以幼欺大,违背伦常,按律当斩。”

“第二种情况,是弟弟天黑看不清情况,只道是有人来抢劫,先用草叉自卫,杀死了人,才发现对方是兄长。那就是无罪,毕竟不可能要求人在天黑情急之下,还要分辨凶手的身份和意图。”

刘羡对这个答案很满意,他赞许说:“断狱不止要看结果,也要看人情,你能顾虑这一点,可以说入门了。”

到这里,薛兴和刘羡的第一次谈话就结束了。薛兴松了一口气,一面继续听剩下同僚的对话,一面在心里想,这位小主公真不能小看,看他问的问题,似乎连刑名之道也极为精通似的。

在薛兴后面的还有六人,大概过了两刻钟,刘羡总算是全部问完了。至此,他也算是对自己的这些新手下,有了一个粗步的认识。

太阳虽还没出来,天已经大亮了,树叶、苔藓间还有露珠残存,众人早上都没吃饭,此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刘羡便让县衙内做了粟米粥,大家就在堂内用膳。

喝粥的时候,刘羡把看门的衙役叫过来,问道:“县府外的贵人们,现在有几个到的?”

衙役脸色有些尴尬,回答说:“禀县君,县尉、县丞、功曹他们都没收到消息,按理来说,没有什么大事,他们一般是在家办公的。”

“哦。”刘羡脸色很平淡,但言语却很决然,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就替我写一篇文章,贴到城门前,让他们不用再来了。”

这话在场所有人都听到了,不由一愣,几乎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毕竟按理来说,与普通的县吏不同,像县丞、县尉、功曹这种县府高级属官,基本都是由本地的乡望来担任的,县令可以以此来加强与本土的联系,治理也更加方便。

夏阳县也是一样,所以这些高官在县衙外都有自己的庭院,不住在县衙内。

谁知刘羡在刚刚赴任的第一日,就打算将这些人尽数赶出县府,用大刀阔斧也不足以形容他的魄力了。

户曹佐史李重想劝劝刘羡,就说道:“县君,这样得罪人,有损于县府的声望,怕是不利于您接下来的施政吧……”

刘羡不为所动,反问道:“现在的县府,还有施政可言吗?在百姓间,还有声望可言吗?”

李重哑然。

刘羡继续道:“弄成现在这个样子,总要有人出来负责,表示县府还有重整的决心。”

“李佐史,这样吧,这篇文章就麻烦你了,就说,刘某既然到夏阳县为官,就愿把这颗头颅留在这里,不还全县百姓一个清平,我决不罢休!”

新县君的诺言掷地有声,如同锥子般钉入县吏们的心里。

是啊,出来做县吏,谁不想干出点事迹,给百姓一个清平呢?只是现实就像一个秽渊,很容易让人忘记最初的本心与理想。

至此,这次早会就算结束了,刘羡挥挥手,示意散会,然后领着三名同伴去找自己的住所,只留下县吏们在县堂上议论纷纷。

“县君有些太着急了。”

“眼下都入秋了,再过一个月,就要入冬了,还有什么可以干的事情呢?”

“是啊,董县尉那边,又要怎么交代啊?”

薛兴对此也感触很深,他拾起地上的一片落叶,回想起这次早上和刘羡的会面,心中不断评估着,继而喃喃自问道:“他会从哪入手呢?”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