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六十三章 养病与清洗(4k)

晋庭汉裔 第六十三章 养病与清洗(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醒来的当日下午,朱浮驾了牛车过来,小心翼翼地把刘羡接回了安乐公府。

回到府中,看到遍体鳞伤的安乐公世子,家人们大为震惊,阿萝和伯母费秀当场就掉了眼泪,家里的叔叔伯伯们如刘瑶、刘瓒、刘璩、刘辑等人,也是出钱的出钱,出人的出人,直接就把府里的杂务都包了下来,让刘羡安心养病。

只有安乐公刘恂,不咸不淡地说了句:“还活着就行,活着就是福气。”这引得亲人们一阵白眼。

又过了两三天,听说安乐公世子为护卫太子受伤,一些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开始登门拜访。

他们口中说是来探病,但其实内里的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经历了这么一次事件后,刘羡算是正式摆脱了出身的阴影,做下了切实的无法抹煞的实绩,加上他靠上了楚王和太子两座大山,以后的政坛里,势必会有刘羡的一席之地。而他们此时来与刘羡交好,正是刘羡已被京畿士族接纳,未来仕途光明的表现。

不过这么多年的人情冷暖,刘羡对此也看得很清,大家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也没有什么真的在乎。

故而除了那些特别熟稔的朋友外,一般的门阀子弟,都由二伯刘瑶出面寒暄了一阵,以养伤为由挡出去了。

何况他还真的要养伤。

这确实是刘羡自出生以来,受得最严重的一次伤,说不好还会影响他以后的剑士生涯。

不过刘羡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他每次想到那一夜巨人的骇人武力,都有一种由衷的庆幸,自己自认为临场的应对已经做到最好,可拼尽全力还是无法战胜对手,最后能活着,确实是老天站在自己这一方了。

不过更令刘羡感慨的是,即使是如巨人这样的怪力,也会被人击败,这体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相比于真正的战争来说,个人的武力再强大,也还是会显得渺小。

何况这一次冲突甚至算不上是会战,在黑暗中双方完全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不过是单纯凭勇气相互砍杀罢了,刘羡感到自己距离名将还差了很远,自己仍然有许多想当然的地方,需要让战场来一一矫正。

但与此同时,那种在战场上搏命,最终从死神手中逃脱的成就感,也令刘羡感到深深的迷恋,他忍不住开始幻想起更大的舞台,以及更大的战场。

这天祖逖和刘琨前来探望他,刘羡就忍不住谈起这次冲突的心得道:

“甲士之间的厮杀,简直就像是一场凌迟,身着铁甲的话,寻常的刀枪剑戟,根本就破不了防御,寻常箭手们如果不能射中眼嘴等要害,那就要靠近到五十步,才能对甲士造成真正的杀伤。但到了那个距离,人家很快就要冲到脸上了,也没有什么作用。”

“要想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必须要想个办法来战胜甲士。”

祖逖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他说道:“那以怀冲的意思,用什么手段能够克制呢?”

刘羡想到了孟观那透穿两层重甲的一箭,感慨说:“我觉得还得是提前准备强弩。”

“以人力拉弓,三石弓就是极致了。像你我这样的,能用三石弓,却也未必能拉满,而真正能发挥三石弓神效的,我也只见过孟叔时一人。”

“但弩机就不一样了,别说是三石,就是五石弩机,寻常士兵也可以操作上弦,再配上特制的破甲箭,虽说射速不到普通箭士的十一,但只要射中了,就能轻松破甲。”

“据说当年界桥之战的时候,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披有马铠甲,在幽州一度所向披靡,结果却被麴义带领八百羌斗老卒,配了千张强弩,一举将公孙瓒射得人仰马翻!而诸葛丞相能带十万汉军横行关陇,不也是靠的独树一帜的弩军吗?”

“我看以后战场上要取得优势,弩机是必不可少的。”

祖逖在一旁频频点头,但也有些不尽苟同的地方,他说:“弩机当然是很重要的,不过缺陷也很明显,就是造价太高了。”

“我也琢磨过这件事,如果说只是寻常的那种不能破甲的弩机,造价还算可以接受。但如果是你说的那种要能拉三十钧的破甲弩机,就需要用到特制的木料,或者要用筋角熬制,还要涂上胶漆。”

“一杆做工优良的弩机,需要冬天剖析弓干,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拢诸材。寒冬之时把弓臂置与弓匣之内定型,严冬极寒时修治外表。来年春天装上弓弦,再藏置一年,方可使用。”

“如此说来,一件弩机的制作流程需要两到三年,成本实在有些太高了。想要大规模的装备,恐怕不甚现实。”

“哦?”刘羡听祖逖的语气就知道,他另有想法,就问道:“那士稚有什么建议?”

祖逖笑道:“照我看,还得从寻常兵器着手。”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兵器难以破甲,所以无法对甲士造成伤害,所以才要想尽办法破甲。但我觉得,有没有这样一种武器,即使不破甲,也能让人重伤呢?”

刘羡顿时反应过来了,祖逖说的是钝击,不必追求武器的锋利性,而去追求武器的重量。

用类似于大锤或者大棒那样的武器,即使无法破甲,也能隔着甲胄令着甲者身受内伤,甚至直接肺腑破裂而死。就像那个巨人用怪力来冲破甲阵一样,

不过这也有一个问题,刘羡道:“你是说用锤棒吧。这确实是一个办法,不过这种武器会不会太重了,不利于在战场上施展啊!”

“可以搞一些头重脚轻的设计嘛!”祖逖兴奋道:“我甚至觉得可以在铁链上焊一个大锤,一把抡过去,不管什么厚甲,一锤下去,立刻就是粉身碎骨。”

刘琨听了则不以为然,在一旁取笑道:“士稚这话说得轻巧,这样的武器,谁能轻易使用?一不小心打到同袍身上,同袍也是粉身碎骨,还不如就用些木棒呢!”

“照我看啊,还是骑兵好!当年魏武帝的虎豹骑,不就横行天下嘛!管你什么披甲不披甲?两条腿肯定跑不过四条腿,直接挑你防御薄弱没有甲士的地方打,还能输?”

他一说完,刘羡和祖逖面面相觑,刘琨这话虽是实话,简直就像是在说,人若吃不起粟米,为什么不吃胡饼呢?全天下带兵的人,都恨不得自己的麾下全是骑兵,可惜啊!古往今来能如愿以偿的人,从来都是少数。与两人都同时大笑起来,道:“还是越石高明!”

正玩笑间,阿萝进来了,脸上带着怒气,令三人戛然而止,噤若寒蝉。

阿萝给三人端来了些石蜜,绷着脸对刘羡说:“你养伤是要静养,他们要是再吵,我就把他们都赶出去。”

三人顿时闭上了嘴,等阿萝出去后,刘琨回望了两眼,才小声对刘羡说:“夫人很严格呢!怀冲平日在房里,不会是做小的吧?”

刘羡笑骂道:“滚!你敢这么看乃公乃母!”

三人又是一阵玩笑,不久便转移了话题,说到了这次政变的结果上。

刘琨感到非常唏嘘,他说道:“几十年了,洛阳什么时候出现过这么大的乱子?三杨把控朝政也有七八年,麾下党羽几千人,只不过几天的功夫,竟就被全部铲除了。”

刘羡说:“也是杨骏贪心,在这个位置上,他竟然想独揽朝政,多么多宗室大族看着,怎么可能让他得逞?”

“道理是这个道理。”刘琨则为杨骏辩解道,“可说白了,谁去那个位置,能允许其它人和自己一同辅政呢?汉武帝留下了辅政四大臣,最后不只剩下霍光一人?汉先主也也是让李严与诸葛亮共同掌权,结果呢?最后不还是诸葛亮废掉了李严吗?”

“最高权力从来都只有一人能掌握,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看啊,如果说杨骏有什么错,就是他一开始就不该做先帝铲除齐王的刀吧!走到这一步,除了齐王能压服群臣外,谁又能全身而退呢?”

“我看他们自己也早有预料吧,杨骏最后不也服软了,但有什么用呢?踏上这条路,要么走到死,要么被人杀,也没有别的路了。”

说到这里,刘琨的脸色也变得很差,他对刘羡道:“怀冲,昨天你没去看,楚王的手段也太残酷了!他在洛水之滨杀人立威,杀了有上千人呢!”

“杨骏府里的自不用说,他当天就被孟观砍了头,其余的人也逃不过,主要还有朱振、武茂、段广、刘豫等幕僚的家小,一排排像稻草一样捆着,然后就开始一轮轮的杀。”

“从巳时一直杀到午后,堆起的尸体啊,排满了河滩,一眼望不到头。什么小孩啊女人啊老人的血流在一起,把沙地都浸湿了,流到河水里,周围的泡沫都是红色的。”

“当时还有数万名百姓跑过去围观,就看到要被斩首的那些人在那里哭,哭的那个撕心裂肺,人听得魂魄都要散了。”

刘羡听刘琨的描述,立刻想到了自己在东宫厮杀的夜晚,不过是死了几百人而已,给他的印象就已经是惨烈和血腥。

再想到把这个场面扩大到十倍,其中还有不少老人孩子,刘羡心中不免感到难过和悲哀。

虽然知道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但是却牵连到这么多无辜的人,刘羡对自己的作为突然产生了一些厌恶。

而刘琨还在继续描述:“里面哭得最惨的是原尚书令杨珧,他在那大声喊冤,说自己有免死的宝物。”

刘羡奇道:“宝物?什么宝物?”

祖逖接口道:“杨珧声称说,自己在武皇帝在世之际,就特意声明过,事后不会参加党争,如果真的遇到了灭族的祸事,请先帝提前下诏特赦。就像当年钟会之乱,文皇帝赦免钟毓一样。”

“先帝答应了?”

“杨珧说是答应了,他把诏书放在自己府内卧室的石函里,在中书省也有备案可查。”

原来这就是杨珧的宝贝!刘羡记起来,司马玮当年也说过,杨珧的宝贝藏在一个石函里,谁也不给看,原来是免罪诏书!

刘羡问道:“有人去看了吗?”

祖逖摊开手,以毫不在乎的语气道:“那谁在乎呢?杀了杨家这么多人,他有没有什么先帝的免罪诏书,真的重要吗?”

也是,刘羡点点头,所谓斩草除根,司马玮断然没有放过杨珧的道理。

然而这还没完,刘琨继续道:“不过要说冤,那还得是文将军冤吧!”

文将军?刘羡有些莫名其妙,他记得杨骏的党羽里,没有姓文的人吧?赶忙问道:“是谁被杀了?”

“是原东夷校尉文俶文次骞啊!”

提起文俶这个名字,一般人可能不熟悉,但他的另一个名字却人尽皆知,那就是文鸯,这是天下所有名将都倾心的名字。

文鸯是谯郡文氏出身,家里世代是曹魏的忠臣。在司马氏篡魏之际,文鸯随其父文钦勤王起义,当时才十八岁,可英雄不看年少,在淮南,他先后两次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大战。

尤其是第一次大战,文鸯摧锋陷阵,所向无敌,竟一路杀死数百人,直杀到司马师帐前,吓得司马师眼疾发作,惊目而出,最后暴疾而死。

可惜在第三次淮南之乱时,文钦与主帅诸葛诞不合,为其所杀。文鸯走投无路下,只能领兄弟向司马昭投降。

司马昭虽然深念杀兄之仇,但另一方面,他也深深为文鸯的战场风姿所折服,认为他是当世第一勇士,杀之不祥,接纳了文鸯的归降。

而随着文鸯的归降,诸葛诞全军震恐,军心大乱,最终导致了战局的一败涂地。

在归降之后,文鸯因为过去的事迹,一直为朝廷所猜忌,因此多年不受重用,直到咸宁三年时,秃发树机能一度将占据整个凉州,司马炎才起用文鸯,令他收复失地。文鸯不负众望,一战而胜,威震西疆,吓得秃发树机能遣使请降,送来了上百名人质。

而等到文鸯再次因猜忌被免官后,秃发树机能又反,直到司马炎启用马隆后,才彻底结束了凉州之乱。

可以说,文鸯这一生,只经历了三场战事而已。但毫无疑问,文鸯是自关张之后,唯一一个能当得起万人敌称号的人,他是所有武人的精神图腾,甚至是武道在人世间的具体展现。

有了他,人们才相信,项羽、霍去病的那些事迹,并非是传说,而是可以触摸的真实。

而刘羡和石超童年时交游,也一度是以文鸯为偶像的。只是文鸯深居简出,闭门自守,在刘羡入仕以后,也没有什么结交的机会,一直让刘羡深感遗憾。

但听刘琨的话,他竟然在这场政变中被牵连了?刘羡再次催问刘琨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嗨!这次政变的宗室里,不是有东安公司马繇吗?他是诸葛诞的外孙,始终忘不了文鸯归降文帝,害死诸葛诞一事,就趁机挟私报复,说文将军也是杨骏党羽,然后就把他全家几十口人捆了,昨日压到洛水边,一起杀了。”

“文将军被斩首的时候,面如铁石,眉头都没皱一下,估计是早料到这一天了吧。”

听到这里,刘羡久久说不出话,他突然觉得自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歧路,无论是试图躲避政变的人,还是与政变无关的人,都被拉扯到了这个漩涡里,自己目前虽然还没有涉入得那么深,但如果继续走下去,会不会也反噬到自己身上呢?

求票!求订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