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四十八章 三杨执政(4k)

晋庭汉裔 第四十八章 三杨执政(4k)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熙元年五月甲子清晨,阳光灿烂,万里无云。

由于昨夜刚刚下了一场大雨,将大地的尘土揉为泥沼,空气中正泛滥着一阵土腥味,但这不影响街道上人来人往,毕竟在寸土寸金的洛阳城里,繁华是不可能因为这种小事而停滞的。所以那些叫卖的小贩,酒肆的吆喝,卖艺的手艺人,都如约出现在洛阳街巷中,与以往的太平世界并没有什么差异。

因为短暂的戒严已经结束了。

而刘羡此时正和家人们一起用早膳。

今天家里吃的是汤饼,也就是后世面条的雏形,汤是用鸡汤熬的,配上些许鸡丝鱼干做浇头,再加一碟酱菜,算是这年头非常不错的饮食。

不过家里的几位长辈,如费秀、刘瑶,都面带忧色,颇有些食不下咽。

看刘羡用完膳,正打理仪容的时候,刘瑶问道:“辟疾,最近朝局还安稳吗?”

自从五十之后,刘瑶便被安排了一个中郎散官,已经不用去上朝了,所以他对朝局的消息,已不如以前灵通。

刘羡一边系腰带一边回道:“怎么,二伯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了?”

“我听人说,就在前天中午的时候,汝南王出城了。”

“是有这回事。”

“我还听人说,汝南王出逃前,在宫门前大声悲呼,说自己愧对陛下……喔,应该叫先帝了,说自己愧对先帝厚恩,虽然想尽办法,也不能见先帝最后一面,身受先帝嘱托,也不能亲手办理先帝的丧事……”

“最后还说,这一切都是杨太傅的阴谋,汝南王是受他迫害,最后为了保全自身,不得已离开京城。”

“二伯,您那是传了多少手的消息了。”刘羡又躬身穿起鞋子,边穿边笑道:“汝南王要是直接这么说,怕不是当场被太傅捉了!”

“他有这个心,也不敢这么说啊!”

“汝南王是说,他病体有恙,不能见先帝最后一面,心中有愧,如今要按照先帝遗诏,到许昌赴任,心中更是不安,又不能无诏进宫。故而临行前,请大家当众做个见证,好祭拜先帝。”

刘瑶道:“意思都大差不差,不然他为什么当众到宫门前祭拜,闹得人尽皆知?他就是要逼得太傅不敢对他下手罢了。”

“两位辅政大臣,总是不能相容的。”刘羡穿戴完毕,起身回复道:“太傅也确实没对他下手,一场兵灾也消弭无形嘛!”

“不管怎么说,也和我们家没什么关系,二伯有什么好忧心的呢?”

大夫人费秀肃容道:“辟疾,你二伯不是忧心我们家,是忧心你,你在广陵王府上,不会受什么波及吧?”

刘羡耸耸肩,笑答道:“波及就是,再过两月,广陵王就要封太子了,我跟着升迁为太子舍人。”

“大母,二伯,你们不用担心,什么事能掺和,什么事不能掺和,我心里有数。”

这句话成功抚平了家长们的忧虑,在他们眼中,确实从小到大,刘羡都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他们担忧的,能够走到今天,安乐公府给的助力相当小,他们最终也选择相信刘羡的话,相信他能够自己处理好一切。

只有一直默默无言的安乐公刘恂目露不满,他罕见地敲着桌子说:“如果遇到什么事,一定要和家里说,不要藏着掖着。”

有些事怎么可能跟家人说呢?很多事败就败在处事不密。故而刘羡点头说了几声“是”,但还是没有什么和家人透底的想法,就出了门匆匆离开了。

这次出门,刘羡确实另有密谋。

他既没有按照往常的路子,直接去往广陵王府,也没有骑那匹非常显眼的翻羽马,而是换了一匹非常寻常的灰背马,在大街小巷里绕着弯子。

大概走了两刻钟,确认没有人尾随自己后,刘羡悄悄来到了一处宅邸前,这座宅邸身处闹市,看上去并不起眼,但门却是虚掩着的,刘羡一推门,很自然地把门恢复原状,而后直奔院中的大堂。

“怀冲,你终于来了,就差你一个了。”

说话的是殿中中郎孟观,而大堂里此时已经坐了四个人,除了他外,分别是李肇,王粹,还有一个人,相貌寻常,刘羡并不认识,但来之前听孟观提起过,应该是当下黄门令董猛的弟弟,董秋。

而黄门令董猛,是当今新任皇后贾南风的心腹。

刘羡看了他一眼,对众人点点头,说道:“怕被人跟踪,多遛了几圈。”

“不必那么小心。”孟观笑道,“我在这附近安排了八个暗哨,只要发现不对,他们都会帮你拦住的。”

“在这个关头,小心无大错。”董秋笑道:“既然人都到齐了,我们还是进入正题吧。”

“楚王殿下打算什么时候进京?”

没错,这是一场密会,而且是一场事关政变的密会。

在司马炎病逝后的第一时间,原楚王府的诸位下属就活动了起来,第一时间打听各方的动向。他们原定计划是打算以司马玮的名义联系汝南王司马亮,在获得太子司马遹的支持后,直接请司马玮回京,由司马亮领头,一起发动对杨骏的征讨。

但没想到的是,孟观作为司马玮代表,去司马亮府上商谈的时候,司马亮身为禁军统帅,宗室首领,却缺乏必要的胆气。

他在听闻司马玮的请求后,竟然消极拒绝,说什么“国家大事,不可轻易以刀兵相争”,还反过来劝说孟观道:“杨骏年岁已高,又倒行逆施,只要熬上几年,迟早自取灭亡,不要干些不利于国家的事情。”

到了前日,司马亮在有大部分禁军支持的前提下,更是直接逃出洛阳,叫所有人大跌眼镜。

这直接导致原有的政变计划直接作废了,没有司马亮的领头,难道要让司马遹站出来,亲自指认杨骏谋反吗?

别说司马遹不答应,就是答应了,他还没有获得太子之位,而且才十二岁,这样年幼的年纪,号召力还是有所不足。

正当众人迷茫的时候,没想到事情发生了转机。

就在昨日上午,黄门令董猛主动联系了孟观,说有大事与他相商,地点由孟观定。

虽然没有明言,但在这个时候联系,暗示也足够明显,不是为了针对杨骏夺权,还能是为了什么呢?

于是就有了今日这次密会。

王粹道:“殿下远在襄阳,消息传过去,差不多要三天,估计殿下已经得知陛下驾崩的消息了,但要赶回来,还要向朝廷禀告,这一来一去,恐怕准许奔丧的旨意还在路上,殿下要进京,最少需要五日。”

“进京打算待几天?”

“视情况而定。”

“情况?”

刘羡接过话道:“董君,皇后让阁下联系我们,到现在还没有交底,殿下怎么可能做好准备呢?”

老实说,虽然之前经过了老师陈寿的提醒,刘羡对贾后的势力有了一个基本印象。但在汝南王不敢直面杨骏,直接逃遁京师的情况下,贾后居然敢主动联系司马玮,这不得不叫他暗暗吃惊。

这说明贾后的政治野心实在不小,至少有干政亲政的欲望。

刘羡早就和贾谧结了仇,若贾后得势,贾谧也必然得势。但在现在,作为司马玮的代言人,他却不能拒绝和贾氏的合作。毕竟只有帮助司马玮坐稳了高位,刘羡自己也才能高枕无忧。

要对抗仇敌,就要先与仇敌合作,真是奇妙的体验。

果然,董秋也不藏着掖着,他说:“皇后的意思很简单,杨骏是一个弄权的奸臣,必须除掉他,为此,皇后和谁都愿意合作。”

孟观皱眉道:“和谁都愿意?”

董秋点头道:“没错,皇后想合作的人有很多,她不在乎和她合作的是谁,只要能除去杨骏,她就能合作。”

刘羡则若有所思:“所以说,皇后这次找我们的意思,是想让我们殿下显示一下,他有没有除去杨骏的能耐?”

“是这个意思。”董秋笑着击掌道,“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爽快。”

堂中的几人面面相觑,贾后的要求看似很简单,只不过是让司马玮展示一下这些年来经营的实力。

可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别人却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的前提下,主动暴露自己的实力,这是有风险的,可能会让自己以后的布局落了后手,甚至满盘皆输。

刘羡道:“皇后想要和人合作,有考验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殿下到底是有名的贤王,皇后总不能没有任何表示吧?”

“当然。”董秋点点头,从胸中取出一张黄帛,对众人道:“这是杨骏即将颁布的封赏名单,皇后特意抄了一份给我,交予诸位。”

“等过两日,杨骏进行封赏,诸位可以一一比对,看看名单上有无错漏。”

李肇接过名单,口中则疑惑道:“封赏?什么封赏?最近国家没出什么大事啊?”

董秋呵呵笑了,解释道:“杨骏自知威望不足以服众,所以他最近想了一个主意,用封赏来收买人心,让百官对他感恩戴德。”

“准确来说,就是朝中的官僚,他都要进爵一等,参与为先帝治丧的臣子,他进爵两等。”

“两千石以上的所有官员,全部封为关中侯,免税一年。”

听到这个消息,刘羡等人无不震惊,第一反应就是:杨骏疯了!

古往今来,哪有皇帝刚死了没多久,辅政大臣就给百官论功奖赏的?杨骏连基本的臣子体面都顾不上了吗?

而且赏赐的规模如此之大,涉及的人员如此之多,对国家的财政收入损害简直不可估量,国库恐怕会有大幅赤字。

更别说如果这成了惯例,每次皇帝一死就给百官加官进爵,以后难道让百姓们赡养上千个公侯吗?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份名单,光听董秋说,刘羡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竟会有如此荒唐的决策。可如今拿到了这份名单,又见董秋说得言之凿凿,就不由得他不信了。

董秋说:“这就是皇后的诚意,只要楚王殿下能够展露出实力,以后杨骏有什么谋划,皇后都可以第一时间告知。”

“而等到了紧要关头,皇后甚至可以让陛下出密诏,让楚王殿下名正言顺地讨伐杨骏,如何?”

话说到这个地步,在座的几人都心动不已,如果真能按照贾后所说,以后能够直接得到杨骏的布置,又能得到讨伐杨骏的大义,楚王的成功简直是水到渠成,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孟观果断道:“皇后既然如此心存社稷,那我们必然会力劝殿下!”

其余几人也都出言赞同后,刘羡也紧跟着赞同。

但在他的心中,则生出了一两分不安的情绪:贾后拿出来的砝码,看似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风险。

说什么透露机密,即使被发现了,也不过是一张黄帛而已,又没有任何印章证据能够指向他。而做事的司马玮就不一样了,他一旦失败,就没有辩驳的可能。

而杨骏封赏这样一件大事,宫中根本没有传出任何消息,贾后却能这样轻松地对他们透底。这说明在杨骏看来,贾后也是他的盟友,只有值得信任的盟友,才能知晓这样的机密。

可贾后就这样简单地把杨骏给出卖了。

想到这一层,刘羡的心中已经敲响了警钟:和贾后做盟友,恐怕要时刻提防着一层才是。

等董秋离开后,剩下的四人聚在一起商议,刘羡当即提出了这一层疑虑。

孟观道:“怀冲说得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既然要做大事,怎么可能不冒风险呢?”

李肇也说:“现在汝南王已经不能指望了,若不把太子推出来,我们除了和皇后合作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两人说的都是实话,刘羡也知道,司马玮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半途而废的。

而王粹则道:“怎么说,也要看殿下的意思,我们现在先把这件事报上去,看殿下自己的选择吧。”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先考虑好,如果殿下同意了,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殿下众望所归。”

“这件事哪怕没有皇后参与,我们也是必须要做的……”

求票!求订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

昨天忘记感谢了,感谢皓光-的5000点打赏,感谢超神弓箭手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